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評估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情況的研究分析論文
壓力性尿失禁(SUI)可能的原因是女性分娩時胎兒對女性尿道的擠壓,導致女性尿道結構及功能發生變化。目前首選治療方式仍為手術治療,但女性分娩后行手術治療損傷較大。早期發現并診斷SUI,可以通過非手術的方式對其病情發展做出干預,從而避免了對患者的損傷。會陰超聲可從任意角度清晰的觀察膀胱頸及尿道的解剖結構變化,從而早期發現女性排尿系統解剖結構的改變,及時干預。本研究選取68例女性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超聲評估產后SUI患者尿道不同分段的移動度變化及參數特點,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選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間在我院診斷為產后SUI的34例患者作為研究組,年齡23~32歲,平均(28.2±4.3)歲,平均BMI(22.4±4.6)kg/m2;34例患者中輕度9例,中度17例,重度8例;另選取同期我院正常分娩且身體健康的34例女性作為對照組,年齡24~33歲,平均(27.5±4.6)歲,平均BMI(23.1±5.2)kg/m2。兩組女性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初次妊娠,且為自然分娩。
1.2診斷標準與排除標準采用ICI-Q-SF簡表對SUI患者進行分度,輕度≤6分,中度7~12分,重度≥13分。診斷標準:參考ICS的最新標準,產婦在自然或器械協助分娩后在用力咳嗽或大笑時尿液不自主的流出。排除標準:排除先兆早產、宮內發育遲緩、前置胎盤等;排除近1年內行盆腔手術患者;排除膀胱出口梗阻、神經源性膀胱等。
1.3儀器與方法
1.3.1所用儀器采用SIEMENSG60S超聲診斷儀,應用經陰道探頭,頻率為4~9MHz,使用配套的工作站對所得的圖像及數據進行處理。
1.3.2檢測方法受檢者于受檢前8h禁食,并排空直腸,受檢者呈截石位。將經陰道探頭用安全套包裹,涂以消毒耦合劑。檢查者戴手套后,右手持探頭柄,將探頭緩緩送入陰道穹隆部。分別在受檢者靜息狀態下及做Valsalva動作時獲取尿道、恥骨聯合以及膀胱的圖像。
1.3.3圖像處理將獲取的圖像導入工作站,以恥骨聯合后緣中點為原點,在恥骨聯合的上緣與下緣之間做一條直線,記為X軸,人體的中軸線記為Y軸,建立坐標軸。
①尿道不同分段的.移動度變化測量:對靜息狀態下及Valsalva狀態下的尿道用6個點(U-1、U-2、U-3、U-4、U-5、U-6)分為等距離的5段,U-1處在膀胱頸,U-6處在尿道末端。分別記錄尿道各點在靜息及Valsalva狀態下的X軸,Y軸的移動距離差值,記為ΔX、ΔY,利用計算機三角函數軟件計算出各點的移動距離,即為移動度變化。
②超聲參數的測量:分別于靜息期、張力期及縮肛期測量膀胱頸在X軸、Y軸的位置(Djx、Dzx、Dsx;Djy、Dzy、Dsy);膀胱旋轉角度(βj、βz、βs):恥骨聯合的中軸線與恥骨聯合下緣和膀胱頸連線之間的夾角;測量張力期膀胱頸在X軸的移動度(ΔD1x=Dzx-Djx),在Y軸的移動度(ΔD1y=Dzy-Djy),膀胱旋轉角度(Δ1β=βz-βj);計算縮肛期膀胱頸在X軸的移動度(ΔD2x=Dsx-Djx),在Y軸的移動度(ΔD2y=Dsy-Djy),膀胱旋轉角度(Δ2β=βs-βj);采用計算機三角函數軟件計算張力期及縮肛期的膀胱頸的移動度(Δ1D)、(Δ2D)。所有數據均測量3次取平均值。
1.4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采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女性不同分段尿道移動度變化對比研究
組患者尿道中段的U-2、U-3、U-4、U-3處的移動度較對照組明顯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女性其他3處尿道的移動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女性超聲參數對比
2.2.1兩組女性膀胱頸移動度對比膀胱頸移動度張力期研究組(6.52±1.85)mm,對照組(5.47±1.69)mm,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44,P=0.02);縮肛期研究組(8.73±2.04)mm,對照組(7.54±1.89)mm,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0,P=0.02)。
2.2.2兩組女性膀胱旋轉角度對比膀胱頸移動度張力期研究組(11.46±5.82)°;對照組(7.51±4.9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2,P=0.00);縮肛期研究組(23.65±9.41)°;對照組(15.87±7.5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6,P=0.00)。
3討論
由于宣傳教育的不普及,大多數患者發生SUI后就診率較低,直至癥狀難以忍受時來就診。此時由于尿道周圍結構的代償性改變而不得已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但有患者在分娩時已行剖宮產手術,術后仍處于恢復期中,若此時再行手術治療SUI,不僅手術效果一般,而且術后并發癥也較多。因此,在孕婦懷孕期間及時發現SUI并盡早給予干預,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以避免患者產后行手術治療。
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由于不斷的宮縮及肛提肌的收縮導致盆底肌肉的松弛,使膀胱頸及尿道下移,膀胱活動度增加,導致腹壓增加時,壓力傳導梯度的改變,壓力不能正常傳導,使膀胱壓大于尿道壓,產生SUI。若早期發現尿道移動度的改變情況,可以早期對其進行干預。
李勤等研究表明,SUI的獨立危險因素包括妊娠及分娩,而且妊娠期間發生SUI是產后SUI發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及時在孕婦妊娠期間對其診斷可有效降低產后SUI的發病率。而經陰道超聲較傳統超聲相比,因其直接對器官進行掃描,減少了氣體及其他組織的干擾,并且無需膀胱充盈,提高了分辨率。可以清晰地觀察到不同尿道分段的結構變化以及膀胱頸的變化,在診斷SUI上優勢明顯。
本研究表明,發生SUI的患者其中段尿道的改變尤為明顯,與王立新等研究結果一致。超聲參數特點方面,研究組患者在張力期及縮肛期的膀胱頸移動度、膀胱旋轉角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韓明報道稱,當膀胱旋轉角度大于15°時,可高度懷疑SUI。因此,可通過對產婦進行超聲檢查測量膀胱頸移動度及膀胱旋轉角度來排除SUI,與蔣吉鵬等研究結論一致。
發生產后SUI患者,其中段尿道移動度以及膀胱頸移動度、膀胱旋轉角度均會增加,利用經陰道超聲在孕婦妊娠期間對上述指標進行定期的監測,可以做到對SUI的早期診斷,從而對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改善患者預后。
【超聲評估產后壓力性尿失禁患情況的研究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壓力性尿失禁SUI的研究論文06-05
超聲科撰寫論文分析06-20
網絡安全態勢評估分析研究論文10-23
關于高職院校教師工作壓力分析及研究論文10-22
眼科超聲診斷儀分析論文03-22
論文:氣井積液情況分析06-24
食品業超聲技術研究論文11-07
我國大數據分析工具的研究情況探析論文11-02
語文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論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