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模板集錦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欣賞生活中用彩條紋裝飾的物品,感受多種色彩搭配組合的美。線條的變化規律和組織排列應用
教學難點:喜歡生活種多彩的物品,愿意大膽創新。
教學重點:畫面線條的組織性與裝飾性
活動準備:
課件PPT(生活種被裝飾成彩條紋的物品圖片)
一、實物導入
1、仔細觀察老師的衣服,你能找出它的特點嗎?(展示衣服)是的,老師的衣服上有許多的線條。
2、一根根、長長的線條真漂亮,不同的線條粗細也不相同,線條還有不同的方向變化。
神奇的線條還可以排隊,那線條排隊是什么模樣,我們一起來看看。排成隊的線條就組成了條紋,這些條紋是不是很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第七課《條紋乖乖》。
(板書課題)
二、授新
1、這里有兩組線條,請你告訴老師,哪組線條在乖乖的排隊呢?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是的,左邊的這組線條在乖乖排隊。
2、同學們,你們知道嗎?線條排隊就像我們小朋友平時排隊一樣,很守規矩的,但是它們在守規矩的同時,一樣可以有變化,就像我們做操時變化隊形一樣,請你找找這些條紋的變化?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細粗粗細相結合)
3、最后一組條紋又有什么不同?(方向有變化)
4、老師這里還有一組條紋,請你說說這組條紋又有什么特點?
顏色不同所用的彩色筆也不相同,油畫棒的筆粗、水彩筆的筆細。
5、老師小結:(板書:展示不同特點)
顏色不同方向不同粗細不同
6、老師示范畫一組線條,它也可以叫做條紋嗎?
生找不同點,師小結:相交的線條叫格子。強調不要畫錯了。
7、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條紋,也找出了條紋許多的特點,同學們的眼睛觀察得真仔細,是不是手也畫得仔細呢?
那老師要考考大家,我們來試著畫畫條紋。要求:畫出條紋的不同特點。
8、老師小結,反饋,展示。
9、條紋簡潔、大方、變化多端,在生活中被廣泛地運用到我們的衣服上,接下來,老師邀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到服裝秀場看看小模特的精彩表揚吧!(課件)
10、看來條紋的服裝很受小朋友的喜愛喔,老師在我們教室也有了新發現,還有誰發現了?
是的,有許多同學們也穿著條紋的衣服,我們請他們上臺來秀一下,擺擺PS,掌聲有請!
請生說說,你最喜歡哪件條紋衣服?謝謝幾位可愛的小模特們,請上位!
三、活動
1、據可靠消息,服裝公司馬上要進行一個以“條紋設計”為主的服裝秀,我們同學們也來當當設計師,動手畫幾個穿條紋服裝的小朋友。作品將進行現場評選,選送優秀作品參展。
要求:1、構圖飽滿
2、條紋變化豐富
3、服裝色彩鮮艷
2、作品展示,分小組討論,評選你心目中最美的條紋服裝。(小
組派代表將手中的星星貼到最喜歡的那副作品上)公布最佳設計獎。
四、延伸
同學們,條紋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平時穿的各式衣服、裙子,還有帽子、手提包、鞋子上都能看到條紋,條紋乖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美。老師希望每位孩子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找出生活中更多的條紋,發現更多的美!
