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衛覬和衛瓘的書法文化探析論文

時間:2023-03-03 23:25:56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魏晉時期衛覬和衛瓘的書法文化探析論文

  摘要:衛恒、衛鑠作為衛氏書派后期的代表人物, 不僅在書法實踐中踵繼衛覬、衛瓘等衛氏前人的各體書法, 還在書法理論上有極為突出的建樹。同時, 二人更以精深的古文學養和特色化的書法文化涵養彰顯出衛氏書法的傳統文化特色。

魏晉時期衛覬和衛瓘的書法文化探析論文

  關鍵詞:書法; 衛恒; 衛鑠;

  魏晉時期, 社會政治環境比較動蕩, 老莊思想的傳播、佛教道教的發展, 特別是曹操貴刑名、曹丕慕通脫、曹植崇玄虛, 使兩漢正統儒學漸趨衰微, 故而思想藝術界呈現出多元爭鳴的景觀。而同曹魏政權密切相關的山西衛氏, 則在書法文化領域呈現出獨特的風姿。

  一、衛恒書法文化探微

  衛恒 (?-291年) 字巨山, 衛瓘次子, 西晉書法家, 是衛氏書法文化后期的代表性人物。衛恒善諸體書法, 尤善古文、草書、隸書。據唐張懷瓘的《書斷》載, 衛恒精于多種書法字體, 頗有衛瓘遺風。據南朝袁昂的《古今書評》、唐李嗣真的《后書品》載, 衛恒書法風貌既得張芝的剛健之骨, 又得輕巧流轉之風, 可謂剛柔相濟, 且更以柔美見長。除了善寫常規字體, 衛恒更創散隸書。據唐韋續的《五十六種書》、唐張懷瓘的《書斷》載, 衛恒在繼承蔡邕飛白書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其書妙在飛白與隸書之間, 而更近飛白。就具體的書法作品而言, 《淳化閣帖》收錄了衛恒的草書《一日帖》, 書風與衛瓘的《州民帖》比較接近。

  衛恒有著較為全面的書法文化修養。以其著述《四體書勢》為例, “書勢”一詞主指字體的生動形態, 兼涉筆勢、技法方面的要求。第一, 衛恒有著較強的藝術理論體系建構能力。在衛恒之前, 對書法的研究只囿于單題專論, 基本上是零散的碎片化研究, 缺乏宏觀系統的綜合研究。而衛恒高屋建瓴, 首創以字體研究書法史的模式, 全面研究了四種字體的起源、流變、代表書家、字體的審美藝術特征, 為我國的書法史論構建了最早的框架和宏觀體系, 堪為中國書法通史的建構人之一, 其對后世書法史論的撰寫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第二, 衛恒有著樸素唯物的藝術發生觀念。和前人神秘主義的文字起源論相比, 衛恒秉持客觀實用的觀念。他認為, 文字可以協助治理萬事萬物、制定法規制度, 帝王典章藉以宣告, 質樸的、華美的文章得以存世。在衛恒看來, 文字是出于多種實用功能的需要, 受鳥跡等大自然現象的激發, 進而興思聯想最終創制出來的。這種唯物的藝術發生觀念在魏晉時期無疑是難能可貴的。

  第三, 衛恒有著當隨時代的藝術發展觀念。漢晉時期, 以趙壹為代表的保守派普遍認為文字為天象所垂、河洛所吐、圣人所造, 文字當萬世不易, 他們激烈批評時人廢棄倉頡、史籀而師法杜度、崔瑗的行為。但衛恒卻在《隸勢》中認為, 篆書轉變為佐隸是歷史的必然, 廢除那些繁瑣的文字, 依從簡便、易行的文字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正是順應了文字自然簡化的過程, 所以隸書的用途更加廣泛, 文字的體貌氣象更有風度。他在《草勢》中進一步認為, 寫佐隸確實是去除了舊體字, 但草書的寫法又進一步簡化省略, 省時省力、功效更高。

