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訓練理論及運動能力思考論文

時間:2021-06-24 18:24:32 論文 我要投稿

競技體育訓練理論及運動能力思考論文

  一、競技體育訓練理論思考

競技體育訓練理論及運動能力思考論文

  競技體育訓練理論才能面上的發展主要包括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層面:對體育鍛煉項目進行重新分類、分配;對現有的競技體育訓練理論進行創新。

  首先,對競技體育項目進行重新的劃分和分配以確保競技體育訓練劃分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在競技體育過去的發展歷程中,根據競技體育自身所展現出來的特點和特征,一般會將競技體育訓練還分為以下幾個門類:體能類;速度力量類;對抗類以及準確類等項目。但是,隨著競技體育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競技體育認識的不斷提升,人們逐漸認識到傳統的對競技體育的劃分方法并沒有準確的反映出競技體育發展的科學規律。因此,需要在對競技體育進行重新劃分的基礎上,加強對競技體育訓練的創新性研究。從整體上來看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幾個方面:在劃分為不同類別的競技體育之間的具有差異十分大的新陳代謝,在競技體育進行鍛煉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新陳代謝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競技體育訓練計劃可以達到跟好的訓練效果,能夠提高競技體育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不同種類的競技體育項目在進行實際訓練的過程中運動強度與消耗的能量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經過系統的分析和研究,能夠在確保運動員能夠正常功能的情況下,保證最大的競技體育訓練強度,從而使訓練效果能夠達到最佳水平;不同的競技體育取勝的規律也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在進行競技體育訓練時,必須要有針對性,要能夠針對不同的競技體育門類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訓練策略。

  其次,對現代競技體育運動訓練理論進行發展和創新。第一,在進行競技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多面對的每一個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都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在進行競技體育運動時,加強訓練的針對性。要能夠根據不同的運動員在進行訓練中所展現出來的特質,使競技體育訓練充滿人性化和個性化。這就要求在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擺脫傳統的單一的、一般的訓練模式。第二,隨著現代競技體育機制的不斷發展完善,比賽種類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重大國際競技體育賽事的時間間隔不斷縮小。

  二、競技體育運動能力思考

  不同的專項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決定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即運動員的體能、技能、戰術能力、運動智能以及心理能力,這些要素之間相互作用,會產生與競技能力相對應的功能。其中運動員的體能主要通過力量、速度、耐力這三項基本運動素質以及這三者之間的各種組合性展現出來。技術能力是指運動員完成體育動作的方法,衡量一個運動員技術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其運動技術是否有著合理性和穩定性,如果某一運動員技術水平越高,則其運動技術越發的協調,完成動作的成功率越高,反之若運動員的技術水平有限,則其完成的體育動作會與標準動作有著一定差距。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能按照競技能力產生的途徑可以劃分到先天性競技能力中,這兩項是決定運動員運動素質水平的基礎條件。

  戰術能力、運動智能以及心理能力可以歸為后天性競技能力當中,其中戰術能力是競賽中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運動員對戰術的應用就是在比賽中將自己平時訓練的成果完美的展現出來并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干擾對手進而形成有利于自己的局勢。比賽場上瞬息萬變,運動員彼此之間在體能、技能、運動智能及心理素質相近的情況下,恰當的戰術運用對于良好運動成績的取得有著重要作用。運動員的戰術能力的完成需要運動員具備扎實的技術技能、良好的戰術意識以及較高的智力狀況。

  運動智能屬于智能的一種,運動智能的高低對于運動員掌握運動技巧有著重要的意義,具有較高運動智能的運動員能夠在短時間內學會運動技能,具有較多的'心理學知識,在比賽的過程中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時刻保持冷靜穩定的情緒,能夠機動靈活的運用戰術,從而使自己取得理想的運動成績。

