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時間:2023-02-03 18:23:40 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精選6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肯定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對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對于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精選6篇)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1

  1、角色設計概念

  以繪畫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形象的主體造型和空間造型的就是角色設計。角色的創建可以充分運用夸張的形式、變形的方法來表達角色的性格特征,又可以借助幻想、想象和象征來表達創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2、角色設計的風格

  2.1寫實類

  對于角色設計來說,寫實是角色盡量真實還原人們認知中的角色形象。從角色的身材比例到色彩結構都盡量靠近人們腦海中的形象,符合實際生活中的客觀存在,使人們更易接受角色的設定,容易與角色產生共鳴。如日本二維動畫《灌籃高手》無論在表情、造型還是動作上都是寫實類動畫片的典范。

  2.2寫意類

  寫意類的角色設計注重以神似為主而不追求形似。這類角色中即有比較抽象的造型,也有比較具象的造型。寫意類角色造型一般出現在一些探索片、藝術片當中,造型處理在似與不似之間,往往通過形象變形、移動、轉換等方式帶給觀眾無盡的聯想與審美上的享受。在中國,寫意類角色多出現在水墨畫中,如清代大師朱耷的作品《古木雙禽》和當代國畫大師張大千的《長江萬里圖》運用簡約的線條勾勒出完整的畫面,意境深遠。

  2.3符號抽象類

  抽象符號類型的動畫角色在動畫片中應用的比較多。這類造型是對角色的自然形態進行較大程度地藝術化處理,即能明顯區別于自然形態,又能在上面看到自然形態的影子。國產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中的角色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作者對的動物形象進行擬人化,將其身體比例進行夸張,可愛又不失動物原本的特點,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3、不同類型的角色設計風格

  3.1日式角色設計風格

  日本的動畫可以說動畫產業的風向標,他們對動畫角色造型的處理可以說是十分優秀的,很多角色造型都十分簡練,造型充滿自然氣息,讓人感覺貼近生活,在普通的造型上有獨特風格,很多角色造型更是富有想象力。日式的很多動畫畫面都賦予有夢幻色彩,敘述的方式也是比較慢節奏的,角色的造型很多也充滿想象力,例如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動畫影片《貓的報恩》中角色造型。主角女孩本來是普通的人類造型,但在她進入貓的世界以后就長出了貓耳朵、貓爪和貓尾巴,造型頓時就變得獨特可愛了。

  3.2美式角色設計風格

  美國的動畫一直都有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造型,例如米老鼠和唐老鴨,美國動畫觀眾當時的歡樂大多都是因為它們的出現。在動畫產業的不斷發展中,美國的動畫角色形象也慢慢的有了特別的亮點。美國的許多動畫主角都具有個人英雄主義,比如超人、蝙蝠俠,他們懲惡揚善,幫助他人脫離困境,以描繪出因而情節曲折離奇、感情深入、主角性格鮮明等優秀風格。

  3.3中式角色設計風格

  中式角色設計風格受中國古老文明的影響,主要依照自然之法進行創造,而非理性模式的設計。所以,中式角色設計風格多以寫意為主,寫實為輔。例如,中國早期動畫《三個和尚》、《牧童》等,多以線條寫意為主,具有水墨山水造型,水墨字畫的味道。其中《三個和尚》還采用了一些西方現代動畫的表現手法來制作,制作精良具有中國特色。

  4、角色設計的基本設計法則

  4.1夸張的.角色造型

  夸張手法是角色設計中特有的設計表現手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來采用適當的夸大和弱化的手法,可以加強設計的畫面感和幽默感,還可以帶給角色不一樣的感覺。例如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僵尸新娘》,在片中主角的造型設計就頗具亮點,設計就采用了適當的夸張的手法,倒三角式的臉型,夸大了眼睛,比起真人看起來纖細的要斷掉感覺的四肢,雖然這樣的表現與現實的人體比例大相徑庭,但是這樣的手法讓我們更能夠明白人物的內心,也更具有獨特性。

  4.2抓住角色的性格特征

  一個好的角色造型,要在觀眾看到造型的時候就能夠聯想到角色的性格,角色的性格關系著它的神態和動作等重要方面,性格暴躁乖張的,在設計上就可以使用上挑的眉毛,三角眼,瞳孔較小的方式來形容,性格溫柔的就可以使用溫柔的平眉造型,眼神的設計也可以使用較為溫柔的顏色來表達。做到準確的表達角色的性格特征,在表達角色時才能都給予角色特點,確立人物形象。

  4.3突出角色的時代及地域特征

  設計角色造型不可能沒有故事背景,明確角色故事背景的世界以及地域是十分關鍵的,設計角色造型不但是五官以及身材,好的服飾設計也是角色必備的,不能說明代的角色卻穿著清代的衣服,也不能明明背景是地域寒冷的地方,而在設計角色的時候卻穿著夏天的衣服。比如在故事時代背景與地域的傳統服飾中獲取靈感,這樣在設計上就能夠與背景故事更加吻合而且設計更具有民族特色。

  5、結語

  在各種類型的動畫片創作環節中,角色造型設計是整個影片的前提和基礎,它們主導著整個動畫片的情節、風格、趨勢等。動畫片中角色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動畫影片本身,類似于電影明星的廣泛社會影響,優秀的動畫角色造型同樣有著獨立于影片之外的意義和價值。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2

