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研究論文
教師只會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容器,一個填鴨式的教學,忽略了學生的自身發展。學生成為了學習的奴隸,而沒有做到學習的主人。在學生中間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這種傳統的思想束縛了學生的發展。因此,為學生營造一個創新氛圍,至關重要。
一、選擇開放式教學模式,深化學生創新思維
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考驗教師的教學功底,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對學習有一個重新的認識。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這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在熟知的基礎上能夠對其進行加工處理,有所創新。比如在講解詩歌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們分配任務。將全班學生分為小組形式,每個小組選出一個代表,對下節課要講解的詩歌進行講解,講解形式由每個小組討論創新。通過講解對比,選出最佳創新小組,來鼓勵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創新。讓他們在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思想。
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引導學生自主創新
學習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在思考中不斷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才能夠使知識進一步得到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提出質疑的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學生大膽質疑求新和創新的能力。比如:在學習《報任安書》這篇文章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習慣,并讓學生進行討論。其中有一句是“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薄W寣W生充分理解司馬遷所寫這篇文章的用意,同學們展開討論。同學們各抒己見“:人一定要經歷挫折才會有一番成就嗎?”,“司馬遷是不是在炫耀什么呢?”等,通過學生們熱烈的討論,使同學們充分理解課堂內容,并提出創新。著名教育家陶知行先生說過“:創造源于思考”,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善于思考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創新,不僅要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
三、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1.充分重視備課環節。為什么總是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積極創新的興趣呢?通過對教師的觀察不難發現,在備課過程中部分教師不能將備課內容和實際課堂內容很好地銜接起來,從而使高中語文創新成為了一個難題。在新課標精神的要求下,要求語文教師要結合生活背景,添加生活元素,讓學生建立對于語文課的自信。為此,教師應加強對于備課環節的重視,以使教學內容生動、充分,為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2.細心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很多學生為了趕上教師的講課進度,對自己所學內容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導致了學而不精的現象,更別提有所創新,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沒有對所講內容有一個重復的過程,使得反應不夠迅速的同學跟不上教師的講課速度,而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一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加沒有興趣,而成績也不會有所提升。為此,教師應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學生自身特點與學習需求,對教材內容適當延伸,以將教材中的內容轉化成為他們易于接受的形式,從而促進他們對于教材內容的理解與認知。
3.提升自我創新意識在對知識的創新理解過程中,學生只會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不能形成獨特的自我見解。教師沒能用恰當的方式對其進行指導,因此,當學生在運用所謂的創新方法學習時,不能達到事半功倍、舉一反三的效果。為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提升自我創新意識,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選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以促進每位學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結語
總之,對于教師而言,應從自身做起,以身作則,根據教材特點與學生自身需求,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以在順應形勢下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高中語文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論文11-21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論文04-23
高中語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研究論文07-03
廣告學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論文07-01
人才培養創新研究教育論文11-06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論文02-18
論文:研究生創新思維培養研究06-18
高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論文11-10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之我見論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