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學關系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嘗試論文

時間:2021-07-07 12:32:33 論文 我要投稿

新型教學關系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嘗試論文

  日本教育家稻川三郎通過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了經典理論“三類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灌輸教科書知識的教學,謂之“第一教學”;面向學生,針對不同學科探討合理的教學方法,通過老師的誘導、點撥,提高學生的學力,稱之為“第二教學”;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借助自主學習,形成學力,發揮獨特個性,塑造高尚人格,是“第三教學”的要義。當今,我們面臨著一個競爭更加激烈,變革更加迅速,創新更加廣泛的社會。因此,學校教育必須注重“第三教學”,以提高學生學力為宗旨,讓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和諧發展。如何實施和推進“第三教學”,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最關鍵是要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場從思想上的根本變革,通過課堂生活的重建,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時代呼喚創新型課堂教學。

新型教學關系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嘗試論文

  一、課堂教學需要改革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學的中心環節。所以,課堂教學的改革,是學校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突破口。然而,審視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情況,仍然擺脫不了“第一教學”和“第二教學”的模式。“第一教學”以片面灌輸知識為中心,純粹的滿堂灌、填鴨式,專注于形成“應試學力”,而不適用于未來信息社會所需要的“發展型學力”。“第二教學”能面向學生,重視學生,在教學中也注意把教學內容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謀求學習的“興趣化”,“生活化”。在教學中也注意引導學生思考,使之體驗一定的成功感。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第一教學”死氣沉沉的局面,但是,“第二教學”過分強調了教師的誘導作用,仍屬于“教師主導型”教學,其應試教育的體制依舊。而“第三教學”則立足于學生本性的發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利用激發學生情感,調動其內在驅動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目的、興趣、方法,養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心靈、人格在學習中自覺升華,趨于完美。這種教學要求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重視發展學生的學力,能讓每位學生都能掌握科學的認知策略,形成自主發展的強烈愿望,產生強大的認知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強調學生的“自我實現”與“自我教育力”,立足于新的“學力觀”,把興趣、愛好、態度和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等等能力作為“學力”的基本要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學。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教學模式的探索,我對數學課堂進行了“導、學、測、評、伸”教學模式的研究和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基本模式如下:

  二、新型教與學關系的建構

  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學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在教學理論發展史上,由于人們對教與學的關系認識不同,以此為基礎建立起的教學理論也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教學理論體系下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也各不相同。對象性活動和意義活動理論在新型教與學關系下數學課堂教學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1.對象性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

  對象性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是指從哲學認識論的實踐活動觀點出發,把教與學之間看作是一種互為主客體的關系,把教學過程視為是一種認識和被認識、改造和被改造的對象性活動。其觀點認為

  (1)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創造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2)教學活動是一種教師通過創設外部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活動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即教與學是教師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的辯證統一。

  2.意義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

  意義活動中教與學的關系,是指從意義活動理論出發,把教與學看作兩個主體之間的一種精神性交往關系,認為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平等“對話”和相互理解的意義活動,是兩個人純粹作為“人”的相遇,是一種人格對等的關系。其觀點認為:

  (1)教學活動作為以人為對象的塑造與建構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種特殊的精神性生產過程,它是以促進個體的全面成長和總體“生成”為旨歸,其直接目的是培養和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2)教與學之間是一種“對話”關系,在意義性教學活動中,教與學之間存在兩種“對話”:一是學生作為“文本的課程、教材”的'“對話”,二是精神與學生的“對話”。所謂“對話”是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相遇,通過兩者之間對話的相互作用,達到學生自主和自由發展的目的。

  三、新型教與學關系對數學教學的啟示

  “導、學、測、評、伸”教學模式已實施多年,通過教學中的實際操作,得到許多教育界同行的認可。結合新型教學關系中所透出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并使之滲透到課堂教學改革中,賦予其新的內涵和生命力。

