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改革心理學論文
一、教材處理上體現生成性
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主要體現在把握和處理教材的水平上,心理學課堂教學不僅知識教授得要準確、科學,而且在教材處理上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能夠根據教學規律、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記憶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與處理,重新組織。在課堂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實際和生活中的問題實際,大膽地補充和擴充教材內容,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游戲、活動,使心理學教學不僅局限在知識概念的傳授上,更重要的是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空間,使心理學的教學體現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課改理念。如在講授《情緒和情感的分類》一課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補充調節情緒和情感的方法及控制消極激情方法,學生受益匪淺,補充教材內容,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教學理念體現創新性
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應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盡可能多地利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加強合作與交流,促進學生的自我完善與自我成長。在心理學課堂教學中,筆者采用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組學習,合作學習。以新穎的團隊合作形式代替了傳統的教學組織形,以學生為主導代替傳統的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究。讓學生在精心設計的活動和游戲中,獲得親身體驗,感悟人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
三、教法、學法體現多樣性
在教學中采用了體驗式教學。具體環節如下:第一,創造情境,進行體驗。在教學中,采用了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心理測驗法,案例分析法,精心設計活動,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產生體驗。第二,喚醒體驗,表達分享。體驗結束后,學生分享感受。關鍵是把分享與交流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第三,反思體驗,整合經驗。總結交流得出原則或提取出精華,以幫助進一步定義和認清得出來的結果,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第四,應用實踐,指導生活。將體驗聯系到以后的生活體驗當中去,用于指導實踐,高效學習。
四、教學環節體現新穎性
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主要落實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環節的安排上。在教學中,從復習提問、導入新課、講授新知識、鞏固復習、布置作業等,每個環節都精心設計,環環相扣,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創新性和新穎性。在講授記憶的概念及其分類時,設計記憶快車通行證:1分鐘快速記數;測試后進行結果評價(8個以上數字為優勢記憶類型)。獲取記憶體驗,小組討論交流分享,再總結升華得出第一個問題記憶的定義。記憶快車第一站:快速記詞,通過測驗獲取語詞邏輯記憶體驗,測試后進行結果評價,總結得出語詞邏輯記憶的概念與特點。小組討論分享有效的記憶方法,教師總結介紹記憶方法如思維導圖記憶方法等,得出記憶的第一種分類。記憶快車第二站:熟悉的記憶,展示心理學實驗:9個一角硬幣的圖案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統計全班測驗結果,辨認的正確率是1/15。分組討論實驗結果,找出決定實驗結果的實質性原因。總結得出是否能將材料記住、記牢,不在于你將材料看了多少遍。而在于你有沒有明確的記憶的目的。并開展討論如何將這一記憶規律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讓學生在真實的實驗情境中感受長時記憶量和質的變化。分組討論總結得出保證長時記憶信息正確的方法。在復習鞏固環節,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檢查學生短時記憶的情況。整個課的設計有條不紊的進行,即增加了趣味性,又體現新穎性。
五、教學效果
體現高效性心理學課堂教學中注重追求高效性,能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和資源狀態下追求最大的教學收獲,能綜合利用各種策略與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高效獲取知識。注重培養學生主動動腦,勤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質疑的習慣;培養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表達交流的能力。整個課堂教學,學生情緒高漲,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學效率高,體現了課堂教學的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