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的論文

時間:2023-02-23 16:10:53 論文 我要投稿

護理學的論文

  現如今,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護理學的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護理學的論文

  護理學的論文 篇1

  【摘 要】 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是最多見的急腹癥之一,多發生于青壯年,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臨床上以轉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有固定的壓痛點為主要特征,以手術為主。按其炎癥反應可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這里僅論述急性闌尾炎的護理。

  【關鍵詞】 闌尾炎;手術;護理

  闌尾位于右髂窩部,為一條細長的盲管,外形呈蚯蚓狀,長約5~10厘米,直徑0.5~0.7厘米。闌尾起自盲腸根部、三條結腸帶的會合點,遠端游離于右下腹腔,其體表投影約在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稱為麥氏點,是闌尾手術切口的標點。

  1 非手術治療的護理

  1.1 禁食,減少對闌尾的刺激。

  1.2 休息,給予半臥位,以減輕疼痛。

  1.3 靜脈補液,正確使用抗生素,注意配伍禁忌。

  1.4 降溫、止吐、鎮靜等對癥處理,盡量避免使用止痛劑,禁止熱敷、灌腸[1]。

  1.5 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生命體征、腹部、全身及血白細胞的變化。尤其是老年、小兒,妊娠期的闌尾炎更應重視。一旦腹痛加劇,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增高,尤其中性粒細胞增高,應及時改為手術治療。

  1.6 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積極配合治療。

  2 手術治療的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病情觀察

  加強巡視、觀察病人全身情況及精神狀態。定時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如出現寒戰、高熱、黃疸等癥狀,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觀察腹部癥狀和體征的變化,劇痛多提示闌尾腔壓力高,如腹痛突然減輕,并有明顯腹膜刺激征、高熱等則提示闌尾穿孔,應盡快手術治療[2]。

  2.1.2 對癥處理

  禁食、按醫囑靜脈輸液,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診斷未明確之前禁用鎮痛劑,以免掩蓋病情;禁服瀉藥及灌腸,以免腸蠕動加快,腸內壓升高,導致闌尾穿孔或炎癥擴散;為了減輕疼痛,病人可取右側屈曲體位,可使腹肌松弛。

  2.1.3 術前準備

  協助病人完善相關檢查;做好藥物過敏試驗并記錄;了解病人最后一次進食的時間和食物的種類并通知醫生,囑病人禁食、禁水;行手術區備皮,排空膀胱等,做好術前準備。

  2.1.4 心理護理

  做好解釋安慰工作,穩定病人情緒,減輕病人焦慮,使之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接受手術治療;向病人和家屬介紹急性闌尾炎的相關知識,講解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擔憂,使之積極配合治療[3]

  2.2 術后護理

  2.2.1 體位

  病人回病房后,根據患者的麻醉方法采用適當臥位休息。一般常采取低枕平臥位。6小時后,神志清楚,血壓平穩后可改半臥位,利于呼吸和引流,可減輕切口疼痛。

  2.2.2 飲食

  術后可給予少量清流質飲食,若進食后出現不適,可等腸蠕動功能逐漸恢復后給予正常飲食,應避免食用熱牛奶、豆漿等脹氣食物。一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腸蠕動恢復快,進食較早。術前麻痹性腸梗阻患者進食較晚。

  2.2.3 活動

  鼓勵病人早下床活動?纱龠M腸蠕動恢復,防止腸粘連,增進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老年病人術后注意保暖,經常拍背幫助咳嗽,預防墜積性肺炎。開腹闌尾切除術術后24h可起床活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如無下床活動禁忌,下床活動時間可提前。

  2.2.4 病情觀察

  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加強巡視,及時傾聽病人主訴,觀察病人腹部體征變化,尤其注意觀察有無粘連性腸梗阻、腹腔感染或膿腫等術后并發癥的表現,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生并積極配合治療。

  2.2.5 用藥護理

  遵醫囑術后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并發癥發生。術后3~5天禁止使用強瀉劑和刺激性強的肥皂水灌腸,以免增加腸蠕動,而使闌尾殘端結扎線脫落或縫合傷口裂開[4]。

  3 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3.1 切口感染: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闌尾穿孔者,切口感染發生率要高于未穿孔者。多因手術時污染切口、存留血腫和異物所致。表現為術后2~3天體溫升高,切口局部脹痛或跳痛,局部有紅、腫、熱、痛或波動感,可局部熱敷、理療;形成膿腫者,應剪去縫線,充分引流。

  3.2 出血:因闌尾系膜結扎線脫落所致,常發生在術后24小時內。表現為腹痛、腹脹、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細數,放置引流管者,可有血性液體自引流管流出,應立即平臥、吸氧,抽血做血型交叉,補液,并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必要時手術止血。

  3.3 腹腔殘余膿腫:常見部位有盆腔、膈下、腸間隙等處,常發生于術后5~7天。臨床表現為體溫升高或下降后再度升高,伴有腹痛、腹脹、腹部包塊及直腸膀胱刺激等癥狀。以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術后患者多見。應給予半臥位、補液、并使用抗生素,未見好轉者行穿刺或切開引流術治療。

  3.4 腸瘺、糞瘺:原因較多,如結扎線脫落,術中誤傷盲腸等。一般經非手術治療后瘺可閉合自愈。經久不愈時,可考慮手術。

  3.5 粘連性腸梗阻:因手術損傷、闌尾漿膜炎癥影響等因素。多數病人經非手術治療可以治愈。

  [家庭護理]

 、俾躁@尾炎術后應加強活動,防止腸粘連發生。

 、谛g后近期內避免重體力勞動,特別是避免增加腹壓的活動,防止形成切口疝。

 、鄄鹁一般在術后7日,如未拆線而出院,注意保護切口,防止感染及撞傷。10日后才能沐浴。

 、苋缬星锌谌芤、紅腫、疼痛等,應及時去醫院門診或急診。

  總結

  闌尾炎手術在普外科最為常見,由于手術時間短,操作簡單,往往在術后不太容易引起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但是,通過近年來對闌尾炎患者的觀察及護理,我們體會到,做好急性闌尾炎患者的.臨床護理,不僅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不適,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而且能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參考文獻

  [1] 許勤.外科護理學(第二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

  [2] 莫新少.外科護理學(第四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3] 劉玲玲.闌尾炎手術病人的護理《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8年第14卷第12期

  [4] 趙秀麗,金百紅.淺談急性闌尾炎的術后護理[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

  護理學的論文 篇2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立意取樣的方法選取某三級甲等醫院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的有代表性的臨床護士。入選標準:臨床工作的護士,工作年限5年~20年,年齡20歲~45歲,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樣本量根據繼續護理學教育的特點,研究資料豐富性確定[2],以接受采訪者陳述的信息資料重復出現,資料整合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題呈現為標準。本次訪談共14人,以“N”代表訪談個案的序數,其中男2人,女12人;已婚9人,未婚5人;本科2人,大專5人,中專7人;年齡25.0歲±1.2歲;參加護理學繼續教育齡7.0年±1.6年。

  1.2方法

 。.2.1研究方法

  采用以真情實景和隱含在交談信息中的涵義為基礎,應用Bandurad社會認知理論和自我效能理論,多次修訂,并歸納設計了7個訪談提綱。主要有:①您主要參加哪種繼續護理學教育?②您每年是否能完成繼續護理學教育學分?③目前是否參加護理專業提高學歷的學習?④參加過的繼續護理學教育是否幫助了你臨床的護理工作?⑤參加完護理學繼續教育之后有新的收獲嗎?⑥您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最大動力是什么?⑦您認為參加繼續護理學教育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此提綱作為互相溝通的訪談主線,確保資料分析整合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總結提煉出互為相關的因素。

  1.2.2資料收集方法

  訪談采用安靜的會議室,采用半結構、開放式提問方式交談,具體順序和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隨機調整,時間控制在每人30min,用錄音筆全程錄音,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資料收集與分析同步進行,現場做好筆記,注意受訪者的反應。

 。.2.3資料整理與分析

  采用Colaizzi的現象學資料7步分析法[3],將錄音資料轉化為書面文字資料[4],將共性問題以研究者的語言、思路和洞見形成有內在關聯性的主題。

  2結果

  2.1參加醫院集體授課時間局限性

  現在臨床護士完全遵照APN排班,醫院集體授課時間均為中午、下午,白班護士只能選擇性地替班聽課學習,下夜班的護士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來醫院聽課,聽課質量欠佳。N4:“下夜班交完班已經上午十一點了,聽說中午有學習,只能在值班室先休息一會,中午聽完課再回家(苦笑)!保危罚骸拔疑习装嗟哪翘炜剖液苊,中午輪流吃飯后就繼續上班了,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不過有一次科室沒有手術,下午讓同事頂了一小時班去學習了,下次我幫她頂班。”N12:“我在上醫科大學的本科,每個周末上課,經常是下夜班去,根本什么都聽不進去!

