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一、欣賞書體的“門”字風格特點
師:今天上課老師帶來了一個字,想考考大家這是什么字(出示教具甲骨文門字)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呢?
師:厲害。中國古代的漢字許多就是象形字。其實,這個字中還有一個有關門的小知識,同學們看(對折教具)這個字左右兩邊是不是一樣,其實這是一個“戶”字,在古代單扇的門叫做戶,兩扇的才叫門,你看,用一個木棒把兩扇戶連起來就變成了門,是不是很形象。貼教具
師:大家看這有兩扇門(出示:教室的門傳統的門)認識這扇門嗎生:教室的門,
師:現代的門與傳統的門給你最直觀的區別是什么?生:一個精致一個簡單
師:在古代,門是一個家族社會地位的象征,是等級的象征,所以古人竭盡所能來裝飾自家的大門,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去了解中國傳統門的裝飾板貼全課題:中國傳統門的裝飾
二、整體感知門分類與結構
師:我們祖國地域遼闊,即使是古代傳統的門,由于地域、民族的差異,門的裝飾風格、樣式也是不一樣的,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播放圖片,教師邊介紹:欞星門、牌樓門、垂花門、趟攏門、藏式門等)師:看了這些門,你最喜歡那一扇門?
師:雖然門的種類繁多,樣式也有所不同,但門的結構一般是相同的,在中國古代建筑中,門一般包括門頭、門臉、門扇、門框、門檻等結構,其中,門扇是門最重要部件,并且人們可以根據安裝的位置把它分為板門與隔扇門,這節課我們主
要來了解板門的裝飾特點)。
三、探究板門的裝飾特點
1、了解板門上的構件極其特點,課件出示門扇
同學們看這就是板門,仔細觀察,門扇上有什么?
老師告訴大家這些門上的構件,這叫飾頁、門釘、門鈸、門環)(師板貼門鈸、門環、門釘、飾頁)
師:想進一步了解這些東西嗎?答案就在同學們課桌上的信封里,請同學們快速瀏覽,
交流反饋:
師:學習門釘的小組,把你們的學習成果向大家匯報一下
2、深入感受門鈸的造型與紋樣
師: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門鈸、門環、門釘、飾頁這些構件,都有實際的用處,同時經過古人巧手打造,它們又成了門扇上精美的裝飾。其中最突出的就要數門鈸了,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門鈸的魅力吧!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它們上面裝飾的圖案。課件欣賞不同的門鈸師:門鈸上裝飾著什么圖案
門鈸上的圖案題材豐富,我們一般把他們分成兩類:一類是具有吉祥、喜慶等美好寓意的象征性圖案,體現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祝福。另一類是不具有象征意義但起到很好裝飾效果的裝飾性圖案,常用花草通過重復組合來裝飾。
四、教師示范嘗試制作
師:這樣精美的門鈸,想要么?可惜沒地方買,還是讓我們用巧手來做一個吧,你覺得可以用什么來做,既方便有美觀,看看老師用什么做的。(出示大紙盤門鈸)大家仔細觀察每個門鈸上面圖案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在圓形中一般有這么幾種排列方式(板帖教具),誰來幫我連連他們屬于那種形式。
師:同學們真聰明,怎么做的仔細看老師
師:第一步,用彩紙剪出門鈸的外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剪出不同的形狀,注意要剪的比紙盤大一些;
第二步,在紙盤反面畫上各種你熟悉的吉祥圖案,也可參考老師給你們的資料。第三步,把紙盤貼到剪好的外形上,還可以適當的在剪好的外形上畫一些花邊,這樣,一個門鈸就做好了。
五、學生裝飾門鈸
師:下面,兩個同學一起合作完成一個門鈸,可以一個剪外形,一個畫紋樣,開始設計裝飾門鈸吧。
六、作業評價
師:我們來看看同學們裝飾的門鈸,你最喜歡哪一個?
