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

時間:2021-06-28 17:11:55 論文 我要投稿

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

  一、課前學習為課堂學習鋪墊

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

  我們傳統的教學活動是上課后才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教學起點從零開始,學習時時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開展“綠色語文”實踐活動,就強調先向學生公布教學內容,學生可事先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預習課文,對所授教學內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準備。如教學《觀潮》《海底世界》《說茶》等課文,可事先讓學生查找有關“錢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海底世界是怎樣的景象”“茶的歷史、茶的種類、茶文化”等資料,拓寬他們學習的渠道,讓他們在課前先體驗學習,進行實踐活動,為課內學習夯實基礎,觸類旁通,學起課文來就水到渠成、一觸即發了。

  二、課堂學習向課后學習延伸

  傳統的教學活動就是把所有問題在課內解決,無問題結課。而“綠色語文”實踐活動強調把問題帶出課堂,帶到課外,帶向生活,帶向社會,帶向終身,從而在實踐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終身學習語文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如學了《詠柳》《絕句》這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后,要求學生課外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細細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表現春天的并在活動課中交流;學習《燕子》后,讓學生到野外去尋找春天,并寫成文章。學生的習作可謂多資多彩,有詩歌形式的《春來了》,有散文形式的《迎春》,有記事形式的《找春天》。他們在文中寫道:“叮叮咚,叮叮咚,泉水在歡快地歌唱:春來了,春來了!”“桃花擦上胭脂,春雨彈起鋼琴,柳姑娘跳起長辮舞,她們在干嗎呢?她們在迎接春天!”如課文《落花生》,課堂學生討論“你想做蘋果式還是落花生式的人物”,課堂上不給統一答案,讓學生課后采訪當地杰出人物,把這一人生觀問題帶到課后。這樣,課后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就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拓展,學生在實踐中更深更真地體會到了文章內容的妙與真。

  三、與日常生活結合

  “語文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中時刻離不開語文”。教師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事例,為學生創設學習語文的機會。我班的××同學獲青少年讀書教育活動全國特等獎,應邀去北京參加夏令營活動。新學期開始,全班學生聽說她去了北京,都好奇地圍著她,七嘴八舌地問這問那,見此情景,我就提議王業涵召開“小記者招待會”,滿足大家的要求。在“小記者招待會”上,學生有的問:“你去了長城,登上長城有什么特殊的感受?”“你都見了哪些地方來的朋友?”你們都聊些什么?”“北京有什么特點?和我們這兒有什么不一樣?”……××同學一邊回答一邊拿出從北京帶回的相片,一一介紹了長城、故宮、天安門等旅游勝地,還娓娓地講述了在北京與小朋友一起的'生活趣事。全班學生如同身臨其境,激情高漲,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把今天這場面記下來,有的寫了《難忘的“小記者招待會”》《一堂有趣的語文課》《難忘一刻》《歡迎新北京人》……在這節課中,許多學生雖然沒有去過北京,但通過××學生的介紹,他們也了解了許多于北京的知識,同時這又是一個很好的習作題材,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很好的習作情境,鍛煉了學生的習作能力。

  四、與社會生活結合

  社會是一個大學校,學生的生活離不開社會,與社會生活結合就是充分利用這個大學校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環境形勢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如配合社會開展“公民道德綱要建設”的活動,讓學生在尋找、采訪社會有關“美德”的人和事,并針對這些人和事,撰寫有關“美德在身邊”的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分小分隊開展“尋找真美,發現真美”的假日活動,活動后在班隊課中交流“什么是美”。活動后與活動前,學生面對“美”的理解截然不同。××同學根據一系列活動撰寫的《品德美才是真美》參加縣“美德在身邊”征文比賽獲一等獎。把語文學習實踐融進社會中,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使語文的“文道”結合兩不誤,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語文實踐能力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中職語文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論文01-23

語文實踐活動與創新能力培養論文07-04

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11-30

語文語感能力培養的論文11-30

淺議多渠道培養語文綜合實踐能力的論文02-18

如何培養小學學生語文實踐能力論文11-21

語文探索研究能力培養的論文07-04

實踐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分析論文11-11

語文教學實踐活動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論文07-03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 久久久综合香蕉尹人综合网 |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 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日韩欧美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