  2.2護理學繼續教育的內容不能有效應用于臨床

  繼續教育一般為幻燈形式授課,由于臨床一線繁忙、工作量大,一些操作若是按照理論操作,工作根本無法完成。N2:“理論講課中我們核對病人的姓名都可能花3min,而實際工作中使用PDA核對信息,3min都給3例病人打完針了,可能有點點夸張(笑)。”N8:“我們教科書上講的鋪床又要折角,又要一次性打開床單,而實際每天鋪將近20張床,按照書本上的要求根本干不完活!保危保埃骸拔覀兘o血管情況很差的病人行留置針,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哪有血管就留哪,理論上要選粗、直、彈性好的血管!保危保矗骸霸冢校校灾v課中講解為病人膀胱沖洗,要自己利用注射器的帽自己用剪刀剪去一半制作一個無菌帽用于膀胱沖洗,這個過程需要8min左右,可是平均每天有15例病人需要膀胱沖洗,按照理論根本完成不了本班的護理工作!

 。.3繼續教育的形式單一、理論性太強且學分壓力大

  繼續護理學教育醫院安排的講課均有學分,聽課后需要刷卡,選擇函授的護士均為周末上課。N3:“我們下夜班很瞌睡,有時不在乎講課的內容,只關心聽課后的學分,一年學分不夠是要罰錢的!保危担骸懊看螀⒓俞t院的學習講課,都是老師在上面按照PPT照本宣科,聽的無精打采,只盼著快快講完!保危保常骸搬t院每次聽課,都只想著什么時間刷學分卡,如果今年學分夠了,就不去參加學習了!

  2.4科室、工作年限、初始學歷等不同的護士其繼續護理學教育需求不同

  三級甲等醫院科室分的很細,護士定科后需要掌握?谱o理知識,把本科的專業知識學精、學細即可。N1:“我在手術室上班,與臨床相差很遠,只掌握好自己的技術就行了!保危叮骸拔沂侵袑.厴I,我覺得平時的課程應該從基本講起。”N9:“我都工作21年了,每次為了學分還要去聽課,哎。”N11:“我畢業于本科,我認為既然是醫院講課,就應該講一些前沿的、新的東西!

  3討論

 。.1注重護理學繼續教育的實用性

  護士屬于一個學歷偏低的群體,因此護理學的繼續教育非常重要,但是一線臨床護士日常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因此護理學繼續教育應該考慮臨床工作的實用性。例如:提出一些關于如何提高臨床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實行責任護士包干,減少護士走路的時間,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病人,提高臨床護士工作質量;教會新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技巧,提高護士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明確護士需求,針對性地培訓、講課,從而提高繼續護理學教育的質量

  由于護理學繼續教育項目與臨床護士需求不相適應,現實中的護理學繼續教育并沒有達到更新補充知識的作用,必須要明確在職護士缺少哪方面的理論、技術、知識,即護士的護理學繼續教育需求,才能制定相應的護理學繼續教育的`內容計劃。例如:對工作年限不同的護士分別進行側重點不同的溝通技巧、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培訓;對中專畢業及大專、本科畢業的護士分別側重于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培訓;對外科、內科、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的護士應對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分別講課學習。3.3增加學習的多樣性,減少學分的壓力在講課時可以采用多種形式。例如情景模擬、小品模仿、互動的形式,使培訓多樣化更能穿透醫學知識的魅力;可以采用網上學習、答題的形式獲取學分,減少一線臨床學習的學分壓力。

  4小結

  護理學繼續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在臨床中必須強化繼續護理學教育的重要性。根據臨床實際特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繼續護理學教育所遇到的難題:豐富理論授課內容,多樣化講課方式;提出關于如何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方式、方法;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限護士分別側重不同專業進行授課學習。由于各個方面的因素限制,使繼續護理學教育實行起來艱難,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繼續護理學教育實行方式方法。

  護理學的論文 篇3

  【關鍵詞】改良手術慢性肛裂療效觀察護理

  本院20xx年2月至20xx年6月采用長效止痛麻醉加手術治療慢性肛裂患者216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重點就護理工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216例,其中男121例,女95例,年齡17~65(31±5、8)歲;病程1、5~9(4±1、5)年;肛裂位于后正中65例,前正中28例,前后正中83例,后正中、側位40例;合并哨痔、肛乳頭肥大108例。全部肛裂創面為棱形,底部有潰瘍,深達肌層。

  1、2分期

 、衿冢毫芽谛迈r,邊緣齊無哨兵痔,肛門無疼痛,少量便血;Ⅱ期:裂口邊緣增厚、變硬,底部有潰瘍伴哨兵痔,便中帶血,或便后滴血,便后肛門疼痛持續1h之內;Ⅲ期:除有Ⅱ期體征之外還有肛乳頭肥大,肛門狹窄,便時肛門疼痛、便后疼痛持續1h以上,可伴或不伴出血。本組均為Ⅱ、Ⅲ期患者。

  2、治療和護理

  2、1手術方法

  采用長效止痛麻醉,用2%利多卡因20ml、生理鹽水20ml、亞甲藍2ml混合液;颊呷「┡P臀高位,用二塊寬膠布將肛門拉開,常規消毒鋪巾,肛門局部麻醉,一般以裂口部見到藍色為佳。消毒肛管,擴肛,檢查肛裂分布情況,以裂口為中心行梭形切口,上至齒線、下至肛緣。將裂口連同哨痔,肛乳頭肥大等合并癥一并切除,左手食指插入肛管,先摸準括約肌溝,由食指引導,右手持11號刀片,在創口原位作一縱形切口,切斷內括約肌,然后擴肛,以肛門完全松弛及引流通暢為度,檢查無活動性出血點,創口不縫合,止血紗布填塞,敷料固定,丁字帶加壓。術后用痔瘡栓1枚塞肛,早晚各一次,常規使用3d抗生素,定期復查。

  2、2術后護理

 。1)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因肛裂產生的長期性疼痛對預后缺乏正確認識而擔憂,因此,應向患者介紹肛裂的形成原因,治療方法,并耐心細致地給予解釋和鼓勵,以消除其顧慮,增強其信心,從而幫助其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2)疼痛的護理:由于肛門部位神經豐富,痛覺敏感,術后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疼痛不需要特殊處理,若疼痛比較劇烈可口服止痛片,如系排便引起的疼痛則以軟化大便為主,便前用開塞露助便,必要時用決明子湯口服,用以助便,從而減輕對創口的刺激。(3)創口的護理:指導患者合理休息,少活動,避免創口出血和出現肛緣水腫,囑排便時不宜用力或久蹲,便后用痔痛安坐浴,以促進肛門血液和淋巴循環,緩解括約肌痙攣達到保護創面,防止感染和假性愈合,促使創面早日愈合。(4)坐浴護理:熏洗過程中要防止燙傷,控制好水溫和時間,特別是老年、小孩等體弱患者,熏洗工具最好用瓷質痰盂,放到一定的高度,以患者坐著時舒適為止,嚴密觀察熏洗過程中出現的頭暈、胸悶等現象,謹防出現意外。(5)飲食護理:主要目的是保持大使通暢,既不能出現干硬大便,也不能大便次數過多,大便過硬或次數過多均會刺激創口,引起創口撕裂或感染,囑患者多飲開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禁食生冷辛辣、煎炸食物。

  3、結果

  3、1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術后患者疼痛、便秘、便血等癥狀消失,創口愈合。好轉: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排便通暢,但仍會有少量便血及輕微疼痛。創口愈合時間達30d以上,無效:創口長期不愈,疼痛、便秘、出血無明顯改善。

  3、2隨訪結果

  本組216例均經專訪或電話回訪,隨訪時間3個月~2年,其中治愈203例,占94%,顯效11例,占5%,無效2例,占有1%。無效2例均經第二次手術后治愈。裂口愈合時間:53例7d內愈合,127例12d內愈合,34例20d愈合,2例30d后仍未愈合。