七、總結
師:今天這堂課我們一起了解了中國傳統建筑中板門的裝飾,感受了中國傳統門飾的造型美與文化美,設計制作了精美的門鈸,最后讓我們敲響門鈸打開這扇門,進入其中,一起去了解、欣賞內門獨具中國特色的木雕門飾,下課!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美術教案-字的聯想
2,學習字的變化,側重學習筆畫的變化。美術教案-字的聯想
3,掌握字的書寫方法。美術教案-字的聯想
教學重、難點:
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
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學軟件、實物投影等。
學生準備:
1、 油畫棒 2、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師: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先來做個小游戲,游戲的名稱叫"猜字游戲",游戲的方法是:老師出題,用語言或形體動作提示小朋友們,通過提示,猜一猜是什么字,答對一題,每小隊得100分。課上的每題答對同樣得100分。
題目是:猜字謎(米,雨霧,明)形體動作(個,吊,六,小)
二、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令老師佩服,看來,每小隊都收獲不小,落后的小隊別著急,比賽才剛剛開始,精彩還在后面,加油吧!
師:通過剛才的比賽,老師發現一個問題,一個字原來有這么多生動有趣的意思在里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這些會變的字。出題。
三、新授
師:老師這兒有一個"海"字,看到它,同學們一定有好多關于大海的知識要告訴老師,那就說說吧?
生回答
師:你們說得都挺好,看看今天的大海里來了誰?"海"多媒體演示
師:問問同學們現在的字是誰呢?
生:是大海的"海"
師:它還是"海",就像小朋友今天換了件新衣服,但你還是你。老師要接著考考你們。
師:春天來了,把你們了解的春天告訴大家吧?
生:樹發芽變綠了,小草從土里鉆出來了……
師:看到一個字,你們能想這么多,真了不起。春天真美呀,(演示"春",邊演示邊講解)
讓學生變一變"春",可變一筆或幾筆。
師:春去夏來,多媒體演示"夏"
師問:為什么這樣變呢?生回答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音樂感受,說出一個字?
"秋"的演示
師:秋去冬來,聽,什么聲音,哦,下雪了。"冬"的演示。
拼擺游戲
師:請兩位學生上臺做個"小實驗",找一找,拼一拼,變一變。
甜,辣,傘,油
教師示范:月
學生演示:"云"字
說一說
會變的字在生活中的運用。節約用水,大暴光,煙花,安全放火
比一比:變化前的字和變化后的字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想試試吧?把你們精彩的創意用筆告訴大家。
四、學生作業(背景音樂)
五、展示優秀作品
六、評講作業
1. 說一說自己的作業
2. 評一評同學的作業
3. 在你最喜歡的作業上打上"★"
六、總結
今天真是大豐收,同學們的創意太妙了,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找到更多會變的字,做一個善于發現、善于創新、善于思考的好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行!"
美術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茶文化的歷史,知道茶的相關知識。懂得包裝藝術的一些簡單方法。
2.嘗試設計造型別致、色彩和諧的茶具、茶葉包裝盒,或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茶具。
3.認識設計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中國茶文化的圖文資料。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播放《采茶舞曲》,教師表演茶道藝術,并斟上一杯熱茶,讓學生觀察茶葉在水中的姿態,欣賞茶水的色澤,聞一聞茶水散發出來的清香。請幾位學生品嘗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學生匯報、交流課前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到的中國茶文化信息,引出學習問題。教師:很多同學對中國的茶文化很有興趣,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運用網絡資源,通過自主探究,進一步了解中國茶文化。
2.明確目標,確定研究主題
(1)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你準備了解、學習哪一方面的知識?
學生將研究問題說出,教師板書。
(2)教師提供學習網頁。網頁的結構主要有9大塊:①“源遠流長的茶文化”;②“名茶大觀園”;③“制茶工藝知多少”;④“如何品茶及飲茶的益處”;⑤“清香的茶文化”;⑥“韻味茶館”;⑦“造型各異的茶具”;⑧“多彩的茶葉包裝盒”;⑨請您留言:研究了中國茶文化,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3.網上學習,自主探究
(1)學生通過網絡進行探究。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充分利用《中國茶經》網頁課件,通過超鏈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圖文資料,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2)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
4.匯報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學生分組,圍繞共同問題協作學習,通過收集、討論、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匯報交流的準備。(學生可利用復制、粘貼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匯報交流。小組之間進行充分交流,及時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5.發表感受,拓展延伸
(1)師生進入網上留言板,進行在線發言交流。
(2)學生個人留言完成后,認真閱讀、思考老師和同學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礎上,根據學習的感受和體會,鼓勵學生課后進一步學習,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畫一畫記錄家鄉茶文化的聯畫,并為下節課做好準備。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茶葉包裝盒,水彩筆或蠟筆。
(教師)課件,范作,收集各種茶葉包裝盒。
二、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導入課題。
(1)教師出示普通紙的茶包裝(里面裝著茶葉),請同學們猜猜它是什么?這樣的包裝讓人有購買欲望嗎?再拿出一個精美的茶包裝盒,將茶葉放進去。這樣呢?
