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醫務社工在臨終關懷中的作用論文
生老病死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自然規律,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歷的生命過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臨終關懷事業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社會工作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醫務社工在介入臨終關懷之后確實產生了良好的效果與積極的作用,本文通過介紹醫務社工在介入臨終關懷的服務情況來討論醫務社工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醫務社工的發展提出意見。
一、醫務社會工作的概述
醫務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醫務社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中的重要力量,在醫院管理、醫療政策執行等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醫務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是在醫療衛生保健機構中,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為實現患者康復所進行的一系列包括疾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專業服務。
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手法有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和社會工作行政。醫務社工可以通過進入病房探訪患者及患者家屬,開展個案工作,本著社會工作“接納、尊重、平等”的專業理念,運用積極傾聽、同理心、支持、鼓勵等社會工作專業手法,幫助患者及家屬解決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工作的方式,把處于相似情況的患者及家屬召集起來共同開展服務,培養患友之間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能力,以提高他們對疾病的認識和抵抗力,提升團體成員的良性互動能力。還可以引用社區工作的專業手法,通過了解社區居民的健康衛生需求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整合利用醫院的醫療資源,對社區居民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活動。
二、臨終關懷的概述
臨終關懷是對無治愈希望的患者提供保守性治療與支持的心理社會照顧,控制、緩解患者疼痛等相關生理癥狀,解除患者心理與社會層面的痛苦,讓患者有尊嚴、安詳地死亡。臨終關懷最早起源于英國,1967年英國一名長期從事晚期癌癥工作的護士桑德斯創辦了世界著名的臨終關懷機構。20世紀70年代后期,臨終關懷傳入美國,20世紀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國。1988年7月15日,天津醫科大學臨終關懷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同年10月,創立了中國第一所臨終關懷醫院——南匯護理院。之后臨終關懷服務便在我國快速發展起來,臨終關懷機構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提供的服務質量越來越好,服務形式也更加多樣化。
三、醫務社工介入臨終關懷的作用
醫務社工在提升臨終患者的生命質量,緩解臨終患者及家屬的壓力,為家屬提供哀傷輔導,減輕醫務人員的壓力,促進醫患的良性溝通,預防醫患沖突,醫院管理、政策執行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
臨終關懷的主要目標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在患者臨近死亡時,除了有身體上的疼痛之外,更嚴重的是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人世的眷戀與不舍,因此患者在即將要離世的前一段時間,對死亡的恐懼感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疾病帶來的肉體上的痛苦,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醫務社工要引導患者學會接納死亡,讓患者明白臨終與死亡是人必經的階段,生命質量應該大于生命的數量,不必刻意去延長生命。即使是臨終的患者也同樣是一個人,依然需要享有作為一個人的權利與尊嚴,社會工作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專業理念,通過積極傾聽、安慰、同理心、支持鼓勵等專業手法,尊重患者的權利與尊嚴,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幫助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樹立正確的死亡觀念,醫務社工專業的服務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減輕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有尊嚴地離去。
(二)減輕患者家屬的痛苦
在照顧臨終患者時,家屬的壓力是非常大的,他們不僅要承擔著日常護理帶來的身體壓力,還要承受因親人患病而帶來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此時家屬既需要得到身體上的減壓服務,也需要在心理上得到人性化關懷。醫務社工可以通過整合連接志愿者、義工等社會資源,為家屬提供日常照料服務,緩解患者家屬的身體壓力。同時,兼具心理學和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的醫務社工也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可以利用專業的社會工作手法對家屬進行情緒疏導,以緩解家屬的心理壓力。
此外,有的患者家屬不愿接受親人即將離世的事實,甚至會要求醫生繼續為患者進行不必要的治療,這無疑也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這時,醫務社工要及時介入,引導他們理性面對死亡,讓家屬理解死亡是生命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不必刻意延長臨終者的生命。另外,患者的離世無疑會給家屬帶來巨大的痛苦,醫務社工在開展臨終關懷服務時,能夠為患者家屬提供哀傷輔導,減輕因患者即將離世而給親人帶來的痛苦,引導家屬早日從悲傷中走出去,盡快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三)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
