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學生心理特征與體育教學質量的論文
摘要:學生的心理特征與體育教學質量有著直接關系,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在體育教學中有的放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體育教學;心理個性;心理特征;思維想象
體育運動中一切活動都是受大腦思維支配進行的,人們在學習技術動作過程中,身體各器官、各系統反復進行著心理和生理活動,形成有機體直接參與思維想象活動的統一。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啟發訓練學生的思維想象力。
心理特征包括:氣質、性質、興趣、能力和導向等。人的遺傳因素、天賦素質或生理條件,只是構成人的心理特征的物質基礎,而環境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但也不能單獨機械決定人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從事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既要有計劃性,還要有科學性、趣味性,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欣賞——愛好——操作連鎖式反應過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在體育教學中要因材施教
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個性興趣、體質狀況都不同,這就需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培養學生的愛好和興趣,應根據學生的身體及心理情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力求教學內容安排和教法運用多樣性、新穎性和帶有啟發。
二、結合學生心理個性特點調動練習積極性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性格特征表現不一,氣質類型各不相同:有活潑型(即多血質)、興奮型(膽汁型)、憂郁型。活潑型的學生興奮與抑制較穩定協調,興奮易于集中,掌握動作較快,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啟發他們的自覺性,教法形式變化要多樣;對興奮型學生則要注意外部們易沖動,在教學中要特別強調做好組織安排工作;憂郁型的學生由于膽怯恐怖心理嚴重,學習信心不足,教師的教學態度要誠懇耐心,及時肯定成績,鼓勵他們進步,在布置學習任務時,多照顧他們的興趣,降低運動強度。
三、根據氣質特征激發求知欲
氣質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在行為方式上表現為人的性格具有顯著個性色彩。氣質特征有情感性、敏感性、驚慌性,克服障礙的積極性等,并決定一個人對事業能否堅持下去取得成功,并影響到活動的其它方面。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整個行為是由動機所決定的,氣質的特征對動機起影響作用,而動機則是由現實需要及具體情況決定的。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學生的氣質,正確進行引導和培養,使學生對所學項目產生濃厚興趣,在所學項目掌握后,再增加難度,以提高克服不利條件的能力,磨煉氣質。
四、在體育教學中通過思維想象訓練吸引學生注意力。
體育教學一般都在室外進行,有些項目比較單一枯燥,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干擾。單調枯躁的教法不但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還能產生抑制心理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如何組織得法,使學生的思維想象達到集中,這就要求教師要懂得練習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與人的性格、氣質、年齡、環境等都有很大關系,因此需要教師深入細致的研究。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候,教師應多做些集中注意力的引導,如在講解語言上要風趣富有啟發性,教材內容安排注意多樣化,使學生對所學項目很快產生興趣,抱著躍躍欲試念頭,“我要做,一定能夠做好”。另外,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和抓住細節及要害,注意提醒學生,特別注意完成動作較好時的肌肉感覺,并注意與學生共同討論完成動作的關健,強調運動中的感覺和視覺映象,建立相應的中樞神經興奮點,使“模糊的肌肉感覺”逐漸清晰,改進多余的、錯誤的動作,達到正確掌握動作,提高教育質量的目的。
總之,教師要在體育教學教程中細致地調查了解學生,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同時根據教育、教學內容,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這樣才能創造性完成教學任務,提高體育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運動心理學
2、中小學體育管理
3、中國學校體育教育
【談學生心理特征與體育教學質量的論文】相關文章:
談學生作文情感的激發論文01-30
談責任(議論文)01-27
談追求(精選議論文)01-26
議論文:談幸福01-26
談責任議論文02-03
議論文:談包容02-03
談包容議論文01-28
談自信議論文01-20
議論文:談友誼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