(2)小結:一個精美別致的茶包裝,不僅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直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達到促進銷售的目的。好的茶包裝具有收藏價值,也可作為復用包裝再次使用,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弘揚了茶文化。
(3)揭題:今天我們學習茶葉包裝設計。
2.欣賞與評述。
(1)老師收集了很多精美的茶葉包裝盒,請同學們欣賞。
(2)找一找共同點:文字(茶名、品牌、生產廠家及簡要說明)、圖案、色彩。
(3)請學生談一談第一印象:美觀、醒目、色彩和諧、形狀各異……
3.啟發與嘗試。
(1)討論設計特點及規律。
①茶包裝的文字設計。
主要包括:茶名、品牌、生產廠名、簡要說明。茶包裝的文字是設計的重要部分,一個包裝可以沒有任何裝飾,但不能沒有文字,正如同一個人一樣,他一定有名字。你認為文字設計中哪些文字要醒目?哪些文字可以小些?
茶名、品牌要設計得較大,特別是茶名,而生產廠名、簡要說明可設計得較小。
提問:怎樣將文字設計得更美觀?(教師可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各種字體)
可以用到我們學過的各種美術字,如:黑體、宋體、變體美術字……
中國的書法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較強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適當地運用書法,能體現茶文化豐厚的底韻,體現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
也可以在文字的下面加上拼音字母或英文。
文字設計中增加詠茶的詩句等等。
②茶包裝的圖案設計。
提問:你打算在茶葉包裝盒上設計怎樣的圖案?
(茶葉本身的圖案,茶具、茶館的圖案)
茶葉是一種民族性的產品,可以運用一些具有強烈民族文化氣息的圖案如:體現茶文化的中國畫、裝飾紋樣、吉祥圖案以及民間剪紙、少數民族圖案……
茶葉出產地的風光圖片,詠茶的詩意圖。
運用學到的點、線、面和幾何曲線也是很好的表現方法。
③茶包裝的色彩設計。
提問:你認為在茶葉包裝盒上什么樣的色彩最能吸引你?
簡潔明快、華麗動人、質樸自然或清新淡雅的色彩。
注意問題:色彩和整體風格的統一,不能用色過多,否則形成不了色調。
小結:茶包裝設計中的文字、圖案、色彩等要素是與茶葉緊密相關的,并表現出整體和諧、統一、完美的藝術特點。
4.創意設計,作業練習。
(1)要求:今天我們來做小小設計師,用水彩筆或蠟筆設計茶葉包裝盒。
(2)學生確定茶名、品牌、生產廠名、簡要說明。
(3)學生作業設計,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對有創意的設計進行表揚和點評,以此來啟發其他同學。
5.師生共同評價,深入體會。
(1)自評:介紹自己作品的創作過程。
(2)組評、互評和教師評相結合。
6.提供主題,拓展思路。
了解和關注其他商品的包裝設計。
第三課時
一、課前準備
(學生)彩泥或粘土,茶具圖片資料。
(教師)課件,范作、彩泥或粘土。
二、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1)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好茶需要好的包裝,當然飲茶也要講究專用的茶具,比如:茶壺(出示紫砂壺)。好的茶壺,不僅實用,而且具有藝術收藏價值。
(2)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茶壺。
2.欣賞啟發,課件展示:
各個時期的茶壺(教師簡單地介紹)
提問:一個茶壺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壺身、壺嘴、壺柄、壺蓋。
3.如何設計。
(1)出示一個壺身為方形的茶壺。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還可以把茶壺設計成什么形狀?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小結:我們可以變出許多其他幾何形體的茶壺來。
教師:出示圖片。
提問:壺身變了,壺的什么部分也發生了變化?
