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法研究的論文
在小學語文授課進程中,運用互動教學法可以將教學活動作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橋梁,經(jīng)過師生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并且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以下是筆者在人教版的小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法做的幾點嘗試,力求改善教學。
一、課堂討論中的教學互動
所謂課堂討論中的教學互動就是在師生平等的氛圍里,老師和學生共同探討語文知識互動交流的過程,從而實現(xiàn)每一堂語文課教學的目的。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老師要選取一些有意義、有趣味性的話題,才可以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接著進行公平、開放的討論。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這一文時,老師可以提前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整理出來,再和學生一起討論文章的`描寫。如老師可以結合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風景特色等進行師生討論“:有哪位同學知道南沙群島在哪里嗎?“”大家說一說南沙群島的風景是怎樣的?”這樣互動教學,讓學生在不受課本限制的狀況下,對南沙群島的風景進行想象及理解且表述出來,在師生互動討論的過程中引發(fā)學生的思維,培育學生的想象能力及思考能力。
二、課堂體驗中的教學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實現(xiàn)互動,其也是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展開實際體驗教學,唯有在實際體驗中才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新的事物,從而學到新知識,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老師可以將課程內(nèi)容加入課外實踐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比如,在學習《秋天的圖畫》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戶外觀察,體驗秋天的景色。然后將課文中的問題拋出,讓師生形成互動交流的氛圍。老師可以這樣對學生提問“:秋天的景色美嗎?你們看了秋天的景象有什么感想?”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觀察,各自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在體驗的途徑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從而對這些問題產(chǎn)生質(zhì)疑,這時,老師需要給予學生幫助,在師生互動交流中解決問題,使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的描寫。
總之,在小學語文授課中,應用互動教學法的好處很多,其可以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經(jīng)過師生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并且從中也引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讓小學生更加熱愛語文課程。
【小學語文教學互動法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互動教學論文6篇精選04-07
數(shù)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研究論文10-10
初中數(shù)學互動教學模式研究的論文10-08
互動模式語文教學論文07-22
初中地理師生互動教學思考的研究論文07-19
研究語文的教學論文03-31
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分析論文04-07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分析的探究論文04-07
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