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時代的數字化教學論文

時間:2021-07-04 16:08:42 論文 我要投稿

信息文明時代的數字化教學論文

  新世紀信息文明時代的教學離不開數字信息技術(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支持,這是世紀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本文首次提出了數字化教學(Digital teaching)的概念,并從現代信息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闡述了其內涵及特征。明確要求新世紀的教師必須立足于傳統教學理解之外,以信息時代銳利的眼光重新認識教學,并對其實施相應的新舉措。

信息文明時代的數字化教學論文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世界級教學世界級學習

  1引言

  當今新世紀,數字信息技術(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快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數字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發展不僅為人類創造了全新的信息社會,而且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世紀教學模式---數字化教學(Digital teaching),使已經沿襲了數千年的傳統教育領域正在引發一場深刻的變革,導致教學內容、方式及人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革命性的質變,自然也就對作為教學活動中重要要素的教師產生強烈的沖擊和深刻的影響,提出了新的要求。

  2數字化教學的基本內涵

  所謂數字化教學是指教師和學習者在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中,遵循現代教育理論和規律,既把課程內容進行數字化多媒體信息綜合處理,又利用光盤存儲的高密度壓縮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或網絡共享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融合到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習者充分駕馭信息技術工具,采用多種現代化的數字信息檢索和獲取方式,以數字化教學模式進行培養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教學活動。在數字化教學過程中,學習者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課程教學信息,而是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采用新穎而熟練的數字化加工方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再創造,并作為學習者的學習成果。“這不僅能很好的激發學習者的創造力,而且為學習者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因此,數字化教學主要包含數字化教學觀念、數字化教學環境、數字化教學資源及數字化教學模式等內容。

  2.1數字化教學觀念

  觀念的轉變是實施數字化教學的前提,當前要把數字化教學觀念的確立和數字化教學意識的增強作為新世紀教育改革的先決條件。數字化教學要求教育目標從守成型向創新型轉軌,必須要求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主任務、記憶知識為結點的舊觀念、舊模式,突破功利主義的狹隘視野,把教學聚焦點由“教我學”轉向“我會學”、由“結果”轉向“過程”、由“知識”轉向“能力”,打破傳統的標準化、封閉化評價方式,“以學習者獲取信息、創造知識的可持續性發展為衡量尺度,從而加強對人的發展的促進功能”,確立以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性人才為最高目標取向。

  2.2數字化教學環境

  數字化教學環境是數字化教學的基本要求,在新世紀信息時代,Internet已經成為數字會聚的結合點,成為數字信息技術革命的核心,因此,數字化教學環境也是構成多媒體網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指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網絡教室、Internet和Intranet網絡,以及符合數字制式的音頻、視頻和通訊設備、各類型的教學系統、制作平臺、傳輸平臺等等。數字化教學環境的另一個特點是教學環境虛擬化。教育、教學環境虛擬化意味著教育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是數字化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征。通過數字化的教學環境,不僅能極大的豐富學習者的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習者博采眾多的教學資源,既提高了學習者獲取學科知識的素質能力,又提高了學習者處理和應用數字信息的創新能力。

  2.3數字化教學資源

  數字化教學資源是數字化教學的關鍵,是經過數字化處理的教學文字(Worde)和文本(Tex)、圖形(Graphic)、圖像(Image)、音頻(Audio)、活動視頻(MoveVideo)和動畫(Animation)等多媒體教學信息。包括自行開發和網上運行的“全部教育教學資源---教學圖片資源、教學素材資源、學科教案資源、教學實驗資源、教學課件資源、共享軟件資源以及網絡課程資源”等等。 這些數字化的教學資源具有多媒體、超文本、友好的交互、虛擬仿真、遠程共享等特性,并且知識間的聯結是網狀的,可以有多種組合方式與檢索方式。教學內容的數字化還能有效促成教學內容無損使用、公平分享、逐步累積。

  2.4數字化教學模式

  數字化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理論、數字信息媒體優化組合理論、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設計理論及現代教學理論與實際的數字化教學經驗基礎之上的,為設計、組織、實施、評估、優化數字化教學環境和資源而采用的基本教學工作方式及方法。它是綜合運用數字化教學環境和數字化教學工具,在建構主義等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師生通過對數字化教學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發現、創作、重組等方式進行的各類教學活動。數字化教學模式最具有革命意義的是從“模擬教學模式”向“虛擬教學模式”的轉變,使教學可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以前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所不能進行的物理、化學、電子、生物、機械及軍事訓練等等試驗,現在可在虛擬條件下進行了。