小結:壺的嘴、柄、蓋等都應進行相應的變化,方對方,圓配圓。
(2)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茶壺都是用一些幾何形體來進行變化的,除了用這些形體來設計茶壺以外,你還見過別的茶壺造型嗎?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出示圖片:看看它們都模仿了什么東西似的形狀?
如果你來做,還能模仿什么東西設計制作茶壺?
學生討論,并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設計茶壺還可以用仿生形。
4.嘗試制作。
(1)我們欣賞了這么多茶壺,你想親自用彩泥來做一個嗎?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
(2)教師簡單示范造型、組合,并提出注意點。
(3)提出作業要求:設計制作一個或一套造型新穎的茶壺。
(5)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對好的、有新意的設計進行表揚,以此來啟發其他同學。
(4)課件展示學生設計的泥塑茶壺作品。
5.作業展評。
(1)自己評:介紹作品的創作過程。
(2)小組評、集體評和教師評相結合。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中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圖象)(美術語言等),以及根據圖象的特點而劃分的三大類別: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掌握這三種圖象類型的特征。理解三種美術作品的內涵并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美術語言;突破只能欣賞具象美術作品的局限,了解美術形象的基本種類;理解三類美術作品的內涵并初步掌握欣賞的方法。 難點:如何運用邏輯語言講授藝術語言。根據美術作品的圖象特征來劃分三種美術形態(具象、意象、抽象美術);從形象人手來理解三種美術形態的特點。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
四、設計思路:
1、以圖象與眼睛的關系(視覺藝術)的理解導入,然后直接分析、討論圖象通過那三種類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強調語言特色。其實不懂“美術語言”,就難看懂圖象的三種分類(具象美術、意象美術、抽象美術)的內涵。所以先以弄懂美術語言為先導,再了解圖象的三種分類;教師可以自己現場表演某一分類,增加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興趣。
五、課時:一課時
六、新課教學:
1、導入:對比:委拉斯開支(1650)《宮女》畢加索(1957)《宮女》
因兩幅畫所用美術語言等不同,所以我們對畢加索的畫難以看懂。
a、美術語言——特殊語言
“人有人言鳥有鳥語”海軍通信兵(旗語)啞巴(啞語)
比較:文學、音樂、舞蹈、戲劇
藝術語言的分類: 形體、明暗、色彩、空間、材質、肌理。
①形體:點線面體,表現輪廓結構。例:《花果冊頁》、《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現體積。例:《側椅的人體》、
③色彩:固有色、條件色、表現性色彩、裝飾性色彩;體現色彩表現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來籬圖》《草垛》 ④空間:實體空間、虛擬空間;創造或再現空間關系。焦點透視、散點透視。
例:《圣亞布拉恩教堂》《寒江獨釣圖》
⑤材質、肌理:材質、質地、表面紋理;體現材質美感、加強表現效果。例:大理石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及表現美的能力;
2、向幼兒進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保教育;
3、學習用線條的形狀疏密排列變化裝飾各種各樣的魚。
活動重點
重點: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美的能力。
難點:學習用線條的變化畫各種各樣的魚。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布置“海底世界”墻飾;
2.各種線描畫魚范例(突出形態的不同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彩筆、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海底世界》影碟,激發幼兒認識海底世界的興趣,解海底各種各樣的形態及花紋的魚。
1.提出問題:海底有什么魚?(幼兒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觀察魚的形狀,回答魚身上的花紋有什么不同?(幼兒自由交流回答)
(二)情景導入
1.講述故事:大海媽媽和魚寶寶。
小朋友都知道海底世界非常美,今天,大海媽媽帶著它的魚寶寶到我們班。
2.在海洋背景圖上出示范例,欣賞討論。
討論:
(1)魚寶寶的身體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討論交流)
(2)魚寶寶穿什么衣服,它和我們剛才在電視里看到的魚有什么不一樣?(自由討論)
小結:魚寶寶都有頭、身體、尾、鰭,它和我們在電視里看到的是一樣的,但電視里的魚色彩鮮艷而這些魚寶寶身上穿的衣服是單色的,有許多線條、圖案,有疏有密地排列著。
3.提出要求,續編故事
(1)師:有一天,許多船開來,船上的人用網把魚寶寶網走(收起范例),還留下
許多垃圾、汽油等。大海媽媽都喘不過氣,沒有美麗可愛的魚寶寶,大海媽媽傷心極,我們該怎樣幫助大海媽媽呢?