  4、討論

  肛裂是肛門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原因上分型、分期各執已見,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既有肛管損傷又有感染學說,又有局部缺血,肛管內括約肌痙攣等多種不同的學說[1]。盡管學說眾多,但最終還是肛管的皮膚全層裂開并形成慢性感染性潰瘍為主。臨床上以周期性的肛門疼痛、便血、便秘為主要特征[2],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排便,不排便時糞便在直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吸干后變成干硬粗壯便,大便時愈加疼痛,愈痛愈不敢排便,如此惡性循環,患者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久經不愈,又很難用藥物治愈或自行愈合,絕大部分需手術才能治愈。而手術方法又很多,迄今為止尚無一種可靠的通用方法,但切開內括約肌能治愈肛裂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問題是怎樣減少手術損傷、術后痛苦少,創面愈合快。

  作者認為,改良手術的優點在于:(1)1∶20的亞甲藍直接加入麻藥中使用,是利用其可逆性末梢神經滅活作用,破壞末梢神經髓質后延長麻醉時間達2周左右[3],實踐證明該濃度鎮痛效果確實,燒灼樣劇痛反應明顯減輕且不會導致組織壞死;(2)在原位用刀片切斷內括約肌損傷極小,作用肯定,避免了其它部位不必要的`損傷,使創面愈合時間明顯縮短;(3)術后用痔痛安坐浴,基本不再需要每天換藥(從理論上來說,術后換藥是必不可少的,但作者10多年來的臨床驗證,肛裂換藥沒有多大意義,也從未見過因不換藥而導致創面感染的病例),既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又節約了患者來往醫院的時間。

  護理學的論文 篇4

  【摘要】

  目的探討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護理措施與臨床效果。方法對需行介入治療的65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全面詳細的護理,包括術前心理護理與準備、術中護理及術后的護理觀察。觀察護理效果。結果65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患者3~5d治愈出院。結論嚴密、細致的術中監測與觀察,良好的術后護理是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獲得手術成功的關鍵。

  【關鍵詞】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護理

  先天性心臟病是威脅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見病,以前往往采用開胸的手術方法治療,創傷大,住院時間長。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心血管診斷治療的進步,先天性心臟病實行介入治療,根據X線顯影,在體外操作各種導管進行治療,具有創傷小、風險低、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無手術瘢痕等優點,介入治療廣泛地應用于臨床。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xx年3月~20xx年3月收治的65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男22例,女43例,年齡7個月~55歲,平均年齡9歲,房間隔缺損23例,室間隔缺損28例,動脈導管未閉12例,其中房室間隔均缺損者2例。15例患者于靜脈麻醉下進行,50例患者于局部麻醉下進行。

  1.2護理方法

  1.2.1心理護理術前患者出現焦慮、擔憂心理[1],為解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護理人員向患者解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優點、可靠性,介紹與治愈好的患者聊天,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護士熱情積極地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向患者解釋手術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消除患者及家屬顧慮。

  1.2.2術前常規檢查術前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拍胸片、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出凝血時間、乙肝系列檢查。術前常規備皮,做藥物過敏試驗,病情許可酌情沐浴、更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并記錄,如體溫升高應進行治療,待體溫正常后3d再做手術。同時觀察穿刺部遠端搏動情況。術前<1歲嬰兒、成人術前4h禁食水。靜脈麻醉者術前8h禁食水。

  1.2.3術中監測患者進入手術室后,使其仰臥于導管床上,吸氧,建立靜脈通路,用生理鹽水維持通路,連接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儀。術中密切觀察心率、呼吸、血壓、氧飽和度,靜脈麻醉者使其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密切觀察心電監護,觀察術中心律失常情況,如出現房室傳導阻滯等隨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2]。

  1.2.4術后護理術后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氣道通暢,預防誤吸引起窒息,吸氧并進行心電監護和血氧飽和度監測,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情況,密切觀察是否有房室傳導阻滯和心動過緩,注意有無心包填塞表現。術后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滲血或出血,肢體動脈搏動、顏色、溫度、感覺變化情況。穿刺部位用繃帶加壓包扎,穿刺側肢體制動12h,術后臥床24h,12h后使穿刺側腿伸位,平臥位與左側臥交替,指導家屬按摩腰背部和肢體,預防靜脈栓塞。如無出血,24h解除加壓包扎繃帶,下地適當活動。

  1.2.5并發癥觀察與護理如發現室間隔缺損封堵術后出現殘余分流,若分流量大、流速快、有可能溶血,密切觀察有無醬油色尿,化驗尿是否有紅細胞,若出現溶血迅速報告醫生處理。室間隔缺損者術后有可能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注意心電監護,發現房室傳導阻滯及時報告醫生處理。房間隔及室間隔缺損術后可發生封堵器脫落,密切觀察心臟雜音變化,報告醫生檢查處理。

  1.2.6出院指導術后3個月保持心情愉快,適當休息,逐步增加活動量,遵醫囑出院后1、3、6個月定期到醫院檢查。繼續服用腸溶阿司匹林抗凝,注意用藥劑量,定時復查肝功能。觀察有無皮膚、牙齦出血,需要時進行凝血功能檢查。出院后6~12個月定期復查心臟B超、做胸片。

  2結果

  65例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手術成功率為100%,術后3~5d出院,隨訪18個月,無封堵器移位、無房室傳導阻滯、無溶血現象發生。

  3小結

  介入療法是先天性心臟病首選的治療方法,隨著科技的進步,介入治療方法的提高和器械的改進,逐漸提高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效果,做好心理護理及術前術后護理工作,優化服務態度,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獲得手術成功的重要措施。

  參考文獻

  [1]張琴,王麗,高雪萍.冠心病介入前后心理護理.新疆中醫藥,20xx,32(1):37-38.

  [2]戴慶研.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介入手術圍術期護理.黑龍江醫藥,20xx(6):1505-1506.

  護理學的論文 篇5

  摘 要: 本院骨科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應用整體護理,提高了護理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促進了護理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提高了護理質量和水平,為病人提供了適合個人的最佳護理,讓病人受益,達到使病人滿意的目標。

  關鍵詞: 骨科臨床護理整體護理應用

  人文觀念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產物,我們從思想教育入手,建立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的護理文化,滿足服務對象的全方位需求,明確轉變觀念的重要性、迫切性,真正理解以患者為中心的內涵和護士的職責。

  整體護理是以病人為中心,以解決病人的問題為目的的新型工作模式。它有著深刻的內涵,由原來的單一的“疾病護理”轉變為“從疾病到健康”的全過程整體護理,以解決患者健康問題為目標的護理方式。這就要求護士必須具備多學科的知識,不僅僅打針發藥,還要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解決患者實際存在的健康問題。護士的角色也不僅僅是照顧患者,還是健康的宣傳者、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護理工作不再局限于以疾病為中心,單純地執行醫囑和進行生活護理,而是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為其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的全方位的全程護理。

  一、做好入院病人的詳細宣教,幫助病人盡快適應環境

  病人入院后,其周圍環境與生活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希望能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和精心診治。護士要滿足不同層次病人的需求,采取各種方法,做好入院病人的詳細宣教,幫助病人盡快地適應環境。病人不僅僅是生物個體,也是社會中的一員,必然受到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友,使病人在溫馨、優美的病房環境中接受治療與護理。把病人的健康過程當作服務范圍,真正體現“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深入病房,認真完成各項工作,精心做好每項操作檢查,及時為病人進行評估、資料收集,確認現存和潛在的健康問題,并制訂相應計劃。通過每天的護理查體,穩定病人的情緒,加深護患之間的信任,讓病人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二、從整體護理觀念出發,做好健康指導

  1.疾病知識的指導

  根據病人的認識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由淺入深向病人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并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以使其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2.飲食與藥物的指導

  根據病情指導病人合理飲食,增加營養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如多發性骨折術后,為了促進骨折愈合,應給高營養、高蛋白飲食。因病人長期臥床,為防止便秘,應給多維生素粗纖維飲食。指導病人正確用藥,嚴格按醫囑給藥,向病人講述用藥劑量、不良反應、處理措施等,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用藥知識。

  3.做好心理護理是病人康復的保證和動力

  應通過向病人介紹該疾病的病情治療過程、成功病例及注意事項,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狀態,心理康復與功能康復協調,盡快恢復生活自理能力。自開展整體護理以來,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都得到進一步的落實,病人的心理障礙得到克服。

