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析論文

時間:2023-03-03 23:35:18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析論文

  一、南京民間藝術概述

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析論文

  (一)南京民間藝術的種類

  “民間藝術,無論是戲曲、說唱、民歌、謠諺,或者是各種民俗活動,或是各類手工藝制作,因其特有的那種質樸真率、趣味觀賞,在許多文化人那里是有極大吸引力的。”南京在地理位置上處于長江下游,地域性造就了多元化的人文環境,當地的人們在征服、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伴隨祭祀禮儀、節日慶典等民俗活動、逐漸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形式與藝術作品。這些與生活相融的藝術作品中,有生活器具,也有側重實用性和使用功能的器物和裝飾品,可以說,這些欣賞性和精神愉悅的民間美術作品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需要。“民間藝術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經過一代代手工藝人在實踐中的精心鉆研,形成了獨特的地方藝術風格。這些民間藝術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情感內涵是現代機械工業無法比擬的。”南京民間藝術形式和種類更是豐富多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唐代即為貢品,清末民初流入民間的南京絨花、“寸錦寸金”的南京云錦、南京夫子廟紙燈、雕刻、皮影、秧歌、踩高蹺、剪紙、空竹、繩結等。

  (二)從內容和形式上看南京民間藝術的特征

  “民間藝術相對于宮廷藝術、文人藝術、宗教藝術來說,從形式、工藝、功用和民俗內涵上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民間藝術也是如此,它根植于老百姓的勞動創造,南京的民間藝術反應了南京民眾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觀念,無論是絨花、紙燈、剪紙、皮影,還是生活器具、家居陳設、民俗生活都體現著民眾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念及民眾藝術美的創造。在內容上,以當地文化形態和純粹的藝術審美形態的融合參與到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和文化內涵,帶有濃郁的南京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如由元宵節夫子廟的燈會組成的年文化,又名“秦淮燈會”,在每年的春節至元宵節期間舉行,是流傳于南京當地(古稱“金陵”)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南京“秦淮燈會”也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以看出,它是以文化的方式而不是以純藝術的內容滲透到民眾生活中,它所構成的這種文化形態和文化環境反應了南京民眾的精神意識和物質意識。在形式上,將當地民間造型的形式與具有時代特色的旅游紀念品設計元素相結合。如南京旅游特產的包裝設計上,借鑒了紙燈、剪紙、云錦等造型元素,追求構圖形式的均衡、色彩的配置,使商品洋溢著濃郁的金陵地域特色。一般不作過多的修飾,南京民間藝術崇尚從大自然中提取色彩、線條、形體和律動,表現出心靈和自然的契合,追求自然質樸的隨意性;在材料上以天然材料為主,大都是帶有環保意識的自然物質,如紙張、石頭等,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南京本土資源優勢,以傳統的手工方式制作體現出材質自身的肌理、紋飾等,充分保持其自然形態特征,歌頌對生活的情鐘,創造了沁人心扉的情新的藝術美。因此,南京民間藝術的特征是形式和內容的結合,具有金陵傳統特色的藝術作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特色品牌,獲得民眾的普遍認同,成為典型的民間美術種類,民眾按照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直觀感受來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從形式到內容反映了南京人的審美情趣、地域特色、民俗特色。

  二、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的構建與開發

  (一)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的構建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生產的審美價值、意識形態價值、資本價值是相互促進、辯證統一的,存在著從‘相敵對’走向‘相統一’的趨勢。這也是藝術產業化的重要理論依據。”隨著南京經濟的發展,民間藝術與經濟開始不斷的融合甚至重合,給南京民間藝術走向產業化、市場化創造了條件。最初一些民營企業投資者急于求成,民間藝術有其悠久的文化傳承,其市場的培育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而投資者常常缺乏足夠的耐心;其次,由政府作為南京民間藝術發展的主體,大力倡導社會、企業到個人的跟進、參與,這樣的結果常常是一陣風,缺少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再者,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民間藝術,更要由靜態維護向動態的發展轉變,在市場運作、合理的利益驅動下開發的民間文化旅游市場有待進一步完善,否則將制約相關產業的經濟效應,影響了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的發展。

  (二)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的開發

  民間藝術是南京民間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的巨變使得部分民間藝術或者藝術的傳承及生存、文化空間受到了威脅,一些傳統的藝術與藝術形式正逐漸消失。針對如此情況,南京政府也采取了各種保護與開發利用、傳承的措施,讓其發揮積極應有的功能,更好的服務民眾。“民間藝術是一切藝術形式的搖籃。它的生產主體來自平民百姓,它的生產目的也來自平民百姓、它的生產用途是為了方便平民百姓,它的產品使用者,也只能是平民百姓。”民間藝術就是平民百姓為了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目前生態環境的惡化導致民間藝術傳承和發展形式的改變,如何傳承、如何展示?是繼續在博物館、展覽廳以特定的審美形式出現,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以南京云錦工藝為例,“南京云錦因絢麗多彩,美若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南京云錦的技藝雖然達到了中國古代織錦傳統工藝的高峰,但是,由于還是純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生產成本高,產量低,其生產水平遠遠落后于時代的進程。”南京云錦目前的生產、銷售正急劇萎縮,所以我們必須讓民間藝術與市場找到契合點,才能使民間藝術的發展獲得不竭的動力,因此對于民間藝術不能僅限于原生態的繼承和保護,還應該結合時代的特點,必須依靠現代科技,讓民間藝術產業化地進入人們的生活。