(2)啟發幼兒畫個漂亮的魚寶寶送給大海媽媽。
(二)幼兒創造性地畫線描畫:各種各樣的魚。
(1)教師提出要求
大海媽媽說:她最喜歡個子大大的穿單色花紋衣服的魚寶寶,如果是她從沒見過的魚寶寶就會更喜歡。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啟發引導
a、啟發幼兒先畫出自己喜歡的魚的形狀,要畫滿整張畫紙,然后再給它穿上單色花紋衣服。
b、鼓勵幼兒發揮想像力、創造力,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魚的花紋。
重點提醒:畫出線描的黑、白、灰效果。
c、幫助能力弱的幼兒用不同花紋進行裝飾。
d、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多畫幾條不同的魚。
(3)幼兒把畫好的魚剪下貼到“海底世界”墻飾上,展示并互相評價作品。
(四)結束部分:
做“小魚游”律動,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1、注重對學生觀察、探究的培養,把課內、課外知識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2、注重學生的全員參與,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人,充分給學生想、說、做、評的空間。
3、注重學科整合,整節課融入了培養語文學科的語言表達能力、自然學科植物的相關知識、美術學科的構圖設計、音樂熏陶、學生的動手能力等內容,突出了學科的綜合性。
4、注重把“美”貫穿整節課。通過對美的觀察、美的發現,從而發展到對美的表現和創造。教師的板書設計、范畫也力求做到對“美”的體現和展示;播放音樂,讓學生從視覺上和聽覺上感受到秋天的“美”。
教學目標
1、感受秋天,贊美秋天,進而欣賞和感受大自然的美。
2、培養學生肯與鉆研、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良好習慣。
3、探究、發現、學習、制作葉畫的方法、步驟。
4、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與他人共同分享快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采集各種葉子,剪刀,膠棒,彩色畫紙,紙簍。
2、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葉畫作品,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展示作品,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大聲地告訴老師:現在是什么季節啦?
生:秋季
師:秋姑娘來到了我們身邊,來到了我們教室,還給我們送來了一些禮物,是什么呢?
生:(閉上眼睛然后大聲地倒數5個數,再睜開眼睛)——一件落葉披風和一頂美麗的帽子。
師:多美麗的禮物呀!老師不由地想穿戴在身上表演一個舞蹈了,同學們愿不愿意給老師拍手打節奏?
師邊表演舞蹈《秋葉》邊贈送樹葉給學生。
師:秋姑娘的禮物大家喜歡嗎?我們該不該向秋姑娘回贈一些禮物呢?瞧,這些可是老師為秋姑娘親手制作的禮物。(媒體展示)
第一幅圖(你看到了什么):長枝上停歇著一只鳥、構圖自然、宛如一幅國畫作品。
第二幅圖(畫面中有什么)漁翁劃著一葉小舟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魚鷹歇息滿載而歸。
師:這些畫是不是挺富有詩意的?小朋友們的.手是不是也癢癢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葉畫作品,送給秋姑娘。(板書葉畫)
二、新課教學、研究制作方法
1、怎樣制作葉畫,誰有好主意?
2、首先要選葉(板書選葉),課前老師和大家共同收集了許多葉子,為了制作方便請大家根據葉子的特點將葉子分分類。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葉子并對它們進行了分類請看大屏幕(媒體展示)按形狀分、(提問這些葉子是什么形狀?像什么?)
3、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構思畫面了(板書構思畫面)這是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好機會。
●先看老師做,小朋友們可要幫我出主意喔。
在我們樹葉中有些葉子的外型很有特點,出示扁柏葉它像什么?