  動畫角色設計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設計確定出整個造型的表現風格,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塑造出角色的形象,使形象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所造出角色形象,使形象符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同時角色的造型設計也為后期制作人員提供了參考依據,為此造型設計人員要求在前期設計出人物的轉化圖、表情圖、常見動作圖、各人物間的比例圖、道具設計圖等,在動漫專業的教學中,如何順應社會需求,立足本土,培養能夠從事動漫人才是教學中面臨的一個問題,能夠創造出賦予角色生命的形象,符合后期制作人員的需求,本文就這些問題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打破以往的教學理念

  新時期的高新科技的發展之迅速,使得媒體環境收到了很大的沖擊和波動,這需要新時期媒體教師教學的方式上的革新和打破常規的教學理念上的變更,順應時代的改革,在互聯網平臺和科技技術的普及,如果在原地只為了商業利潤而做出來的符合商業利益的效果,沒有考慮到整體時代的發展,只為了滿足大部分的消費體系,人們是不會接受這種病態改變的,現在就目前的教學,大部分大學生沿襲了初中、高中關于的學習方式,自行解決問題差,大量死記硬背的教師范例的案例,在這一課程的實訓期間,教師無法實時跟蹤學生的制作進展,教學中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沒有得到重視,從而導致課堂的聽課效果太差,長此以久,這部分的學生會漸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熱情1。

  (二)動畫角色造型在動畫制作中的意義和任務

  動畫角色的造型設計是動畫專業的必修課,也是專業基礎,動畫角色的造型的工作是劇本中描述的角色的造型和視覺的具象化,在整個動畫的制作流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相當于導演在拍一部片子,要選擇好演員,為這個演員設計好造型、服裝道具等等通過造型的設計以及人物符合劇本中的反映的角色的性格特點等等,動畫角色造型設計在動畫制作流程中屬于前期工作,動畫中出現的各級人物的服飾、道具等等都是需要造型的設計考慮的內容,動畫角色形象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的一部片子的制作和給人的感受。

  (三)教學的現狀分析

  學生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雖然前期也學習了素描、色彩等美術基礎課程,但是目的性一般,學生在創造方法和立體思維方面都較為欠缺,在表現人物動態時缺乏表現力,更重要的是學生設計角色過程中一般無從下手,東拼西湊的找資源,設計出的角色缺乏個性和想象力,雖然大量的臨摹能學到很多的造型方法,提高審美能力,但是只是一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創造能力會逐漸減弱,這些都是教學中動畫角色造型需要解決的問題2。

  二、教學模式

  (一)造型能力訓練階段

  動畫角色形象不論是善良的、邪惡的、快樂的還是猶豫的,這些個性鮮明的彰顯生命里的角色,都是通過造型表現出來的,具備了豐富的角色造型能力,才能在創作過程自如的表現,要培養造型基礎,就要善于觀察生活,分析造型規律,勤于動手,溫莎麥說過一句話:“如果我能從新來過,我會學習繪畫,我要學透視法,然后是人體,包括落體與著衣人體,再畫圍繞著人體畫上周圍的背景”,米而特-卡荷也說過:“我認為頂尖的畫家,當然也是卓越的素描家你必須了解整件事--就是了解人物,充分的了解人物后就能給抓住與特定的人物上,裂解此人為什么與眾不同”,因此從這些事情中可以得出造型的能力的重要性3。

  (二)對于作品的分析

  分析角色形象體現出體會、掌握造型能力、對角色的形象進行設計,考慮如何設計成某種樣子,如何體現出角色性格特點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習通過學習優秀的動畫形象中得到啟發,如:花木蘭中男主角的形象設計的臉型方正、五官比例協調、眉毛方正等細節表現都在體現出正直、勇敢的英雄角色,反而里面的反面角色在造型設計上卻是面目木猙獰,造型怪異,例如惡童這部動畫片,通過兩個孩子在城市中生活的一些故事反應一定的社會現象,在整個動畫為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哥哥臉部故意設計一個大刀疤,為了體現哥哥的好斗的性格特點。弟弟的形象則是整個動畫中都會帶著可愛的動物的帽子,以此來體現任務的性格特點,所以,在這些造型設計上中無不在告訴此人物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和生命,好的角色設計都會是想象鮮明的,在角色創作的階段過程中,多分析優秀的作品,從中體會造型設計的特點是如何體現出角色性格的,這些都會給學生再設計角色造型過程中受到很多的啟發。

  (三)創新教學方式

  動畫電影美術的造型的設計是非常貼近生活需要的一門過程,并非是教授你學習道理的課程,對于什么樣的人生理解,需要對人物賦予什么樣的看待方式,如今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傳播媒介也是越來越多樣化,動畫電影美術造型設計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發展和個性化學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創新思維,在設計主題的訓練方式上,在教學創意上尋求改變,找到能夠體現角色性格特點的關鍵詞:美麗、善良、忠實、陰險、英雄等等,根據關鍵詞入手進行思考設計不同的能夠表現性格張力的特點的造型要素入手進行深入分析,以一個小豆子為主:在形象設計上,設定其是個淘氣的小朋友,我們可以給它的頭上設計出貼出個創可貼,頭戴一頂歪帶的帽子等等,圍繞性格才能形象設計上有了依據,便于打開思路。結語:綜上所述,新時代新的媒體環境,動畫造型是動畫專業的對于創新的設計能力訓練的專業課,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習訓練,可提高學生動畫造型能力,掌握動畫片前期設計特點和分割,為動畫后期的造型設計賦予靈魂和生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設計造型的能力。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3

