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的思考教育論文

時間:2021-07-04 19:11:46 論文 我要投稿

對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的思考教育論文

  摘要: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是確保并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構建學分制條件下的課程教學考核體系一定要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能夠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效果。

對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的思考教育論文

  關鍵詞:學分制;課程教學;教學考核

  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為計量單位衡量學生學業完成狀況的教學管理制度,也是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對傳統學年制的根本變革。在學分制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本人條件自主選修課程、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程、自己決定學習方法。學分制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征,有利于培養多規格、多模式和復合型的人才,也符合中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但是在學分制模式下,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標準是學分,只要學生取得必要的最低總學分,學生就能畢業并獲得學位。因此,從某種角度上說,學分制模式下課程教學考核及相應的成績生成便是學分制的“靈魂”。 隨著學分制的全面實施和不斷完善,探索并建立與完全學分制模式相適應的課程考核形式,可以充分發揮課程考核的功能和作用。

  一、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方式應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確保學分的質量

  學分制條件下,學生擁有較大的自主選擇權,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自主選修課程、自主選擇教師、自主安排學習進程和學習方法。這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刺激了學生的創造性和自覺意識,另一方面也對課程的教學考核帶來了挑戰。在學分制下,原有的班級、年級、院系的界限淡化,學生可以來自于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院甚至不同的學校。學生中部分自覺性、自控力差的學生就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結果無故曠課、遲到、學習紀律松弛的`現象可能會比較嚴重。再加上由于班級淡化,同學之間交流少了,老師又不容易關心得到。由于學分制條件下,注重的是目標管理,弱化了過程管理。所以只要學生通過了該課程的考核,就能獲得相應的學分。目前大多數課程的考核是以期末總結性考試為主,往往是一考定乾坤,這種考核結果往往不能客觀、全面、準確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而作為學習過程檢測的形成性考試則運用不多。期末總結性考試又多以閉卷考試為主,考試內容仍偏向于重理論輕實踐;對開放式考試形式的運用及對實踐教學的考核較為欠缺。絕大多數課程考核都采用百分制或等級制評價標準,而對模糊評分制、激勵評分制的評價方法卻很少采用。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也與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標相矛盾。因而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方式應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確保學分的質量。不僅要從單一的封閉考試模式向多元開放式轉變,真正發揮學分制的優勢;而且要從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的每個層面去考核學生。考試內容要理論與實踐并重,既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更要注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 要結合學生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完成作業及期終考試過程等方面,在各門課程綜合評價中給予恰當的權重,建立多元的、綜合性的終結考評制度,特別是在成績評定時要對學生具有創新的、探討性的觀點給以較大的權重。運用等級制評分制、模糊評分制、激勵評分制等多種評價方法。構建科學的考評體系,以更好地反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方法、努力程度、課堂表現,真正提高人才培養的綜合質量。

  二、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方式應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相較于學年制,學分制更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更注重對學生分析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應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目前課程教學考核多采用期末總結性考試,一考定乾坤,期末一張試卷就決定了學生能否拿到學分進而獲得學位,這種方式已經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己藘热萑匀粋戎赜趯χR記憶的考核,局限于教材、課堂筆記、教師劃定的范圍和指定的內容,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評價。試卷的命題、評分標準注重條條框框,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課程教學考核中,出現的考教不分離,考評不分離的情況,也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充分發揮學分制的優勢,學分制條件下課程考核就應該從考核的方式、考核的內容、考核的過程、考核的標準等各個方面來進行改革。首先,考核的方式應多樣化,各種考核方式如期末總結性考試、平時形成性考試、開卷考試、閉卷考試、隨堂考試、課程論文等相互結合,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考核,以促進學生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其次,在考核內容和標準上,除了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考核,還應考核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態度、方法、努力程度、課堂表現以及其創新能力的發揮?梢栽O置創新學分和隱性學分。凡學生在各級科研、文體等比賽中取得各種獎勵者,凡在省級以上學術雜志發表學術論文,參加系列學術講座等等都可獲得相應的創新學分;隱性學分考核內容應該在考核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上,一步深化到學生的性格塑造和品德操守方面去。最后,在考核的過程上,嚴格貫徹落實教考分離、考評分離的制度。建立和及時更新試卷庫,嚴格管理試卷的生成,嚴格考試管理制度,嚴格成績的生成。

  三、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應能夠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考核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以考促學,通過考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以利于培養多層次、復合型的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二是以考促教,通過考核評價教師教學的效果,來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因此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應能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真正起到促進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進,從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在學分制自由選課模式下,“課程班”替代了學年制的“行政班”,教學對象不僅社會背景、生活經驗、價值觀念和性格特征迥異,而且具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專業背景、思維方式和志趣愛好等,區分度較學年制明顯加大。教師成為課程質量和教學效果的主要保障。如果課程教學不能客觀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會極大地挫傷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從而影響課程教學質量。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考核形式主要有學生評教、學生考試成績、教師互評、專家聽課評教及教師自評,但評教流于形式,評教結果欠客觀。學生評教主要是在所有課程結束后,由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效果給予評價,學生根據預先給定的優良中差四個等級來給分,在許多學校學生評教的結果還與教師的利益直接掛鉤。這種評價方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性。首先,這是一種籠統的評價,不能具體反映教師教學好與不好的地方,不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提高;其次,學生根據自己的偏好給老師打分,難免有失偏頗;最后,學生評教的結果與教師利益直接掛鉤,會導致教師在管理學生時“瞻前顧后”。以學生成績作為教師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指標,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有自主權的教師簡化考核方式,降低考試標準,甚至出現為考而教。教師互評也流于形式,聽課教師首先在思想上存在不重視,其次顧及同事情誼,評價往往褒多貶少,甚至沒有。要充分發揮學分制模式的優點,在學分制下,應積極探索課程考核時評價教學效果的方式。在鼓勵學生參與評教時,一是要細化評價指標,這樣可以從不同層面加以考核教師課程教學的效果,也有利于教師自身改進;二是弱化甚至取消評教結果與教師利益掛鉤的政策,以便于教師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探索。把教師互評與教師自評落到實處。

  總之,在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是確保并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構建學分制條件下的課程教學考核體系一定要有利于綜合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能夠客觀評價教師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沈燕瓊.學分制條件下雙語教學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0,(8):76-77.

  [2]歐陽曉鳳.構建學分制下教務管理新秩序[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169-191.

  [3]戴世英.學分制管理模式下高校考試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0,(7):41-43.

  [4]周強,等.學分制下教學管理的改革與思考[J].中華文化論壇,2009,(7):46-49.

【對學分制條件下課程教學考核的思考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對教育的學分制的思考01-19

雙語教學課程建設的思考論文07-05

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的思考論文01-11

家具設計課程教學思考論文01-11

淺談新課程條件下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9-26

新課程理念下教育管理思考論文01-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教學思考教育論文07-05

學分制條件下高校班集體建設與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幾點思考論文02-17

論文:《導游基礎知識》課程的教學思考06-26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自拍r级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日韩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