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管理措施論文
1研究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的重要意義
林業樹木的栽培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林區樹木的種植與生長不僅影響著地區的經濟建設水平,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據調查顯示,我國很多林區不僅缺乏較好的栽培技術,在林場的建設中投資樹立較多,建造成本居高不下,但是林區發展卻始終不好,收效甚微。對林業樹木栽培技術進行研究,有助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栽培技術,統籌林業資源的發展,彌補林木結構存在的不足,并提高樹木的經濟價值,做好病蟲防治工作提高成活率。
2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的關鍵
2.1林木的選取
眾所周知,樹木的種類異常豐富,每種植被適應的生存條件和環節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做好選苗工作是樹木栽培的第一要義。具體而言,在樹苗選取之前要對種植地區的土壤、水分、氣候、溫度、濕度等做一個系統的分析,根據;林區的特點選擇適合種植的樹木。另外,還要對樹苗的優質狀況做一個考量,明確投資成本,制定符合實際的栽培方案。
2.2林區的整體改良與優化
林區質量與林區環節緊密相關,要建立優質林區,就必須提高整個地區的抵抗能力。因此,在栽培樹木的同時,還要關注林地整體的狀況,對環境質量較差的方面予以完善,調節好人工作業,并控制好土壤肥力與藥物使用的數量,切實提高樹木的栽培情況。
2.3病蟲害防治
樹木就好比人,在生長的過程中必然會遭到外界的侵襲,減緩樹木的成長速度,使其患病或者死亡。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的重點就是要做好病蟲的防治工作,增強植被抵御威脅的能力。因此,林業區域的工作人員要及時關注樹木的狀況,一旦發現有病蟲存在的可能性,就要通過技術手段做好隔離。此外,還要對林區情況做好實時的監控,在最佳的季節噴灑藥物,提高樹木的`抵抗力。
3林業樹木栽培技術措施
3.1纏干作支撐,提高其抵御風險的能力
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根據天氣狀況、苗木粗細、生長特點,對一些需要“支撐”的樹木實施纏干,用人工手段幫助其提高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具體操作就是把樹木的主干和連接分枝部分用草繩或者其他條狀物品纏縛樹干,也可以放置堅硬木棍,除了抗風雨能力外,還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加水時也可增加濕潤度。
3.2落實澆水培土要求,確保壓實周邊穴土
林業樹木栽培主要是在春季,土壤相對干燥,樹木需要補充和保持一定的水分,在栽培過程中,要保持樹穴內有充足的水分,苗木放置后,要注意其透氣性,以保證樹根的成長發育。同時,在栽種樹木時,種植深度覆土到水平位置或者略高于原土痕5cm左右,樹穴底部要有15cm左右的軟土層,放置樹苗時,根部與土壤要緊密結合。采取邊回填邊夯實的方法,每20cm夯實一次,以起到固本培源的作用,提高其成活率。
3.3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國土面積廣闊,不同地區的氣候狀況、環境情況都有很大的差異,在林業樹木栽培的時候,必須按照要求,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改變原來過于刻板的栽培模式,加大種植的靈活性,并跟軍林區的產業結構推行自然環境保護措施。另外,林業區域還要做好技術引進是實驗工作,對嫁接技術、無土栽培等新方法進行研究,定期舉辦學習活動,學習林業樹木種植水平高的地區的栽培技術,提高樹木成活率。
加強林木栽培技術的研究,能夠提升林區的生產力水平,從而推動林業更好更快的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改善。因此,林業樹木栽培必須完善相關技術,從多個方面做好栽培,選擇最佳的樹木類型,按季節進行種植,并定期進行施肥和噴藥,提高樹木的存活率,為林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建華,胥謙,周艷麗.林業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6,36?(24):190-190.
[2]王佳巍,金鑫,狄松巍.林業的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J].民營科技,2015,(10):190-190.
【林業樹木栽培技術管理措施論文】相關文章: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管理措施論文10-28
技術管理油茶論文栽培04-12
礦山選礦技術管理措施論文12-25
林業種苗管理措施探析論文10-21
露地春甘藍栽培技術管理的論文10-18
關于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論文06-05
樹木栽培實習報告11-08
關于蓮霧栽培技術管理論文10-17
林業生態模式下栽培管理技術探究論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