  【摘 要】在一部動畫片中,角色造型的設計與塑造是創作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如同影視片當中的演員一樣重要,它擔負著演繹故事、展示空間、形象表演、揭示主題等任務,具有獨特的性格魅力的角色是構成動畫片整體風格的重要元素,本文通過近九年的動畫教學與創作總結出角色形象塑造的幾個關鍵點,方便于以后的交流與學習。

  【關鍵詞】動畫角色;造型設計;角色形象塑造

  無論是商業動畫還是藝術類動畫短片的創作,角色是影片中必不可少的視覺元素,它的出現對于整部劇情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創作中角色的塑造能更為有利的將劇本中故事內容更好的體現出來,由此可見角色的形象塑造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部成功的動畫片想要打動觀眾不能單單依靠故事的情內容節,同時還需要要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眾所周知的《唐老鴨與米老鼠》這部經典的動畫片及動畫形象到如今也能深刻的印在每個人的印象里,原因就在于這部動畫片劇本的選擇出現的這兩種角色形象,再加上角色的夸張表演等一系列的塑造,才使得這部動畫片家喻戶曉。其創作者就是運用了動畫中的各種表現手法來塑造角色的形象與性格,使之具有獨特的行為、語言以及鮮明的個性,從而在觀眾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見,角色形象是一部動畫作品的支柱,形象的塑造則直觀地傳遞出整個動畫片的情節、風格等,無論是在商業動畫片還是藝術類短片創作中就尤其重要。

  一、動畫角色設計的概述

  (一)動畫角色設計的概念

  動畫角色設計是指在動畫片中一切物的造型。眾所周知,許多動畫造型曾給我們帶來不同尋常的輕松與快樂,是其他任何一種藝術所不能代替的,也正是動畫藝術形象的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特征。而動畫角色設計的目的,就是要對每一個動畫角色賦予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角色設計的風格類型

  動畫角色設計的創作過程是導演根據文學劇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點,進行素材搜集,提煉概括以及形象創造,最終確定故事需要的形象的過程。分為人物設計、動物設計、其它設計。動畫片中的動物造型絕大多數屬于濃郁的漫畫風格類型的角色設計,都采用夸張與變形類的形象特征,動物形象的夸張是基于生活中的形象原型的,每個動物性格、外形和身份的不同在角色相貌和體態上也都有一定的體現。漫畫式的夸張造型的設計方法是動畫中角色設計中較為常用的角色設計方法,在很多有名的動畫片中都能找到其中的影子。

  二、動畫創作中角色形象的塑造點

  (一)色彩對角色的塑造

  色彩在一部動畫片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為了豐富視覺效果和提高觀賞性的裝飾,還為動畫角色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塑造基礎。眾所周知,每種顏色都有它固定的屬性,且一種色彩一般都具有“兩面性”。比如說:紅色。人們在看到紅色時往往會感覺到熱情、積極、活躍、熱等感受,但同時人們也能看出紅色的血腥、暴力、警告等感受,即為同一種色彩帶給人們不通的感受。由此可見,色彩的情感特征能通過視覺刺激喚起觀賞者的情感感受,這種情感感受則能直接的影響到觀賞者對角色形象的認知。正是如此,我們就要利用色彩的情感特征,來強調和突出角色的性格特點,以達到暗示觀眾對角色形成特定的態度,使觀眾更快、更準確的掌握角色設計者想要塑造的角色形象特點。

  比如說要設定活潑可愛的'女性角色特點,那么角色的色彩可以以粉紅色為主,運用粉紅色的可愛、親切、妙趣橫生的色彩感情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隨和善交、熱情風趣的角色形象,而要設定一個愛幻想、有個性的男性角色時,則可以以藍色、黃色搭配為主,運用藍色神奇、深邃、理智和黃色陽光、親切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個夢想的、神奇的、異想天開的角色形象。

  (二)動作對角色形象的塑造

  動作是動畫片中角色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型的不同則決定了角色的動作的不同,角色的形象塑造中動作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動畫片中的角色大多數是擬人化的,雖然它們形象各異,但是所表達的情感都是人類的情感。因此,要以人體的基本結構、運動狀態和規律為動作設計的基本出發點。角色的動作和表情設計都應模仿人類的表達模式,把人類的動作和表情特征滲入到動畫角色中。我們在創作的時候,畫面中不同的形象各具獨特的性格特點、反差的表情,造成畫面情節的沖突,令故事情節更加趣味、生動。

  (三)表情對角色形象的塑造

  表情的設計可以加強角色形象的塑造。在動畫片中角色的表情是以現實生活中人的喜、怒、哀、樂四種大的表情為基點。面部表情能夠反映形象內心的情緒,要想通過面部表情的刻畫把形象的內心感受表現出來,就要仔細研究面部各個部位動作形態的變化所體現出來的不同內心特征。通過刻畫人角色的表情,使角色通過表情的展現了解內心的感受,表現地越生動越能打動觀眾。只有根據不同的角色形象、劇情的發展程度,再利用動畫這一夸張的藝術特點,才能加強角色形象塑造的力度。

  (四)角色性格的塑造

  動畫角色性格塑造是一種具有審美價值的形象塑造過程。它不僅包含了角色的感情、意志、個性、能力與氣質等心理特征,同時,角色的行為特征與外貌特征因素也是表現的重點。角色的個性特點在它們的表情和動作中也都有所傳達。在制作角色動作過程中,盡可能搜集了大量的相關資料、視頻素材并反復表演模仿,盡可能的把角色的動作表情表現到位。

