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脈傳承在商業景觀設計中的體現論文
城市是歷史積累、歷史文化的載體,而一座城市物質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織的集中地之一,就是城市商業景觀區。其中文化傳承的精髓體現在繼承和發展變化兩個方面:繼承表現在商業景觀隨著時間流逝仍感受著那專屬于它的歷史文脈的“美”;變化包括材料、技術的變化、建筑生產方式的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力求適應著城市經濟結構的變化。而當前城市不斷地更新擴張,商業同質化愈演愈烈,城市正在失去它原有的風貌。保護和繼承城市文脈,創造有特色的城市商業景觀是有待于解決的現實問題。
一保護獨特的場所精神,提升商業景觀識別性
城市與城市之間區別不僅僅在于面積大小、地理位置的不同,它們本身歷史文化傳承所形成的特有精神才是獨屬于它們本身的特質。希克梅曾經說過“:人的一生總有兩樣東西是永遠不會忘記的,這就是母親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時間的足跡在街區的建筑上層層疊印,蘊藏的精神也在時間鏈條中儲藏在人們的記憶里,滲透在人們的情感中。城市的社會價值觀念隨著城市的發展得到變遷,于是一些物質精神文化留下了,一些就被更替了。那些遺留下來的為如今的場所賦予了生命,形成具有歸屬感的氣氛。城市的商業景觀區是一個多元化的富有活力的文化環境,這種文化來源于生活,也歸于生活。城市中的商業街區景觀是人們通過日常生活和商業活動對城市最直觀的體驗與感受,它是對城市發展與前行中不同時期面貌的最直觀的體現,是城市形象與歷史文脈發展的重要載體。而場所精神則作為其特有的美學特質,它的連續性與發展便成了商業街區景觀設計的著力點。對商業景觀場所特征的確認,使人們認識并把握自己生存的文化與脈絡,它具有獨有的價值,是變化發展、更新創作的基礎。如北京以古都而聞名、歷史悠久,而王府井大柵欄的商業景觀設計京味十足,保留獨屬于它的歷史遺跡、當地文化,滿滿的老北京味道。麗江的地域特色、民族風情也在商業景觀中得以應用。結合所規劃設計地段的場所精神,使景觀設計的整體框架、構思原則與地域歷史相結合,保持地域歷史的延續性,這樣的景觀才會有其獨特的生命力。
二創新發展的同時保護、改善文化景觀,確保商業景觀兼容性
商業景觀區的變化管理必須有一定的'規范性,對于它的保護、改善、整頓都需要選擇與判斷。空間特征的延續以及視覺特征的保持都依賴于對傳統文化環境的保護。但這種城市文化的保護也不僅是保存某些古老的樣式和對傳統形式的復制,它是本著文化內涵具有多樣性特征的前提下,保留下歷史的精髓。羅賓斯說:“現代主義規劃強烈的表現出普遍性和抽象化的傾向,而后現代更強調街區的地方性與特殊品質,保護地方特色及其內在個性,采取各個政策來提高和強化那些獨特而多樣性的地方感”。景觀街區的歷史肌理在進行改善時,它的設計并不是在未開發地區或一處白板上進行的,那些新的設計應尊重、補充并提高城市形象、建筑特征或者街區的個性,如在建筑上保持他原有的形式、體量和韻律,依據其獨有的美學價值,包括空間和建筑兩方面的敏感性,達到與歷史文脈和諧的關系,創造“視覺上的統一”。同時,還要從保護歷史遺產及視覺的角度延續空間關系,與周邊建筑與空間環境的協調性,引起人們記憶和情感方面對舊事物的共鳴。商業景觀區的改善主要是在尊重其空間特征的基礎上,在立面、綠化、空間組織等方面進行設計。首先,立面的調整對于商業街區的特點和視覺的連續性,城市商業街區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效應。改善街區的肌理和尺度,加上材料的運用,使其保持一致性,為商業街區延續起到一定幫助。其次在綠化、空間組織方面,以地段為主要空間、視覺軸線為中心,布置協調周圍環境性質,規劃其綠化建筑的形式,在整體布局和空間組織上與城市風貌融合呼應。同時其歷史文脈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審美情趣、技術手段、材料技術,實現歷史與現代的碰撞,要在歷史的重現中繼承,在創新中尋求突破。整治是為了更好地保留,修復也是為了完善歷史風貌,把握傳統商業街區空間的秩序與規律。大多數老的商業空間都是不斷被利用的,原有的建筑理想化的純凈和完整早已受到了損害,經常面臨修復整頓。如波西頓的昆西市場,它為了保留20世紀的空間形式,70年代在進行改造的時候,剔除了150年所添加和改造的部分,使他回到了最原始的歷史狀態。商業景觀設計往往通過保護和改善提升過去的價值,創造出與時間長河密不可分的環境,塑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業環境和城市形象,基于歷史文脈,吸收運用新的設計語言,相互融合,建立一個“和而不同”的社會環境。
