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06-04 10:03:26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詩歌,按彩虹從出現到消失的過程,通過人物的對話,描繪了彩虹的美麗,抒發了作者對彩虹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詩共有六個小節。首尾兩節講彩虹的出現、消失。第二到第五小節用對話的形式描寫了小朋友們對彩虹的聯想和想象,形象地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和贊嘆彩虹美麗的真情實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激發對彩虹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神往之情。

  2、熟讀課文,體會彩虹之美,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3、會認13個字,繼續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會寫6個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彩虹嗎?彩虹是什么樣子的?誰來說說?指生匯報。

  2、師:許老師搜集到一些圖片,想送給大家看看。生欣賞彩虹的圖片。

  3、師:彩虹美嗎?(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美麗的彩虹》。

  4、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5、通過字的演變,教學“虹”。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丁丁冬冬帶著弟弟妹妹,來到草地上,看到了一道美麗的彩虹,他們會說些什么呢?想聽嗎?

  2、師范讀課文,生指字,聽讀識字。

  3、生自由讀文,要求:標上小節號,圈畫生字詞。

  4、指生匯報課文有幾個小節,自學了哪些字詞。師相機提醒較難的字音。

  5、指生分小節讀文。

  三、研讀課文,加深理解

  (一)第一小節:

  1、師:彩虹什么時候出現?課文中怎么說的?請找出來。指程度較差的二生回答。

  2、指導朗讀:“高高”

  3、給“空”組詞。

  (二)第二小節

  1、師:看到彩虹出來了,丁丁說了什么?請表現好的同學來回答。

  2、師指導朗讀:你覺得要強調哪些詞,讀起來比較好聽?

  3、(指圖)師:丁丁在彩虹橋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銀河圖:生欣賞圖片,師補充課外知識(銀河在中國古代又稱天河、銀漢、星河、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銀河,只不過夏秋之交看到了銀河最明亮壯觀的部分。)

  5、齊讀第二小節。師:看了這么美的銀河,心情怎么樣?帶著這種心情,讓我們再把這一小節讀一讀。

  (三)第三小節

  1、師:冬冬聽到丁丁說得這么好,也忍不住了。她說了什么呢?請一位男生,一位女生來回答。

  2、師:冬冬是個愛漂亮的小女生,她覺得彩虹像一條?這是一條怎樣的項鏈?

  3、猜謎語:一土一田,共字在下面,右邊斜鉤加一撇,別忘帶個點。(戴)

  4、男女生分開讀。

  5、仿寫:

  (1)(指生說)丁丁覺得彩虹像 。冬冬覺得彩虹像。 一座神奇的橋、一條美麗的項鏈。

  (2)你覺得彩虹像什么?生思考再回答。(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

  四、復習鞏固,學寫生字

  (一)學習生字詞

  1、認一認,讀一讀

  第一組詞語:齊讀、指一列開火車

  第二組詞語:女生讀,選一詞或幾詞造句。

  第三、四組詞語:齊讀

  2、比一比:

  課件呈現單字,生搶答

  (二)學寫生字

  1、課件呈現要寫的字。師: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嗎?指生說。

  2、指生回答。

  3、師結合字源重點提醒“定”“巨”:定的捺要斜才好看。巨的筆畫筆順要注意。

  4、生練習書寫生字。

  5、展評練習。

  五、總結

  1、師:同學們,彩虹出現幾分鐘后,便會消失,這節課也很快就要過去了,讓我們把美好的聲音送給彩虹,跟它說再見吧。

  2、生齊讀詩歌。

  六、板書:

  橋、項鏈??

  美麗的彩虹

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及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生的縱深感及節奏美。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掌握純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體驗純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色彩純度漸變的知識及色彩調配方法。

  2.掌握調色時的漸變規律,繪制豐實、有趣的純度漸變圖案。

  四、教學準備:

  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練習、觀察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漸變需要加入什么顏色?怎樣加入?(學生集體回答)老師今天又帶來了幾幅漸變圖,好看嗎?

