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來縣沙地生態與地質環境雙贏論文

時間:2021-04-25 19:19:48 論文 我要投稿

泰來縣沙地生態與地質環境雙贏論文

  摘要:泰來縣由于長期受地質和當地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其生態地質環境較為脆弱,怎樣進行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加快沙地生態治理與生態地質環境建設的工作是新時期國土工作的新課題。

泰來縣沙地生態與地質環境雙贏論文

  關鍵詞:泰來縣;沙地;生態環境

  泰來縣位于黑龍江省、吉林省、內蒙古自治區三省(區)交界地區,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全縣轄8鎮4鄉,100個行政村,總人口3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5.3萬人。總面積39.22萬公頃,其中耕地1647.1萬公頃,境內有6條大沙帶,總長276公里。沙漠地表形態面積24.9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3%,其中流動沙丘0.33萬公頃,半流動沙丘7.1萬公頃,固定沙丘9.6萬公頃,潛在沙地7.9萬公頃。全縣有80%的人口生活在這6條沙帶上,泰來縣由于長期受地質和當地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其生態地質環境較為脆弱,怎樣進行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加快沙地生態治理與生態地質環境建設的工作是新時期國土工作的新課題。

  1、綜合治理

  多年來,泰來縣把對6大沙帶的治理做為防風治沙工作的重點,先后對寧姜-勝利、好新-泰來鎮、克利-江橋、大興-湯池等沙帶進行了集中治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針對本縣沙地面積大,集中連片的實際情況,把成片治理、規模推進作為治沙造林的主要途徑。一是營造片林。全縣每年都要規劃出幾個或十幾個千畝以上的片林,對重點治理區域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統一苗齡、統一標準、集中領導、集中時間、集中人力的“五統一、三集中”的辦法,集中力量打攻堅戰。二是創建治沙林場。凡是封山造林一片超過133.3公頃的,均建一處林場,進而加快綠化進程,近兩年,我們又采取改草種草和退耕還草的措施,2000年以來,改草、種草0.23萬公頃,在改善了生態環境的同時也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2、主要做法

  2.1形成并推廣了兩種模式一是街基鄉(現泰來鎮)豐田生態經濟型莊園模式。該小區位于泰來縣城南8公里,面積0.62萬公頃,有5個行政村,10個自然屯。

  小區中部為流動和半流動沙丘,面積達0.3萬公頃。治理開發前的街基“大沙包”,土地沙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劣,區內糧豆薯畝產只有73公斤,人均收入僅230元。為此,鄉里成立科普協會和沙地綜合治理科學技術顧問團,聘請了齊市、白城市有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深入沙區調查研究,反復論證提出了“網帶片結合,種養加結合”的治理方案。當年,小區內營造樟子松片林67.87公頃,治理沙地3418畝;營造楊大苗、丁香搭配的網絡30個、28.4公頃,庇護沙地140公頃;營造防護林帶3.3公頃,建果園6.67公頃,沙打旺10公頃。由于該小區堅持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兼顧,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原則,堅持了以人為主,各業并舉,治理與開發同步進行的方式,在沙地上建造以網格為主,網帶片相結合的治沙模式,使沙地治理與生態環境得到了良好的改進。

  2.2泰來鎮宏程生態屏障型模式

  宏程沙地治理區位于泰來縣城東5公里處,面積0.1公頃。治理前80%的面積不同程度遭到風蝕。宏程沙地治理從1986年開始,1990年被省以工代賑辦列為重點沙地治理區,共投入資金30萬元,鎮內自籌80萬元。治理上實行網帶片結合,喬灌草結合和采用窄帶、近距離、小網格的辦法,在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帶營造抗旱強的樟子松,地下水位高的地帶營造楊樹和灌木林,在小區內適宜開發的地帶營造林網41個,引進農戶11戶,從事林間各種經營。小區的開發治理,不僅遏制了風沙對縣城的侵蝕,而且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3、采取有效措施夯實治理成果

  為了改變本地區惡劣的地質環境,泰來縣自2002年以來相繼實施了《大慶及周邊地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3個,綜合治理面積3.5萬畝,其中該土種草3萬畝,植樹5000畝,雖然項目起步實施時間長,但是在大興鎮、江橋鎮項目示范區內已經看到綠草覆蓋了退化的`鹽堿地,植被逐步在恢復,牧業產量正在逐年增加,為泰來縣生態建設和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也為今后全縣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3.1治理規劃科學

  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保護工作是各級國土資源部門的重要職責,使用礦產資源補償費對地質恢復治理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為此,我們一定抓住機遇,科學規劃,加快本縣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步伐,國土資源局在借助國家實施對大慶及周邊地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的有利契機,成功組織實施《大慶及周邊地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兩個,即勝利鄉和泰來鎮兩鄉鎮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通過對勝利鄉和泰來鎮造林、改草、種草工程的實施,使泰來縣大地再披綠裝,地質環境得到根本性改變,按計劃實現生態縣建設的奮斗目標。

  3.2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在實現中,必須做到“二個明確”即明確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目的與意義,明確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的時限與責任。本著誰開發,誰治理,誰出資,誰受益的原則,采取發包和鑒定存繳閉坑抵押金合同協議形式恢復治理廢棄采坑。

  3.3通過努力,做到礦產資源與地質環境保護兩全泰來縣國土局通過近三年的工作實踐,一邊抓礦產開發管理,一邊注重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成果再次證明開采礦產資源和保護地質環境是一對相伴而生的矛盾結合體,通過正確的管理和努力是可以做到兩全的,就是說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發展地方經濟同時,保護和治理好一方的地質環境及生態環境,使兩者保持相得益彰的平衡關系是能夠實現的,這為下步礦管工作和實施綠色礦山計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也必將對加速生態縣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總之,抓住機遇,緊緊抓住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是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積極爭取立項目,增大多元投入力度,全面治理地質環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泰來縣國土資源局將一直采取有效措施,為進一步改善泰來縣生態地質環境,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高資源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發展而不懈努力。

【泰來縣沙地生態與地質環境雙贏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保護作文12-16

保護生態環境小學作文范文09-10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教學設計09-17

《淺析環境描寫的作用》論文12-05

《共生:雙贏的生存智慧》閱讀答案07-09

共生:雙贏的生存智慧閱讀答案04-09

《遵循規則,尋求雙贏》說課稿范文01-23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說課稿11-03

激發興趣,語文教學的雙贏策略12-07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教學反思01-07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在线插放免费 |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