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探究論文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取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但是當前仍然缺乏領先的技術和足夠的經濟競爭力,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著很大的困擾。所以說,中國加快光伏產業的發展與應用,不僅是應對能源發展形勢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客觀需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戰略。
關鍵詞:光伏產業;現狀;問題;戰略
1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光伏產業經歷了飛速的發展,特別是在2007年,光伏產業主要是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在很多的關鍵生產技術裝備上的研究都取得了非常令人鼓舞的進展。但是,我國的光伏產業也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引起了高度的關注和激烈的爭議,主要包括:不是特別協調的產業鏈結構、生產過程中導致的國內的高能耗、全球技術的競爭、光伏發電的商業化前景等。這些問題都備受人們的爭議,同時也是推動我國光伏產業利用的重大課題。
2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1在光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當中,中國的中下游的優勢要強于上游
從整體上來看,國內的很多企業進入的是后端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生產環節,但是像晶體硅這類型的主要材料則掌握在發達國家的手中。中國在多晶硅的環節上并沒有什么優勢,在建設的多晶硅廠中主要是采用西門子改良的工藝,成本比較高,污染較為嚴重。而下游的電池封裝產業的發展最為成熟,具有明顯的優勢。
2.2競爭較為激烈
因為競爭的激烈,產品的價格下降的趨勢會比較快,自從2009年供給超越需求,規模比較小的企業將被并購或者倒閉,存在的企業也將面臨著很大的壓力。
2.3光伏產業面臨著局部調整
光伏產業鏈主要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和應用系統五個環節。一般來講,上游是硅料、硅片的環節;中游是電池片和電池組件環節;下游是應用系統等環節。隨著上游的利潤長期處于低水平,企業將會越來越多的將中心投向下游。上游廠商及其風險投資將會加大太陽能電池片及其應用系統的資金投入,從而導致產業化趨勢加強。
2.4技術逐漸的趨于多元化
當前薄膜太陽電池技術已經逐漸的成為光伏領域的熱點,在未來的兩年里,薄膜技術的進步和轉換率的提高,將逐漸的凸顯薄膜太陽能的優勢。受到硅材料的限制,各個較大的廠商已經逐漸轉向投產薄膜技術,這都促進了薄膜技術的成熟。
3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全球產業鏈上的“依附性發展格局”
在我國全球化的背景下,產業活動主要是基于全球化產業鏈的垂直分離使價值創造活動成為跨越地理空間、不同區域內的多個企業共同完成。同時,中國的光伏產業也逐漸的嵌入到了全球光伏產業鏈當中。但是從國內光伏產業鏈內部發展的`情況來看,中國的企業大多是處于光伏產業鏈的最末端的環節,在多晶硅的生產上處于一個落后的狀況,特別是在循環工藝的控制上,仍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太陽能光伏技術的整體水平并不是很高,核心技術基本上都是依賴于國外。
3.2產業與市場倒掛
近些年來,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飛速的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與中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能力相比,中國的太陽能需求確是比較緩慢的,與生產大國的地位相差較遠。目前我國的大多數的依靠消耗能源制造的太陽能電池主要是應用于出口,與國外需求相比,國內的應用較少,內需嚴重的不足。可見,中國的光伏產業主要是一個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的產業,原料和市場主要是在國外,產業和市場的倒掛現象較為嚴重。
3.3環境污染較為嚴重
在我國,主要是以金屬硅生產出口為主。金屬硅的生產處于冶金產業,在生產的過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及其廢渣等對于環境具有很大的影響。而我國因為政策和意識等方面的原因,并沒有對此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四氯化硅以及其他的物質都排放掉,也是造成太陽能光伏產業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這些與低污染低排放、甚至是污染零排放的循環經濟的模式相差的較遠。
3.4原料及其廢棄物不能夠重復利用
我國的硅企業是單一的進行生產,只是為生產太陽能用硅而進行生產,國外生產多晶硅的企業一般是從事符合的化工生產。假如能夠將循環經濟中的工業生態園區模式應用到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當中,形成相互利益轉化,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3.5政策不夠完善,技術不夠成熟
光伏發電的配套技術現如今還不是很成熟,生產出來的產品可靠性低,基本上是依賴于進口;獨立系統中的蓄電池技術還沒有過關,并且壽命比較低。雖然鼓勵光伏發展的政策已經出臺,但是并沒有相關的可操作性措施能夠與之配套。所以,怎么樣才能夠將循環經濟的理論應用到太陽能光伏產業生產鏈當中,使太陽能利用不僅在使用的過程中,同時在生產的過程中更好的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實現環保的要求。
4我國光伏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對策
4.1以整體為對象,以長遠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
在推行產業循環改造的過程當中,需要特別注重企業間的信任機制的管理。企業之間的信任機制能夠強化光伏產業及其企業之間的一體化物質和能量的共生關系,從而更好的實現光伏產業網絡成員之間的信息共享。以上是提高生態效率和實現工業生態化的非常重要的步驟。信任機制的建立同時需要依靠于企業之間的合作,這里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在心理上的契合、開發者的管理等,這些都對于企業的合理制度的安排起到重大的作用,這也是環境管理創新的必然性選擇。
4.2堅持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當前來講,光伏產業鏈的發展還不是很平衡,科研實力和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與國外相比還是比較落后的。加強光伏產業的全球競爭力,就需要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未來的市場主要體現的是產品的成本和品質,技術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中國應該建立高水準的技術研究中心,使之成為促進光伏產業技術進步的平臺。
4.3加大政策扶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在2009年,財政部推出的補貼政策主要標志著中國光伏產業將逐漸的補位。中國的光伏產業的大門已經開啟,并且有望在政策的推動下像發達國家一樣進入到快速的發展階段,中國有望形成生產強國和消費大國。在今后,中國應該在包括科技攻關、融資服務、人才開發和物流等政策的扶持下,為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曾勝,劉朝明.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的比例關系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9,(2).
[2]王茂洋,王林.構建光伏產業生態網絡的思考[J].經濟問題探索,2009,(10).
[3]劉畢斌等.太陽能在建筑中應用發展潛力巨大.廣西城鎮建設,2010,2.
[4]沈國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原理及其發展[J].科技創新導報,2008,1:7.
【中國光伏產業現狀與發展戰略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農業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探究論文05-16
南靖縣茶葉產業現狀及發展戰略論文05-04
中國光伏電站發展報告11-18
探究以產業凝聚發展合力論文05-23
旅游產業及文化產業融合策略探究論文09-28
化工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戰略論文05-10
論文:我國芒果產業現狀與發展策略07-01
高校生物教學現狀與改革探究的論文07-23
杭州休閑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的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