  這幾幅畫中有一幅跟別的效果不同,請仔細觀察把它找出來。(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感受明度漸變與純度漸變的區別)這種色彩的變化雖然也是漸變,但與明度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色彩的純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板書課題)

  二、.介紹知識

  色彩的純度又稱色彩的彩度、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凈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產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本來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地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察覺出來了。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表面結構有關。如果物體表面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如果物體表面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三、欣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做為表現手法的作品。

  四.創作

  1老師示范:

  教師用紅色加灰色、紅色加綠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學生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范,也可以讓部分學生跟老師一同練習、示范。

  2.學生練習:

  要求:1.獨立創作一幅色彩純度漸變的圖案畫。

  5.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

  五.評價

  學生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現得效果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六.延伸

  尋找色彩的純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民間童謠的歷史及特點,童謠和童畫相通之處,教案童謠童畫第9冊。2.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為自己喜歡的童謠創作童畫作品。3.體會童畫、童謠的綜合藝術特點,增強跨學科綜合學習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童謠是民間藝術家留給孩子的一份很珍貴的禮物,它既富有童趣,又體現出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色,同時又是繪畫創作極好的素材。童畫則是孩子們在愉悅的情緒中,隨意灑脫地創造另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孩子們閱讀童謠之后,將文學形象轉化為繪畫的語言形式,將文字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融為一體,體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魅力。因此,讓學生學童謠,畫童畫,將童畫童謠和諧地綜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熱情。

  三、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各種工具材料為自己喜歡的童謠配上合適的童畫。

  難點:創作的童畫既符合童謠的意境,又能體現出一定的繪畫水平。

  第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生)繪畫工具材料,各種童謠書等。(師)配有童畫的童謠課件,配有童謠的童畫范作等。

  五、教學過程

  1.新知教學。

  (1)播放課件《蕩秋千》,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自己對此童謠的體會。

  (2)教師為此童謠示范作畫。(3)教師講述創作作品的思路及藝術特點。根據童謠內容,創作童畫。

  (4)小結:童謠和童畫的相通之處(童謠和童畫,將文學之美、聲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動地融為一體。在童謠的美好韻律中,感受童畫的悅目色彩;在童畫的豐富想象中,感受童謠的韻律之美),教案《教案童謠童畫第9冊》。

  (5)揭題:《童謠童畫》。

  2.欣賞作品。

  (1)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間童謠。(2)欣賞書本中的童謠、童畫和教師收集到的作品。

  (3)學生進一步領悟童謠、童畫的相通之美。

  3.嘗試創作。

  (1)師生共同評價童謠《蕩秋千》(選取的創意角度,藝術特點等)。(2)學生嘗試為此童謠創作童畫。

  (3)注意: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創意、構圖、畫面的整體效果等;盡量表現出童謠的意境。

  (4)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4.評價作業。

  (1)交流創作思路。(2)師生共同評價。

  5.小結與拓展。

  (1)小結本節課內容。(2)收集自己喜歡的童謠,了解其歷史背景、地域特點及藝術風格等情況,熟讀成誦。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第11課 神奇的瓦楞紙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第10 課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機理效果進行創作,旨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對瓦楞紙剪、撕、切等操作,引導學生們在具體情境中發現生活中的美,不僅培養了學生觀察力,而且學生的創造力、實踐力、表現力也都得到較大程度的提高。

  本課以常見的包裝盒之類的瓦楞紙為主要載體,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從廢舊物品中拓展思維、發揮想象,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教學目標:

  通過對瓦楞紙的觀察,是學生們感受肌理,加深他們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力。以瓦楞紙的剪、撕、切、貼等方法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繪畫,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利用對比手法進行創作的能力,是學生能夠大膽地想象與表現。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瓦楞紙的觀察,利用它的多層凹凸面進行創作。

  難點:巧妙地利用紋理的粗細確定粘貼的餓方向。

  四、教學準備:

  師:范作、粗細不同的瓦楞紙盒、膠水、美工刀、剪刀等。

  生:各種瓦楞紙盒、剪刀、膠水、美工刀以及一些廢舊材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組織教學。

  1.紙張比較(宣紙、卡紙、餐巾紙、瓦楞紙等)。

  1)直觀對比;

  2)感覺、觸摸對比(重點感覺瓦楞紙)。

  2.研究表述。

  1)講述各類紙張對比結果。

  2)瓦楞紙的.特點及功能;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貼等。

  3.欣賞范作。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范畫的表現方式及形式美感。

  4.嘗試制作。

  試著用撕、剪、貼等方法做一幅簡單的畫。

  第二課時

  分小組合作

  1.展示作品。

  自評、互評上節課的作業。

  2.欣賞范例(受機廣告畫、立體模型等)。

  通過欣賞,拓展思維。

  3.分小組構思創作草圖。

  要求在前一課的基礎上有所提升。

  4.動手創作。

  1)表現內容要豐富,多樣;

  2)用彎、折、卷等方法更增強立體感;

