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本科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
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下面是關于論本科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的內容,歡迎閱讀!
摘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校相繼開設會計專業,會計學畢業生日益增加,其競爭也日益激烈,但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之弊端也日益凸顯,本文首先分析了課程設置存在的四個問題,然后針對問題提出了三個改革暢想,以提高會計教育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會計學;課程設置;問題;改革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企業相繼在中國成立,會計人員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加,適應這種需求,會計學專業也作為一熱門專業相繼在各層次的高校中開設。據教育部統計,2012年全國本科院校共計844所,其中開設會計學專業的有531所,占總數的62.91%。但在目前,我國的本科會計教育在課程設置上還存在著諸多弊端,培養的學生難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結構不合理
在會計學的專業課程設置中,過多注重企業會計,而忽視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會計的教育。而就目前的會計就業方向來看,理財咨詢、公務員越來越多地受到畢業生的青睞,尤其是近年來盛行的“公務員熱”,各類學生都一頭扎進公務員堆中。這一現實狀況就與會計的教學產生了矛盾,企業會計課程(包括會計基礎,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大約占整個會計專業教學的一半,而金融會計,預算會計等一般只在一個學期開設,無論從學時還是教材來看,都只能粗略的了解,這將導致從事理財金融領域或非盈利組織領域的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脫軌。
(二)課程設置重復
1、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
這三門課程的設置主旨是讓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對會計專業的主干課程進行學習,但正是由于這種漸進的關系,導致教材在編排上存在很多重復。
2、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
這三者存在著以管理會計為覆蓋核心的大量重復現象,成本會計面向的是對企業的核算和管理,而管理會計對企業的全面管理就是從成本管理開始的,兩者的交叉之處就在成本管理,在內容上包括成本預算、成本分析、標準成本會計、責任會計等;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對象都是價值運動或資金運動,二者在本量利分析、資金時間價值、資金需要量的預測等內容上都存在著重復。
3、稅務會計與稅法
很多開設會計專業的高校在稅法之后又開設了稅務會計,雖然稅法是以介紹會計構成要素為主,稅務會計是以解決納稅主體對涉稅事項的會計核算為主,但兩者涉及的是同一問題的兩個階段,將二者分割,不僅會給教學帶來困擾,更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
(三)缺乏實踐性
在大學本科的教學中,多數高校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實驗課程大多以模擬為主,只是對著電腦操作,根本沒有身處辦公室嚴謹工作的感覺。另一方面,學校與外界的聯系較少,學生到企業實習和參觀學習的機會較少,以至于學生不了解業務流程,甚至會疑惑所學知識到底有多少可以用于實際,也就無法了解自己與社會需要的`差距了;至于實習,一般高校都是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好多同學為了求職而放棄實習機會,實習一般只是流于形式。
(四)專業課設置時間滯后
現階段,不少高校采用1+3或者2+2模式,開始階段不細分專業,只學基礎課程,雖然這種模式有其優勢,但專業課程集中在大三學期開設不僅會破壞學生對專業的熱情,更會加重大三學生的負擔,大三階段,很多學生面臨考研或者工作的抉擇,過重的課程負擔不利于其自主安排時間。
二.課程設置的改革暢想
(一)精簡課程
在課程設置重復問題上,需要精簡課程設計。就管理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而言,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有關政府機構編寫教材大綱,統一口徑,確定各自范圍:成本會計作為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的基礎,其應以成本的核算、成本報表、成本基礎分析為核心;將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重復的專門用于企業內部管理的成本核算、成本預測、成本決策以及成本控制納入管理會計;而將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重復的資金需求量預測、貨幣時間價值以及長期投資決策分析等內容納入財務管理。[1]
(二)強化實踐
會計實踐教學可以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校內實踐主要是在會計專業實驗室開展,包括手工實驗和電算化實驗,實驗可以按課程設置分為成本會計實驗、財務會計實驗、金融會計實驗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會計核算的流程必須強化,讓學生對整個會計業務流程有宏觀的把握。[2]
(三)突出特色
基于我國開設會計專業高校眾多但課程設置雷同的事實,筆者認為,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開展具有特色的會計課程體系。我國開設會計專業的高校可大致劃分為四類:第一類,以清華、北大為首的國內頂尖學府,這類高校可以與西方、國際會計接軌,注重國際會計準則與外語課程的教育;第二類,開設會計專業的一般性綜合大學,這些高校大多開設會計專業的時間不長,會計專業一般屬于管理學院的小專業之一,這類高校可以強調學生的“厚基礎”,要求學生更多地涉獵自然科學等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第三類,以東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為代表的、原隸屬于財政部的國內重點財經類院校,這些高校一般開設歷史較長,專業細分以及科研水平均處于國內前沿,這類高校可以立足科研,致力于會計準則的修訂等專業性研究;第四類,以南京審計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為代表的地方財經類院校,這些院校一般專升本時間不長,但是會計專業辦學有一定基礎,這類高校可以以實務教學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突出的實踐能力。[3]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會計人員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為順應時代的需求,高校必須改革現行課程設置體系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本科會計教育水平,培養出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當然,會計改革也不能一蹴而就,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動態地尋求改革方案,提高會計教育整體水平。(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林豐巖,劉芳.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教學內容的融合與分離[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05)
[2]劉曉華.應用型本科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財會月刊,2011(09)
[3]李鋒.關于我國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設置的研究——基于國內各層次高校本科會計學專業的調查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6)
【論本科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相關文章:
自考本科有哪些專業課程11-26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優化研究論文07-02
會計學本科專業論文04-01
論魯迅敘事小說的情境設置(節選)12-05
本科會計學畢業自我鑒定07-19
會計學本科生簡歷范文10-26
會計學本科生的求職信07-02
本科管理會計學雙語教學初探11-01
淺析高校會計學本科教育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