美術教案 篇2
本次活動我選擇的是大班的美術活動,《奇妙的線條》。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學習合理的搭配顏色;第二個目標是能夠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魚并添畫魚的眼睛、嘴巴、魚鰭、尾巴及花紋;第三個目標是體驗畫小魚的樂趣。我的活動是圍繞著這三個目標展開。一節活動下來,我幾乎都是按照我設計好的活動步驟一步一步進行,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幼兒都與我的積極呼應,和幼兒的互動也很自然,幼兒作品的完成情況也很好。但在有些環節和細節的處理上,我認為做得還不夠,我總結了以下幾個仍需要改進的問題:
首先是在教具準備上,我認為自己準備的還不夠充分。在出示教師范畫時,我才發現自己有兩條魚的鰭沒有畫上,導致后面的活動設計有些改動,在請幼兒添畫魚鰭時耽誤了一些時間,因此在教具的準備上要細心加用心,千萬不可馬虎。
其次就是在教學環節上,對于一些突發的問題過于較真兒,反而起的相反的效果。比如幼兒把魚的鰭叫魚翅,更有甚的雞翅,在這里其實教師可以用一句話就解決的問題,而我卻糾結在這個問題上,這里反而耽誤了幼兒作畫的時間,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出現的突發的與活動關系不是很大的,不必去過多的糾結在這個問題上,要機智處理。再比如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感受。要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問題:在讓幼兒回憶小魚是什么樣時,有的幼兒說到了花紋,
我沒有理會,還是想按照我預想的步驟來,總想著先畫魚的頭,再畫花紋,這樣做是不正確的,應該按照幼兒的想法來,教師應做到尊重幼兒的想法,這樣幼兒才會樂于參與。
再次就是在細節的處理上考慮的還不夠透徹。比如在讓幼兒伸出右手的食指的過程中,我沒有考慮到鏡面的問題,導致了幼兒都伸錯手了,讓幼兒伸右手,而老師應該伸左手的,這個方面沒有考慮到;再就是個人的口頭語的問題,在活動中我會經常不自覺的做“噓”的這個動作,我想一個好的老師這些東西都不應該有,以后一定要改掉這個壞習慣。
最后就是活動結束的總結要具體、全面。當幼兒說完喜歡哪幅畫,并說完理由后教師要做一個全面性的總結,比如幼兒哪些小朋友創意很好、哪些小朋友顏色涂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添畫了一些其它的東西,很好等等。這個環節我認為總結的還不夠全面。
以上的這些都是需要我今后改進的地方。我想通過我不斷地反思、改進、總結、改正,整個活動會變得更加的透徹,會更加的清晰、完整。只要有一點改進,我認為那就是提高,就是我邁出的一小步,許多個小步會變成一大步,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一定會達到我想要的好的效果!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冷暖對比等關系,同時嘗試運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膽表達自己對靜物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色彩與風格的關系,培養和發展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提高審美品位。
重點:色彩關系換位練習。
難點:個性風格的大膽表現。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自然導入
1、復習提問美術色彩基本知識——學生回答
2、展示圖片——查看有關資料,并對各幅作品進行賞析。
3、問題:——自由討論
a。你喜歡那一幅作品,為什么?
b。以上作品你有感到不理解的地方嗎?
c。你能說出這幾幅作品各有哪些藝術風格嗎?
4、教師點評________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交流互動、探求新知
1。讓學生欣賞和分析課本上的范例——學生觀察、分析、認識色彩關系,并作分類。
2。靜物畫的色彩關系及其表現形式——讓學生講述自己對不同色彩關系的感受
3。3、靜物畫如何做新的處理
4。組織學生討論——從改變明度、純度、色相、構圖對比、色調對比等方面討論。(提示學生“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元素可以互換”)
歸納
通過對幾幅作品的欣賞、分析、比較,發現每幅作品的色彩關系是不同的,那么色彩關系的基本規律又是怎樣的呢?(可從明度、純度、色相、對比、冷調、暖調去分析)
教師演示作品,把一幅靜物畫做多種色彩關系的重組、取舍,從而創造出不同的風格體系
三、合作探究、強化能力
1、靜物畫訓練
要求:注意多種表現形式,改變色調,強調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學生自由組合,或按小組。
2、學生練習
確定主題風格,
可用多種表達形式
四、展示交流
美術教案 篇4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獅子大王》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材第二冊第八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中的課程。通過學生用多種材料設計制作自己心目中的獅子大王形象,使學生感受獅子的王者風范,更加喜愛動物。同時使學生體驗創造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創造能力。
本課與第九課均是和動物有關的內容,設計者從學生興趣出發,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利用各種材料,各種方法表現自己十分喜愛的動物形象的機會,學生會潛移默化地關注動物,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學生情況分析:
獅子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動物,動物園、電視片中常見。特別是男孩子更是喜歡獅子的雄性風采。課前師生通過網絡、書籍等查找到大量關于獅子的資料,課中再通過進一步的觀察比較,使其更加了解獅子的形象特點、性格特征,再通過小組合作,設計、制作獅子頭像,最后自編短劇表演展示作品。順應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其實本節課的設計應力求體現新課標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注重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生在玩玩做做中自然拉近與動物間的距離。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了解如何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培養觀察、分析、創新的能力。應會:能夠大膽想象并用夸張的手法完成造型,進一步學習繪畫、剪貼技能。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畫、做、演獅子的形象,引導學生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樂趣,滲透愛護自然、保護動物等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如何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獅子的特點,進行大膽的表現。
難點:獅子頭部特征的表現。
學習材料:
獅子的相關圖片、各種彩紙、卡紙、羽毛、剪刀、雙面膠以及身邊易找到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談獅子大王:
1.動畫片中《獅子王》
2.現實中的獅子大王。
教學意圖:初步感受藝術作品中的獅子和現實中獅子的不同。
二、看獅子大王:
1.分析獅子特點:鬃毛、吊眼、嘴大、牙尖……
2.比較:現實中的獅子與藝術作品中獅子。
教學意圖:了解藝術作品中獅子藝術家使用了藝術夸張手法。
三、做獅子大王:
1.出示課題:獅子大王
2.教師示范。
3.怎樣要求:運用紙口袋制作一個獅子大王,要突出獅子的特點。教學意圖:通過教師的示范,解決本課的重點。
四、演獅子大王:
1.展示自己的作品。
2.表演獅子大王。
教學意圖:通過表演,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阿姨叔叔真忙》本課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回憶自己生活的周圍辛苦工作的勞動者,了解生活中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苦與樂;基于此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生活的體驗,真真切切感受到勞動者的辛勞與奉獻精神,以繪畫表現形式記錄人物形象,從而激發學生對辛勤的勞動者產生感激之情,懂得敬重他們,學會并內化形成尊重他人的道德品性,實現美術教學對生活回歸的終極教育目標。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自己最熟悉的人物活動及場景的觀察、回憶,學畫簡單的人物動態和場景。
2.通過教學,培養、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捕捉人物服飾、動態、場景等進行造型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描繪人物的興趣和熱愛、喜愛叔叔阿姨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習人物服飾、簡單的動態及相應的場景描繪方法。
教學難點:描繪出人物動態的主要特征。
課前準備
(學生)觀察叔叔阿姨形象特征、16開畫紙、常用的繪畫工具
(教師)多種美術工具一套、人物肖像范作
教學過程
1.交流作業,出示課題,趣味導課。
(1)教師出示范作和課題《叔叔阿姨》,介紹自己的叔叔阿姨,與學生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
(2)學生介紹自己的叔叔阿姨,講講叔叔阿姨的故事。
(3)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一步交流。
2.表演體驗,感受觀察。
(1)教師表演一些忙碌樣子的動作,請學生猜一猜。
(2)學生表演叔叔阿姨忙碌的樣子。感受觀察并說說忙碌的動作特征。
(3)教師演示用線條快速記錄人物動態的方法,請學生嘗試畫一畫動態線。
3.小組討論,探究怎樣表現主題。
(1)出示課題:《叔叔阿姨真忙》。
(2)探究怎樣表現主題:4人小組討論,說說探討表現主題的方法。
(3)匯總大家討論的意見,教師小結:可重點抓住叔叔阿姨的動作、外形(尤其是服飾特征)、工作或生活場景特征,表現出叔叔阿姨從事什么工作或正在干什么。
(4)欣賞學生、畫家的作品,著重感受動態線,進一步啟發學生怎樣表現“叔叔阿姨真忙”的主題。
(5)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創意。
4.自由創作。
(1)趣味創作,以添畫練習或用拼接紙畫畫的方法描繪叔叔阿姨真忙的動態。
(2)根據人物動態畫好外形,尤其是服飾,再添畫環境特征進行直接創作。
(3)學生創作繪畫時,教師可根據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5.作品展示,交流拓展。
可自評、互評,將作業帶回家贈送給叔叔或阿姨。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幼兒的美術教案03-31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8
六一美術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