  三、角色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動畫角色是動畫片的靈魂,觀眾對一個動畫角色的價值判斷不單純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層面,還包括對角色性格內涵的認同。在動畫創作環節中,角色的形象塑造則是整個影片的前提和基礎,它們主導著整個動畫片的情節、風格、趨勢等。通過制作一部動畫短片,我可以更好的掌握動畫角色形象塑造關鍵點,要學會充分合理的運用,它不但提升自我的藝術修養能力,而且還為未來的藝術道路做鋪墊。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角色造型及形象塑造是創作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各種角色必須根據劇本的要求進行造型設計,其手段是運用美術造型技法進行創造,是可以產生動作和表現生命的模型。角色形象的塑造則掌握以上的幾種方法,我們就可以準確的表現出角色的特點,從而達到角色給人深刻印象的目的。除了需要制作者有很好的繪畫造型、美術功底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強的團隊合作意識,只有在大家的制作的過程中互相配合,多溝通,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4

  一、動畫角色視覺形象相關概述

  動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視聽藝術,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創造性、虛擬性以及現實延展性[1]。動畫是基于現實事物的基礎上,如動物、植物等,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延伸與創新,實現事物的擬人化、夸張化處理。與此同時,動畫設計者賦予了動畫角色人類的行為與情感,并通過與動畫故事內容、動畫場景的融合,提升受眾注意力,基于受眾更多的視覺感官與情感體驗。由此可見,動畫角色視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即為動畫角色造型,作者通過動畫創意要求,進行角色構圖,并輔助一定的色彩與裝飾設計,使動畫角色造型形象化、具體化。

  在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與創造中,影響動畫角色視覺形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文化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動畫創意主題因素等等。

  首先,文化因素:藝術來源于生活,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與民族文化特性。動畫作為視聽藝術的一種,同樣具有明顯的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特性。因此,在動畫造型設計中,動畫角色視覺形象受地域文化影響性較大[2]。例如,《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動畫作品中的動畫角色視覺形象,通過中國傳統水墨畫文化與動畫藝術的結合運用,展現了中國特色動畫藝術風格,是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傳承與發揚的具體體現。

  其次,社會因素:實踐證明社會的發展對動畫藝術創造與發展具有很大影響性,社會經濟、科技、人文理念的提升,推動了動畫藝術的`創新與改革。經濟水平改變了受眾消費形式,推動了紙質動畫藝術向電視動畫藝術、影視動畫藝術的轉變;科學技術為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與表達帶來了全新的動力,使角色視覺形象表現的更豐滿、具體、生動;人文理念與審美追求的提升,對動畫角色視覺形象的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呈現出個性化、多元化發展趨勢[3]。

  此外,動畫創意主題因素:動畫創意主題作為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的源頭,決定了動畫造型的具體體現。而創意主題在一定程度上與動畫角色形象設計者創作思維、文化素養、審美理想、技術水品等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因此,要想實現動畫角色視覺形象的優化,動畫藝術創作團隊整體素質與能力的提升至關重要,只有高素質團隊才能提出符合受眾需求的優質主題,從而通過動畫形象進行具體體現。

  二、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原則

  (一)創新創造性原則

  創新創造性原則是保證動畫藝術不斷完善、動畫產業穩定與可持續競爭發展的關鍵。因此,在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中,一定要注重對創新創造性原則的遵循。在基于動畫創意主題的基礎上,開拓思維,選定動畫角色,塑造動畫造型,并通過寫實、變形或抽象符號等表現方法,賦予動畫角色以情感,使動畫角色具備靈動性、形象性、幽默性等特點[4]。例如,《貓和老鼠》中,動畫角色“湯姆”和“杰瑞”的形象,則是在基于寫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使其更具新穎性、靈動性。

  (二)事物再現原則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動畫作為藝術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要想提升自身藝術性與質量性,其動畫角色視覺形象在設計過程中,應從實踐生活出發,實現社會生活的真實放映,從而引發受眾共鳴,實現受眾與動畫角色之間的情感溝通,提升動畫整體質量。

  (三)民族文化與精神滲透原則

  在動畫設計與制作中,動畫角色視覺形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與代表性,而這種象征性與代表性與動畫藝術所在的地域文化與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的關聯性。這一點在《千與千尋》、《冰雪奇緣》、《葫蘆兄弟》等動畫片中可得到充分認證。因此,在進行動畫角色視覺形象的設計時,應注重民族文化、精神與動畫藝術的融合發展,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動畫文化底蘊,從而賦予動畫角色形象以真實思維、情感,打造動畫角色視覺形象韻律美、造型美特性,展現動畫藝術魅力。

  (四)假定性原則

  假定性作為動畫藝術特有的審美特征,是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不可或缺的存在。假定性原則的有效遵循,可從多層面、全方位展現動畫藝術魅力,包括動畫背景環境、動畫影音、動畫場景、動畫角色等等,進而提升動畫視覺沖擊性。例如,在《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瘋狂動物城》中“閃電(三趾樹懶)”、“尼克(赤狐)”等行為現象是動畫藝術假定性的具體體現。

  (五)休閑娛樂性原則

  隨著視聽藝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動畫不僅成為兒童、青少年鐘愛的藝術作品,動畫以其所具有的藝術性、文化性、審美性,同樣被成年人以及老年人所喜愛,動畫欣賞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休閑娛樂的首選項目。因此,在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中,應注重休閑娛樂性原則的遵守與體現,提升動畫角色幽默性、趣味性、活潑性與生動性,給予受眾視覺沖擊與情感體驗。