  4.正確指導術后的功能鍛煉

  針對骨科術后病人的功能鍛煉,向患者及家屬講明功能鍛煉對肢體康復的重要性,要有計劃地進行。

  一般先幫助患者進行被動活動,逐漸過渡到主動,先做患肢遠端功能鍛煉,再做全身活動,活動強度由低到高,時間由短到長,保持關節良好的功能位置,教會并演示功能鍛煉方法。

  5.正確指導護理的方法

  對長期臥床的病人,需教會患者及家屬預防褥瘡的護理方法。如定時用溫水擦洗皮膚,然后撲上爽身粉,以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幫助骨折患者的肢體放置功能位,抬高肢體,有利于血液回流,減輕腫脹。

  協助患者翻身拍背并指導多飲水,預防墜積性肺炎及泌尿系統感染。

  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指導每日2―3次腹部順時針按摩15分鐘以保持大便通暢,對便秘患者采用中醫操作耳穴壓豆大腸、直腸、交感等穴,通過經絡的傳導刺激腸蠕動,并使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以增進機體抵抗力。具體措施:保持環境安靜并向患者宣教在養病期間可聽聽輕音樂、小品、相聲,以松弛長期緊張的神經;向患者及家屬宣教多進百合、蓮子、紅棗湯,以養心安神;耳穴埋豆心、皮質下、神門穴,叮囑患者臨睡前按壓埋豆的耳穴15分鐘;叮囑可洗腳的患者睡前熱水泡腳后自搓腳心左、右各100次,以此使患者每日都有良好的睡眠。

  三、創建科室品牌,護理措施人性化

  為讓患者感悟護士的真情,護士站備有老花鏡、針線盒。制定了“首問負責制”,“八聲”――來有“迎聲”走有“送聲”等,“十個一”――“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聲祝福、一張醫患聯系卡等。認真做好在患者入院的24小時內做好“六潔”工作,包括修剪指(趾)甲、洗頭、洗腳、擦身等,并認真做好入院介紹和指導等。護士在對患者進行每一項護理技術操作時做到:操作前有問候、有告知,告知患者此項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項,需要患者如何配合,等等。操作后有注意事項的交代,且在為患者進行導尿、灌腸等操作時注意為患者遮擋,避免暴露隱私部位;颊呷ポo助科室進行的一切檢查治療都有醫護人員陪同。在進行護患溝通時,在不同場合運用適當的語言?剖颐吭抡匍_一次工作座談會,廣泛征求患者意見,對出院患者要詢問其對“出院指導”掌握的情況,并送給患者出院聯系卡片,由責任護士將患者及家屬送至電梯口。

  四、指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力

  指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力,堅持適宜的功能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要求定期來院檢查。

  整體護理工作在骨科運行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但效果是顯著的。病房管理及各項護理質量明顯優于未開展之前。各種職責、制度的建立及考評的合理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廣大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體現了自身價值。由于護患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護理工作取得了患者及家屬最大限度的配合與支持,有效地預防了骨折病人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馬駿.醫院質量管理方案規范化及評價標準的探討.中國醫院管理,1995.

  [2]閻惠中.現代護理管理與質量檢控.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6.

  護理學的論文 篇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中較為常見的臨床并發癥之一,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會對患者的周圍神經造成一定的損害;颊呋忌洗瞬『,會對患者足部的皮膚造成感染等,且不易恢復,影響患者的下肢行動能力,從而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報道指出,此類疾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嚴重者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1].糖尿病足患者需要較好的治療及護理相互結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常規的西醫護理已無法滿足患者的要求,筆者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醫調護法對其進行護理,發現效果較好,不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且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xx年2月~20xx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隨機抽取86例做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達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對其進行了相關檢查,確診為糖尿病足患者。對照組患者43例,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49~77歲,平均(61.5±1.5)歲,病程5個月~14年,平均(7.6±1.1)年;觀察組患者43例,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齡50-78歲,平均(61.7±1.6)歲,病程5個月~14年,平均(7.6±1.1)年。兩組患者均排出心肺功能不全及惡性腫瘤等,且在病程及年齡方面比較,無較大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西醫護理措施對其進行護理,包括合理安排飲食、監測血糖、足部清潔等。觀察組患者采用中醫調護法對其進行護理,具體為:①中藥調理:糖尿病足患者在中醫中一般屬于氣陰兩虛,多會出現肌膚失養,可根據患者的自身體質對其進行對癥治療,可采用生姜、桃仁、紅花等藥物用水煎服,1劑/天,服用后藥物的殘渣可采用棉布包裹后,敷于患處;②中藥足。焊鶕颊叩牟“Y,才可采用活血止痛的藥物,用水煮后倒入木盆中,待水溫將至40~45℃時,進行足浴,水溫不可過高以免燙傷皮膚,若水涼后可加入少量熱水,早晚各泡1次。在浸泡后,可對其足部進行按摩,分別對兩腳的太沖、隱白、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重點按壓,按摩的過程中要控制好力度,以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傷;③情志護理:此類患者因病程時間較長,多會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在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要對與其進行交談,給予鼓勵和安慰。

  1.3評估觀察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為顯效:疼痛及腫脹等臨床表現消失,潰瘍完全愈合且顏色正常;有效:疼痛及腫脹等臨床表現基本消失,潰瘍面與治療前相比有較大改善;無效:疼痛及腫脹等臨床表現依然存在,潰瘍面與治療前相比無縮小或增大。同時對兩組患者的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比較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結果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3.02%、79.06%,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5.3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4%,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糖尿病的發病率已在逐年升高,且具有低齡化的發展趨勢,糖尿病足是此類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不但會影響患者的肢體功能,還會對患者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影響[2].中醫認為氣陰兩虛是此類患者的主要證型,本文采用中醫調護的方法對其進行護理,對患者進行中藥調節,改善患者氣血運行,而后對足部進行中藥足浴并輔以按摩,提高足部溫度,從而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生長,同時配合情志護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增加患者的治療積極性。且從本文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對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醫調護法對其進行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魏華偉,劉桂娟,魏玉玲。社區分級管理對糖尿病足危險因素的控制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xx,47(10):923-926.

  [2]劉敏。綜合中醫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足預防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xx,21(26):2960-2963.

  護理學的論文 篇7

  摘要:老年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內容較為枯燥,教學方法合理有效的運用與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對所在學校老年護理學常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進行了總結并分析利弊,提出面對當前老年護理崗位的需要, 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 :老年護理學?傳統教學方法利弊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首要的社會問題,為如何培養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老年護理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老年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內容包括老年人身體各系統的變化和護理、老年人精神和心理護理、家庭護理、老年病的康復等,它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學生覺得難學,教師也覺得難教。如何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尚待進一步探討。然而,教學方法合理有效地運用與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筆者對所在學校常用的老年護理傳統教學方法的利弊進行了總結,以利于有效地進行教學改革。

  一、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是指在傳統教學理論規范下的課堂教學。杜威對傳統教學有如下見解:“教育上所用的教材由過去已經編好的一系列知識和技能組成,因此,學校的重要任務就是把這些知識和技能傳授給新的一代!焙諣柊吞卣J為傳統教學方法一是以教師為中心,二是以傳授書本知識和技能為主要任務,三是以教室為基本場地。根據調查,傳統教學方法在當前課堂教學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并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發揮著作用。

  二、傳統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在教學效果上,教師起到示范作用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主體,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示范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好學是傳染的,一人好學,可以染起許多人好學。就地位論,好學的教師最為重要,想有好學的學生,須有好學的先生!痹诶夏曜o理學教學中,職校學生的基礎較差,學習興趣及自控力不高,這就需要一個好學的老師作為他們的榜樣,帶領他們前行。

  2.在教學內容上,循序漸進,啟發誘導

  老年護理學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是綜合性強,比較枯燥,部分教學內容需要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例如,一些老年病的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護理問題等需要教師具備深厚功底,在授課時做到講解層次分明,層層深入,使教學內容從簡單到復雜,總結、反思進而升華,循序漸進。通過巧妙的設疑讓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后回答,從而達到啟發誘導、舉一反三的教學效果。最終,讓學生有規律地掌握知識、技能,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

  3.在教學時間上,經濟、高效

  老年護理學教學學時比較少,很難應對到多而雜的教學內容上,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學方法還是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對授課知識進行整合,依照教學目標,有層次地組織教學,達到前后知識的銜接,并融會貫通。

  三、傳統教學方法在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弊端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學方法片面地理解為只包含教的方法,忽略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筆者所在學校傳統的老年護理教學就沒有很好地考慮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教師都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標,沒有更好地考慮學生的發展,以及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過多注重了教師教的作用。老年護理學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弊端如下。

  1.在傳統教學中學生難以形成評判性思維

  老年護理學整個課程內容是以護理程序這一科學、系統的護理工作方法為基礎設計的,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運用它去實際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而評判性思維是有效實施護理程序的內在形式,評判性思維是現代護士核心能力之一,核心能力在護理專業及護理人員的能力結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位置往往限制了學生評判性思維的形成,被動地學習使學生習慣了教師將知識灌輸給他們,學生從不質疑教師講授的內容,被動地理解與記憶便成了他們主要的學習方法。一旦學生獨立面對問題時,必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與崗位需要是脫軌的。隨著醫療環境的發展及護士職業角色的擴展,老年人護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臨床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評判性思維決定了護士處理問題的能力、評估病人需要的能力以及為病人提供整體護理服務的能力。?

