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管理制度中的職業學校實施論文
[摘要]在職業學校,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泛濫,已經嚴重影響到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學生無心上課,也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筆者以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為例,指出推行手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分析實施手機管理制度遇到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為職業學校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手機依賴癥;手機入袋;手機管理制度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在職業學校,學生幾乎人手一臺手機,個別還有兩至三臺。手機的功能越來越智能化,可以聊天聽音樂看電影玩游戲等,大部分的學生機不離手,且均不同程度患上“手機依賴癥”:一天到晚,無法離開手機,哪怕只是半天兒不見,也會魂不守舍,坐臥不寧。如何引導學生合理規范使用手機成為職業學校課堂管理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1出臺手機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在職業學校,無論在中專還是大專課堂,學生上課玩手機現象普遍且泛濫。據調查,有80%以上的學生上課總會不自覺拿出手機,刷微博、聊微信、玩游戲、購物等,“低頭族”、“拇指族”比比皆是,嚴重影響上課秩序和聽課效率。任課教師也很無奈,表示在課堂上雖然有制止,但學生很快又會故技重施。況且一節課40min,教師也沒有那么多的時間精力放在手機管理上面。學生無心聽課,必然不利于課堂互動和反饋,嚴重打擊了教師上課的積極性。因此,從學校層面出臺手機管理制度刻不容緩。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課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建設良好的校風,學校研究了不同的手機管理方案。在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如像某些高中完全取締手機肯定行不通,完全放任不理也一樣行不通。針對職業學生的特點,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學校(以下簡稱“學校”)于2016年6月試行“手機入袋,心回課堂”的管理方案,在課堂上實施人機分離制度,即要求大家在上課前2分鐘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關機狀態,將手機放入專門的收納袋,每個格子寫上相應的學號或名字,下課后再取回。學生在上課期間手機鈴響,撥打接聽電話,用手機發、看短信息,玩手機(如看視頻、聽音樂、看電子書籍、玩游戲等)均視為違紀。學生若違規使用手機,任何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都有權管理。
2實施手機管理制度遇到的問題
手機管理制度的推出得到了教師們和家長們的大力支持。但學生未能很好配合,在實施過程中遇到一系列問題:
2.1手機管理制度實施力度不一導致效果不甚理想
手機管理制度在實施初期,本著學生自愿的原則,并未強制一定要手機入袋,只要上課不玩,手機可以不用上交。在實施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微乎其微,不甚理想。首先,學生上交手機情況不盡統一。若尊重學生意愿,靠學生自覺來上交手機,會發現學生們都不自覺。學生雖然口頭答應不玩手機,但“身體卻很誠實”,終究還是會不自覺拿出來玩。其次,教師們的要求也不盡統一,執行力度不盡相同。有些嚴格,有些寬松。學生只在嚴格要求的教師課堂上交手機。最后是各個班級之間執行力度不盡統一。有些班級嚴格執行,有些班級流于形式。基于以上的幾個不統一,學生必然會相互對比,給手機管理制度的實施帶來困難。
2.2學生應對伎倆層出不窮導致手機管理制度
形同虛設學生自愿的原則行不通,則從政策層面強制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交手機。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部分學生為了應付手機上交,去買手機模型、手機殼、廢舊的手機,一臺上交,一臺留著在課堂上玩。還有部分學生謊稱自己沒有手機,或者沒帶手機,結果在課堂上偷玩。在課堂上,若有一人不交手機,其他學生見狀很快就會效仿,會利用各種方法手段來應付,很快會演變為全班不交,手機管理制度很快形同虛設。
2.3學生暴力抵抗引發師生矛盾
還有個別頑固的學生,平時玩手機成癮,視手機如命。扣分、記過等懲罰方式對他都沒有震懾作用,誰敢沒收手機,他就跟誰急,甚至暴力抵抗,容易引發沖突,造成師生矛盾。
3實施手機管理制度的解決對策
面對以上問題,學校領導層也高度重視,要求全校各部門一起想對策齊抓共管,下定決心共同營造文明有序的課堂環境,消除學生慵懶散現象。
3.1加強學生的引導和教育
