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論文
【摘要】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師用言行熏陶學生的人格,用活動錘煉學生的人格,用小事引導學生的人格,用教材啟迪學生的人格,行之有效。
【關鍵詞】培養;人格魅力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作為老師,怎樣才能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呢?在實踐中,我不斷探索,覺得以下做法行之有效。
1讓言行熏陶學生的人格
1、1愛心。記得那堂語文課,教室里像往常一樣鴉雀無聲,同學們在聚精會神地聽講,在我講課中,不時傳來小鳥的叫聲,我發現坐在后排的王偉同學心不在焉。不時偷看抽屜中。我邊講課邊向他走近,當我走到他身邊時,看到他雙手正捧著的小鳥,他害怕極了。我微笑著,把小鳥捧在手心,走上講臺,詢問了小鳥的來歷,表揚了他有愛心,號召同學們向他學習,愛護人類的朋友——益鳥。后來學生自發成立了護鳥小組,每天像照顧嬰兒一樣的呵護著小鳥,小鳥長大了,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將小鳥放歸森林。
1、2寬容。記得一個早上,我來到辦公室,發現我的辦公桌上堆滿了的圖書,學生的作業本,我的備課本等統統雜亂地堆在辦公桌下。調查后知道那天下午老師參加業務學習去了,管理圖書的付翔同學把全班的圖書就這樣處理了。我走進教室,微笑著問同學們:“如果你想寄東西在別人那兒,你應該怎么說?又應該怎么做呢?”同學們紛紛舉手,大膽地答著。后來我又微笑著問:能不能把主人的東西統統丟出去,而把自己的放在主人的地方呢?同學們聽后都笑了,只有付翔同學不好意思地走上臺對我說:“老師,對不起!”我說:“孩子,沒事。只是以后做事時要想想怎樣做才更合適。”
1、3細心。那是2004年的12月28日早晨,放眼世界,成了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地上有一尺來厚的雪,這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日子。我同孩子們一樣,早早地來到了學校。一進教室,我就一個一個地去摸摸學生的'褲子,摸摸學生的鞋子、襪子,發現濕了,就打電話,通知家長送褲子、鞋子、襪子來學校。三十多個家長來學校送了,從家長的言行中我發現了那份感激;從學生的日記中,我看到了學生的感動。
1、4敬業,那是2006年5月26日,那段日子太忙太累,病纏著我,我卻沒有顧及,那個夜晚病情嚴重了,我輾轉反側,一夜未睡。第二天天一亮,下著濛濛細雨,老公陪我去了醫院。醫生珍斷說:“陽老師,您必須休息,半月中不可以用右手,否則可能癱瘓。”我的淚滴滾落下來……我打了封閉帶著疼痛去學校上課,我像往常一樣走進教室。課在繼續,當我要板書時,我舉起了左手在黑板上留下一行歪歪斜斜的字跡,陽騰溪同學第一個站起來,流著淚水說:“老師,我來幫你寫!”說著嚎啕大哭,接著教室里響起一片抽泣聲,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我被孩子們感動得流淚了……,在感動中我們度過了難忘的一節課。
2讓活動錘煉學生的人格
2。1班歌聚心。每教一班就為他們寫一首班歌:“黃昏伴著叮嚀邁出校,老師教誨永記心。辨是非,知榮辱,善待自己,關愛他人,自尊自愛,做一個自強的人。啊——我愛我們的班集體,我是班上的小主人……”學生天天看到催人奮進的的班徽,天天唱著引以為榮的班歌,那份感動在血液中流淌,那份對班集體的熱愛在歲月中升華。
2、2活動育人。活動使班集體充滿活力,進行唱歌PK大賽,小組接力賽,兄弟班籃球賽……讓學生學會友好競爭;舉行手抄報比賽,“我來露一手”制作比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舉行辨論賽,鍛煉學生的口才;舉行寫字比賽,訓練一手好字;進行繪畫比賽,培養學生審美情趣;開展調查采訪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長智……活動都成為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
2、3知恩圖報。在三八婦女節,帶領學生觀看“美麗的房子”,讓學生了解母親給她生命不容易,開展“媽媽我愛您”的系列感恩報恩活動:①給媽媽的一封感謝信。②“呵護我的小寶寶”活動(自己縫一個布袋子裝一個生雞蛋,捆在腰間,要求24小時不離身,雞蛋不能撞傷。)③為媽媽洗腳。④親手為媽媽做一個禮物或者一頓飯菜。用實際行動感激生他養他的母親。在九月九日教師節到來之際,開展“獻給老師的愛”的書信活動,交一份如意的答卷,讓學生給自己的恩師留下一生的感動。在十月一日國慶節到來時,播放《長征》影碟,講紅軍長征的故事,舉辦“黨在我心中”手抄報和“先烈們,我們永遠記住你們”的講演活動,學生了解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艱辛,感激黨挽救了國家,挽救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油然而生。在五一勞動節時,帶領學生從城市到農村,走進工廠……了解環衛工人用汗水美化著我們的城市,了解農民和工人用辛勞換來人民豐衣足食,了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創造了新世界,了解解放軍用生命捍衛祖國的領土完整……。在活動中,讓學生感悟到:人人在為我,所以我應該為人人。