  2.單一的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滿足學生的特點和需要

  當今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是理論學習熱情不高,缺乏鉆研精神,缺乏學習動力,學習目標不明確,熱衷于網絡、游戲、追星等,根本無心學習。他們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缺乏艱苦的鍛煉,意志薄弱,學習惰性強。因此,完全采取傳統教學方法不能適應當代的職業教育要求,也難以滿足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職業學校學生雖然知識基礎比較差,但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觀念,適應性強,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所以,我們必須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以技能培養為核心,組織教學內容,設置教學環節等,重點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

  3.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加深學生對護理職業的認同感

  老年護理學是護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具有典型的綜合性應用的特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以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參與學習,造成了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學生雖然將教科書中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治療爛熟于心,但面對真實的病例時卻不知所措。所以,應在教學中創設臨床情景,形象直觀地將臨床引入課堂,讓學生熟悉臨床護理的工作流程,體會不同階段護理工作的動態變化特點。這對激發學生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至關重要。

  4.傳統教學方法難以培養學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健康教育者是目前社會對護理人員更加強調的一個角色,尤其是老年護理崗位。隨著人的老化,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加強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預防意識及控制疾病的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護士作為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其健康意識和教育能力直接影響到健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傳統教學方法對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授難以使學生認識、體會、擔當健康教育者的角色,導致學生缺乏責任感及角色意識,更不能達到能力的培養。

  總之,傳統教學方法是長期教學經驗的結晶,有很多合理因素可以繼承。例如,在幫助學生學習老年護理學系統知識和基本技能方面非常有效,我們不能盲目拋棄。但如果不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就會壓抑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鑒于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弊端,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如何使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達到最優化,筆者想強調兩點:第一,要充分了解老年護理崗位的職業要求;第二,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結合教學資源、教學學時等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劉文海.課題式教學方法與傳統式教學方法在高校專業教學中差異性比較[J].美術教育研究,20xx(13).

  [2]樸姬善.傳統教學法與現代教學法優化整合實證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xx(5).

  [3]李有成.談談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與現代教學方法的特點[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xx(S2).

  [4]閆瑞芹,沈寧.護士核心能力的研究與發展現狀[J].護理研究,20xx(18).

  [5]朱正宏,馮小東,劉靜明.seminar學習模式在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口腔醫學,20xx(13).

  [6]韓偉.如何提高護士做好健康教育的能力[J].實用醫技雜志,20xx(12).

  [7]呂紅,孔令粼,李莉.護理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時珍國醫國藥,20xx(19).

  護理學的論文 篇8

  摘要:文章探討了老年護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抽取云南昭通市衛生學校100例護理系學生,運用案例教學法開展老年護理教學,分析該教學方法的效果。分析結果發現:84%的學生表示能夠接受且喜歡該教學方法;96%的學生的考核結果達到合格;98%的學生能夠通過數據庫資料等多種渠道完成合格的作業,更多醫學護理論文范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醫學護理論文

  一

  《老年護理》是護理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老年醫學中的一個學科,同時又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相互滲透。本課程屬于護理學專業中臨床階段中的課程,是護理專業主干課程之一,也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是在學生掌握人體各系統基本疾病的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快速發現與判斷問題并能夠以嫻熟的技能迅速解決問題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

  筆者所教的班級為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人數通常為50-60人。高職學生優點在于動手能力強、思路靈活;缺點在于求知欲、耐性、自制力較普通大專學生差。因此,在班級人數如此多的情況下,課堂紀律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如果教學課堂氛圍寬松,有些學生便會溜號、搞小動作或擾亂課堂紀律,影響教學質量;反之,如果教師板著臉讓學生規規矩矩的`,又會使課堂牢籠一般沉悶,同樣對教學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著名的數學家托蘭斯曾說過:“要使教學成功,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各種渠道來培養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老年護理教學中以方案設計為基礎的教學法是指,學生每6~10人為一小組,由教師提出需設計的內容及要求,學生根據內容及要求分組討論。討論中學生可通過各種途徑(書本、網絡等)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將討論結果由小組代表上臺進行講述。其他小組代表和教師對其表述內容進行評分(評分標準以正確、全面、創新為標準),取平均分為該小組本次課堂得分,計入平時成績中。

  筆者應用方案設計教學方法每次2學時,第一學時提出內容和要求,學生討論;第二學時學生代表對其小組設計方案進行講解,相關人員評分統分,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二

  1.預習中的方案設計,應用在教學中總論部分,該部分內容廣泛,但不深入。通過方案設計,可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主動探索、學習、創新,同時對所學內容進行掌握,對后續分論內容進行預習,使學生心理上喜歡本門課程。

  例如,針對老年人特殊心理需求與護理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列出預習方案:設計一個養老機構,并合理安排該機構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以滿足他們身、心等各方面特殊的需求。要求設計內容含養老機構環境、規模、作息時間、飲食安排、工作人員種類和數量、老年人每天活動內容及方式等。

  2.復習中的方案設計,可在分論內容即將結束時根據課程內容進行應用,可促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自主進行提前復習,對各章知識點進行掌握,避免出現考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

  例如,分論中針對老年期其他常見問題的護理中跌倒這一內容,教師列出方案設計:以安全保障為主,請設計一位居家老人的居家環境及其健康指導。要求:設計內容含簡述老年人目前基本情況;居室設置含房間功能、家具功能及位置特點、安全設備、照明等內容;健康指導含疾病健康指導、飲食和活動安全等內容。

  三、應用方案設計教學法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適用范圍。適合小班學習,班級人數不超過60人。分組時根據教室實際座位安排,以方便學生討論為宜。由學生自行挑選小組代表。一旦小組成員確定,可一學期中固定小組成員,避免每次分組浪費時間,以及小組成員之間缺乏默契和歸宿感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2.適用原則。在學期中應用次數不可太多,否則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影響教學效果和質量。用于教學的案例一定要具有代表性,且不宜太過復雜,否則課堂時間難以把握。

  3.及時小結評價。教師應給予準確評價,要表揚先進,指出不足,提出改正意見措施,這些工作也可由學生整體評議。但不管如何,應做到準確、公正、客觀、全面,工作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課堂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建萍.老年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

  [2]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

  [3]孫建萍.老年護理學習指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xx.

  [4]高貴賓.物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性[J].新校園理論,20xx,(11).