  三、結論

  總而言之,動畫角色視覺形象作為動畫設計與制作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動畫藝術質量的提升與文化的傳播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因此,基于文化發展優勢,明確動畫藝術內涵,認知制約動畫角色視覺形象因素,掌握動畫角色視覺形象設計原則與審美特性,已成為制作優化動畫的必然需求,有利于促進我國動畫產業的創新與競爭發展。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5

  如今,動畫電影以其強烈的藝術性與趣味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成年觀眾,并逐漸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角色是電影的靈魂,承載著電影的藝術魅力。自動畫電影誕生以來,已出現了很多知名的優秀動畫電影角色,如獅子王、白雪公主、怪物史萊克等,這些角色毫不例外都極具西方特色。我國動畫電影經歷了新中國初期曇花一現的輝煌后一度沉寂,直到21世紀國產動畫電影又呈現出勃勃生機,然而近年來市場上的中國風的動畫電影角色基本上還是在西方動畫電影角色設計的基礎上簡單地加入中國元素,表面上具有一些中國特色,但內核還是西方的。因此在本土傳統藝術中尋找具有中國特色的設計語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手段。本土特色動畫電影角色設計本質上是將傳統藝術形式及表現手法與現代技術及現代審美的結合,具體是在造型、色彩和服飾方面從中國古典人物畫中總結特點、汲取經驗,整理出科學的、合理的、現代的并具有本土特色的設計語言。《韓熙載夜宴圖》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代表,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優秀寫實工筆畫作,畫卷中的人物角色眾多,刻畫細致到位,整幅畫作不僅體現了“氣韻生動”的人物造型,而且充分顯現了“人文關懷”的藝術精神,是本土特色角色設計研究的良好范本。通過研究《韓熙載夜宴圖》,設計師可以有效了解傳統繪畫藝術中對人物角色的造型手法、色彩運用及服飾設計等特點,對形成角色設計的本土化設計語言具有啟發意義。

  一、《韓熙載夜宴圖》的造型手法對角色設計形成本土風格的啟發

  《韓熙載夜宴圖》作為中國傳統工筆人物畫,講究“骨法用筆”,即通過線條來勾勒人物輪廓以體現角色風骨以及物體材質,這一特點與二維動畫具有共同之處。在三維動畫電影方面,美國動畫電影具有領導地位,優秀作品如《神偷奶爸》《冰雪奇緣》等,我國三維動畫以《大圣歸來》最具代表性。三維動畫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通常以現代三維技術的逼真渲染為利器來表現不同材質和立體效果。

  由《韓熙載夜宴圖》我們可以體會到水墨的藝術表現魅力,通過三維渲染技術的支撐可以將水墨的藝術形式表現得更加絢麗逼真。就藝術形式和造型手法而言,《韓熙載夜宴圖》屬于傳統的水墨工筆畫作,充分展現了畫家顧閎中對于墨線的靈活運用和精準把握。他將“水墨”和“線條”作為主要的造型手段,兼具造形、傳神雙重特色,正所謂“氣韻生動、神形兼備”。畫卷中的人物形象由生動流暢的線條勾勒得惟妙惟肖,在第一段中尤為顯現,無論是坐在床榻上單手支撐著身體的狀元郎粲,還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演奏者,抑或是站在側邊的侍女,都可以看出畫家用線的精練與嫻熟。墨線在不同的材質和角色上具有豐富的變化,如表現侍女的用線細膩而柔軟,線條從頭至尾輕盈透徹,“釘頭鼠尾”的運筆給人直觀的綢緞質感。這與畫家描繪韓熙載的墨線形成鮮明對比,描繪主人公韓熙載以及狀元郎粲的墨線則更為粗壯且顏色更為厚重,甚至少了許多勾連宛轉,這不僅符合韓熙載作為一名中老年男性角色的人物特點,也使得韓熙載的主人公形象更為突出。

  通過這些簡單又不失精準的線條既展現了人物形態,又交代了結構關系,彰顯了畫家顧閎中的用筆張弛有力、頓而不滯,既往復連綿又極為順暢,這種精準的表現手法會給觀者以簡約且靈動的美,讓人們不僅流連于畫面的表征還關注角色的神態與精神面貌。中國傳統繪畫非常講究“骨法用筆”,這要求線條具有極強的表現力與概括性,而我國畫家則擅長將客觀物象化作飛動流暢的線條。這些線條所傳遞的時空感、力量、氣勢和情感,構成了中國繪畫重要的獨特審美境界。因此,在創作二維動畫電影角色時尤其要注重線的運用和表達,以線寫意、以線傳神,用線的變化表現角色形態,交代結構關系,并根據不同的角色特點而靈活多變。比如在勾勒男性角色時用線要粗壯有力,描繪女性角色時用線要細膩流暢,在表現空間結構時用線要注重穿插,且在墨線的起始與收尾處注重頓筆收筆的變化,如此這般才能在海仙畫譜“十八描法”的基礎上加以豐富與傳承。

  而在三維動畫電影角色設計中,水墨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得到更好的表達,這不僅需要設計者在影視后期制作上仔細琢磨,而且需要在初期角色貼圖繪制上做好基礎工作,首先在角色模型的貼圖繪制上要突出水墨的肌理感并在渲染過程中反復調試,然后在影視后期特效中合理加入水墨濾鏡以彌補角色模型在輪廓邊緣上的不足,使角色與動畫電影的畫面感和諧統一,從而展現人物角色仙風道骨、靈動飄逸的本土特色。