三文化與商業相結合,把握商業景觀經濟性
現代社會的突飛猛進,讓能彰顯文化特質和韻味的美麗風景和歷史古蹟幾近湮沒,而瘋狂的追求牟利,讓文化價值黯然失色。合理的空間組織下的商業景觀是不能脫離經濟基礎的,追求物質與精神上的享受。商業景觀區是將傳統文化與城市特點以及商業目的結合起來既展示建筑藝術、空間結構,又服務于休閑生活。旨在滿足人們消費欲望的同時做到方便和多功能化,又能營造出特殊的時代氛圍和文化氣息。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本是相輔相成,一方面經濟為文化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已逐漸地出現了飲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文化類型。而文化也能提高消費的檔次,擴大消費的類型。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升了城市整體形象,實現了社會、經濟效益的雙贏。天津意式風情街以體現濃郁的意大利風情為宗旨,將風情區建設成為集旅游、商貿、休閑、娛樂和文博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區,在文化和商業結合達到了統一。在振興歷史街區的過程中,把歷史遺產、傳統和場所感與當代的經濟需求、政治和社會狀況結合起來,將旅游和文化發展作為一種手段,用新的活動替代或補充那些業內已衰落甚至消失的功能,它吸引著更多的就業,商業,旅游的機會。法爾克曾經說過:“把歷史遺產看作一種財富,而不是一種責任”。
四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注重商業景觀可持續性
隨著環境保護政策的落實,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也不斷受到人們的推崇,尤其是在商業景觀的設計中,如何保護好當地的生態已經成為設計者關注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商業景觀設計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風俗,把對環境的破壞性降到最低。在施工過程中,盡量使用當地的材料和原有的植被,創造生態意義上的商業景觀。在養護過程中要建立管理層面的可持續,建立并完善其管理體系,從項目的立項、設計、建設、養護管理理念,深層次地把握其內在因素,從源頭入手,保證景觀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實施。景觀的可持續發展思想,不僅強調對自然環境的尊重,也要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創造符合可持續發展規律的城市景觀,追求環境、經濟、資源、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共同進步。
五結語
城市都經歷著成長變遷,相對于經濟的持續發展,少有的商業景觀是靜止的,它們度過了曾經的“黃金時代”,并為實現下一個目標而重新定位。那里,既有現代化城市的繁榮,更有厚重的歷史沉淀。認識和開發城市商業街區中的場所精神這種稀有資源,提高綜合價值,確認街區的特定角色,創立多元化的經濟基礎,創造良好的形象,已成為商業景觀設計的關鍵。尊從城市歷史文脈,順應原有的地域特色,把握提煉設計元素,使景觀設計具有生命力,使歷史文脈在景觀設計進程中延續與發展,散發出其沉淀的歷史文化氣息,改善成為獨屬于這個城市的一種風貌、一種標志。
【文脈傳承在商業景觀設計中的體現論文】相關文章:
景觀設計中怎樣體現地域文化特色論文09-29
文化脈絡對校園景觀設計的體現論文09-28
園林景觀設計的傳承及創新論文11-12
我國傳統元素園林景觀設計體現論文11-12
溝通在績效管理中的體現論文11-25
孝文化傳承的居住區景觀設計論文10-04
景觀設計中推理的應用論文11-18
傳統茶文化的商業空間設計傳承的論文09-28
傳統茶文化的商業空間設計傳承論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