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功能淺析論文

時間:2021-07-05 09:44:02 論文 我要投稿

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功能淺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高校 輔助教學 網絡平臺 應用

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功能淺析論文

  論文摘要:網絡輔助教學已成為高校主要的教學模式之一。本文在探討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了其擴展應用途徑,如多課程資源的整合,構建基于平臺的多角度立體教學模式,多課程研究性教學的網絡集成等,旨在為推動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應用提供參考。

  網絡輔助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快速發展催生出的新型教學模式,是在保留傳統的面對面、講授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網絡和信息技術優勢而形成的一種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拓展。在校園網環境下實現網上教學不僅能達到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交互式教學效果,又能充分利用和共享教學資源,有效地實施個性化教育,更多的實現教與學之間的溝通交流,使傳統模式的教學演變為積極交流、自主學習、充分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近幾年,關于網絡輔助教學的研究很多,部分院校開始嘗試網絡輔助教學,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筆者所在單位前幾年就引進了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并逐步推廣應用,多數課程已開通網絡資源,但總體建設力度偏小,利用不足,特別是課程群的集成開發與應用還沒有形成。因此,如何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等,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一、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基本功能探討

  1.課程基本信息模塊。該部分內容可以包括網絡課程的基本介紹、課程的教學大綱、開課學期的教學日歷以及任課教師的基本信息等。總體上看,該部分內容多屬于靜態的內容,即一次輸入便可以長久使用。同時它也是教學容易忽略的部分,相關內容可能都是寥寥數語,一帶而過。但事實可能并非如此,合理使用課程基本信息模塊,也可以起到提升網絡平臺應用效果的目的。如與時俱進地改變課程的基本介紹的內容,結合教學改革改進教學大綱的內容,突出個性描述任課教師的基本信息的內容等等,這樣就可以提高網絡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提升網絡輔助教學平臺的使用效率。

  2.課堂教學信息模塊。課堂教學信息模塊應該是網絡輔助平臺的最主體的部分。可以包括教學材料的使用、課程的相關通知、課程的答疑討論、課程的問卷調查等內容。靈活使用課堂教學信息模塊,對促進師生交流、提升教學效果有明顯的作用。如可在教學材料下加入教學課件、實驗指導課件、教學錄像等內容,定期或不定期向學生公布,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關注度;在答疑討論模塊中引導學生參與課程知識的大討論,老師也應經常加入,適時解決學生的疑問,從而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還可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讓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建設獻計獻策,發揮其主人公意識,有利于提高平臺的應用效果。

  3.作業與測試模塊。該部分內容屬于學生參與網絡輔助平臺的應用部分。可以包括課程作業應用、試題庫建設、課程在線測試等內容。課程作業是學生學習反饋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網絡平臺上師生互動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適時適量的網絡課程作業,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同時通過建立網絡試題庫以及在線測試等形式,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參與度。

  4.課程管理模塊。該部分是針對教師開放的模塊,主要用于對課程相關欄目及信息的管理,如教學欄目管理、選課學生管理、學生學習信息統計等。該模塊首先可以設定所有欄目的訪問權限,另外可以將選課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加入到課程中來,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選擇性統計。適時改變教學欄目、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對老師上好一門網絡課程也是相當有益的。

   二、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擴展應用探討

  1.基于網絡平臺的多課程資源的整合與充實。筆者所在單位的課程目前已全面進入網絡平臺,但都相對孤立,沒有形成有效整合,制約資源共享;且因少數課程網絡資源不足,學生訪問偏少,因此有必要對多門課程進行整合和充實。如農業信息技術專業方向有十余門專業課程,《農業信息技術》、《遙感及其農業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應用》等課程中都涉及到3S技術的內容,可以為相關內容建立共享區,讓每位任課教師和所有選課學生都能共享,避免課程孤立,從而充實內容,促進應用。

  2.研究性教學實踐的運行機制及效果評價體系。網絡教學平臺背景下,核心課程研究性教學實踐的運行機制、效果評價體系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研究性教學的重要延伸。比如項目化課程設計的作業形式、交流方式的功能利用與開發,教師如何實現對學生的導學與督學作用,學生如何利用平臺拓展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討論學習、探索學習,以及教學效果的評價手段、效應分析等。

  3.構建多角度立體教學模式。建立基于平臺的教學討論區,促進教學互動,實現多角度立體教學模式。主要利用教師教學博客、網絡平臺的課程討論版、教學郵箱等模塊延伸與深化教學內容,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多方面交流。教學不只是“教”與“學”的過程,更多的應體現在“問”上,即討論交流。

  4.多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法的網絡集成與應用研究。在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將多課程(如農業信息技術類課程)的教學資源進行融合與滲透,在單門課程研究性教學方法實施的過程中,逐步對多課程研究結果進行系統集成,并首先在學科中得到應用。

  三、結論

  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進一步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已越來越受到重視,開展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研究性教學已從傳統的基于課堂的教師講授、學生學習的模式,轉變為通過各種途徑實現而不受時空等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水平自主選擇學習進度和進行文獻調閱,開展個性化學習。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研究性教學,將在教學和管理兩個方面帶來一系列的改變,如何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保證教學資源的持續積累和有效提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效地促進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等將是未來研究的重點。以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為基礎,面向不同課程群的教師和學生,促進網絡平臺課程有效整合與建設利用,豐富網絡課程的教學內容,實現網絡課程資源的多角度開發與共享、學生課程設計的網絡化實現與共享,以教學討論和互問的形式促進師生和生生主體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而增強相關課程的網絡資源建設質量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學習能力,從而提高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實施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多課程研究性教學的系統集成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鄧萍,蔣君好,蔣啟華等.高校網絡輔助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5):21-22.

  [2]吳宏偉,張殿龍,梅險.高校網絡輔助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7,(7):17-20.

  [3]姜傳國.高校網絡輔助教學的探索與應用[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7,9(1).132-134.

  [4]張瑋.基于網絡平臺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過程管理模式構建[J].電化教育研究.2009,(1):74-76.

  [5]許卉艷.大學生對計算機輔助外語教學的態度差異調查[J].中國電化教育.2009,(2):81-83.

【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功能淺析論文】相關文章:

利用網絡平臺輔助遺傳學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論文11-11

淺析網絡教學平臺在頂崗實習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論文01-21

高校網絡教學交互平臺的構建問題和策略論文09-13

多媒體技術輔助高校漢語教學論文10-12

網絡教學平臺繼續教育論文07-23

網絡教學平臺的教學課程改革研究論文09-13

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學平臺打造問題論文07-24

基于J2EE平臺的網絡輔助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的研究論文09-13

提高網絡教學平臺教學質量研究論文04-1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国日本亚洲综合久久久 | 亚洲人成日本片 | 天天视频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亚洲动漫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电影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