  護理學的論文 篇9

  摘 要: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12月期間兒保科體檢正常的健康兒童50例(正常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12歲,平均(6.42.6)歲;

  關鍵詞:醫學護理論文發表,發表醫學護理學論文,褥瘡護理論文投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12月期間兒保科體檢正常的健康兒童50例(正常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2~12歲,平均(6.4±2.6)歲;選取同期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100例(觀察組),男56例,女34例,年齡2~12歲,平均(6.3±2.5)歲,均符合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兩組兒童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兒入院當日檢測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數量,次日抽取靜脈血送免疫室待測。

  1.2方法

  1.2.1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指定檢驗科專人操作,采用EDTA-K2真空負壓抗凝管靜脈采血,輕搖混勻,然后選用Sysmex20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測定嗜酸性粒細胞數量。

  1.2.2血IgE檢測:由護士抽取患兒晨空腹靜脈血5ml,置于不抗凝無菌試管中送檢驗科,待血凝后由指定免疫室專人離心獲得2000r/min,離心5分鐘收集血清,置-40℃冰箱中凍存待檢。應用美國Everong公司生產的酶法試劑盒,Clinibio全自動酶標儀,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IgE水平,按試劑盒要求操作檢測。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的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給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性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正常對照組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0.23±0.16)×109,觀察組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0.41±0.25)×10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正常對照組血清IgE(105.13±25.63)KU/L;、觀察組血清IgE(232.53±35.21)KU/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3討論

  近年來國內外報道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3],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病機制主要有呼吸道上皮的吸附作用、病原體直接侵入及免疫學紊亂等學說,根據觀察發現[4],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直接損傷氣道上皮,增加氣道高反應性,促進淋巴細胞、巨嗜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聚集,釋放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引起氣道的'慢性炎癥,同時肺炎支原體還參與神經介質及其相關受體和酶的改變,引起氣道狹窄和炎癥。有研究認為[5],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IgE,由IgE介導I型變態反應發生,并由此導致氣道高反應性,進一步說明了肺炎支原體既是感染源又是過敏源。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末梢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和血清IgE水平均比健康對照組顯著增高,說明與機體的高敏狀態和超敏反應有密切關系。我們認為,肺炎支原體感染過程中,存在機體高敏反應,并且致使機體出現免疫調節功能紊亂。

  護理學的論文 篇10

  為更好地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和社會經濟發展、醫學技術進步的形勢,促進護理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護理質量和專業技術水平,維護人民群眾健康,護理理念、工作內涵、專業技術和服務領域得到一定發展;護理教育從單一層次的中等護理教育逐步轉向為中專、大專、本科及本科以上多層次的護理教育體系;建立了護士執業準入制度。高職教育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護理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工作,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在新形勢下對《中醫護理學》這門課程進行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是一個應該積極探討的問題。

  1、人才培養的方向決定《中醫護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

  護理人才培養方向,現階段乃至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高新技術在診療工作中的運用,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護理在急危重癥、疑難癥患者的救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理服務不斷向家庭、社區延伸,家庭護理、臨終關懷、老年護理、日間病房等多樣化的社區護理服務有所發展;面向農村基層及城鎮社區,面向各醫藥行業,面向各級醫療機構的醫技崗位,面向各級各類康復保健機構,以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為中心,培養技術應用型、高級技能型、勞動服務型的全方面發展的專門護理人才。而衡量高職教育畢業生素質的標準主要是畢業生的應用能力和技能及綜合素質。由此可見,高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及時滿足社會生產的需求,其發展的動力源于行業對勞動者職業技能的要求和變化。

  在我國廣大農村,仍普遍存在技術力量薄弱、設施簡陋、人才匱乏等問題。這就決定了高職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廣大農村有著廣闊的就業前景。而培養適合農村基層工作、能中能西、能醫能藥、能防能護的“學得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就是勢在必行。

  2、《中醫護理學》課程改革的思路

  2.1在教學計劃的`制訂上要特別突出技能培訓,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基礎理論教學本著“必需、夠用”為度。要使學生明確自己畢業后的職業定位,使學生明白學習這門課程可以使自己拓寬就業渠道,從而使其認識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達到增加學習興趣的目的。同時又能使學生自覺地早實踐、多實踐。亦可根據中醫學的特點,邊學習理論,邊實踐;蛑苯訌呐R床見習入手,再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帶領學生深入基層,參加社區醫療保健服務等途徑,強化能力培養。使《中醫護理學》課程從以往的知識―能力型,向知識―能力―素質型教學模式轉變。

  2.2授課形式多樣化

  教師課程講授應改變傳統主動教、被動學的單一模式,應以課堂討論、啟發式提問、角色扮演、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方式,開拓學習思路,增加學習興趣,在理解中記憶,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學習過程中的枯燥乏味。采用多種教學模式。除常用課堂教學外,還可帶學生參觀中藥標本實驗室、藥用植物院、甚或是中藥種養殖生態基地等形式,使學生在課堂外也能學習。在生產與學習實踐中搭建橋梁,不但能拓寬知識面,加強記憶,更能方便學生更早地參與到實踐中,走向社會后就能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利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能通過圖片視頻看到中藥的鮮藥、成藥、飲片等性狀以及中藥的產業化發展,便于通過形象記憶加深印象。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所以還應根據中藥性能的分類,講授相關的常用食物的性味和中醫食療的基本知識。

  2.3增強實用技術的教學

  作為康復保健的重要手段,推拿技術具有適用范圍廣、經濟實惠、療效顯著、針對性強、無毒副作用等優勢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梢院敛豢鋸埖卣f,幾乎所有的人都要或多或少、主動或被動地接觸到這門技術。而作為一名強調動手能力的社區醫療保健工作者,一點推拿知識都不會是不可想象的。除保證正常教學外,還可以通過開設選修課的形式,使學生學習到常用手法的規范動作,并掌握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手法診治。

  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和優勢為主線,注重中醫藥技術在護理工作中的作用。要根據中醫護理防重于治、注重養生的思想,發揮中醫護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養生康復中的作用,突出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護,加強中西醫護理技術的有機結合,促進中醫護理的可持續發展。高職學生大部分來源于高考,其畢業后是高級實用型人才,滿足社會職業的需求。以后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可根據個人的能力進一步深造,向更高層次發展。作為高職教育工作者,更應在教學改革的實踐中,緊扣時代脈搏,開拓進取,為“人人享有衛生保健”而努力奮斗。

  護理學的論文 篇11

  摘要:人們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護理糾紛的發生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因此,如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達到患者滿意的高質量的護理,是目前護理工作者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探討產科常見護理糾紛的因素,提出有效地防范措施,從而增強產科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減少護理糾紛,提高產科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產房隱私 護理 相應措施

  1 產房隱私內涵

  隱私通常被人們理解為身體的隱蔽部位,而據資料記載隱私的標準定義最先是由美國法學家沃倫(Ssmtiel D.Warren)和布蘭德斯(LouisD.Brandeis)于1890年提出的,后來逐漸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隱私是指患者不妨礙他人及社會利益的個人心中不愿告訴他人的秘密,它主要包括個人身體秘密、身世及歷史秘密、有關家庭生活秘密、財產方面的秘密等。婦產科是個特殊的環境,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病史采集、體檢和護理操作中,常涉及患者方面的隱私問題,如生殖器官的暴露、未婚先孕、性傳播疾病、異;橛贰⒒橥獍閭H、生殖器畸形、不孕不育等,多患者對此存在不同的情緒反應和心理變化。所以,注重產房個人隱私保護顯得格外重要。

  2 產房隱私被暴露的原因分析

  在分析隱私被暴露的原因之前,我們很有必要先研究一下患者對隱私的認識。

  在進行婦科檢查時,需暴露隱私部位,很多女性患者,特別是年輕未婚女性,怕被男性看到,怕男醫生檢查,不愿有男實習生在場,覺得在男性面前暴露生殖器很難為情,同時也存在怕被家屬不理解的顧慮。有某些隱私的女性患者,例如:生殖器畸形、有性傳播疾病、未婚先孕等,在接受婦科體檢和詢問病史時,是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怕隱私被暴露而受到歧視或影響夫妻感情和正常生活,造成夫妻家庭不和,心里充滿矛盾和不安。

  2.1 病房、婦科檢查室的布局因素

  病房、婦科檢查室的布局不當會導致患者的隱私暴露。如病房較大,設施不齊全,病室環境差,個房間住7~9位患者甚至更多,中間沒有隔簾;某些常用無菌物品放置在婦科檢查室內,以至于患者在做婦科檢查時,常有醫護人員闖入檢查室取物。

  2.2 醫護人員素質因素

  醫護人員直接面對、接觸患者隱私,醫護人員認識隱私意識淡薄、觀念不正確、素質低下等也會直接導致患者隱私被暴露。具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意識淡薄。沒有真正理解隱私和隱私權的含義,以及保護患者隱私是醫務人員的主要義務之一等,也就無法從根本上重視保護患者隱私,并從言語和行為中反映出來。

  (2)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盡管醫學模式也由過去的以疾病為中心階段轉變到了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中心的階段,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存在著你是患者,我是醫生,我只要醫好你的病,而你只要配合我的檢查治療就行了的思想,從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感受。

