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分析的論文
摘要:采用的樓宇智能化高新技術蓬勃發展的建筑行業及相關企業,迫切需要掌握專業技術、綜合素質高的樓宇智能化專業技術人才,這些人才只有通過高職院校來培養,而2004年教育部批準的“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高職專業成為很多高職院校開設的新專業。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指出專業建設存在一些問題。
關鍵詞: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TU8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12(2014)16-0000-01
美國于1984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隨后,智能建筑以一種嶄新的理念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起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進入中國后發展極快。智能建筑是現代高科技工業技術與現代建筑的完美結合,它涉及建筑、通信、電子、儀表、計算機、空調等多種行業,對從業人員要求較高。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和建筑智能化的提高,建筑企業、監理公司、星級賓館、酒店、商場、寫字樓、停車場、醫院、物業管理公司等企事業單位急需大量從事樓宇智能化專業的設計、施工、監理、管理、維護、測試及推銷產品的技能型人才。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新興行業,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人才稀缺特別是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短缺已經成為突出問題。
近年來,部分大學和高職院校相繼開設該專業,但由于樓宇智能化尚屬新興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僅十幾年時間,雖然從事該行業的研究、設計及理論專家相繼出現,但該專業技能型施工一線的人才培訓和培養工作相對滯后。普通高校自2000年以來,主要基于“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或“建筑電氣工程”等本科學科專業,開設“樓宇智能化”專業方向,探索培養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人才的課程方案。但受普通本科學科專業范疇限制,僅以專業方向來培養跨多學科新技術應用的“樓宇智能化”專門人才,不能滿足行業對樓宇智能化關鍵技術施工、監理、管理、維護、測試及推銷產品的技能型人的需求。2004年教育部批準的“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高職專業成為很多高職院校開設的新專業,但這些高職院校這專業建設都存在一些問題。
一、專業的組建方式各異
很多的高職院校都是依據樓宇智能化系統的建筑物自動化(BA)、通信自動化(CA)、辦公自動化(OA)、安全保衛自動化系統(SAS)和消防自動化系統(FAS)等幾個特點為依托,以原有專業為基礎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造、擴充、延伸,逐漸成立一個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新專業。
據調查,高職院校該類專業的形成方式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由建筑類學校的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改造而來。二是由工科類學校的電氣類、機電類、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等專業改造而來。三是由管理類、物業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延伸而來。正是由于各高職院校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形成方式不同,從而導致各高職學校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大不相同。有的偏重電氣方向,有的偏重機械方向,有的偏重管理方向,因而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也有較大差別,沒有形成統一認識。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不規范,與智能建筑的迅速發展對樓宇智能化系統設計、安裝調試與系統運行、維護和管理等新職業專門人才的需求不相適應。
二、專業師資隊伍參差不齊
由于普通高等學校沒有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不能培養出專業的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高級師資人才,使得高職院校該專業教師出現嚴重缺乏狀況。教師基本上以大學本科畢業生為主,更嚴重的問題是教師專業不對口。目前,專業教師絕大部分都是由電氣類、機電類、建筑類、管理類的工業自動化、建筑電氣、物業管理專業等多個方向轉到樓宇智能化技術專業。多數教師沒有樓宇智能化工程實踐經驗。他們不能將自己的專業課程完全的融合到樓宇智能化中去。完成的都是理論教學,沒有多少實踐教學。因而缺乏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
三、課程設置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
21世紀初期建設的樓宇智能化系統面臨著很多運行維護與改造的現實問題。隨著數字化城市的發展,國內智能建筑技術和行業企業專門化分工都發生了較大變化,行業關鍵崗位職業能力需要重新定位。
由于各個學校的專業組建基礎不同,專業側重點有所不同,也各有其特色、優勢,但普遍都存在理論教學過多而實踐實訓環節較弱等問題,幾乎所有院校在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設置方面都有待進一步改進,才能符合教育部建設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建設行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指導方案的要求,以及用人單位的要求。
用人單位對樓宇智能化人才的綜合素質需求是有崗位層次性的,且對不同層次的員工需要他們具備的職業知識、能力、素質也是不樣的。從樓宇智能化設備的.安裝、操作、維護、管理到樓宇智能化系統的專業設計、開發、工程施工、驗收,從樓宇智能化企業的老總、經理、部門負責人到智能樓宇管理員,助理智能樓宇管理師,智能樓宇管理師等各個類型和層次的人才社會都有需求。
因此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應基于工作崗位和工作過程展開。高職院校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構建工作,相對滯后于用人單位工作崗位開展情況,其工作過程性的教育教學也只是在關于樓宇智能化的專業教學中順帶展開,由此造成了其非系統化,制約了其工程工作技術的提升。實施其專業化的課程構建工作,把其具體的工作技術專業化,并依此為支點建立其專業化的工作操作人才培養是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課程構建的重要依據。
針對實踐實訓環節較弱等問題采用加大實訓設備的研發和購置,加強與樓宇智能化各主流設備生成廠家的合作,比如霍尼韋爾,施耐得、西門子,國內的海灣科技、浙大中控、美的、遠大空調、清華同方等企,使學生的實訓實踐設備與用戶的設備具有較好的一致性,在上崗后單位不用花更多的時間去重新培訓員工。同時應將工學結合,校外頂崗實習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進行完善,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師資力量建設方面,在目前沒有更多高等級人才加入的情況下,應與當地的主要相關企業建立人才共享機制,聘請企業里的一線高素質人員兼職教學。同時給任課教師提供更多的培訓進修學習、到企業事業單位一線生產實踐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早日成長為合格的雙師型人才,成為行業的學術帶頭人。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發展現狀分析的論文】相關文章: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的實習報告07-26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個人簡歷03-10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實習報告總結09-24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個人簡歷03-06
軟件工程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論文05-27
分析我國環境工程專業發展的現狀論文05-27
建筑工程技術的現狀與發展論文03-29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個人簡歷范文11-04
林業科技發展現狀分析論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