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參與狀況調查分析教育論文

時間:2021-07-05 20:37:59 論文 我要投稿

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參與狀況調查分析教育論文

  [摘 要]通過對中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認知參與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發現目前大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高行為參與背后主要采取的是依賴和淺層次的認知策略,從而造成課堂數學教學效率低的現狀。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提出了促進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認知參與的幾點建議。

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參與狀況調查分析教育論文

  [關鍵詞]認知參與 行為參與 建議

  (一)問題背景

  反思數學教學實踐,雖然實施素質教育和給中小學生減負的呼聲已經喊響了很多年,但是,目前的中學數學教學依然一如既往地大搞題海戰術和時間戰術,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結果正如天津師范大學的王光明所指出的那樣,“我國的數學教育為學生培養了扎實的知識基礎,卻沒能為學生培養厚實的能力基礎。”造成這種能力和知識不相稱的原因是什么?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高行為參與背后有著什么樣的認知參與取向?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認知參與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以便有針對性地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真正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目標。

  (二)調查的方法及對象

  1.問卷內容。認知參與是指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維水平的學習策略,分為深層次策略、淺層次策略和依賴的策略。調查問卷主要參考孔企平設計的認知參與問卷,問卷分為深層次策略、淺層次策略和依賴的策略三種變量中,深層次策略包含6個問題、淺層次策略包含7個問題、依賴的策略包含6個問題,共19個封閉問題。學生根據對每個問題贊同程度打等級(極不同意、不同意、無意見、同意、非常贊同)。該問卷已經過信度和效度檢驗。

  2.調查的實施。2006年11月中旬,我們分別從廣西欽州市2所普通中學的7、8、9年級學生中各年級隨機抽查100名學生,共發放了600份調查問卷,要求學生在20分鐘內獨立回答,不記名并當場收回問卷,收回有效問卷586分,回收率96%,男302人,女生284人。

  (三)調查結果分析

  1.依賴的策略方面。表中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缺乏主動性和獨立性,他們以教學策略為學習策略,極為依賴教師,如超過75%的學生認為“學習數學的最好方法是聽從老師的安排”、“在數學學習中老師怎么教就怎么學”。這些學生的自學能力很弱,離開了教師他們就不知如何學習,通常表現為反復操練教師所演示過的類型題。

  2.淺層次策略方面。表中結果表明,在數學學習中超過半數的學生采取死記硬背、機械的淺層次策略。將近80%的學生贊同“記憶數學知識比理解它更有效”,超過40%的學生認為“記憶解題方法是學習數學的很好方法”。這樣學生通過記憶的方法和反復的操練雖然可以通過考試,甚至可能還會獲得高分,但是他們是缺乏創新意識的,也很難形成創新能力。

  3.深層次策略方面。統計調查結果還顯示,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是常常把所學知識孤立起來,缺少對知識的深層理解、聯系和反思。如,只有約15%的同學明確表示“會努力把在數學課中所學到的知識與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或者其他學科中學到的知識聯系起來”,只有22.9%的學生明確表示“在數學學習中總是向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去幫助理解主要內容”。這反映出有相當多學生,表面上看似在學習,實際上并沒有深層次認識參與。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教師滿堂灌式的教學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概念、公式和定理等根本來不及消化;教師更多關注的是學生課堂行為表現而不是內在的思維過程;學生通過記憶的方法和反復的操練可以通過考試。這樣,學生在沒有深層次思維參與的情況下也能完成數學學習任務,從而產生一種淺層次的教與學的循環。

  (四)思考及建議

  調查分析發現,大多數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即只有行為參與而沒有合理的認知參與,具體表現為他們在課堂上雖然很努力很專心聽課、做習題,而且課余還花很多時間在數學科,但是,由于不科學的教法和不得要領的學法,使學生只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去建構。學習過程中,死記硬背和機械的.學習方法盛行,獨立理解、聯系和反思策略缺乏。研究表明,單純靠做題和練習只能幫助學生更加熟練地操縱數字和數學符號,在考試中得高分,但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的發展不能得到幫助。在當今的側重考記憶、考計算技能及知識掌握的學校考試中學生能考取高分,但遇到開放性問題和需要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時卻顯得無能為力。這對發展學生的高層次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建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真正體現“以學為本”的教學思想。“學生缺乏積極主動學習精神原因之一是我們給學生的問題沒有引起其積極學習的心向”。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存在于個人和群體的行動中,隨著個人參與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進行協商、在個人內部進行建構,知識便產生了。那么,要達成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學習,首先要用和學生的知識結構相稱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不僅有行動參與還要有深層次認知參與。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

  2.促進學生深層次認知參與,培養高層次數學思考能力。當代認知心理學認為知識重要,但不意味著學生頭腦中的知識越多能力就越強,知識只有經過深入理解和運用才能形成能力。研究表明,單純的行為參與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全面參與,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能力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的行為表現,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促進學生深層次認知參與,使其參與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參與性質的發現過程、參與解題的思維分析過程、參與錯誤問題的剖析過程,把培養學生高層次數學思考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數學教育基本目標之一。

  3.促進學生積極情感參與,激發其在數學學習中深層次認知參與。學生知識結構的建構過程必須經歷三個不可缺少的環節:自主活動、智力參與和個人體驗,如果學生每天就是為了應付作業和記住一大堆零散的知識并操練一些對他們來說趣味索然的題目,很可能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使學生體驗到數學思考的快樂和克服挑戰性問題后的成功感,體驗到一次次攻克難關和自我超越后的精神滿足,達到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的和諧統一。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二区免费 | 日韩国产欧美二区手机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我要色综合色鬼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久久AV | 中文字幕乱码女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