  二、《韓熙載夜宴圖》中色彩運用對角色設計形成本土風格的啟發

  動畫電影在設色上通常比較鮮艷明亮,色塊鮮明運色均勻,這與以《韓熙載夜宴圖》為代表的傳統工筆人物畫在色彩表達上具有共通之處。畫家顧閎中在創作時處在中國染料技術萌芽時期,因此畫卷中的顏色依然以礦物質顏料的應用為主,并出現了少量唐朝及以前畫作中未曾出現的植物質顏料。在畫卷中我們明顯可以看出植物質顏料與礦物質顏料的區別,在主要的人物上,如韓熙載與身邊官員身著的黑袍與侍女們的裙子都是以礦物質顏料著色,其特點是色彩種類較少,主要是緋紅、朱砂、石青、石綠等,但著色力較強,可以歷經百年而不褪色;而色彩的通透性卻較弱,因而給人一種厚重感。植物質顏料在《韓熙載夜宴圖》中主要應用于一些小面積的裝飾色如人的皮膚和幾處較小的服飾,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摩挲,這些顏色如今已經被氧化斑駁。但這并不影響《韓熙載夜宴圖》在色彩上的艷麗。畫卷中男性角色以青色、黃色、赤色等“正色”為主色,而女性角色以三青、三綠、朱砂等“間色”為主色,色彩上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不僅是為了滿足視覺感受,更是為了隱喻角色地位的高低貴賤。

  古時將黑、白、黃、青、赤這代表傳統“五行”的五種顏色稱之為“正色”,“正色”就是尊貴的象征。畫卷中韓熙載分別身著黑、白、黃三色服飾出現在五段場景中,這和侍女們的素妝艷服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在現代角色設計時要根據人物身份背景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色彩,如達官顯貴之人使用“正色”,在平民百姓等角色身上使用“間色”。于《韓熙載夜宴圖》可以看出中國傳統人物畫受中國傳統“五行”“五色”等觀念的影響,在設色上不以描繪客觀事物為目的,而是講究主觀地運色造型、以情運色,色彩成為關注內心、表達情感的視覺符號。通過《韓熙載夜宴圖》可以看出中國傳統人物畫具有色彩絢麗的藝術風貌,在設色上重視固有色的表現,注意用色的單純性。在動畫電影角色的色彩運用上首先要避免顏色強烈的對比和跳躍,在角色色彩上體現和諧統一簡約的美。其次,根據傳統繪畫中隨類賦彩、以情運色的特點,色彩運用上要根據角色特點合理賦色,如《韓熙載夜宴圖》中男性角色與女性角色在色彩上的區別較大,不僅要注重“正色”與“間色”的區分使用以彰顯不同角色的身份與地位,還要注意男性角色的色塊較為單一和諧而女性角色的色彩更為豐富絢麗。

  最后,由于傳統人物畫運用“勾廓填彩”的技法使人物角色整體色彩較為統一,因此要在表現材質的基礎上減少高光,并適度減淡色彩純度,同時考慮角色色彩之間的和諧可降低明度。當然,在最終展現角色時,可運用后期制作統一色溫與色調以體現含蓄的東方韻味。

  三、《韓熙載夜宴圖》中服飾設計對角色設計形成本土風格的啟發

  服飾是展現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與合理運用中國傳統服飾是體現中國動畫電影角色的本土特色的必然要求。動畫電影角色服飾設計不僅需要從傳統民族服飾中尋找元素借鑒,更需要在設計中體現中國傳統服飾所蘊含的思想。《韓熙載夜宴圖》中對服飾的刻畫細致入微,是研究五代十國時期傳統服飾的典范。由畫卷我們可以看出五代十國時期的服飾延續了唐代傳統服飾寬衣大袖的特點。畫卷第五段中韓熙載身著前開型的大襟,而在其他部分身著對襟,這兩種式樣都是我國傳統服飾的形式特點。在形制上,男性角色身著上下連屬的袍衫,女性角色身著上衣下裳,這兩種基本形制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交叉使用,相容并蓄。外形上則有“交領右衽、無扣結纓、褒衣大袖”這三大特點,同時又以盤領、直領、箭袖、紐扣等為其有益補充。

  在《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五代時期男性角色服飾的領口都是盤領,而女性角色服飾則體現了無扣結纓的特點。這種寬衣大袖的服飾特點在腰肩處不過分拘束,使人物修長飄逸,不僅在審美上體現中華特色,而且寓意深厚:寬大的衣袖呈圓弧狀以應歸,交領成距以應方,代表“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后背中間有一條直線貫穿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征行動進退符合權衡規矩。這些特點都是華夏民族在悠久的歷史中總結出來,并符合傳統審美特色和體現著傳統文化底蘊的思想結晶。男性角色如韓熙載都頭裹幞頭(由于幞頭大多由青黑色羅紗制成,因此幞頭也常被稱之為“烏紗”,俗稱“烏紗帽”),從幞頭樣式可以看出,韓熙載所裹幞頭內襯桐木板使幞頭高而挺,而其他賓客所裹幞頭軟而矮,彰顯韓熙載尊貴的地位。在畫卷中還可以看出所有角色佩戴的都是軟腳幞頭,幞頭腳平展下垂,這也營造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所處非正式場合下的悠閑狀態。幞頭這一配飾無論在民間還是統治階層的應用都非常廣泛且歷史悠久,一直延續到清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在《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還能發現中國傳統服飾強調平面裝飾,具有“衣必錦繡”的特點,在侍女們的服飾上尤為顯現。即使經歷了千年的歲月摩挲后的今天,我們依稀可見侍女們裙擺上的淡淡紋飾,甚至還有清晰的仙鶴,裙上紋飾往往斑斑點點星羅密布,而帔上紋飾一般具象復雜卻寥若晨星。這些紋飾通過畫家顧閎中的精細刻畫保存至今,令人不得不感慨我國古代藝術先賢不僅具有一絲不茍的藝術追求,而且秉持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這值得我們每一代人傳承和發揚。創作動畫電影角色要遵守中國傳統服飾的形制樣式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中國傳統服飾自然修長的特色,正確選擇與角色身份匹配的配飾,男性的配飾如幞頭、革帶、長筒靴等。