  (3)服務意識較差,對患者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不了解,或不能很快適應。不能主動為患者服務,而是按照操作規程機械地進行著每一次操作,單純地用手和用腦做事,而沒有用心去做。

  (4)不尊重患者。如讓進修、實習醫生、護士查看患者時,不事先做好解釋工作,或未征得患者同意就執行操作,或檢查時不分時間、地點等。

  (5)職業素質較低。如在辦公室、走廊等地方,隨便談論患者病情、隱私,進出病室不隨手關門,在進行操作時接操作前要評估環境,符合保護患者隱私的要求,但實際上,為了省時間或怕麻煩或自認為沒有必要等而被忽視聽電話、接待同事或來訪者等。

  (6)不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現在很多診療操作都明確規定操作前要評估環境,符合保護患者隱私的要求,但實際上,為了省時間或怕麻煩或自認為沒有必要等而被忽視。

  2.3 醫院管理方面因素

  醫院管理不當也是導致患者隱私暴露的原因之一。如診室秩序混亂,表現為患者、陪人多,甚至婦產科診室里有男陪人等。探視制度不嚴格,探視人數多和探視時間長,有的病床24小時都有陪護,有時甚至有多人陪伴的現象。一覽表上寫明疾病診斷,來人通過查找便可知道該患者到底得了什么病。病歷資料管理不善,病、陪人趁機私自翻閱等。

  3 對象與方法

  3.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20xx~58月份產科患者116人(其中包括大月份引產15人),發放問卷116份,回收有效問卷110份,有效回收率94.8%。110例患者年齡18~36歲;97例已婚,13例未婚;文化程度,小學22例,初中38例,高中29例,大專及以上21例。

  3.2 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隱私認知、個人隱私有無被泄露、主要由哪些途徑泄露、泄露后的心理狀況。答案可多項,由患者自己填寫或口述。

  4 結果

  患者對隱私的'認識:56例(50.9%)認為病情屬于個人隱私;69例(62.7%)認為身體某些部位屬于個人隱私;32例(29.1%)認為婚育史屬于個人隱私;27例(24.5%)認為其他如心理活動屬于個人隱私。

  5 提高產房隱私護理的相應措施

  3.1加強醫護人員隱私保護意識

  由于產科患者有別于其他科室,入住產科,都無可避免的要面對醫護人員對婚育史、孕產史的詢問,以及身體隱私部位的暴露,如會陰部備皮,腹部監測胎心音,分娩時的截石位、不可缺少的肛檢與陰查、哺乳時乳房的暴露等,針對產科患者的特殊情況,醫院應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隱私教育,加強其法律意識,注重患者隱私保護。

  3.2 改善就醫環境

  門診設分診臺、診療室改造成“一醫一患一室”,并請家屬或親友在診室外等候,避免了患者尷尬解除心理顧忌,以便能詳述病情。病房改裝成單人或雙人房。

  3.3 提高醫護人員服務意識及水平

  (1)急診入院時,先把孕產婦安置人診療室,查看產前檢查情況。避免當著家屬或親友的面詢問病史及既往史,特別是孕產史,以防揭穿孕婦的隱私而引起家庭和社會問題。如果是未婚先孕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陰道出血、外陰裂傷或性病引起的生殖器官炎癥患者護士應做到一視同仁,不冷漠輕視。

  (2)檢查、治療及護理操作時,特別是在做肛檢、陰查及會陰沖洗時,應該關上房門或用屏風遮擋。操作時盡量避免與患者面對面,可采用側臥位導尿法。對手術患者,應做好隱私部位的遮擋,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操作期間不談論患者隱私,操作結束后應該幫助擦凈血污,穿好衣服,適當遮蓋后送回病區休息。

  (3)由于目前產時服務模式的改變,提倡導樂分娩及家庭式分娩,大部分孕婦分娩時都有家屬或丈夫陪伴,因此,在做檢查時應特別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技巧,并告知家屬不得亂竄產房,以免泄露和侵犯其他孕產婦的隱私。孕婦待產及檢查時,適當遮擋腹部及會陰,特別注意防止接產過程中不慎泄露產婦隱私。

  (4)對于妊娠合并性病或者其他傳染病的患者,直接安排住單人房間,做好保密和消毒隔離。一覽表及床頭卡上只寫姓名及床號,不寫診斷,F在很多醫院的護士站均為開放式的,醫囑的錄入轉抄與病歷書寫完善都在這里完成。因此,對病歷資料的管理顯得更為重要,應防止無關人員隨意翻閱病歷及治療本,以免泄漏隱私,電子病書寫后隨時退出界面或予以加密。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隱私保護也不是無條件壓倒一切的,當患者隱私和診療信息的保密會損害第三者生命健康利益及社會公共安全利益時,這時的保密必須讓步。

  4 結論

  護理工作性質決定了護士在工作中與患者的特殊關系。而產科患者診療及護理的特殊性,更容易導致患者隱私不慎的泄漏。因此,如何提高服務技巧和水平,強化法律意識,做好孕產婦隱私保護是每個產科護理人員應盡的法律義務和責任,我們應持慎重的態度,自覺維護患者的隱私權,避免無意的侵權行為,減少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參考文獻:

  [1]王湘,鄧瑞姣,保護患者隱私在護理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中國醫學倫理學,20xx,18(61:88-89。

  [2]戴慧萍,婦產科患者隱私保護的調查分析沖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xxA(20):1846。

  [3]潘孟昭,護理學導論,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38。

  [4]秦美珍,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xx,4(18):1693。

  [5]張新寶主編,隱私權的法律保護,第1版,北京:群眾出版社,20xx,610。

  [6]蔣建設,潘偉民,丁淑君,等,女性患者臥位導尿的觀察,實用護理雜志,20xx,19-48。

  [7]施衛星,楊廷忠,護士應如何看待患者的隱私權,中華護理雜志,20xx,36:312-314。

  護理學的論文 篇12

  護理學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臨床醫學基礎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型科學。它研究疾病預防保健、疾病治療與疾病康復過程中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術及其發展規律,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1 現代護理學的特點

  現代護理學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注重知識、尊重科學。現代護理學創始人南丁格爾曾概述的護理工作特點:人是各種各樣的,由于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及文化程度的不同,所患疾病也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人都能達到治療或康復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門最精細的藝術。她附帶了自己最具魅力的特色,要求護理遵從于她的倫理性,即在工作中富于人道、博愛和奉獻精神,提升工作質量,讓患者從生理、心理及其環境中康復而舒適和諧。

  2 現代護理發展的面臨的主要問題

  管理體制與日益擴大化的工作范疇不相適應;護理人員素質與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保健需求的不相適應;護理人員的繼續再教育與不斷發展、更新的知識、技術的不相適應;社會認知層面與護理工作的不相適應。

  3 現代護理學的發展要求

  現代護理工作已向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減少患者痛苦的全過程拓展,它要求護士具備廣博的知識、嫻熟的技能,全程、

  連續地著眼于整體人生活心理文化、精神及和諧環境的管理,遵從她的科學和技術性,及時地服務于患者,如Ⅱ級護理要求2 h查房一次,Ⅰ級護理15 min巡查病房一次。

  加速護理工作制度化管理進程,從護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職責、操作常規、護理流程的規范化到醫院環境管理,包括整體護理質量控制管理,醫院感染質量控制管理、物質和藥品儲備的'管理。

  強化護理的質量意識,從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到終末質量進行科學、連續的控制管理,使護士積極主動地成為最有效的協作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提倡護理工作全程的零缺陷管理模式,重視前瞻性控制:預查、預想、預糾,把缺點和糾紛控制在萌芽狀態,從而實現醫療護理服務的最終目標-患者安全。

  發展現代醫院的優秀的護理文化,即注重培養護理的團隊精神,建立優質的人文護理,提倡文明的護理語言、舉止文雅、溫情、工作負責,患者來時有迎聲、問時有答聲、答時有笑聲、走時有送聲、得到患者合作有謝聲、進行治療時有稱呼聲、操作失敗時有道歉聲的溫情服務。建立科學、流暢的護理工作流程,提倡便捷、和諧、靜謐的護理效果。

  培養護士良好的職業形象,在扮演護理者這個角色時用愛心、用寬廣和扎實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精湛的護理技術服務于患者。

  重視醫德醫風建設,加強護患溝通、與患者零距離地完成護理服務,恪守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護理學的論文 篇13

  摘要:將循證護理運用于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積極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滿足老齡社會的護理人才需求,對于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循證護理學;教育