  第四, 衛恒有著較為明確的書法文獻史料載錄意識。前代的書法史論, 無論是趙壹的《非草書》, 還是蔡邕的《筆論》, 抑或成公綏的《隸書體》, 不免失之空泛。而衛恒的《四體書勢》則有意記錄大量書法史料, 如字體史料有科斗書、汲冢書、籀書、秦文八體、王莽六書等豐贍的資料;書法承傳史料有邯鄲淳師曹喜, 韋誕師邯鄲淳, 鐘繇、胡昭師承劉德升, 毛弘師承梁鵠, 姜孟穎等四人師承張芝等可貴的師承線索;書家個人書風史料有梁鵠善寫大字, 邯鄲淳善寫小字, 杜度書體微瘦, 崔瑗、崔寔結字稍疏, 張芝結體精巧等內容。僅一部《四體書勢》涉及的歷代書家就有近40位, 此外還有大量書法逸聞, 這些珍貴的書法史料成為后世書法史論的重要引證來源。諸如北朝王愔的《古今文字志目》、南朝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南宋陳史的《書小史》、明陶宗儀的《書史會要》等著作, 對《四體書勢》的參引轉述是顯而易見的, 足見衛恒對中國傳統書法史論的積極影響。

  衛恒長于古文修養。據張懷瓘《書斷》載, 衛恒善“古文”。所謂古文, 依照啟功《古代字體論稿》來看, 廣義指小篆以前的所有文字, 狹義指秦之前寫本書籍中的字, 尤其是秦之前所寫經書的字。據《晉書》卷三十六記述, 衛恒在《四體書勢》中撰寫了關于古文的專題史論《字勢》。該專題作為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的字體書法史論, 開啟了古代文字書法研究之肇端, 直接彰顯出衛恒淵博精深的古文字修養。該專題由敘文和贊詞組成, 述評古文的起源、流變、軼事和藝術特色。敘文先述文字之肇作, 次敘漢字之六義, 接著衛恒進行有針對性的述論。衛恒特別提到, 在西晉時期古文得到復興, 此時的古文辭章璀璨閃耀, 能根據聲音會意, 依照方法比類事物。衛恒用大量的駢偶句式模擬古文的字勢, 其中使用日、月、云、星、禾、山、蟲、鳥等大量意象, 描摹古文復雜奧妙的體態, 開啟了古代象喻論書的先河。衛恒以勢和體均為基本原則, 描摹古文更為復雜多變的筆法, 從起筆到運筆, 直到收筆, 方圓曲直、各盡其形。這些古文或奔放恣肆, 或婀娜細密, 既可遠觀又可近察。最后, 衛恒給予古文以極高的歷史地位, 他認為古文是六藝的先導和典范, 而籀文、篆書是其子孫, 隸書、草書是其曾孫玄孫, 察看其物象可以引發情思, 但情思不是言辭可以表達出來的。該文留存了眾多有價值的史料, 縱述近2000年的古文字書法史, 評論恰切, 顯示出衛恒精深的古文字修養。

  二、衛鑠書法文化探微

  衛鑠 (272-349年) , 東晉女書家, 江州刺史江夏李矩 (《晉書》記載有兩位李矩, 另有汝陰太守平陽李矩) 之妻, 中書郎李充之母, 為衛展妹, 史稱衛夫人。衛鑠善書法。據《晉書》卷九十二記述, 在極重家學的魏晉時期, 李充擅長楷書, 能得鐘繇、索靖書法之妙, 當有其母衛鑠書法教育之功。據《晉書·王羲之傳》載, 李充與王羲之交好, 且參與了書法史上著名的蘭亭修禊盛會, 足以說明李充不只文章義理超過時人, 且書藝高超, 這與衛鑠的教育顯然不無密切關系。衛鑠曾教授書圣王羲之書法, 王羲之15歲之前主要跟從衛鑠學習書法, 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以鐘繇法度見長的正書。衛鑠以自己特色化的書法教育方式塑造了早年的王羲之, 其當為書圣王羲之的書法啟蒙老師。

  據衛鑠私人書信《與釋某書》記載, 她除了正書亦善草書, 尤其擅長嚴整規矩、合乎章程、適于章奏的章草。對衛鑠書藝的正面評價, 史籍更眾, 有梁庾肩吾的《書品》、北朝王愔的《古今文字志目》、唐李嗣真的《后書品》、唐張懷瓘的《書議》《書估》《書斷》、清周星蓮的《臨池管見》等史料, 諸史料對衛鑠書藝極盡褒揚之能事。北宋初年的《淳化閣帖》收刻有寫在衛鑠名下的《和南帖》, 為整飭典雅的正書風貌。衛鑠作為南朝以后書法史論中的重要人物, 能踵繼鐘繇的法度, 揚正書之特長, 是關聯鐘繇和王羲之的樞紐人物。結合相關材料, 其書名大盛, 不在西晉, 當在其學生王羲之書法名世的東晉之后。