生:各種造型的樹
師:可以利用扁柏葉的外形制作一幅“林中小鳥”的葉畫。師演示制作大部分,留一小部分讓學生想像怎樣使畫面更漂亮。(進行添畫)
這種方法我們把它叫作“按葉定畫”(板書)
●師:有趣吧,想不想再做一幅?小朋友們喜歡小免嗎?下面我們來制作一幅小白兔吃蘿卜的圖畫,你們覺得怎么樣?請同學們幫助老師選幾片葉子到視頻臺上擺一擺
師提示同學們思考一下蘿卜有哪些形狀:圓形、橢圓形……(學生拼擺,引導眾人評議,肯定優點。)
這種方法我們概括為——按畫選葉
●制作葉畫時不可能每一片葉子都符合我們的要求,看!老師這兒有一匹毛驢,毛驢的腿、脖子以及嘴沒有現成的樹葉可以拼貼,怎么辦呢?
生:用剪刀剪
對,我們可以開動動腦,把一些葉子進行修剪做成美麗的圖畫,這就是我們制作葉畫運用的第三種方法,按需修葉。(板書)同學們自己制作時可以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靈活運用。
●師:秋天是豐富多彩的。能不能將我們的葉畫也變得更豐富。電腦也是位巧巧手,它也為我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小魚戲水”等作品,啟發生運用貼花瓣、花朵、橘子皮等物品裝飾)
師:再欣賞一下其它班同學的作業,如果是你,還可怎樣制作使它們更漂亮?
4、師:同學們是不是早就迫不及待地下自己動手制作禮物送給秋姑娘了啊?那么就讓我們在秋日私雨的旋律中動起你靈巧的小手吧,做好后請大家講一講葉畫里的故事,我們還要評選“十佳禮物”呢,看誰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成果展示,升華情感
1、成果展示,發現美麗。
師:請同學們把作好的作品粘貼到前面來展示。(生陸陸續續送交作品。)
師:完成了作品的同學可以為自己的作品創編一個小故事,然后講給同學聽。
(眾生在座位上看著作品自由地編著自己的故事。)
師:好了,大部分的同學都已經完成了作品,誰愿意說一說:你喜歡哪幅作品,理由是什么?當然,也可以介紹自己的作品。
(生介紹某一作品時,師問全班其它喜歡的同學請舉手,統計人數,在作品旁寫上票數。票數高的依次當選為“十佳禮物”獎。)
2、創編故事,感受美麗
師:大家的手真巧,葉畫作得這么好。連老師都愛不釋手了,我想秋姑娘肯定也會喜歡的。“十佳禮物”獲獎者們,愿不愿意把你葉畫里的故事講給秋姑娘聽聽呢?(十人手拿作品在胸前,講述簡短的故事。引導眾人對精彩的故事給予掌聲。)
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風中已經傳來了秋姑娘的感謝聲,大家聽到了嗎?下面的同學肯定也有精彩的故事,那就請大家在課后講給你的同學聽,把快樂分享給你的同學,好嗎
3、升華情感,欣賞美麗。
師:同學們,落葉因為有了你們的想象而變得更加神奇;秋天因為有了你們的巧手而變得更加美麗;世界因為有了你們的童真而變得更加精彩!讓我們都來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吧!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收拾好用具。下課!
美術教案 篇7
課時:1課時
課業類型: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績、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身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身的獨特感受。
隱性目標: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干感受到美;激發同學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齊白石的藝術成績、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示。
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身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身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 同學交流資料:
請2~3位同學向大家介紹齊白石。
二、引導欣賞:
1. 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2 畢加索眼中的齊白石
3. 《群蝦》(課件出示)〈對比真的河蝦與對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身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多變,活靈活現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發明了藝術中的“蝦”。
4. 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
他為什么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親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晝干活晚上畫畫,經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
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幅。(故事)
他知道自身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費勁,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身規定的繪畫量。
欣賞幾幅齊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魯班門下
書法:發揚民族文化
5齊白石不只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活現。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6. 分組研究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
四、 小結: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七篇】相關文章: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5-28
關于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5-19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合集七篇03-09
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5-26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范文七篇05-02
關于美術教案范文合集7篇05-09
關于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6-01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05-01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1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