  3)粘貼形式根據紋理色彩。靈活地粘貼。

  5.共享活動。

  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聞名于世界,以極高的藝術價值,享譽于世界畫壇。

  人們對花鳥畫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對禽鳥要求是“活潑可愛”。花鳥畫要形神兼備。在本冊教材中,主要介紹了中國花鳥畫的特點與風格,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的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在本節課里,教材通過對《麻雀圖》的欣賞和分析,闡述了彩墨禽鳥的基本畫法,重點介紹了以麻雀為代表的鳥類的畫法,其畫法是,首先在紙上捕捉鳥類的形態,用鉛筆輕輕勻出鳥的輪廓,把鳥的身體看成棗形和一個蛋形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構成鳥的基本形態,然后再從整體出發,自背部起筆,用披蓑法以褐墨寫出背部,次寫翼及尾,再寫胸、腹,然后畫出頭、嘴、眼睛,再添畫爪。

  花鳥畫翎毛畫法是本課的重點,畫鳥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沒骨兩種,本課采用的是第二種,寫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潤結合的筆墨方法畫的,麻雀背部用潤筆,尾部翅膀則用枯筆。

  教材中在介紹麻雀畫法時還運用了小詩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畫法編成通俗易懂的小詩歌,使學生易讀、易記、易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運用筆墨時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輕重、行筆的快慢,利用線的剛柔、曲直,毛筆的干濕、濃淡的變化,表現鳥的形神和畫面的節奏韻律美,以達到教學效果。

  老師應把步驟制成掛圖,寫上文字,說明每一步應如何去畫,要求達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燈片、投影片,使畫面更清晰地體現出來,吸引學生集中精力聽課。

  課文以范畫配合步驟圖解,教師除了講授國畫知識外,還須結合范畫進行分析,講解,指出學生作畫應注意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欣賞范畫。

  本課作業要求按作畫步驟用宣紙或筆邊紙臨摹或創作一幅麻雀圖。

  二、教學方案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的訓練,培養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繪畫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傳統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

  2.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二)教學重點:

  翎毛畫法是花鳥畫中飛禽的表現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

  (三)教學難點:

  如何培養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

  (四)課業類別:

  繪畫習作課。

  (五)學生學習用具裝備:

  毛筆(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紙(或高麗紙)、報紙(做墊紙用)一張、用畫顏料、墨、調色碟、水盅。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 學習在幾何圖形上聯想出簡單物體并表現其主要特征。

  2、 學會觀察、概括物體的外形特征、提高表現能力。

  3、 感受美術創造的樂趣。

  教學準備:

  1、彩色卡紙剪幾何圖形拼貼的畫。

  2、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1、 出示范畫,請幼兒欣賞,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看看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怎么畫成的?

  :這幅畫是用幾何圖形貼上去的,看看它像什么?然后在添畫出來。

  2、 引導幼兒根據圖形聯想。

  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個圖形像什么物體?倒過來像什么。還想出了別的什么物體?

  3、 出示美工書,請每位幼兒在圖形上聯想添畫,使之變成另一個物體。

  4、 幼兒操作。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聯想簡單的物體;鼓勵能力強的孩子,選用在反面的圖案上添畫,組成較復雜的物體。

  5、 。展示作品,請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看誰聯想得和大家不一樣,最新穎奇特。并發星星獎勵。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2、技能: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情感: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學難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1、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2、射燈

  3、靜物臺

  4、范畫兩幅

  5、鉛畫紙一張(4k)、鉛筆、美工刀。

  學具準備:

  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墻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二)新授: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么變化?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并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1、同學們這里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么?(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

  2、剛才我們分析了球體的明暗變化規律,其實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這些明暗變化,我們來找找看。(出示石膏幾何體讓學生觀察)

  (四)主動參與

  (設計意圖:演示繪畫方法,給學生直觀印象。)

  下面老師就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系。

  1、第一步是整體觀察分析,要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觀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接著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然后就可以鋪大色調了,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

  4、最后進行細致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作業設計:

  1、學生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出明暗素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四、欣賞講評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臺。)

  教師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擺放到前面,全體學生欣賞討論,然后說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知道了怎樣運用明暗變化表現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六、拓展:

  觀察其他幾何體在光照射下其結構特點及明暗變化,并進行寫生。

【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七篇】相關文章:

【精品】美術教案錦集七篇05-18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5篇05-16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8篇04-22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4-17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3-11

【精華】美術教案模板錦集10篇06-03

【精品】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六篇06-02

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5-31

美術教案模板錦集十篇05-24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5-24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一页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