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字體設計師群體的現狀與對策論文

時間:2021-04-17 12:57:26 論文 我要投稿

個人字體設計師群體的現狀與對策論文

  摘要:文章旨在考察近年來國內藝術設計領域出現的個體字體設計師群體的師承等關系,分別揭示探討了個體字體設計師的師承關系、生存現狀、存在問題、可持續發展對策,此外,他們的交往關系以及實踐路徑對于字體藝術實踐所發揮的不同層面、方向的作用。希望以此勾勒出他們得以生長的現實環境與條件,其所在的社會文化場域中的位置。

個人字體設計師群體的現狀與對策論文

  關鍵詞:數碼化;群體現狀;問題;對策

  一、引言

  個人字體設計師的涌現是近年來設計界出現的新現象。設計學界對此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與重視,但是他們的出現猶如一股清流,使得字體設計師從特別邊緣化的位置逐步走向公眾的視野,也讓字體設計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生氣與活力,這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廣告設計等相關專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個人字體設計師,又可稱為獨立字體設計師,筆者認為,他們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設計工作基本獨立完成,不依托一些大型的字體設計公司或者平面公司,有些甚至是跨專業來研究設計字體;

  二是其字體設計行為一般是其副業,大多是利用工作之余完成;

  三是其作品一般實現了商業化運作,也就是說其設計成果已經具備商品的特性。

  所有的設計師群體及其作品不可避免受制于思考方式以及模式手法局限。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非主流抑或邊緣化的對過往設計文化模式的反抗,具有深深的“實踐反思”的意味。完整審視過去十幾年來的個體字體設計師及其設計行為,存在諸多困難,總體數量上的驚人爆發,這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經濟發展、出版業繁榮、電子設備普及的深刻影響。個體字體設計實踐作為非主流話語到處蔓延。

  二、設計行為:字體設計是一項整舊創新的創造性工作

  字體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種字體的出現即是時代表情的呈現,一種獨特的格調,也是一種設計態度。大眾日常生活以及價值觀都會受到字體潛移默化的影響,隨時會觸發我們心底的記憶。當下人們所生存的環境中,由于電子設備的普及,每個人使用者都可以依據自己的愛好去挑選字體,也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設計師與設計行為之間產生雙向互動,前者是設計的主體,掌握藝術知識與設計技能,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后者是設計師傳遞設計觀念的活動。“設計必定會反映出設計師的藝術傾向、文化傾向和心理傾向”。[1]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數碼化的情境下,我們不能將個人字體設計師的設計行為簡單化看待,

  一是通過對古代活字印刷字體進行當代化改造,以適用當下數字化生存的需要,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擔當與傳承;

  二是對文字進行空間、結構、色彩等方面進行視覺范式的轉變,以傳播更為有力豐富的信息,使傳播行為與過程更為有效;

  三是文字“作為文化的藝術”,[2]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本身具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這樣一群不足10人的群體,從事的是一項神圣的事業。字體設計師齊力指出:“當設計師看到自己設計的字體出現在各種場合,逐漸被大眾所接受所運用,心中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與快樂”。[3]

  三、現狀:個人字體設計師——一個松散的設計群體的呈現

  (一)從設計草根到明星的角色身份轉變。從本質上說,是視覺傳達設計或平面設計等設計師群體中的組成部分。獨立字體設計師的數量少,他們在全球化以及時代的變革中發現自己是小眾并且認同這一身份,同時又以此為人生的設計理想支點,扮演著英雄角色,所以他們在商業設計社會面前經過歷練與自身的院校推廣也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

  (二)古籍字體與現代設計理論是個人字體設計師設計的思想酵母。近20年來,西方哲學觀、文化觀以及設計觀的多次轉向,促進了設計領域的變化與發展,“歷經第三次技術革命洗禮的各種設計觀念在中國廣泛傳播”。[4]如形式設計思潮、人文設計思潮等就具有深刻啟示性。

  1.西方現代設計理論及其設計師對國內個體字體設計師的影響。字體設計是現代藝術設計的重要基石,其設計思想是與現代設計理論一脈相承的,個人字體設計師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難免受到其熏陶,并最終實現理論自覺。此外,拉丁文字體設計師及其作品,在信息化的傳播中被國內字體設計師所借鑒與吸收,成為其知識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點,可以從他們的字體設計作品中得到印證。