  根據體能訓練的“運動適應”原理可知,訓練手段與訓練負荷是影響運動員最終訓練情況的主要因素。其中,前者的主要作用是對機體接受刺激的部位進行明確,而后者則對某部位的刺激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二者相互配合與協調才可以使機體能力達到預期效果。但是,從目前我國競技體育訓練情況來看,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就是過度的重視訓練的“量”,而忽視了訓練的“質”.教練員通常選擇的都是與專項訓練方式相近的訓練手段,而具體的訓練次數與時間等則沒有科學理論為依據,這樣必然不能使專項訓練發揮最佳效果,特別是缺少對訓練符合的科學設計,最終不能有效刺激那些主要由負荷強度確定的機體能力,也無法更好的適應專項訓練。我國體能訓練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競技體育訓練存在著明顯的“質”與“量”的不協調問題,并主要表現在我國競技體育訓練過程中專項化程度的把握。相關調查顯示,在傳統的周期訓練理論影響下,我國競技體育專項訓練中主要注重的是對運動員“量”上的訓練。這種競技體育訓練方式明顯不合理,這種過分注重“量”,而輕視“質”的方式既不符合運動員專項訓練所要求的生理負荷,也不能挖掘運動員內在潛能。

  所以,這種競技體育訓練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專項訓練,并不能發揮提升運動員專項能力的作用,它只是形式上的專項,嚴重情況下,甚至還會造成運動員在某些競技體育項目訓練中受到傷害。對此,筆者認為,目前我國競技體育專項化訓練手段需進一步改進,加大對專項訓練強度的重視,改變訓練方式。競技體育訓練的教練員要清楚的認識到單純靠量的積累是不能達到預期訓練目標的,單純以“量”為主的競技體育訓練方法,應更加全面、完整、準確的理解競技體育訓練的“量”與“質”關系。

  心理素質對于取得理想運動成績有著重大影響,根據調查顯示,在高水平的比賽中,心理因素對于成績的影響占到了80%以上,特別是到了后期,運動員之間水平差距不大,這時運動員是否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有著頑強的意志,能否在關鍵時刻保持冷靜,發揮正常的水平,對于打好比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實力強勁的運動員在比賽前被寄予厚望,但是在比賽中發揮失常的現象數見不鮮,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是心理素質差,心理壓力大,如果在第一輪并未發揮出平時訓練的水平,心理就就會出現起伏,就會緊張、焦慮,從而導致后面的比賽中出現失誤,導致自己沒能正常發揮應用的水平,直接影響成績。賽場不僅僅是競技水平的較量,同時也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因此要想提高運動成績,就需要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有效緩解運動員的心理壓力,提升自我調控能力,通過開展有效的心理輔導,采取談話、談心等方式,引導他們傾訴,讓他們心理壓力有地方宣泄,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讓運動員保持良好的狀態,順利實現自我挑戰和突破。

  在這種國際環境中競技體育的大周期訓練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競技體育訓練模式,故此必須將大周期的競技體育訓練轉化為小周期的有針對性的競技體育鍛煉,這樣才能夠充分適應當前國際競技體育發展的趨勢。第三,在進行競技體育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競技體育比賽的具體要求,不斷只能強在競技體育訓練過程中的針對性。要針對競技體育中的各個環節以及各種技術要求,在競技體育訓練的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除此之外,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是進行競技體育比賽的基礎,在進行競技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要增強訓練的全方位性,以綜合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參考文獻:

  [1]夏崇德。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競技體育的相關分析[J].體育科學。2006年02期。

  [2]田麥久。競技體育的現代社會功能與競技選手的社會職責[J].體育文化導刊。2002年01期。

  [3]張在寧。“代價論”的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觀[J].體育學刊。2003年05期。

【競技體育訓練理論及運動能力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鋅與運動能力論文07-08

殘疾人競技運動心理學論文08-15

基于就業能力培養的學生管理思考論文06-29

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思考論文10-16

陽光體育運動對學校課余體育訓練影響論文11-01

淺析當今視角下競技運動文化發展規律論文07-11

后競技運動員非專業素質教育論文11-02

淺談在字理識字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論文06-26

運動員運動訓練中安全思考論文11-0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亚洲成Aⅴ人片乱码色午夜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网 | 最新国产清清在线视频 |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