供電企業物流信息化發展建議的論文
供電企業的物流管理具有涵蓋范圍廣、影響大等特點。從其覆蓋的范圍來看,供電物流在電力基礎設施建設、電力生產、電力輸送等流程的各個環節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從其影響程度來看,相關的物流管理將直接影響到電力生產安全、建設成本的高低及工程建設進度的快慢,并且會在其中暴露出計劃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工程管理、供應商管理等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成本效益方面來看,供電企業的物流相關成本如物資采購成本、物資配送成本等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因此,加強物流信息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因此,要想這些方面的效率最大化,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優勢都必須進行物流信息化建設。
一、供電企業物流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現代物流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物流的發展,其也是區別于傳統供電企業物流的重要標志。目前供電企業在組織設置、軟硬件設施的投入、人才的培養、庫存管理、信息共享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簡要總結如下:
21 世紀作為信息時代,信息的獲取和利用是保證企業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但是長期以來,供電企業物流信息管理中缺少專業的部門設置和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缺少專業化、規范化的崗位和建制,沒有專門的物流信息管理部門,對供電企業相關的硬件設施投入和人員培訓也不夠。
庫存管理是供電企業有效配置物資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當前,供電企業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供應網絡搭建不合理;管理機制不健全,庫存管控技術落后;庫存信息化水平偏低等方面。而庫存管理又會對物資供應、公司資金占用、公司資金周轉等方面造成直接的影響。
信息系統不完善,庫存信息不夠清晰。特別是還有一些單位還存在以手工賬的方式來記錄相關的信息。這樣就不便于及時對庫存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不利于供電企業相關的采購決策。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各供電公司沒有統一的網絡信息平臺,因此各公司的信息都是孤立的,無法在經驗、物資儲存、信息資源等方面進行資源共享。
二、供電企業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建議
1. 調整組織結構以適應物流現代化管理
在組織結構上,改傳統的“分散管理”模式為“集中管理”模式。加大物資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全過程管控力度。具體上如可由電力公司成立省局物流中心,對下屬的各個地區局和縣局的物資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將原來下放的物資招投標和采購的權限進行聚攏回收,由省級物流中心進行統一管理;對全網物資實行需求、采購、倉儲、配送、供應商關系、廢舊處置等都實行統一歸口管理。這樣一方面可以享受大規模采購帶來的低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在歸口管理的基礎之上實現信息資源一體化的目標,為實施信息化管理提供數據來源保證。
2. 物流中心的輔助制度建設
現代物流是以現代管理技術為基石的,沒有管理現代化化就沒有物流的現代化。供電局物流現代化建設必須建立在建立完善、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現代管理制度基礎之上。通過高效合理的管理制度,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各部門之間溝通合作的效率,及時應對外部出現的突發情況,減少不必要的管理摩擦,使各部門的職責自然形成一個既有專門功能,又有分工合作、高效而靈活的有機整體。
3. 完善內部物流管理系統軟件建設
如果前兩條建議是物流信息化建設的必要輔助,物流管理系統軟件建設就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中心主題。這主要從兩方面來建設:一是通過完善強大的內控設計,保障信息記錄的`完備行、準確性和及時性,使相關基礎數據便于分類歸集和分析,及時發現經營過程存在的問題。準確性與真實性是信息的生命。不準確、不真實的信息不但沒用,還可能帶來各種麻煩。此外,在信息社會,信息都是具有時效性的,過時的信息也是沒有作用的。第二是契合于企業實際情況的高效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是物流中心的眼睛,它集中、及時、全面反映了物資的各項情況。三是建立可視化的物流信息平臺。通過可視化的平臺實現對存庫狀態、物資配送過程、車輛在途過程、流程管理規范等的全方位、分層次的生動化、人性化、圖表化的信息展示,來提高信息系統的應用效率。最后,現代物流企業沒有一個好的物流系統軟件對信息化管理十分不利,但是,高效的信息系統也要與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相結合,能夠達到方便清晰的獲得有利于經營決策的信息的目的,不能讓花費巨大成本建立起來的系統成為一種不實用的擺設。
4. 加強現代物流的大數據平臺建設
大數據是近兩年興起的一個熱門詞匯。其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國各大企業都在爭相加強信息化建設,努力建設自己大數據平臺 ( 我國的如阿里巴巴,京東,國外的如蘋果等大型企業 ),大數據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信息化應用于網絡資源整合和流程管理的變化越來越明顯。這種大數據管理有利于提高信息的處理能力和服務能力,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做出正確的決策。通過對電力物流的大數據平臺建設,可以打破我國目前電力資源物流管理的粗放型模式,提高經營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優化電力生產和配送模式,建立電力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同時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服務質量。
5. 供應鏈與信息管理的協同建設
隨著供應鏈變得越來越復雜,供電局也應發揮數據的最大價值,將這些數據通過數學模型、優化和模擬技術為復雜的生產和供應問題對諸如需求預測、庫存計劃、資源配置、庫存管理、線路優化、采購計劃等方面提供合適的建議。要將資源數據、銷售數據、供應商數據、質量數據等存儲起來用于跟蹤供應鏈在執行過程中的效率、成本,從而控制成本和提高電力輸送的效率。
總之通過供應鏈和管理信息系統的結合,實現電力資源的內部整合和外部整合,抓好供應鏈管理的全過程,提高電力企業的國內外國競爭力、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 宋杰 . 物流信息化管理與發展 [J]. 中國市場 ,2007(15)。
[2] 張瑞雪 . 我國的物流信息化管理問題及其對策研究 [J]. 物流技術 ,2010(6)。
[3] 淺談供電局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實效性 [J]. 價值工程 ,2010.
【供電企業物流信息化發展建議的論文】相關文章:
促進物流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建議論文08-24
供電企業管理的論文07-01
企業信息化發展論文03-30
關于供電企業政工工作的論文06-14
基層縣供電企業安全的論文04-01
全員績效管理在供電企業的應用的論文06-29
供電企業文化發展論文范本06-08
縣級供電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論文05-27
縣供電企業資產管理思考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