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技術資料管理系統探析論文
摘要: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不斷深入的現階段,建筑工程領域也隨之實現了較大程度的發展。工程建設質量與日后使用壽命和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因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構建質量監督和技術資料管理系統也成為行業重點研究內容。基于此,文章圍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技術資料管理系統進行了探究,旨在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經驗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技術資料;管理系統
在我國國民經濟實現迅猛發展的當下,基礎設施建設正處于大力推進的背景當中,而建筑工程作為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社會各界對于建筑工程的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我國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現狀來看,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質量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不僅無法保證建筑的實際使用壽命,而且還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要加大對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技術資料管理等工作的研究力度。
1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控制體系的完善
1.1材料質量監管
材料質量監管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材料的質量對于施工質量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混凝土是現代建筑建設中最為常見的原材料,因此要做好對混凝土的質量監管。一方面,應選擇合適的粗骨料和細骨料級配,將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的范圍當中,原因在于級配好的骨料能夠較好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降低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從而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出現溫度應力裂縫;而且低含泥量還能夠顯著減少混凝土自身的收縮。另一方面,要確保其和易性,也就是對混凝土的坍落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情況下,大體積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為160mm±20mm;同時,嚴禁在施工現場對混凝土加水,當天氣發生變化時應根據砂石的含水率、氣溫等變化情況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進行及時且合理的調整,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初混時間大于或等于9h。
1.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的關鍵環節,其對于工程項目的整體建設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結合建筑工程的結構特點和技術要求等來編制詳細專項施工方案,人員和機械設備的'配備應該能夠充分的滿足施工的實際需要。在施工過程當中,要對施工技術實現嚴格的管控,例如,混凝土的澆筑應堅持分層澆筑、循序漸進以及一次到頂的原則,從而確保各澆筑帶之間的上下混凝土的較好結合;分層澆筑的厚度因控制在50mm的范圍以內,最長層間間隙時間不可以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同時還要確保一次性連續澆筑,從技術上防止烈縫。為保證施工質量,通常還需對混凝土進行溫測作業,對其各層的溫度進行測量,同時就其溫度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①混凝土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的升溫不宜大于500℃;②混凝土體里表溫差不宜大于250℃;③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不宜大于200℃;④混凝土澆筑體降溫速率20℃/天。
1.3后期養護措施管理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體系的構建還應注重對后期養護措施的管理,這是對前期施工建設質量的后期保障。對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混凝土材料而言,其在完成澆筑作業之后還應對其進行必要的養護,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對混凝土的溫度實現有效的控制,從而降低混凝土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差,較好的滿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實際要求,如可以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施工的同時進行覆蓋,并做好保溫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對混凝土進行連續12h的蓄水養護,從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因發生脫水而出現裂縫問題。
2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體系的形成
2.1施工前技術資料把握
工程技術資料是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保障,其對于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因此要從根本上重視技術資料的管理工作,將完善工程技術資料管理體系作為強化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動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對質量控制的技術依據實現完全的掌握,同時組織進行設計技術交底和圖紙會審等工作,并對施工場地進行嚴格的質量驗收,對施工隊伍的資質進行仔細的審查,特別是要對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機械設備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對施工單位所提交的施工組織計劃進行嚴格的把關,從而提高技術資料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程序化水平。
2.2施工中技術資料控制
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工作的開展還可以依托建筑工程質量評價等系統軟件,以此來提高技術資料的規范化水平,同時還可以建立同步檢查機制,注重監督復核工作,進一步提升技術資料的準確性。例如,對于雙摻技術而言,其實際上指的是在混凝土當中摻加具有一定活性的礦物摻合料,從而降低單方水泥的水化熱,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增強混凝土的耐久性,最終防止出現溫度裂縫。因此,通過監理技術咨詢,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以選用一定量的煤灰或礦粉等來代替水泥成分,有效的降低拌合物中C3A的濃度和堿的濃度,通過技術資料的自動對比能夠保證其真實性,確保工程質量。
2.3施工后技術資料管理
施工后的技術資料管理主要針對的是竣工圖和其他技術文件資料的審核,包括工程項目的開工/竣工報告、圖紙會審和設計交底紀錄、設計/技術變更通知與核定單、質量事故調查和處理資料、試驗報告以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日志等。另外,還需要對工程技術文件資料進行整理和編目存檔,保證資料的簽字齊全和分類分項的明確。需要注意的是,當建筑工程項目在結構、形式和工藝等方面出現重大變化時,施工單位應按照實際情況來繪制竣工圖;當變化程度不大的時候,則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對變更部分進行修改。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施工質量對與工程使用壽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使得質量監督成為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從根本上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一方面要切實完善質量監督體系,立足于建筑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和施工要點,在原材料質量控制、施工過程管控、溫度檢測以及后期養護措施控制等多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另一方面,還需要構建起必要的技術資料管理系統,進一步落實監理技術咨詢工作,借助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為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奠定質量基礎,從而確保建筑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獲取。
參考文獻:
[1]陸位忠.總承包體制下的工程質量責任分擔與監管機制設計[D].重慶大學,2014.
[2]肖孟,葉艷兵,魏然,等.武漢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1,(1):48-52.
[3]韓國波.基于全壽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管模式及方法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3.
[4]王碩.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管理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14.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及技術資料管理系統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技術探討論文12-25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措施探討論文12-24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現狀及策略論文12-19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思考論文12-24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設計探析論文10-30
小型水庫工程質量監督與管理探討論文12-24
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創新及發展論文10-19
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監督管理對策論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