從思想上和行動上達成共識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班會、校會,引導學生正確健康地使用手機,教育學生學會自我控制,主動避免“手機依賴癥”。學校通過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并做好宣傳報導,如發倡議書,設計海報,開展主題班會,評比文明班級等,在學校渲染合理使用手機的氛圍。通過一系列的宣傳報導,引導學生培養健康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合理使用手機,理性對待手機,讓學生在校以學習為主,娛樂為輔。和生硬地執行規章制度相比,理性教育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極大避免引發師生沖突。
3.2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共同做好學生思想工作除此之外,得到家長們的支持和配合也很重要。首先,告知家長手機管理的目的,學生在上課期間不能使用手機,若有急事可先聯系班主任。其次,對于個別頑固的學生,需要家長共同配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若屢教不改,違反規定被收繳手機的,先將手機交給班主任,由學生本人交書面保證書,再讓家長來學校領回手機并視其態度給予適當的紀律處分。對于收繳手機時采取不合作、粗野的態度,拒不接受教育或拒絕交出違規使用手機的,情節屬一般的,給予相關學生警告或嚴重警告的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記過或以上處分。
3.3在班級認真落實以營造良好的'班風班貌
首先,班級要挑選有責任心有影響力的學生作為手機管理員,在每堂課上課前落實好手機上交情況,若有學生上課前手機未入袋要及時報告給班主任或科任教師。其次,科任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監督作用,班干部們做好帶頭表率作用,在課堂上大家相互監督。再次,班主任還要勤下課室巡查,特別在試行的前期,及時和班干部和科任教師取得反饋,一經發現問題,立刻制止,馬上處理。通過大家的相互配合,在班級努力讓同學們養成自覺上交手機的良好習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好良好的班風班貌。
3.4各部門共同配合齊抓共管來建設良好的校風校貌
除了班干部、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的落實執行,學生科、督導辦等部門共同配合,提升校風校貌。每天安排值班教師不間斷進行課堂巡查,除了檢查課堂紀律,還對全校所有的班級的手機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每天下班前反饋巡查結果,讓有問題的班級及時改正。此外,每隔一階段,對手機管理制度的實施進行總結并對制度進行完善,各部門齊抓共管,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重視以及整治的決心。
4實施手機管理制度的成效及建議
通過一年的實施應用,手機管理制度在學校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每個班級都配有手機收納袋,學生已經養成了合理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上課前自覺將手機調成靜音或關閉狀態,按學號放進相應的手機收納袋里。沒有了手機的干擾,學生將注意力回歸課堂,上課更有活力和朝氣,課堂上師生互動,氣氛活躍,教師們上課也更舒心更有成就感。手機管理制度的實施應用讓學校在校風、學風建設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最后,對于手機管理制度的實施和應用,筆者還有幾點小建議:
4.1手機管理制度要執行到位
管理制度務必要落實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學生們的自制力較低,若發現有學生在課堂未上交手機,很容易會蔓延到整個課室。所以在實施初期,一定要嚴格落實。
4.2一線教師要做好引導和監督作用
學生上交手機以后,若發現沒有監管機制,很難堅持并養成習慣,因此科任教師一定要做好監管作用。
4.3給學生適當的鼓勵和表揚
特別是手機管理員,承擔著一定的壓力,要多表揚和鼓勵,給予繼續執行的自信和動力。對于其他表現好的學生,可以加德育分,并在班級進行表彰;效果明顯的班級,可以授予文明班級獎狀,在全校進行表彰。
4.4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不可否認,學生上課玩手機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課堂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此如何進行課堂改革,提升教學水平,讓學生心回課堂是教師們要進一步思考的課題。
參考文獻
[1]王貴虎.高職院校課堂手機管理的實踐與探索——以試行的“無手機課堂”為例[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9(1):18-20.
[2]李茂良.班級管理之手機管理[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6,(5):160-162.
[3]英起志.當學生不再自覺——關于課堂手機集中管理的教育案例分析[J].科教文匯,2013,(12):171,173.
【手機管理制度中的職業學校實施論文】相關文章:
職業學校手機的管理制度(精選13篇)07-19
最新職業學校手機管理制度范本12-24
淺談職業學校中對差生的教學論文05-15
職業學校英語詞匯教學的實施論文06-29
職業學校學生手機的管理制度(精選8篇)05-17
淺談職業學校中的班委干部建設論文06-29
農村職業學校中賞識教育的功能論文06-30
最新職業學校學生手機管理制度范本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