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取水技術的內容研究論文
地下水資源雖然屬于可再生資源,但以當前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資源現狀來看,其再生速度同開采速度之間已遠遠不成正比。也就是說,現有地下水資源難以滿足實際的需求,表現為供不應求。因此有必要施以行之有效的舉措加大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力度,以更好地維持供需平衡。地下水取水技術,是開采地下水資源的重要技術,通常情況下,地下水的開采要求即是要能夠保證社會的正常用水,同時還需要對地下水位做好有效控制,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做好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因此,分析地下水取水技術并致力于推動該技術的不斷發展意義重大。
1、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理念
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是水利相關部門的核心工作,隨著近些年來地下水超采區數量的不斷增加以及多地區地下水位的急劇下降,使得針對地下水取水技術的相關研究成果不斷增多,一系列相關管理政策也紛紛出臺。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雖然相關政策不斷累積與完善,但目前仍有多數超采區地下水位存在著持續下降的問題,無論是學術研究抑或是相關政策,都并沒能夠使地下水量達到預期值。結合現有研究成果與自身認識,本文認為其表現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首先,多數超采區之所以超采,主要原因在于受環境或氣候等影響,致使這些地區除了地下水資源之外的其他水資源尤其匱乏,一旦水資源供需不足,社會矛盾必然因此而激化,超采區地下水位下降成了“不得以而為之”;其次,針對一個區域地下水資源的開采,沒能對可持續開采量予以精準測定,致使開采實踐因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導致地下水位遞減;第三,則是因更多種原因所導致的.違反規定而對地下水資源私自開采等問題,源于監管的缺失。由此可見,加強地下水取水技術的綜合研究確保技術控制與管理的實效性已成為當務之急。
2、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目標和依據
發展至今,地下水取水單從開采技術層面來看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并發展至一定水平。不足之處在于,地下水取水作為一項大型工程,涉及面尤其廣泛。在全球生態問題逐漸突出的新形勢下,水資源的開采亦需要兼顧到開采效率和資源保護以維持生態平衡,從此角度來看,有必要正確認識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和管理的新目標和依據。
2.1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目標
地下水資源的測定,水位的變化實為最直觀的依據。也就是說,一個區域的地下水含量或水位,直接反映著地下水資源量。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于水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開采地下水成為了人類社會得以維持生存的必要選擇。但是地下水資源有限,雖然可再生,但需要時間,而社會的用水需求卻日漸增加,一旦開采過量,則生態環境的平衡規則便會被打破,甚至于連地質環境也會因此而受到破壞。因此,地下水取水技術的控制和管理,需要將目標定位于保證供需關系平衡層面,也就是需要對地下水取水量進行必要地控制。
2.2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依據
根據地下水取水相關理論能夠看出,保證地下水取水技術的關鍵問題在于,既需要保證低下水位能夠維持生態平衡,又能夠保證供水量盡可能滿足用水需求。由此看來,對地下水位進行合理化判斷與設計,成為了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的核心舉措。實踐層面,則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實際情況而對開采量進行劃分,包括超采區、平衡區以及水含量充足區。也正是此區域的劃分,才是決策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和管理的應有依據,需要差異化對待。
3、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建議舉措
社會對于地下水的需求實為剛性需求,即便能夠明確相關技術控制與管理目標且能夠嚴格遵循相關依據進行取水技術管理實踐,也很難精確維持地下水位始終平衡。為此,本文認為則有必要通過一系列相關措施有效填補供水量不足的空缺才是更有利于緩解地下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應然舉措。
1.1拓展水源供給渠道
不可否認,地下水是人類用水的重要來源渠道,但根據相關統計結果可知,地下水取水占據人類用水總量的比例大約僅占1/5左右,只有北方等一些干旱城市的地下水資源所占比例較高。由此可見,拓展水源供給渠道以用來彌補地下水資源供應的不足大有可為。這些其他類型的水源供給渠道包括海水淡化、江河湖泊、湖庫水源以及雨水資源等等,甚至于有些工業用水在經過處理之后也能夠二次回收使之成為可用水。因此不同區域大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方式拓展水源供給渠道。
1.2對地下水進行適當補給
對地下水進行適當補給是保證地下水資源達標的一大可行舉措。具體而言可以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嵌入各種形式的人工入滲設施,有利于促進地下水量的充足。目前,我國地下水補給技術尚處于初級階段,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包括含水層的有效利用、地面沉降的控制以及地下水取水資源的擴大等等。因此可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多建攔水壩,廣泛使用透水性鋪裝材料等,對地下水進行更多補給。
1.3調整地下水取水規劃
地下水取水規劃技術的應用對于地下水位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取水量相同的前提下,保證取水規劃的合理性,能夠有效作用于地下水水位使之最大化平衡。而若是規劃不合理,則將有可能加劇水資源不平衡狀況。為此,有必要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狀況,在保證地下水取水量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對地下水取水布局做出合理化調整,以提高地下水取水技術水平。
4、總結
綜上所述,地下水作為緊缺的資源,取水技術直接關乎著地下水資源的供給問題,不容忽視。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能夠樹立正確的地下水取水技術控制與管理理念,明確取水技術管控目標和依據,并盡可能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渠道推動地下水取水技術的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 袁普生,殷春霞,王丹.國外地下水取水計量設備和技術發展概況[J]. 中國水利.2009(03)
[2] 張繼路,蔣詠.我國地下水管理體系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江蘇水利. 2014(01)
[3] 趙輝,高磊,董四方.近期我國地下水管理重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水利. 2013(01)
【地下水取水技術的內容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唐山井地下水動態特征研究論文10-22
藍牙技術研究論文10-23
論文物聯網的技術思想與技術策略研究07-02
地下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論文11-07
現代小區規劃設計內容研究論文10-24
論文:高性能虛擬技術的研究07-10
反向技術溢出研究相關論文04-02
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研究的論文06-02
鉗工技術研究論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