  分析和評價證據據。通過查找獲得大量的研究證據,既有臨床試驗,又有經驗總結,其中可能還會有對立的觀點。告訴學生系統文獻回顧或研究趨勢分析獲得的多項隨機控制實踐性科研結果可信度最高,其次可信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至少一項隨機控制的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類試驗性科研獲得的實證、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獲得的實證或護理專家的臨床經驗和專家組的報告。

  指導和實施護理。對特定的病人個體需求做出評估和判斷,指導學生制訂護理計劃和實施護理。首先實施基礎性治療:包括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治療糖尿病足的基礎和關鍵,在糖尿病出現肢端壞疽時,必須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治療。

  其次,由于皮膚循環障礙,鞋襪要穿的寬松、舒適,不宜過緊,以免妨礙足部血液循環。寒冷時要注意肢端的保暖,對溫度感覺、痛覺減退的患者讓其注意防止燙傷、凍傷。在護理措施實施過程中,每天觀察并記錄病情進展或恢復情況、監測血糖、進行搪尿病足防護的健康教育。

  分析和評價效果。根據研究證據和病人需要實施的護理,總結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和教訓,客觀地評價并記錄,達到豐富知識、提高學術水平和護理質量的目的。與學生共同總結此次活動所獲得的知識,肯定優點,發現不足。對自己應用的效果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

  評價方法與結果

  1.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在老年護理學學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期末測評,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采用同一套試卷,同樣的評分標準,組織統一的教師密封閱卷。考試成績按總成績及案例題成績,分別用spss13.0進行t檢驗,結果對照組平均成績78±6.11,實驗組85±3.97,兩者比較有明顯差別(P<0.01)

  2.問卷調查

  制定調查問卷,以開放式問卷形式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進行學習效果學習及評判思維能力的評價。調查問卷發放103份,收回103份,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調查結果見表1:

  討論

  第一,循證護理運用于教學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循證護理教學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臨床常見護理問題引人學習中,縮短了理論和臨床實踐的距離,使學生產生了查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發表不同的看法,爭論激烈,思維活躍,無形中培養和鍛煉了臨床思維和應變能力。

  學中有樂,樂中求學,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轉變為學習的'設計者與主動參與者,當學生發現運用自己主動獲得的知識幫助病人,為病人解除痛苦,便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這種成就感促使學生更加努力主動地學習,因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提高。有利于培養“實用型”人才。

  第二,循證護理使學生學會了運用評判性思維方法主動地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當學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以后,他們會發現在實際工作中技能的修正是很困難的,循證護理運用于教學中有利于幫助學生轉變這種觀念,驗證安全、出色的護理是建立在研究和分析以往經驗之后做出決定的理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增加其對護理知識及對實踐標準變革方式的了解。它要求學生用現有的、最好的研究證據去發現易被忽視、易危及患者生命的潛在的信息,使他們發現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加強,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增加其職業自豪感。

  第三,循證護理的應用提高了護生的專業護理、計算機和網絡等知識,使學生真正得到了所謂的“漁”,獲得了進行臨床護理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其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實踐工作。使他們在各方面都得到鍛煉和發展,它打破了基于經驗、輕視研究的傳統,使學生主動鉆研知識,善于尋找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查閱科研文獻和資料,學習并掌握科學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的方法,有利于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提高他們的護理科研能力,而護理科研的深入發展又為循證護理的發展莫定了基礎。

  第四,循證護理有利于促進教師的自我完善。

  為了引導和控制學生討論,教師提出的問題既要是對患者的健康有最重要影響的,又要是最有可能得到理想答案、最令學生感興趣的護理問題。課前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查閱資料。護生了解的知識越多,對教師教學方法的能力要求就越高。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先進的理念和技能、靈活的教學手段,這樣既能促進教師自身知識的更新和完善,又能使護理教學充滿活力。

  總之,將循證護理運用于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積極應對我國老齡化社會的發展,滿足老齡社會的護理人才需求,對于我國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確保繼續護理學教育實效性的探討畢越英; 張秀英; 郭淑蘭; 裴顯俊中華護理雜志20xx-11-05

  2、對繼續護理學教育運作中存在問題的分析陸愛平 ; 楊茜 ; 周克雄 ; 方玉桂中華護理雜志20xx-08-05

  護理學的論文 篇1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主要以作者所在的醫院為試驗點,對本院20xx年1月~20xx年1月期間入住的普外科住院的106例患者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其中女50例,男56例,年齡在20~28歲之間,平均年齡是45~65歲之間,腹股溝斜疝手術22例、內痔手術18例;包皮環切除手術40例、扁桃體切除術手術26例,通過對普外科住院部的106例患者進行連續性護理實踐工作,并收集期間的相關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

  1.2 介紹連續護理的具體方法。

  在醫院中應用連續護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建立護士和患者之間緊密、周到的一種新型的護理形式。護理人員可以利用電子郵件、電話等現代信息技術工具與本院的患者和家屬保持聯系,隨時溝通患者的病情,實現互動式的溝通渠道,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發展情況、康復指標,使醫院的護理工作延伸的更加有意義。在連續護理實際工作中,我們需要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醫學知識的培訓、宣傳和教育的工作,反復講解普外科住院患者的日常護理常識和需要注意的細節,對患者采取無微不至的關懷,從醫學的護理到心理的疏導,盡可能對患者所提出不懂的醫學常識進行全面的講解,從而提升患者的.認知程度和生活的質量,最終提高患者康復的比例。

  1.3 分析連續護理的具體實施情況。

 。1)在醫院中全方面的為病患提供貼心的個性化康復指導。

  在本院普外科住院部,專業的護理人員為了達到個性化的康復指導,可以給患者發放一些健康問卷調查資料,讓患者根據自身病情的實際情況填寫詳細的資料。那么醫院就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所反饋的信息了解患者的個人信息以及自身對病情的了解情況,做到準確評估和了解患者、家屬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和真正的需求,然后進行改進和補充。

 。2)建立全新的醫療教育指導指南。

  在本院普外科住院部,專業的護理人員可以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不同要求的家屬制定出更加有針對性、更加有效的康復指導目標和訓練指導計劃,護理人員就可以根據患者的反饋信息整理出效果評估方案,方便為出院的患者提供藥物指導、康復咨詢、跟蹤服務與解答等方面的教育指導指南,有利于醫院和患者之間建立互相信任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2 提升連續護理人員的素質的意義。

  2.1 可以為患者出院后的連續護理做好基礎準備。

  由于專業護理人員的主要職責就是肩負對所有的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工作,因此,無需做常規的護理工作內容,這從根本上讓護理人員能夠專心進行健康教育的工作,而且能夠高度的重視健康教育指導工作的實踐,使患者在出院后仍然能夠繼續保持健康、規范的生活習慣,保障患者能夠按照要求服藥,進而降低患者再次犯病的幾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和延長生命,節約了醫院的各方面資源。

  2.2 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是評價護理服務到位與否的重要標志,而連續護理是從院內服務延伸到家庭的服務,可以讓患者出院后在家庭中仍然遵照醫院的習慣。因此,對住院期間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連續護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彌補患者出院后護理的缺陷,進而提升連續護理的實際效果,提升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

  3 結 論。

  在普外科住院部,連續護理對患者來說有巨大的意義,是醫院實行人性化服務的代表,因此,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和推廣連續護理工作,以提升患者的對醫院和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進而提高普外科住院患者的康復率,提高醫院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劉風麗。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xx(23):79-81.

  [2] 王金梅。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基礎護理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xx(20):109.

  [3] 季夢婷 , 周 嫣 . 連續護理國內外研究現狀 [ J ] . 護理研究,20xx(12):121-123.

  [4] 楊甜甜,周 艷,趙夢媛。社區老年慢性病連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醫學與社會,20xx(1):67.

  [5] 姜乾金。醫學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18-119.

  [6] 曹 虹。應用連續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綜合干預效果的研究[J].天津醫科大學,20xx(5):127.

【護理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護理學論文06-26

護理學的論文06-08

護理學的論文【薦】06-09

護理學畢業論文01-29

[優選]護理學的論文15篇06-09

護理學論文大全(15篇)06-26

護理學畢業論文14篇01-30

護理學畢業論文致謝(通用14篇)05-15

護理學試題與答案10-04

護理學試題及答案10-0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怡红院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亞洲綜合色色 | 无日本日本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