  而女性配飾更為豐富,不僅要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配以相應髻式以及髻鬢上的配飾如金釵、犀牛梳篦等,還須配以適宜的刺繡等裝飾花紋作為點綴。在男性角色服飾上要嚴整修長,在女性服飾上應精致含蓄,洋溢中和之美,并在造型上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心態和文化征貌。結語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電影角色設計需要從我國傳統繪畫和傳統藝術中尋找借鑒,《韓熙載夜宴圖》在角色的藝術創作手法、表現形式、色彩運用和服飾設計等方面,給予我們非常多的設計依據和設計理念。創作角色時根據“勾廓填彩”的傳統繪畫特點,注重對水墨肌理效果的表現以及對線描技巧的合理使用來突出人物角色“氣韻生動”的造型特點;在人物設色上注重“正色”與“間色”的搭配使用,通過色彩的對比彰顯角色形象并在對比中強調和諧統一以表達含蓄的東方韻味;在角色服飾設計上遵循傳統服飾形制,合理搭配裝飾,突出飄逸靈動的民族特色,從而使動畫電影角色不僅體現具有本土特色的形式美,更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視情理結合,以理節情,追求閑適、平淡、中庸,追求超出形體的精神意蘊。于《韓熙載夜宴圖》中歸納與總結具有本土特色的角色設計特點,幫助我國動畫電影角色設計形成自己的設計語言,從而提高自主產權能力,弘揚本民族文化。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 篇6

  1、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概述

  角色造型在傳統故事片中不是作為一個單獨的造型元素存在的,而是部分溶入于構圖,部分溶入于演員表演。但在動畫片中,由于沒有真實演員的存在,角色造型便獨立出來,成為單獨的語言構成元素。隨著時代的變化,社會的飛速發展,如今的角色造型設計者不僅要從自己專業知識角度與能力去設計角色,更多地要考慮受眾群心理共鳴與接受的程度,這是角色設計是否成功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傳統的迪斯尼大片不僅將男女主人公完美化(同時也是概念化),將野獸人性化、善良化(《美女與野獸》),甚至在細節上也是力求標準的、理想的,這便踏入了一個愈來愈狹窄的模式化的怪圈,直至《人猿泰山》才開始有了個性化發展的趨勢,比如人猿的手開始顯得棱角分明,甚至有些時候非常難看。然而《埃及王子》在角色造型上走得比《人猿泰山》、《花木蘭》甚至《大力神》更大膽、更堅決。比如開篇第一個段落中,表現摔倒的老人那夸張的骨瘦嶙峋的骷髏般的手,以及那怪異的扭動,動作便出現在特寫逆光中,有意突顯個性和特例。這種造型便是區別于傳統迪斯尼大片細節造型的明證。為追求“破格”,發掘特定情境下的角色性格,擺脫概念化,《埃及王子》不惜“丑化”人物、變形細節,甚至幾何化主要角色的臉。片中的女性在造型上都有幾何化的特征,長臉、長鼻子、尖下巴、短上額的母親,以及高額頭、菱形眼睛、大鼻子、高顴骨的撒普拉,和迪斯尼的傳統美女簡直是天壤之別。然而,當我們在撒普拉出場的段落中看到藍色影調里她的憤怒的回首的反打鏡頭時,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的女主角的魔鬼般的反傳統造型,也看到了特定情景中的性格和心理。

  摩西和雷明斯也都是如此,比如兩人那異常長的鼻子、尖尖的下巴、雷明斯一邊倒的小辮等。此外,人物的造型隨著性格和心理的變化不斷變化。摩西躲在沙漠中時,臉更尖,眼睛更大而且趨向圓形,眼珠經常亂轉,很多鏡頭中沒有脖子,最明顯的是頭發和衣著的變化,這些造型對應著人物特定的心理。而當摩西背負著神的使命去拯救蒼生的時候,他的造型愈發像一個圣人。相反,雷明斯失去了少年時的天真,從外形上看更像一個殘忍的武夫———作者時常突顯的是他的光頭。《埃及王子》中也同樣保留了許多經典的迪士尼造型傳統,比如一胖一瘦、走路扭動姿勢頗似舞蹈的祭司,就和《大力神》中四瘦一胖的繆斯舞女以及《花木蘭》中的士兵十分相似。胖祭司的造型和動作,甚至雙手運動的線條,都是金字塔型的。此外,諸如駱駝、驢等動物的造型,都可以在經典迪斯尼中找到對應物。《大力神》中的角色造型盡管注意了男女主人公的個性化、表情隨情境不同的豐富變化,以及經常使用色彩、造型對比(比如凱帝斯以及他的兩個手下的造型)等,而且繼承了迪斯尼對于動物的貫穿性使用(比如馬、驢、半人半羊的阿菲),然而總體上仍然和《泰山》一樣,難以擺脫壯男美女的模式,甚至在海格力斯第一次去找宙斯的路上的一個爬樹鏡頭中,難以分清這個俯角鏡頭中的男主人公究竟是海格力斯還是泰山。其原因當然不僅僅是傳統造型觀念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決定于敘事及其文化涵義。以女性角色為例,《大力神》中的女性是二元對立項斗爭的焦點,作為欲望對象和客體而存在;而《埃及王子》中的女性則不再是天使或妖女或兩者的復合,而是個性化的人。在劇作意義上,也不再作為客體存在,反而成為可有可無的陪襯———即便完全刪去撒普拉這個角色,也不影響主線的進展。正是這樣的角色定位,才使撒普拉更有可能向個性化和人性化方向發展,也決定了《埃及王子》的角色造型發展到動畫史上的一個嶄新的階段。

