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班主任工作在學生就業指導的作用發揮教育論文
【摘要】就業指導是技校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技校的班主任作為學生工作的一個特殊群體,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 技校 班主任 就業指導
一、熟知學生個性與擇業取向的有效調控
對一個班學生的情況最熟悉的莫過于班主任,班主任對學生情況的熟悉程度直接決定著該班學生的就業質量。就業質量的標準在于人職匹配,是建立在對學生恰當的、全面的客觀評價以及學生自我準確定位基礎之上的。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有利條件,全面地了解學生,并幫助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全面了解學生和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意味著班主任要能利用各種有效工具和技術手段(如學習成績表、心理測驗量表等)對學生進行評估分析,為他們確立職業目標提供指導和咨詢。對那些有特長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職業,對那些無明顯特長的學生,一方面要挖掘其潛能,另一方面要引導他們根據社會需要選擇職業,本著“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原則,逐步實現自身價值。為此,班主任應該從就業的需要出發,全方位地調查了解學生,制作本班學生的“基本情況表”、“個性特長表”、“潛能開發培養表”。這些反映學生現狀及未來發展情況的信息表,要通過讓學生自己填寫、調查研究、查閱檔案、跟蹤動態記錄等方式,使之盡可能地客觀、全面、整齊、完善。
作為班主任,還應就奉獻與索取、理想與現實、社會與個人的關系等問題對學生進行擇業標準與擇業觀念的教育,幫助學生克服擇業上的短期行為,教育他們把國家的需要和個人的發展放在一起綜合考慮,在國家分配方針、政策、原則的指導下,從社會的實際需求出發,充分考慮個人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和能力等因素,使之與社會需求盡可能一致,鼓勵學生到最能發揮自己才能和作用的地方去奮斗。
二、思想教育渠道與職業素質的整體塑造
班主任工作是學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學生就業的成功與失敗,不僅取決于其自身的專業與技能,還取決于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綜合素質。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教育的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全方位地鍛造出心理健康、思想先進、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高素質人才。
為此,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中的意志、動機、性格、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和培養。特別是意志的教育與做人的教育,對于一個學生的就業與未來事業的成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可以將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及社會現象收集起來,然后以之為主題,通過討論、演講、辯論或者場景模擬等形式,營造一種養成良好心理品質的教育引導的氛圍,在不斷地對優良心理品質的演繹和強化中,使大家形成一種共識,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其次,應利用與學生接觸較多的優勢教育學生。可以擺事實、講道理與學生進行討論,也可以利用就業成敗的案例剖析、成功人士的人格特征分析等形式,使學生了解成功就業、在工作崗位上取得成績所需要的人格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與鍥而不舍、不斷進取的頑強意志。
再次,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信用意識的不斷加強,規范素質逐漸成為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一個基本條件。班主任要充分利用遵紀守法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的機會,對學生進行重信用、守規則以及法制意識教育。這不僅可為學校開展遵章守紀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創造一種學生自我需求的內驅力,也可為學生日后成功就業打下堅實的職業素質基礎。
三、綜合管理條件與就業門路的全面拓展
由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目標的'準確定位,學生在職業技能方面遠比其他院校的大學生強,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對學生綜合管理的條件,抓住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特點,從實際出發,為學生開拓新的就業渠道。具體途徑包括:利用學生到企業實習實訓的機會,保持與企業的長期聯系,加強校企合作,推進學生的就業工作。要掌握用人單位需求動態,適時調整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重點。
指導、鼓勵、動員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學校安排的實習時間,到與所學專業相近或有關聯的、適合學生特長的單位實習、見習,了解實習單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特點、人文環境、職業技能要求,縮短就業的適應期,為學生完成從畢業到就業的順利過渡鋪平道路。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往屆學生就業的實例資料,幫助學生對選擇的實習單位加以挑選和甄別,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學生實習的實效性。
四、掌握供求信息與就業指導的策略調整
掌握大量而有效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是學生成功擇業的基礎。班主任要動員、組織學生收集就業供求信息,一是發動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展調查研究,然后討論集中;二是發揮學生對網絡信息搜索能力強的優勢,收集相關的招聘信息,進行交流共享;三是培養并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從電視、報紙、平日的交流中收集有關資料;四是指導學生留意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發布的相關資訊與各種人才招聘活動的信息。
五、了解社會需求與學生職業素質平臺的搭建
當前,一方面許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招不到滿意的人才。產生這種人才供求矛盾的原因之一,是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沒有達到社會需求的水平,無論是在擇業應聘還是在找到工作以后的從業過程中,學生的自身修養、精神面貌、公眾形象、積極心態、表現能力、適應能力、應變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創新意識、團隊精神,對其擇業的成敗與事業的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基本素質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自發形成的,而是在實際的學習、工作、生活與社會實踐中逐步養成的。
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系部、班級學生干部競選與各種社團成員招聘等多種平臺,從宣傳動員、報名應聘、面試、競聘演講、組織考察、入選以及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等環節,注入多種能力培養和訓練的要素,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磨煉,迅速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啟亮,等.大學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夏建國.產學緊密結合,辦讓企業滿意的高職[J].中國高等教育.
[3]趙光輝.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社會需求趨勢研究[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3,(10).
【淺談班主任工作在學生就業指導的作用發揮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論文03-10
合唱指揮中情感啟示的作用與發揮淺談論文04-04
淺談科研教育論文作用的特點03-31
發揮修辭教學的作用論文03-12
淺談小組教學中如何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論文01-21
高職輔導員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論文01-05
就業指導課作用論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