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境視域下的漢語詞義研究論文

時間:2021-06-20 14:25:28 論文 我要投稿

關于語境視域下的漢語詞義研究論文

  語言作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只有在真實語境的具體運用中才能實現其交際功能。詞義不僅具有靜態的語言義,而且會受特定語境的制約而產生動態的言語義。在現實的語言交際中,詞的語言義無法自給自足,它只能勾勒一個詞語抽象的輪廓,卻無法提供被概括對象的全部細節,必須借助語言義之外的語境信息才能夠得以補充和確定,順利完成交際。因此,詞義對語境有極強的依賴性,它只有在語境中才得以顯現,又是在語境的制約和影響中不斷演變和發展。語境不僅是詞義存在的土壤和解釋詞義的必要條件,也制約和影響著詞義。所以,語境視域下的漢語詞義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關于語境視域下的漢語詞義研究論文

  一、語境理論概述

  語境,簡言之,就是“語言單位出現時的環境”。作為溝通詞匯語言義和言語義的橋梁,對于語境的研究也成為國內外語言學家共同關注的課題。

  (一)國外語境研究概述

  在西方語言學界,最早將“語境”作為語言科學的概念進行系統研究的是波蘭人類語言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他于1923年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語境問題:“話語和環境相互緊密地糾合在一起,語言環境對于理解語言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并創立“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的概念。隨后,英國語言學家弗斯(Firth)在馬氏基礎上成功地將語境概念引入語言學的研究當中,他在《社會中的個性和語言》一書中,將語境區分為由語言因素構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語言因素構成的“情境中的上下文”兩類。

  (二)國內語境研究概述

  在我國,語境研究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傳統的語言研究就已經注意到語境在詞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就反復強調對詞義的解釋要注意“隱括”和“隨文解之”的區別。此后,近代學者黃侃進一步提出了“說字之訓詁與解文之訓詁”的觀點,其“解文之訓詁”也等同于在特定語境中解釋詞義。陳望道是我國最早明確提出、探討語境問題的語言學家,他在1932年的《修辭學發凡》中提出了“修辭以適應題旨情境為第一義”的著名論點以及語境構成的六個要素,影響深遠。

  二、語境對詞義的制約與影響

  進入言語系統的'詞義,必然會受到語境的制約與影響。語境對詞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它可以顯示詞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語境使詞義由概括模糊變得清晰具體;由多義變為單義;還可增加詞的臨時性意義,使其充滿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語境還會影響到詞義的選擇,制約著詞義的組合與搭配。

  (一)語境使詞義單一化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詞多義或歧義現象,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或是由于多義詞具有多個義項,或是由于詞義本身的模糊性,也可能是因為同形同音詞的混淆。這時,必須借助特定的語境作為補充才能夠確定詞的具體含義,實現詞義的單一化。

  (二)語境使詞義具體化

  詞義具有概括性,它是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抽象概括的反映,舍棄了客觀對象的細微差別。例如《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對“草”的釋義為: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這只概括出了“草”這類客觀事物共同的、本質的特征,并未容納客觀世界中所有草在形狀、顏色、高矮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三)語境賦予詞臨時性意義

  在特定語境中,一些詞往往還會增加臨時性意義。這些臨時性義素并非詞義本身所固有的,而完全是由具體的上下文語境所臨時賦予,并且會隨著語境的變化而變化,即古代注疏所說的“因文詁義”“隨事為文”等。如果脫離了上下文語境,這種意義便會消失。

  (四)語境可以選擇詞義

  語境對詞義的選擇,指在具體語境中詞語搭配的問題。一個詞能否在特定語境中出現,能否和語境中其他詞語相互搭配,表現了詞義的選擇性。例如我們可以說“喝水、喝藥、喝湯”,卻不能說“喝飯、喝西瓜、喝饅頭”,這是因為在“喝~ ”的語境當中,只有“水、藥、湯”具有[+液體]的義位特征,而“飯、西瓜、饅頭”卻只有[-液體]的義位特征,后者只能在“吃~”的語境中出現。因此,語境會對詞義產生制約,只有符合語境的詞義才能被選擇和顯示,否則便會出現搭配不當的問題。

  三、語境分析對詞義研究的重要意義

  在語言運用中,詞義和語境緊密相連,從語境分析的角度來研究漢語詞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一)動態語境:詞義研究的必要條件

  語境分析在詞義研究方面最首要的貢獻在于:它突破了以往詞義研究僅局限于語言內部結構的傳統,將詞義研究的視野由語言內部轉向寬廣的外界語境。傳統語言學更多關注的是詞匯的語言義,而忽視了對其動態言語義的分析,將語境的因素排斥在語言本體的研究之外。實際上,語境與詞義密不可分,動態語境更是詞義分析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二)語境滲透:詞義發展的有效途徑

  語境對詞義的發展和演變也發揮著巨大作用。詞的語言義和言語義之間并非截然對立,詞義的言語成分和語言成分之間也存在著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不僅許多言語義是在語言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而且一些言語義還能夠在一定條件下逐漸演變成詞語的語言義。

  (三)語境分析:符合漢語特點的必要補充

  與詞形豐富的西方語言不同,漢語屬于分析型語言,其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詞語缺乏形態的變化。而且,悠久的歷史為漢語沉淀出極為豐富的詞匯,加上中國人傾向于含蓄、婉轉、隱晦的表達方式等,使得語境在漢語詞義分析方面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中國人在言語交際中善用的比喻、婉言、雙關等修辭方式,如果沒有特定的上下文語境,甚至深層的社會文化語境為依托,僅憑字面詞義就想順利完成交際幾乎是不可能的。從廣義的社會文化語境來看,其對詞義的影響更是一種深層次、潛移默化的影響。假如不了解中國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就無法讀懂《紅樓夢》的深刻內涵;假如不了解舊中國的社會現實,也就無法體會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因此,結合語境來進行詞義分析,不僅是符合漢語特點的有效方式,更是理解漢語詞匯深層內涵的重要條件。

  綜上所述,語境對詞義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它使詞義變得單一而確定,靈活而生動,并成為詞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為詞義提供了必要的補充和依托。因此,詞義依賴語境,詞義研究也必須結合語境分析才能夠真正做到完整和科學,離開語境,詞義也就變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語境視域下的漢語詞義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視域下城市水景設計研究論文04-14

媒介融合視域下高校宣傳研究論文04-14

辨別語境 把握詞義12-06

詞匯與語境研究的論文04-12

最優化理論視域下的課堂管理研究論文07-03

“場”視域下的課堂與學習論文04-27

比較語境下的抒情傳統論文06-24

傳播學視域下微博營銷策略研究論文04-13

互聯網+視域下大眾競技體育發展路徑研究論文02-0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欧美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观看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