醫務工作的性質及特點會給醫務工作人員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在對待臨終患者時,不能夠醫治好患者或不能夠減輕患者的痛苦會給醫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同時患者及家屬對醫生醫療技術期望過高,在患者及家屬不愿意接受患者即將離世的事實時,他們往往會給醫生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求醫生繼續為患者提供一些不必要的治療,這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會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而醫生的解釋有時并不能得到患者及家屬的理解,這不僅會對醫生的工作造成麻煩,更會給醫生造成壓力。因此醫務社工不僅需要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服務,也要對醫生進行心理輔導、情緒疏導,幫助緩解醫生的壓力,以提升醫生的工作效率與質量。
(四)促進和諧的醫患關系
兼具社會工作專業技能與一定醫學知識的社會工作者能夠在醫務人員與患者及患者家屬之間建立起一座良性溝通的橋梁。一方面,醫務工作的性質使醫務人員缺乏人文關懷,長期的工作使他們對死亡已經淡漠,雖然他們也會盡力去醫治患者,但是不會估計患者的心理需求,沒有足夠的同情心與耐心,而且繁忙的工作也讓醫務人員沒有時間去關心患者的心理問題。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屬對醫務人員的醫療技術期望過高,在醫療效果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時可能造成對醫生的誤解。由于醫生、患者處于不同的立場,溝通不足會引發他們之間的分歧,特別不利于患者的治療與臨終照料,同時也會影響醫生的工作。這時候在“醫方”與“患方”之間引入社會工作領域第三方力量——醫務社會工作就十分必要了。醫務社工秉承人道主義、利他主義、“助人自助”的專業理念、遵守“接納、尊重、平等、非批判”等原則,以“中間方”的身份介入到和諧醫患關系建設中去,鼓勵醫患雙方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為醫患雙方建立起一座良性溝通的橋梁,加深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緩解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改善患者與醫院之間的關系,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五)整合社會資源
醫務社工在介入臨終關懷的過程中還能發揮整合、連接社會資源的作用。對于因為患者患病而造成巨大經濟壓力的家庭來說,醫務社工可以通過社會力量來為這樣的家庭提供幫助,通過舉辦義賣活動、籌集愛心捐款等方式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經濟支持。另外,對于長期患病的患者還可以整合志愿者、義工等社會資源,為其提供照料服務,為家屬提供“喘息”服務。這種情況的患者家屬由于患者長期患病,必須長期照顧患者,這就會給家屬帶來很大的生活壓力,也會影響到家屬的社會交往,醫務社工通過組織志愿者、義工等為這樣的家庭提供服務,可以緩解家屬的照護壓力,同時也能夠為臨終患者帶來新的氣息,間接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六)為醫療服務管理、政策執行等方面提供意見
醫務社工作進駐到醫院開展工作、提供服務,自然也要接受醫院的管理。而醫務社工作為醫院與患者之間的“第三方”,能夠在工作的過程中以“第三方”的角度發現一些醫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且能夠以一個中立的態度為醫院服務管理等方面提供意見。醫務社工也能夠通過觀察研究服務效果,促進項目的改進,為提升醫院的綜合能力貢獻一份力量,也能夠在政策執行方面提供獨到的見解。在醫務社會工作領域,志愿者服務管理正逐漸成為醫務社會工作服務中重要且備受關注的內容,醫務社工還可以協助醫院進行志愿者管理。醫務社工在開展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服務對象的需要進行社會工作服務項目的策劃與實施,以系統的方式組織社會工作服務項目所需的人力資源,如志愿者資源和義工資源。醫務社工可以在志愿者招募、培訓等活動中起到組織協調作用。同時,醫務社工采用的參與式觀察法可以收集到很多信息和反饋意見,這些都能在完善醫院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醫務社工介入臨終關懷服務的效果是可觀的,而由于我國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嚴峻考驗,臨終關懷也同樣面臨著困境,醫務社工任重而道遠,臨終關懷服務僅僅依靠醫務社工是遠遠不夠的,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在整合了醫師、護士、家屬、心理學工作者等方面人員的共同參與,再加上社會工作的專業力量,相信臨終關懷服務的發展一定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胡繼春.醫學社會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史金玉.社會工作介入臨終關懷的本土化路徑初探[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3,17(1):32.
[3]范小葉.基于醫患關系的醫務社工介入醫療體系的模式探索——以天津市醫科大學總醫院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6(18).
[4]王占宇,劉俊,段麗娥.論醫務社工在構筑和諧醫患關系中的作用[J].醫學與社會,2008(07).
[5]李志強,魏煉.醫務社會工作者介入醫學人文關懷的基本路徑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5(09).
[6]孫振軍,杜勤.對于醫務社工在開展志愿服務項目中的角色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04).
【淺談醫務社工在臨終關懷中的作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論文12-14
淺談多媒體在漢語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7-09
淺談線粒體的片段化在凋亡中的作用論文09-12
淺談消費心理在服裝營銷中的作用論文02-22
淺談消費心理在服裝營銷中的作用的論文04-13
淺談財務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作用論文12-16
淺談愛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論文12-05
淺談分組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論文01-27
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