  1.導——————教師價值引導

  “價值引導”旨在表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具有特定的方向和目標,教師應對學生

  的發展和成長負有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教師力爭做“用好教材”,“超越教材,”開放式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發揮無限智慧和創造力的空間。教師必須憑借自己的學識,經驗分析整個教材,做到融會貫通,因材施教。教學中應強調數學化、數學情景,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制造學習者在認知上的沖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活動去組合、批判和澄清新舊知識的差異,進而建構起自己新的認知結構。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通過“對話”參與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為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創造提供適宜的機會和條件,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指明方向。教師要以平等的參與者身份,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對象性活動理論認為:個體的自主活動是學生認識形成和發展的源泉,這就決定了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創設一個良好的、有利于知識構建的外部學習環境,以支持和幫助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來促進知識意義的生成。在這里,“學習環境”的創設至關重要,為此,教師應著重研究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研究學生的知識結構、主觀經驗、信念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之間的關系,保證教學內容是適合學生的,并能納入到他們的知識結構中。二是研究如何設計培養學生認知策略和自我監控能力的方案,以到達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知識建構的目的。三是研究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意向和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帶來的相互啟發作用,也即是:學生已知道什么,如何建構新知識體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認真研究上述三個方面,才能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其價值引導。

  2學——學生自主建構

  “自主建構”指明了學生的身心發展是通過自主的學習活動,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能動地生成和建構,這為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性的發揮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明白:“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從而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可持續發展作為教學的核心。在這個過程中,知識是不能簡單地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它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地加以建構才能獲得,通過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來充實、豐富和改造自己的認知結構。通過自主的學習活動,學生能積極地把書本上的科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并能運用于實踐;能夠主動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識結構去同化外部的教育影響,對他們進行吸收、改造加工或排斥,使新舊知識進行新的組合,有選擇的把他們納入到已有的認識結構中去。

  3測與評——師生互動

  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師生互動是指在師生之間發生的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測與評是師生互動直接表現形式,師生間互動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師生雙方特別是學生的學習、認識和社會性的發展。由于教師在學生心中特殊地位,其自覺或不自覺流露出來的對學生的情感、期望與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自我認識、社會行為、師生互動及其教育效果。在互動中,要特別重視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對話”型師生關系,只有在這種關系中,學生才會感到心理的安全與自由,并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觀察思考,學生群體才會有群情激動、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創造欲望和行為才能得到激活。設計一個充滿自信、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相互幫助、樂學向上的教學環境同樣也體現了教師的價值引導。

  4伸——思維品質與個性的發展

  諾貝爾獎獲得者溫伯格曾經說過:“一個人很重要的素質是進攻性,它不是人與人關系中的進攻,而是對自然的進攻,不安于接受書本上的答案,而是嘗試發現與書本不同的東西。”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提高學力,促進個性發展是賦予現代教學以性格與特色的根本思想與原則。因此,教師在尊重學生主體發展的前提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自主時間還給學生,鼓勵學生投入生活、親自實踐、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讓學生感悟、體驗、內化知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要向教科書外延伸,向生活、社會延伸,以培養學生靈活、多變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思考問題,訓練思維發散,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學會觀察、歸納、小心求證,培養思維的全面性、縝密性和批判性;誘導和啟發學生聯想,從一個問題聯想到另一個問題,加以區分、比較、概括,再橫向、縱向、正向、反向多方面來聯想,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指導學生變式引導,由表及里,以面帶點,挖掘內涵,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永遠的課題,來自于實踐形成理論,再應用于實踐。這樣一個螺旋式的過程,才能賦予課堂教學以不滅的活力,才利于我們教育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積極探索適于不同階段的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加以完善,推動教學模式向藝術化的高層次發展。

【新型教學關系下數學課堂教學的嘗試論文】相關文章:

構建新型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7-21

課堂教學下高中數學的論文10-08

淺析交往教學理論下的新型師生關系分析論文01-15

教材插圖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論文07-01

數學課堂教學論文07-21

課堂教學的幾點嘗試12-06

簡析新型的師生關系論文04-27

知識管理下課堂教學師生的關系論文05-2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論文11-15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8 | 视频在线欧美十亚洲曰本 | 日本午夜免费啪视频在线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