  三、南京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所存在的問題

  (一)南京民間藝術的傳承問題

  “由于民眾價值觀念、信仰觀念、思維方式、審美觀念、以及傳統生活方式、文化與自然生態之間關系等的改變,或者說傳統民間文化生態環境的改變,民間藝術的生存延續必然受到影響和沖擊。”[7]同時,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民間藝術也在隨之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尋求審美與實用的契合,部分民間藝術缺乏其應有的市場,從事民間藝術的民間藝人必然就會減少。傳承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如南京夫子廟地區制作手扎工藝燈的藝人已所剩無幾,從事曲藝、雜耍娛樂活動民間藝人也日漸趨少。同時,今天的年輕人對于一些精湛的民間技藝不感興趣,原有的手工生產模式也在遭受著市場經濟的沖擊,嚴重阻礙了民間藝術的發展和傳承。

  (二)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品牌意識問題

  品牌是產品美譽度及消費者信任度的重要體現,南京的民間藝術產品生產者大多缺少品牌意識。南京民間藝術產品多為家庭作坊生產,規模一般較小,針對性不強。部分產品做工粗糙,設計缺少藝術性,在市場中找不到自己的合適的定位。民間藝術產業沒有品牌意識,其發展必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阻礙著南京民間藝術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魚龍混雜的市場必然損害整個民間藝術產業的發展。

  (三)南京民間藝術品的創新問題

  創新是民間藝術生存和發展的永恒的根本的動力,沒有創新的民間藝術必然被社會所淘汰。生活永遠都民間藝術生存的土壤。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打著繼承傳統的大旗固步自封,必然為社會擯棄。只有不繼創新,創造出適應時代需要的民間藝術,才能獲得發展的機會,任何留傳下來的民間藝術,都必然是持續創新的結果。民間藝術要想生存發展,必須與時俱進。藝術必須與生活連接,才會有市場,才有生存的空間。云錦織的手機套定會比云錦織的香囊更有市場;竹編的紙簍一定比竹編的漁簍更有市場;雕花的屏風也一定賣不過雕花的酒柜。民間藝術的生存之本就是普通民眾的生活,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就會變成干癟的文化標本。如何既保留傳統又能通過創新,使民間藝術融入我們的生活,從而為老百姓所認可,市場和產業如何結合、創新成為目前需要探究的課題。

  四、南京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對策

  (一)加大政府主導政策支持、增強品牌意識

  民間藝術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基礎,它的傳承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必須對民間藝術進行立法保護,撥付專項資金,通過扶持藝人、開拓市場、營造環境等形式,為民間藝術產業化提供支持。其次,政府要處理好現代化發展與民間藝術相關的保護、開發的關系。最后,政府要意識到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沖突,極力集聚社會有益資源為當地民間藝術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只有全民意識提高了,才可能使民間藝術產業化真正蓬勃且可持續發展。民間藝術要走產業化的道路必須要樹立品牌意識。首先,要制定行業標準,加強市場監督與管理。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及市場監管,使一些劣質民間藝術品退出市場,提升民間藝術品的整體水平。其次,走產業化經營之路,形成特色產業群。民間藝術資源多以地域聚集,雖具有一定的規模,但總體較為零散。雖歷經多年發展,但總體生產水平落后。我們可通過打造一批特色園區,使個體集中,優勢互補。最后,創新品牌推廣手段。民間藝術品不同于普通商品,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在品牌推廣上必須要與民間藝術自身的特點相適應。民間藝術飽含歷史文化信息,其品牌推廣一定要注重文化特色。同時,民間藝術還要和當地旅游相結合。

  (二)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

  “中國民間藝術在很大程度上是藝人掌握的手藝,主要是通過家族、師徒、行業協會之間傳播。由于過去一門手藝往往決定著一個人、一個家族的生活前景,因此在有限的市場需求下,掌握手藝的藝人自然希望將繼承者限制在一個較小的范圍內,‘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句俗語的產生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8]這種思想也限制了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化地進程。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離不開三類人才:藝術傳承人才、產業運營人才、復合型人才。人才是任何一個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人才培養必須建立科學的培養體系。師傅帶徒弟、父親教兒子、家族傳承等這些傳統的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要逐步將一些民間藝術帶進中小學課堂,進而成立一些民間藝術的職業技術學校,甚至在高校設立民間藝術的院系。這樣,民間藝術才能不斷傳承發展,才可能源遠流長。

  (三)既要推陳、更要出新

  民間藝術是歷史的產物,其精髓是我們必須要堅守的,它是區別于其它事物的根本。但民間藝術的內容可以因時而變,使其貼近現代生活;工藝可以利用現代科技的發展成果,提高其生產效率。特定的地域環境造就特定的民間藝術,作為南京人民寶貴資源的民間藝術是不可再生的。南京民間藝術產業化,是保護、發展、開發南京民間藝術的重要手段。利用民間藝術文化產業的特色效應,可以有效拉動南京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南京城市形象,彰顯南京特色,提高南京城市競爭力。

  結語

  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首先要處理好文化和經濟的關系,通過文化產業創新發展,解決南京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優化城市產業結構,充分發揮好南京的民間藝術優勢;普及民間藝術知識,使形成的傳統得以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新的民間藝術形式得以誕生,要在汲取精華的傳承過程中不斷創新;相關職能部門要通過行政手段加大政策支持、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增強南京本土品牌意識;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南京創業,使南京民間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斷向前推進。

【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08-30

創新促進發展議論文(精選25篇)06-19

機械制造的技術特點及未來發展探析論文(精選10篇)08-29

探析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發展的促進作用論文09-30

科技創新助推光伏產業發展的對策研究論文09-29

管理會計理論創新與發展論文03-19

文化產業發展引導基金自評報告01-29

農業發展論文11-04

農業發展論文07-13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調研報告范文(精選6篇)04-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丝袜精品一区 | 亚洲中文精品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先锋影音欧美在线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欧美国产日韩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