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的維護和發展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取得一席之地,站穩腳跟,就必須在國際上樹立自己的民族品牌。要發掘中國企業品牌的優勢和潛力,揚長避短。本文首先論述了我國民族品牌發展的現狀,其次分析了民族品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民族企業品牌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民族企業 品牌戰略
1民族品牌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創造了相當多的民族品牌,基本上完成了對洋品牌的模仿、借鑒,對民族品牌的認識、挖掘、獨立創新的實踐過程,很多民族品牌價值處于攀升狀態。
但是必須看到,我國民族品牌成長過程畢竟太短暫,品牌價值,品牌實際競爭力,品牌管理經驗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特色品牌相比還處于劣勢,一些優質民族品牌正處于萎縮狀態。許多有中國特色產品進入外國市場,卻以該國品牌的面目出現。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被外資收購的民族品牌更是不計其數。其中不少民族品牌在被外資收購后已被人們遺忘,而外資品牌則趁機蠶食市場份額。
2民族品牌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1品牌意識淡薄,很多企業滿足于貼牌生產
當前中國許多產業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很少有自己的品牌,中國經濟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沒有品牌的打工經濟。我國的一些企業家缺乏長遠的品牌戰略意識。國內很多企業仍只處于貼牌生產的狀態,從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長遠發展來看,貼牌具有局限性,必須樹立自己的民族品牌,因為貼牌生產的利潤空間較少,受委托的企業如果不創建自己的品牌,而是過于依賴委托方的品牌,在國際市場中就沒有名正言順的市場地位,利潤被壓榨,而且企業也缺乏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
2.2部分企業缺乏危機變革意識
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格局,我國許多民族企業跟不上世界經濟革新的節奏。缺乏變革意識,認為“老牌即是名牌”,對一些優勢已去的民族品牌盲目自戀,堅持以一些“老產品”和“老品牌”作為企業的產業支柱和形象標志,不愿積極地創新和變革,結果必然使企業也被市場所淘汰。一些過去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現在已倍受冷落,甚至已退出市場。如果民族品牌忽視產業升級,不去創新,而是因循守舊,注定企業永遠長不大。
2.3外資加速并購,民族品牌流失嚴重
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戰略有輸出產品、輸出資本、輸出品牌三種方式,輸出品牌只動用本國少量的資源和資金,甚至根本不用資金,利用發展中國家的人力和設備,生產他們的品牌,這樣便可以達到消滅競爭對手,獲取壟斷地位的目的。20世紀90年代初,外資并購中國企業,首選的是有傳統技術優勢、國內市場比較廣闊并且運行良好的傳統產業,如紡織、印染,但后來外企對知名度高的企業及其品牌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些知名品牌又是外企進入中國市場的障礙,于是,通過并購來消滅這些品牌便成為外企掃除障礙的利器。一旦外資取得控股權后,往往會把一個好端端的中國民族品牌逐漸冷藏、冰凍直至消失,最后用外國品牌取而代之。
2.4品牌基礎薄弱
品牌的根基就是產品的質量,產品的質量包括產品本身的質量也包括服務質量。沒有好的質量一切都是空談。但我國有的企業并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以至于在國外一提起中國制造,幾乎成了劣質產品的代名詞,我國的部分產品沒有過硬的產品質量,只能做最初步的加工,而剩下的精加工、包裝、貼牌等部分只能由人家來完成,當然我們也就只能拿微薄的利潤,對于品牌的創立也就更無從談起了。因此要塑造民族品牌最基礎的是要保證產品的質量。
3民族品牌的發展戰略
3.1增強品牌意識
想塑造一個企業的品牌首當其沖的應是增強企業的品牌意識。產品的品牌不僅包含產品本身的質量,服務的質量,同時也包括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品牌是一種企業的文化、企業的胸懷、企業的愿景。包含了社會責任感,只有胸懷大局的企業才能夠永續經營。中國企業應增強品牌意識,加速品牌建設。始終如一,真誠的服務,使得品牌深入人心。用自己產品的質量給消費者印下烙印,才能夠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中。
3.2增強法律意識,保護民族產業
國家要大力支持民族品牌。通過各種法律、法規、政策對民族品牌進行保護。尤其要加強對世貿組織中有關知識產權等相關條例的研究運用。
要維護品牌獨立性。企業應充分認識到自有品牌的意義,不能輕易在商業往來和資本運營過程中失去品牌的所有權,否則就等于將市場拱手相讓,尤其是在與外資合作的過程中要時刻提防。要防止惡意搶注民族品牌的行為。近年來在國內外屢屢發生我國知名商標被搶注的事件,對此,我們要接受經驗教訓,一方面要積極進行事先預防,主動進行國際注冊和防御性注冊。另一方面針對惡意搶注等違法行為,積極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3提高產品質量,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
質量是品牌的生命,質量不僅是指產品的質量,還包括服務質量,經營質量等。
只有向消費者提供的產品、服務等超出他們的期望值,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從而有效的建立起品牌形象。這就要求企業改變以往的以品質抓質量的做法,而是把提高質量放到滿足顧客的需求上來。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要樹立世界品質的思想,把企業品質目標與世界標準接軌,確定產品需要有關的質量、與產品設計有關的質量、與產品設計的符合性有關的質量、與產品保證有關的質量。
做企業、做產品要有法律觀、道德觀,把提高產品的.質量,滿足顧客的需求真正融入到生產、加工、宣傳、檢測等各個環節中去。做到了這些自然就能保證產品的質量,避免品牌膚淺現象的出現,就能通過優質的產品,真誠的服務來體現產品的品牌價值。
3.4品牌定位突出民族文化性
品牌定位突出品牌個性,民族性。要注意挖掘中華民族的文化來豐富品牌的內涵,提升品牌形象的同時注意品牌國際化時的本土化,創造品牌民族個性與差異化優勢。在選擇目標市場時企業要分析其特有的文化屬性與文化背景,注重文化的適應性與互動性。認知當地文化,進行品牌價值理念,廣告策劃等文化屬性的融合,因勢利導,將本國文化適當融入目標市場的文化中去。繼承和發揚我國文化精髓,用文化創造需求,注重尋求和當地文化的契合點,從而達到對目標市場的品牌滲透。
4結語
通過研究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1)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企業的競爭就是品牌的競爭,誰擁有了知名的品牌,誰就擁有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民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經濟競爭中占據一席之位,就必須全力打造自己的企業品牌;
(2)面對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及我國民族品牌存在的問題,政府同企業共同努力,從法律政策,企業的長期戰略,到具體的實施策略等全方位來解決當前的問題,爭取打造出越來越多的世界名牌。
參考文獻
[1]黃彤彤.我國企業品牌國際化策略研究[J].管理與財富,2006(23).
[2]丁建軍.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品牌營銷對策[J].中國經濟導刊2005(11).
[3]張迎.我國民族特色產品品牌國際化.[D]2006[24].
[4]張佑林.品牌合資問題的思考2007[5]楊崴.提升我國民族品牌核心價值商業研究,2007(5).
[6]劉雯.中國民族品牌發展.現代商貿工業,2009(11).
【民族品牌的維護和發展論文】相關文章:
維護餐飲老字號品牌論文07-08
年度品牌培育和維護計劃07-15
品牌培育和維護計劃參考10-06
淺談動漫品牌化發展的缺點和方向論文02-08
民族唱法的發展與演變論文04-26
民族體育發展探討的論文02-06
民族男高音的發展走向的論文04-19
民族地區學校傳承與民族體育發展探究的論文02-17
客運業服務品牌發展途徑論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