  3數字化教學的主要特征3.1教學內容構成的多媒體集成性和超文本性

  數字化教學呈現的教學內容是采用超文本方式將教學文本、圖形、動畫、聲音、活動視頻等多種媒體的教學信息經過數字化加工和處理所形成的,以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具有多媒體集成性,并且圖、文、聲、像并茂,這比傳統的教學信息資源只是單純提供文字信息資源豐富得多。因此,數字化教學中所包含的密集信息與網絡計算機加工處理以及交互傳輸的強大功能,使建構主義提出的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獲得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腦的聯想思維方式非線性地組織管理教學信息的一種先進技術。 在數字化教學中按超文本的非線性、網狀方式組織管理的教學信息與傳統文本的線性、順序方式相比較,前者更符合人類的思維特點和閱讀習慣。以往的教學基本上是純文本性質的,在數字化教學中引入超文本方式進行教學,意味著教學體系的邏輯轉換,將會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3.2教學資原組織的全球性和共享的開放性

  在數字化教學中利用網絡,特別是Internet,可以組織全球的教育、教學信息資源。網絡“高速公路”上無國界,教育教學信息流通不限時空、不限容量、不限速度,來去自由。網上教育教學信息的無紙化使知識信息被編碼后能以極高的速度傳遞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實現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時代發展的要求保持同步,以適應新世紀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大幅加快的新形勢。

  在新世紀信息文明時代的數字化教學中,“人類的教學信息的獲取與交流已從重重力(Heavey gravity)的報紙時代和重力(Mid-gravity)的廣播電視時代發展到零重力(Zero gravity)的數字信息時代,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進行信息交流,就象宇航員在太空失重環境中身體可向任何一個方向移動一樣容易。” 學習者在教師的幫助下,有機會共享世界各地的課程教學內容,并向世界級專家、同輩及教師學習,教師的教學可成為世界級的教學。同時,通過數字化教學環境和資源共享,借助參與國際教學合作,教師可以超越學校,獲得學校以外的區域性及全球性的認識、經驗及視野。教師可在本地及全球聯成小組及網絡,維系一個新的專業文化,使教學效能成剖提高,由此成為世界級教師,每一個教師也可以與世界其他地方的教師結成終身伙伴教師,持繼分享及討論其專業實踐的經驗與體會。

  3.3教學過程的交互性和合作性

  數字化教學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采用協作學習的結構化模型,通過對多種教學媒體信息的選擇與組織、教學程序設計、學習導航、問題設置、診斷評價等方式來反映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因此,數字化教學強調的重點體現在學習者的學習上,而不是教師的講課上,重在名符其實的改變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新世紀需求的培養學習者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交互式學習”、培養協作精神的“合作學習”,使學習者真正成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的發現者。

  學習方式的交互性是指在數字化教學中學習者可以與多媒體計算機及多種教學信息媒體進行交互式操作,為學習者提供有效控制和使用教學信息的手段。因此交互性是數字化教學的最突出特征。在實際的數字化教學中,計算機交互功能與數碼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圖文并茂、豐富多彩而且可以立即反饋。學習者在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從而能真正體現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

  學習方式的合作性是數字化教學的又一突出特點,要求學習者通過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也是新世紀國際上教育、教學發展的基本趨勢。目前數字化教學常采用的合作式學習方式,包括通過計算機合作(網上合作學習)、在計算機面前合作(如小組作業)、與計算機合作(計算機扮演學習者同樣的角色),以及與數字制式的視頻、音頻教學設備的合作(比如由錄放像機或VCD、DVD光盤擔任學習者一樣角色)等幾種形式。特別是通過網絡合作學習,學習者可與世界不同角落的其他學習者結成終身學習伙伴,通過彼此的學習及成功的分享和激發,維持學習氣氛及加倍提高學習效能。并且這種和諧的合作學習是隨時隨地進行,而且是終身的。據此,學校的教學只是終身學習的開始或準備,學習的機會是無限的,學習者借助Internet可跨文化分享不同類型的互動及多媒體數字教學資源,取得最大的學習機會,顯然,這種學習是世界級學習,學習者能有效地獲得終身學習的機會和能力。

  4面對數字化教學教師應有的認識與舉措

  數字化教學是傳統教學方式的革命,是面對信息時代新世紀教育作出的決擇。這就要求新世紀的教師必須立足于傳統教學理解之外,以信息文明時代銳利的眼光重新認識教學,并對此實施相應的新舉措:

  4.1為適應數字化教學,教師必須學習和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

  (1)首選是學習數字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

  數字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主要有三個具體要求:一是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如計算機原理、網絡原理、多媒體技術原理及人工智能原理;二是熟悉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史,能夠用激動人心的歷史故事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三是了解數字信息技術發展的未來,能夠引導學生對未來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的無限想象。

  (2)其次是掌握數字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

  數字信息技術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一是能夠熟練使用各種數字信息技術硬件;二是掌握數字信息技術常用軟件的使用方法;三是掌握網絡上教育資源的搜集方法;四是掌握數字化教學課件和教學資源的開發方法;五是掌握計算機和網絡以外的其他數字信息技術,比如數字視頻和音頻技術及數字通訊技術等。

  4.2為了提高數字化教學成效,教師必須具備三種數字化教學能力

  (1)首選是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閱讀和開發能力

  在數字化教學中,靜態的書本教材轉變為由聲音、圖像、圖形、文本及動畫相結合的互動式教材,課程內容均以數字格式呈現,其知識的網狀結構及超文本性和多路徑的隨機交互性極大的提高了教學信息獲取的效率和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掌握利用計算機鍵盤、鼠標、掃描儀和語音等文字的數字化錄入技術,掌握教學圖像、圖形、視頻、音頻、動畫等數字化處理的方法和技巧;用數字信息輸入代替手寫錄入,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文本表現寫作內容;學會在數字信息資源的閱讀中檢索與選取自己構建教學資源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并能進行信息資源的重組,將自己的作品構建成超文本格式,為他人在網上快速高效檢索創造條件。由此,要求新世紀的教師必須具有四個方面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閱讀和開發能力:一是具有數字化超文本信息的閱讀能力;二是具有編輯、修飾、處理及存儲與使用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的信息能力;三是具有在Internet和Intranet系統中進行教學信息交換與檢索、遠程登錄、網頁制作、文件傳輸及資源共享等能力;四是具有利用新型工具軟件制作多媒體素材、開發多媒體課件及創作網絡課程資源的能力。

  (2)其次是數字化課程整合和備課能力

  在新世紀數字化教學中,教育內容是多元立體化的,因此,需要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對象的特點設計開發數字化教學信息資源,也需要教師對空間和網上的大量教學資源有敏銳的鑒評能力,從而能充分地將數字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教學資源有效地與學習者的學科課程進行整合,創建出數字化的教學環境,這既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數字化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根據學習者的課程學習內容,利用多媒體集成工具或網頁開發工具,將課程教學內容以多媒體、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進行集成、加工處理,轉化為數字化教學資源,并善于利用空間與網上的教學信息資源結合自己的教學設計,構筑自己的數字化電子教案。

  (3)再次是數字化教學評價和科研能力

  數字化教學使教師直接傳授知識的職能不斷談化,但這并不是說教師的職業責任減輕了。數字化教學為教育帶來的大量新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去解決:如何對數字化教學進行科學設計;如何培養學習者在“數字環境”下學習的觀念、意識、習慣和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學會學習”;如何對數字化教學過程進行有效評價;如何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掌握最佳學習方法;如何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和數字化的教學環境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怎樣跟蹤反饋信息和評價反饋信息…..等等。這些數字化環境下的新課題,無疑使數字化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評價和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師的整體素質中的重要性比過去任何時期顯得重要。在新世紀數字信息技術時代,一個不善于進行研究、總結理論并追求理論升華的教育工作者,絕對成不了新世紀數字化教學的“名師”。因此,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數字化教學評價和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李克東.數字化學習.電化教育研究.2001.8.

  陳時見,劉繼平. 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文化背景下的現代教學. 教育研究. 2001.(10).

  劉暉. 展望世紀教育——縱議熱點問題. 電化教育研究. 2001.(9).

【信息文明時代的數字化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信息時代教學建設論文06-06

數字化時代的詩歌08-13

數字化時代下的字體設計教學方法創新論文09-06

信息技術教學時代化論文01-25

碎片化的時代信息(信息碎片化時代議論文)12-20

信息超載時代用戶信息素養研究論文04-15

信息技術時代下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初探論文01-22

數字化職校教學論文推薦06-06

信息化時代的今天論文04-11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本在线三级播放 | 亚洲高清国产免费大片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国产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