  2、從心理感知和傳播接受角度論動畫片角色造型設計

  現在的角色設計,已經不單單是從美術角度看一個角色造型設計的成功與否。一個角色造型設計的好壞最終是由觀眾來評判的,但在設計過程中,初期的評判者應該是設計者本人。第一,良好扎實的美術基本功是設計者必備的能力,這是角色造型表現的第一關。角色造型的繪畫風格表現會給觀眾最直接的視覺刺激,就是第一印象。好的角色造型會使觀眾從看見他(她)的第一眼就會喜歡上他(她),甚至是愛上他(她)。第二,創作者必須要有強烈的創作情感,以及對生活深入、透徹、獨到的看法和感受。現在到處都在討論“原創”,但是對于“原創”這個詞的`含義,不能僅停留在詞義的書面解釋上,它并不像表面語義那么簡單。“原創”是在創作者用心去感知理解生活和現實世界客觀存在基礎上的高度概括總結的升華物。這個過程是創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以及對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實時感知理解的過程,是設計者要用心去體會、感悟的一種屬于動畫角色造型設計的原始積累。這種原始積累不僅體現在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上,乃至是動畫片,甚至是其他藝術創作設計的根本所在。第三,有血有肉、鮮活生動的動畫角色造型,離不開設計者平時所積累的大量的美術知識和文學修養。只有這種日積月累的養分,才能在以后的創作中更好地去理解劇本劇情,從而創作出深入人心的角色造型。

  2.2受眾群的“鏡像”心理———動畫片角色造型設計的關鍵

  第一,所謂“鏡像”心理,其實就是片中動畫角色與受眾群之間產生的共鳴。動畫片主要的受眾群是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社會迅猛的發展,現在受眾群的心理特征普遍提前早熟,所以設計角色造型時不僅要考慮到劇本中限定的時代背景,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到現實中時代背景下受眾群的心理特征。

  第二,成功的動畫角色造型設計會使受眾群在看過之后,對周圍事物事情或是自己經歷的,生活產生強烈的“鏡像”心理,這樣的心理認同是動畫角色造型被受眾接受的基礎。

  第三,兒童從小愛看兒童節目。這個時期兒童的心理特征是單純、好奇、模仿等,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生活知識的日積月累與理解、感知,心理特征逐漸現實化。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慢慢喜歡超現實題材的東西,如虛擬、科幻、暴力、犯罪、偵破、喜劇等等類型的題材。近年來的兒童和青少年正從動畫電視節目逐漸轉向交互性產品(游戲),這是人在成長中不斷理解、感知,以及欲望膨脹的一個階段。如朋友逐漸被虛擬角色所替代,消磨時間,逃避現實,社會學習、交往等的變化,而虛擬的角色恰恰提供了超現實角色,給予自己成為虛擬角色演員的機會。他們可以依靠虛擬角色往返于這兩個不同的“世界”。一方面,兒童需要超越現實的虛擬世界,存在于虛擬世界的特殊規則可以成就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無法實現的種種愿望,如成為偉大的英雄,其實這個“英雄”的本質是兒童自己。另一方面,虛擬世界也是兒童了解現實社會,成功適應并成長于現實社會的一個最好的借鑒。這個過程是很奇妙、很有意思的轉變過程,這就要求設計者在自身的經歷中和細致入微的觀察中,具有敏銳的洞察能力,創作出符合某個時代受眾群“鏡像”心理特征、積極向上的動畫角色造型。第四,動畫片可以滿足兒童娛樂的需要和生活咨詢的需要,可以增加兒童的社交活動,例如模仿、一同游戲玩耍等。動畫片中的動畫角色在這里起著很重要的虛擬社會的作用。

【淺析動畫角色的造型風格與設計法則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中國傳統的意象造型在動畫角色設計中的應用論文07-27

淺析美國迪斯尼動畫的特點論文09-17

淺析:莫言作品風格06-11

基于民族性格的日與美動畫風格之比較論文07-27

線與造型教學設計07-08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的人性化探微論文09-01

動畫電影論文03-13

淺析RFID醫院嬰兒智能防盜系統設計的論文09-02

淺析室內空間環境綠色設計理念論文09-01

淺析岑參邊塞詩歌的風格特色11-08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一级做a的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日韩精品肥臀蜜桃一区二区自在线拍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亚州十八禁免费不卡在线视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