  2.日本字體設計師及其古籍字體設計公司對國內個體字體設計師的影響。日本的現代平面設計,受到國內設計師的追捧與膜拜,既有均地處東亞文化圈,文化中具有諸多相似性的緣故,如日本的很多設計師熱愛中國書法,同時也做了大量的日式漢字設計的實踐,亦有地緣上的空間距離短,設計傳播速度相對較快,如日本國內藝術學校有大量的中國留學生或者訪問學者等,他們將字體設計的資訊能夠快速翻譯傳播到國內。此外,日本還有數量頗多的字庫設計公司,這些公司中很大一部分對漢字印刷體進行了大量數碼化的嘗試,并最終輸入到中國,這成為國內個人字體設計師的又一知識資源。

  3.數碼技術變革對國內個體字體設計師的影響。電子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的傳播對數碼以及網絡的依賴愈來愈強。這也成為年輕一代字體設計師的工作方式,它們具有效率高、傳播快、發布容易等特點。之前,字體設計師陳嶸指出:“在媒介日新月異的時代,屏幕顯示、軟件界面等領域與字體的設計關系還沒有得到充分研究”,[5]個人字體設計師已經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社會需求,已經陸續開發出幾十款適合屏幕顯示的字庫字體。

  4.日常文化變革對國內個體字體設計師的影響。也就是說,設計師要增強洞察力,將自身的體悟,在字體設計實踐中表達出來。

  (三)培訓班、互聯網平臺等是其自我設計理念與作品營銷傳播的重要途徑。字體是字體設計師和自己、受眾之間互動溝通的平臺。郭慶光指出“傳播是社會信息的傳遞或社會信息系統的運行”,它是一種信息共享的活動。個人字體設計師在從事設計探索與商業設計的同時,也借助現代傳播媒介積極地營銷自己,這既有物質需要上的考量,又把它作為塑造個人影響力的有效途徑。傳播途徑之一是運用新媒體。新媒體,即是基于數字化技術,以電腦、手機或其他終端為載體,以互聯網為傳播平臺,打破了個人傳播與大眾傳播界限的互動性很強的傳播形式。大部分的設計師都采用微博、博客、APP以及微信等平臺,宣傳自己的設計作品,但是這樣的傳播基本都是碎片化的,很難讓受眾形成整體的印象。傳播途徑之二是運用網絡傳播。網絡傳播集合了報紙等大眾傳媒的特點,是人際、群體和大眾傳播的整合,是一種多層面的大眾媒介。具有數字化、交互性、檢索便捷等特點。他們通過創立微型網站,將自己的字體作品以及已經被商業化使用的訊息傳播出去。傳播途徑之三是開辦字體設計培訓班。這是傳道受業解惑的一種直接的方式,通過練習命題、教師示范、作品修改、學習評價等階段。它可以將設計經驗有效實現地傳遞給字體設計愛好者。它又分為網絡直播與線下培訓兩種類型。傳播途徑之四是參與國內外字體設計競賽。設計競賽是檢驗自己設計能力的試金石,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激勵設計師堅持不懈地在字體設計領域勤奮耕耘的動力來源。可以快速地受到同行的關注,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力,而這可以促進商業設計實踐的成功。傳播途徑之五是參加各種字體設計論壇。字體設計論壇一般是由藝術設計院校、字庫公司、個人字體設計師受邀參加講座交流的一種互動方式。他們通過這樣的交往,開闊了設計視野,對于字體藝術實踐的促進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個問題,筆者將另撰文討論)。傳播途徑之六是出版字體設計作品集。少部分的字體設計師會主動出版自己的實踐成果,部分書籍儼然成為設計院校學生臨摹的范本,成為學生們從事專業實踐的啟蒙讀物,激發了學習的熱情。

  四、問題:個人字體設計師職業發展與設計實踐中的現實困境

  (一)字體版權意識薄弱。國內個人字體設計師數量少并非偶然,成熟強大的字庫公司的崛起和侵權活動的頻繁發生壓迫了他們的生存空間。字體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盡管《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6]早已出臺,但是在實踐普及層面,民眾對于版權的尊重意識依然較為單薄,整個市場的良性循環還有待各方的共同努力。沒有版權收入,個人字體設計師的工作困難重重,一般只能將其他的收入作為字體開發經費,這既造成了生存的困難,在精神與心理上也頗受打擊。所幸,隨著社會的良性發展,一些用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俊雅和尚雅自發布以來,“兩款字體在微博上傳播迅速,購買版權的訂單紛至沓來”。[7]