2、4激發創新。在生活中發現學生的創新舉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在課余帶領學生進行小制作,小發明活動,讓學生感受創新活動的無窮快樂;組織學生進行“雞蛋撞地球”。等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驗中長知增智;在班上設立“發明創造獎”,讓學生有創新的動力。
3讓小事引導學生的人格
3、1用身邊小事,教育學生尊紀守法。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我班的學生陽騰溪和寧健翔為了搞公區搶掃把而動手打架。班干氣喘吁吁地跑來告訴我,我匆匆忙忙趕去,看到我來了,兩個都淚流滿面,爭先恐后地訴說。我就利用這個機會來教育全班學生。我沒有急于處理這事,而是叫全班學生坐好。我問陽騰溪:“他打了你幾下?”陽騰溪氣憤地說:“十九下。”我又問寧健翔:“他打你多少下?”寧健翔委屈地說:“二十三下。”我又問:“情況屬實?”兩個都說:“是的。”我撫摸著寧健翔的頭說:“還要補打嗎?”他搖搖頭說不。我聽說剛才還要叫家長來打,叫舅舅來幫忙呢?……。沉默之后,我語重心長地說:“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你們就是這樣用拳頭來關心對方?今天你輸了叫爸爸來打,明天他輸了叫舅舅來幫忙打,今年你叫你伯伯打,明年他叫叔叔的朋友打……。這樣冤冤相報何時了?做人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之氣免萬世之憂啊。”又引導學生想一想:現在你們是未成年人打架叫違反班規校紀,18歲打架,叫違犯社會治安,可以把你拘留。從學生的眼神里,看出學生似乎明白了許多,長大了許多。
3、2用身邊小事,教育學生團結友愛。162班學生李順鳳家失火,我帶領學生捐款,獻出一份愛心;王浩旭不小心被車撞傷了腿,我帶領學生去看望,送去一份溫暖;周奕含得急性闌尾炎躺在病床上,我帶領學生去醫院看望,送去一份關愛;左勇同學得了腦腫瘤,我帶領學生多次去看望他,給他戰勝病魔的勇氣……
3、3用身邊的小事,教育學生盡職盡責。162班的學生丁祥鴻,被選為班上的衛生委員。一天下午,我放學后安排工作后進辦公室同一個欠作業的學生談話。等我再次來到教室時,只剩下兩個人在掃地,問其原因,他們說衛生委員也跑了。第二天早上,等學生到齊后,我示意學生坐好。我問;“同學們,地上干凈嗎?學生異口同聲:干凈!我又問:丁祥鴻衛生委員,這有你的功勞嗎?丁祥鴻慚愧地低下了頭。我厲聲說:如果你管不了,是能力問題,只要你盡心做了,我沒有理由怪你;如果你管了,學生不聽管,那是工作方法問題,我們就幫你改進;如果是去管,那是工作態度問題,那就誰也不能饒恕。我對全班同學說:對待自己的工作一定要竭盡全力,如果我們這個社會,老師像你,就可以不上課了;工人像你就可以不做工了,醫生像你就不治病了;那么我們這個社會不就癱瘓了嗎?……。從此以后,學生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一絲不茍才對,無論做什么事都不在怠慢了。
4讓教材啟迪學生的人格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挖掘教材的思想內涵,讓學生潛移默化。
毛主席寫的《為人民服務》讓學生明白了怎樣正確對待生死問題,怎樣正確對待批評,怎樣正確對待困難和團結;《凡卡》讓學生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罪惡,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延安,我把你追尋》告訴學生不能丟掉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不能丟掉頂天立地的民族脊梁;《匆匆》讓學生感悟:光陰似箭,歲月如歌。感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魯濱孫漂流記》讓自己學會經歷磨難,學會頑強生存;《向往奧運》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脈搏與祖國一起跳動,領會: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索溪峪的“野”》領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有一個地球》學會珍愛地球上的一切資源;《將相和》知道了要顧全大局,要知錯就改;《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讓學生懂得電腦的神奇,更加發憤圖強……。每篇課文,只要教師去挖掘,都是培養學生人格的最好材料。
【怎樣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論文】相關文章:
怎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的論文02-13
怎樣幫助學生培養語感的論文02-18
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論文12-03
淺議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論文09-26
淺談怎樣培養班集體的論文02-18
怎樣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習慣教育論文12-07
怎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的幾個技巧論文07-01
語文教學怎樣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