  衛鑠善書法理論。其世傳《筆陣圖》一篇, 舊題為衛鑠撰 (權威書籍《歷代書法論文選》即收其為衛鑠名下) , 后眾說紛紜, 或疑為王羲之撰, 或疑為六朝人假托。退一步說, 該書即或非衛鑠所撰, 也不關鍵。其實, 《筆陣圖》的真正意義在于它以魏晉六朝的審美視野觀照了書法, 而衛鑠作為魏晉六朝書家之一, 必受時代精神之熏染, 所以衛鑠對書法的看法應與時代同步。也就是說, 《筆陣圖》和衛鑠相關。《筆陣圖》可謂最早的書法教育史料, 其文凡500余字, 言淺意深。第一, 扼要介紹書法的基本知識。文章主要涉及筆墨紙硯的遴選、執筆高低、落筆力度、初學對象選擇、楷書的七種筆法、六種用筆法等相關內容。第二, 極大地提高了書法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衛鑠認為, 不僅要懂得書法之理, 更要了解其源流地位。如果說曹丕認為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觀念昭示了文學的自覺時代, 那么衛鑠的上述觀念則昭示了書法的自覺時代。第三, 強調師古繼承、學聞廣博的理念。衛鑠認為書法要有所本, 不能像時人那樣只憑個人興趣背棄書道, 而《筆陣圖》七條正是承繼李斯《筆妙》增刪潤色而成;書法還要學問賅博、聞見廣多, 反之則耗費精神、欲速不達。第四, 提出意先筆后的書法創作原則。她認為, 心和手如果不能協調配合, 先落筆而后構思, 則不能寫出好的作品;反之, 如果執筆得當, 能夠做到離筆頭高而執筆緊致, 主觀構思在先而落筆在后, 則能寫出好的作品。第五, 推崇多力豐筋的書法品評標準。衛鑠特別強調力, 她認為推送點畫須盡全身之力, 力是書法的重要前提條件。隨后她辯證地分析了骨、肉、筋三個概念范疇的內涵和審美特點, 強調力與筋的辯證組合, 認為無力無筋是書法的大忌, 要極力避免。

  三、魏晉衛氏書法文化的影響

  魏晉衛氏書法文化對后世影響深遠。衛氏書法文化首先對王氏等晉王朝的大家族產生了較為直接的影響。據齊王僧虔的《論書》、張懷瓘的《書斷》、元鄭杓和劉有定的《衍極并注》等資料, 衛氏與王氏世代有著密切聯系。王羲之父親王曠得以將衛法傳授王羲之, 如此代代相傳, 衛法就成為王氏一門的世傳家法。可以說, 在王羲之、王獻之主流書風尚未成熟之前, 王氏家族基本上是師法衛氏書學的。除了王氏家族, 衛氏書法文化還對郗氏、庚氏等晉王朝的大家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不止于此, 衛氏家族對中國書法的整體進程也有積極的影響。據阮元的《南北書派論》、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等資料, 北朝的著名碑刻幾乎都是衛氏書法的繼承者。衛鑠為王羲之書法的啟蒙老師, 衛法通過王羲之又影響了南朝書法, 褚遂良、薛稷、柳公權、沈傳師等唐代書法家亦為衛氏書法的繼承發揚者。一言以蔽之, 山西魏晉衛氏堪為統合南北的書學大宗。

  參考文獻

  [1]啟功.古代字體論稿[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9.

  [2]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 1974.

  [3]上海書畫出版社.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1979.

  [4]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 1958.

  [5]賈起家.衛門書派研究文集[M].太原: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1992.

  [6]劉濤.中國書法史·魏晉南北朝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2.

  [7]李延壽.北史[M].北京:中華書局, 1974.

【魏晉時期衛覬和衛瓘的書法文化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愛衛創衛工作計劃02-03

創衛愛衛工作計劃06-26

愛衛創衛工作總結04-21

愛衛創衛工作總結04-21

衛使客事魏原文和翻譯09-24

《魏晉時期“人的覺醒”》高三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04-11

創衛的作文08-23

小學開展創衛公益運動總結_社區創衛愛衛工作總結07-28

秦攻衛之蒲原文和翻譯09-24

學校愛衛創衛工作總結(精選6篇)05-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中文字幕一片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久久久综合色88一本到鬼色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色 | 久久婷婷人人喊人人澡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