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幼兒個性發展現狀及家庭環境影響因素分析論文
一、問題的提出
每一個幼兒都有獨特的性格,性格是在生活實踐中形成的。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也是萬般的寵愛,孩子過分的依賴父母,遇到挫折、困難就產生消極的情緒和態度,不懂得尋求解決的方法,受到批評心理就承受不了,同時也不能接受別人的意見,看待和處理事物比較偏激,再加上受到社會多方面的影響,久而久之就形成不良個性。因此,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是基礎教育的根本,是幼兒走向社會人的關鍵。
本文試以筆者所在幼兒園的幼兒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幼兒家長和幼兒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目前城市幼兒個性的發展現狀,通過對發展現狀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對策,以期能為指導城市幼兒良好個性發展提供一些有益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同福幼兒園幼兒。筆者抽樣選取了200名家長和部分幼師作為調查對象。
在幼兒家長抽樣樣本中,男性幼兒占53%,女性幼兒占47%,兩歲幼兒占30%,三歲幼兒占35%,四歲幼兒占35%。家長學歷大專以上的占64%,高中、中專的占32%,初中以下的占4%;家長職業是企業公司職員的有35%,機關工作人員的有8%,科教文工作者的有6%,醫護人員的有10%,服務行業的有26%,個體工商戶的有8%,其他的占3%。
(二)研究工具與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獻法、調查問卷法、實地觀察法、電話訪談法等,以彌補調查問卷的不足,以對調查結果作出客觀的解釋,并期望形成更深層次的認識。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幼兒個性發展現狀的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是68%的孩子具有較好的自我服務能力,仍然有一部分的還要靠老師提醒、督促才能作到。在愿意與人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以及得到合作這一項中只有66%的孩子能夠達到。在有同情心,懂得關心別人這一項中也只有53%的`孩子能夠達到,其次孩子在家里具有較大依賴性;在自我服務能力上只有48%孩子能夠達到,在家里過分的依賴家長。“任性”“發脾氣”“不講道理”也是許多家長反映的問題。這和家庭教育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有些家長對孩子千依百順,包辦代替一切事情,沒有讓孩子了解父母的辛苦、孩子也就覺得父母這樣是應該的、自然而然還就缺少了關心、照顧別人的情感,不能滿足要求時就發脾氣,其實這是害了孩子,應該培養孩子懂得謙讓、關心他人的情感。
目前幼兒個性發展現狀并不容樂觀,存在許多問題、對孩子成長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二)幼兒個性發展的家庭環境科學影響因素
1.父母的遺傳因素以及相互作用
我們發現剛出生的孩子會有不同的表現,有的溫順安靜、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怕事哭鬧……這些差異都是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所產生的。我們不能忽視也不能否認遺傳因素的作用,正是父母給予子女的遺傳素質,奠定了個體發展基礎。同時,幼兒個性的發展也是在與父母的相互影響、作用產生的。孩子出生以后,對現存的社會一無所知,他們對社會的認識是從父母開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任何人是無法代替的,家長要為孩子上好每一課。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
2.家庭結構類型以及教育方法的影響
每位父母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過分地愛孩子或者不正確地愛孩子,就會使幼兒得到不良的發展。幼兒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幼兒與各家庭之間的雙向聯系。首先是父母、長輩、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在以成人為中心的家庭中,孩子的今天地位多半處于順從、依附、被動的地位,這就容易養成順從、聽話、膽小、退縮的性格;在孩子為中心的家庭里,有的孩子甚至成為家庭中的“小太陽”,指揮和決定家庭的整個動向,家長圍著孩子團團轉,百依百順、為所欲為、這就容易讓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不守紀律或依賴、造成不良性格的形成。
3.家庭人際關系的影響
如小嘉自控能力差,與同伴發生沖突時,他往往以打人搶東西等暴力方法解決問題,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毛病就是講粗話。有一次,在自由活動時,小嘉和小明為一個玩具掙搶起來,誰都不肯放手,后來小嘉舉起拳頭準備向小明打去,還對小明說粗話。通過種種情況分析,小嘉與同伴發生沖突時不能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不會以和平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那為什么他會產生這種不良情緒呢?與家長溝通交談后,才知道原來小嘉經常跟家長看一些暴力的影片,模仿了電視上的一些動作,所以當小嘉與同伴發生沖突時,他就自然地把學到的動作用上去。家長經常無意識地在孩子面前講粗話,再加上孩子的父母是個體經商,經常會為了生意上的事情發生爭吵,這樣無形中就在孩子的心理造成壓力,而孩子年齡小,還沒有分辨能力,就模仿電視上的動作和學家長講粗話。
4.家長文化素養的影響
父母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情緒態度、興趣愛好等對幼兒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長好學,孩子也會對學習感興趣;如果家長的言行舉止文明、有禮,幼兒也會模仿;如果家里都是文藝工作者,幼兒也一定會對文藝方面感興趣。
四、建議
1.營造和諧的家庭氣氛
在一定的家庭關系基礎上形成的家庭氣氛,其好壞也有一定的標準。一般來說,良好的、和諧的家庭氣氛應該表現為:家庭成員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體諒。有了和睦、溫馨的氣氛,家庭便真正成了孩子可以停泊心靈之舟的“避風港”。父母只有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家庭才可能有一個寬松、愉快的氛圍。
2.給孩子創設“自由天地”
居住環境作為家庭成員的生活空間,既直接影響著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的生活、學習、工作和身心健康。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家長在裝修房子時也給孩子留有一席之地,為孩子創設相對獨立的居室,讓孩子擁有一快屬于自己、可以讓自己支配的空間,有助于他們從小形成自主意識、逐步培養自理能力以及勞動的好習慣和創造力。
3.運用恰當的家庭教育方法
性格是個性的重要特征。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取決于父母的教養方式。家庭教育是家庭的基本職能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家長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家長要正確施愛。
【36歲幼兒個性發展現狀及家庭環境影響因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學事故影響因素分析論文09-24
新課改對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影響因素分析論文05-13
人力資本發展因素分析論文05-25
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影響因素論文11-11
淺析影響學生合作能力發展的因素論文05-16
個體畢生發展的家庭影響因素的論文06-14
個人壽險需求影響因素分析論文精選04-08
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因素分析論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