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教學細節,營造精彩課堂論文

時間:2021-07-04 20:49:45 論文 我要投稿

關注教學細節,營造精彩課堂論文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得到重視。而小學語文教育作為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能訓練孩子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接受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也就成為家長和學校關注的重點。目前,教學課程和教學模式面臨新的改革,教學提倡“以人為本”。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注重教學細節,營造精彩課堂,推進課程改革的實施。本文從五個方面分析了如何在課堂上注重細節,營造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堂。

關注教學細節,營造精彩課堂論文

  關鍵詞:教學細節;精彩課堂

  語文課堂是有許多個細節串聯而成的,每個細節的成敗都影響著一堂課的成效,同時也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教學細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教學風格的表達,是教學理念的體現。這也正是新的教學理念所要求的。但是,由于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對課程改革后新要求的把握程度不盡相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經常出現某些重要教學細節被忽略的現象。我們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達到調節課堂上的氣氛,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

  一、注重閱讀細節,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閱讀是學生在學習新課文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但是往往會出現的情況是只為了閱讀而閱讀,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對于意境美的課文老師應該注重創造美好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在其中。在陶冶情操的同時感受作者語言的魅力和對情感的把握。下面舉一個教學的真實事例來說明這一點:

  就拿語文課本中《桂林山水》中的片段來說,我們知道這是一篇語言和意境都很美的一篇文章。老師可以這樣和學生展開對話:

  師:大家認真閱讀一下課文,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漓江的山的特點的?

  生: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

  師:下面請同學們告訴我在這些特點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生:我喜歡“桂林的山真奇啊!”

  師:為什么最喜歡這一句呢?

  生: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將桂林的山比作老人,比作駱駝,很形象。寫出了山多并且形狀各不相同的特點。

  師:那你覺得這個句子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呢?

  生:應該用新奇的,充滿感情的聲音讀出來

  師:那請喜歡這句的同學用充滿感情的聲音把這句話讀一遍

  師:喜歡山秀和山險的同學也分別說一下為什么,然后讀一讀

  師:文中說山像駱駝,像新生的竹筍,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

  生:運用了比喻的手法

  師:有什么作用

  生:形象生動,引發想象,容易理解

  我們可以看到,在指導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閱讀時,老師的輔導作用做的很好。讀的很深入細致。特別是在讀對桂林的山的描寫的一段,閱讀的同時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因此提高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同時,又給了學生自由表達的'機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閱讀中,老師再趁機讓學生分析句子的特點和手法,既達到了閱讀的效果又在不知不覺中鞏固了知識點,可謂一舉兩得。

  二、注意傾聽細節,使師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表演需要觀眾,朗讀和表達也需要聽眾來傾聽,學生也不例外。現在很多老師都在抱怨學生的個人意識很強,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老師無法控制住課堂氣氛,傾聽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不可忽視的。但這些僅僅是孩子的原因嗎?通過觀察和反思,我們發現了一些老師需要注意和改正的問題。

  在對新課文進行熟悉的階段,老師往往會選擇點名請學生朗讀或者由學生主動舉手朗讀的方式。老師一般都會要求學生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詞,讀準字音。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老師有可能在翻看教案,準備著接下來的環節。沒有逐字逐句認真傾聽。導致學生在字詞發音上有錯誤也沒有發現。這個細節給學生的感覺是老師沒有給他足夠的傾聽和關注。會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因為小學生有個心理特點就是希望得到關注、鼓勵和認同,這樣他們才會表現出學習的熱情和參與的興趣。當他們覺得沒有得到認可的時候心里會有挫敗感。

  不利于對學生健康的心理培養。同時,老師的習慣會影響學生,不利于他們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曾經有教育家說過,教育就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教育的過程是一個相互溝通的過程。語言和心靈的溝通順暢了,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加入輔助工具和情境,優化細節

  在如今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教育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的情況下,學校也配備了相應的硬件和軟件設施作為工具進行輔助教學。而怎樣恰當而又充分的運用這些工具提高授課質量,提升課堂效率是一個關鍵問題。

  許多教師為了營造課堂氣氛,會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片段或者是播放優美的音樂。學生很快的融入到情境并且沉浸在其中。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某一個環節的需要而播放,環節結束就迅速停止就會將學生立刻拉回現實,之前特意營造的情境就會立刻消失,適得其反。老師應該學會循序漸進,逐步退出場景,將學生的思維轉換到其他地方而不是硬拉回來。 在制造情境,營造氣氛的同時,老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進行演繹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和活躍課堂氣氛的雙重效果。比如在文章《海底世界》的學習中,我們可以以下面的方式展開:

  老師用課件展示海底情境的畫面,把全體學生都當做船員,在船長的領導下觀察海底世界。并且要求每位船員隨時匯報自己所發現的東西,包括海底的生物,他們的行為。我們可以進行這樣的問答環節: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海底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他們在相互交談

  師:哦?那能形容一下他們的聲音嗎?

  生:……

  師:我們來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描述這些聲音的

  通過上面這種方式進行相互交流,自然地貫穿一些類似于“你聽到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等問題指引學生自發的進行思考。先讓學生自己形容海底世界的聲音,然后與作者的語言和方法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

  四、關注學生情感,提倡合作互助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照顧學生的情緒,關注學生的情感。學生情緒的好壞和積極性的高低是授課效果的直觀反映。根據學生的面部表情老師可以判斷當前的授課方式是否能夠被學生接受,是否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如果反應良好,以后依然可以沿用和借鑒。相反,如果學生反應不好,老師也可以及時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課堂質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障礙時,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可以改變提問的方式,為學生打開思路。根據學生的表現來判斷是學生課前預習工作做的不充分還是自身的方式方法有問題。面對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引導他們自己想出答案永遠都比直接告訴他們答案的效果好。

  另外,老師應該提倡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互幫互助。提倡以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課文的學習。學生組成一個團隊可以集思廣益,進行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可以進行相互配合和補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有利于培養學生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

  五、做好教學記錄,剖析教學過程,反思教學細節

  教學是由許多個細節環環相扣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受細節的把握和處理的影響。教師應該實時記錄每次授課的情況以及其中出現的細節方面的問題。好的方法可以作為下次的借鑒,不足之處加以補充和改正。

  細節是可以設計的。教師應該進行反復的思考和推敲,盡量設計一些精彩的環節,對細節進行優化。例如同樣一堂課,采用相同的構思和設計,設置好場景,營造好氛圍,逐步深入的效果一定會比開門見山,不做任何鋪墊和準備好一些。這個問題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機智。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受到了相當的關注和重視。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推進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更為嚴格。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多方位多層面的開展教學工作。而其中對教學細節進行關注尤為重要。關注教育細節,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打造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N]中國教育報,2004,(12)

  [3]吳永軍.備課新思維[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關注教學細節,營造精彩課堂論文】相關文章:

關注細節課堂精彩論文04-23

雕琢教學細節 成就精彩課堂的論文04-17

細節,成就課堂的精彩的論文04-30

課堂精彩教學論文04-23

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后感09-14

論文營造美的課堂,實施美的教學藝術07-12

如何營造生動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論文07-16

教學論文:問題課堂 分外精彩06-12

論文:關注課堂教學中的朗讀訓練07-12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网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