  (二)造字基本功不足。有道是人怯馬弱,不習之過。“在這些字庫公司之外,幾乎所有的`參與造字都存在嚴重的造字基本功問題”[8],設計同行對此早有討論,造成這種問題,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原因:一是個人字體設計師在學習過程中基本沒有受到傳統造字程序的嚴苛訓練,基本是個人獨立探索的結果;二是單字設計基本看不出問題,但是如果是字庫設計或者是段落字詞設計,因為字與字之間的對比關系,如果僅僅關注造型,而忽視字重、重心等很容易造成不協調的后果,影響到視覺傳播;三是傳播媒介變化的影響。過去的字庫設計、美術字設計,基本都是通過印刷的方式呈現,而信息社會是通過電子媒介傳播,顯示技術的發展對其有很大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個字一組詞,同樣的屬性設置,印刷效果與電子顯示效果區別明顯。

  (三)設計實踐與設計理論研究的失衡。設計師始終面臨著知識資源和智力資源的拓展問題。筆者經過長達三年的資料搜集整理工作發現,國內的這群獨立字體設計師,均是從“技”角度的,對于技術方法進行研究,而基本忽視從“道”的角度對字體設計的理念和文化探求,這可以從他們至今沒有出版過一本字體設計理論書籍,甚至連專業理論文章都基本沒有發表過而看出。設計理論的匱乏是不能被遮蔽的問題。

  五、對策:國內字體設計行業良性發展的保證

  如要實現國內字體設計行業的良性發展,特別是個人設計師群體能夠在字體行業繼續沉淀,實現持續設計探索的夢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獨立字體設計師要不斷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設計活在生活里,生活滋養著設計”。[9]除了征用西方、日本設計理論外,設計師還必須從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以此將字體設計作品的面貌多樣化、豐富化;同時,還必須增強理論自信,嘗試對西方設計理論的中國化、當代化改造,建構自己的設計理論體系。

  (二)加強字體設計師與設計院校師生的互動頻次。這里主要指的是設計院校的字體設計實踐教學,應該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學習字體設計的新方法新形式,可以邀請個人字體設計師兼職授課,在系統的課程教學中傳授設計經驗。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掌握一定的設計技巧,這對于他們以后職業化道路的發展既增強了自信,又能快速融入到商業實踐中。此外,也可以幫助個人字體設計師的實踐更成熟,更有利于中國個人字體設計師隊伍的壯大發展。

  (三)加強與成熟的字庫設計公司的合作。這里主要指的是上文論及的版權問題,字體設計師由于自身力量單薄,在受到侵權時,維權費時費力。所以,可以以自由設計師的身份與字庫公司或大型設計公司合作,將自己的設計版權轉移給它們,直接獲取經濟收益,這樣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設計公司也可以把成熟的設計經驗與方法傳授給個人字體設計師,這樣也可解決造字基本功不足的問題。

  (四)將個人字體設計師的作品系統化整理出版。信息傳播的多元化,人們盡管早已跨越數字化鴻溝,但是由于現代社會的巨大化和復雜化,其精力、注意力十分有限,導致字體設計師在接收海量信息時困難重重,對字體設計的發展面貌難以形成完整的印象,不利于專業學習與行業的健康發展。結語個人字體設計師,多數人讀過或者自學過平面設計專業,汲取現代藝術設計理論等諸多營養,他們熱愛文化和現代科技,其字體設計作品堪稱是設計、文化、審美融合的結晶。他們成功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堅守設計精神,默默耕耘在字體設計行業,目標就是要把國內的字體設計的數量與質量提升到更高的文化層次。他們的出現,對國內字體設計師的發掘、培養、生存、發展以及對設計學院的字體設計教育產生定會產生裨益。

  作者:李奎 吳彪 單位: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

【個人字體設計師群體的現狀與對策論文】相關文章:

探析特殊學生群體的字體設計論文11-16

高校體育發展現狀與對策的論文05-21

資金管理的現狀及對策論文10-23

高校鋼琴教學現狀與對策論文08-29

識字教學的現狀與教學對策論文05-30

公共俄語教育現狀及對策的論文03-30

中職地理教學現狀與對策論文09-01

漢語教學現狀及對策論文09-10

對作文教學現狀與對策的思考論文12-1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婷婷丁香五月综合图 | 亚洲h成年动漫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 亚洲字幕一级二级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