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美術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1.節是設計*應用 本節課不僅重視面具的設計制作技術,更引導學生關注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面具的由來,演變和不斷變化的過程及各個國家、名族、地地域對面具的理解,并運用不同質地的材料,造型創作面具。
2.本節核心是選擇不同材料,設計制作立體面具,學生可結合校園活動不同主題頭戴面具進行表演。
學情分析
1、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較好,對于面具設計*應用的設計制作知識掌握不夠。作品立體感不強。
2.概念化美術創作現象比較多重束縛了學生的美術觀察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造能力和實踐操作培養和鍛煉。
3.應抓住學生個性特點和趣點傳授本課知識是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要解決好的難點。
教學目標
1. 欣賞面具藝術,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
2.通過欣賞,了解米啊局在表現人物外形特佂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手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3.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采用小組合作方式完成立體或平面的面具設計制作,培養合作互助精神。
4.舉辦面具表演活動,體驗面具的獨特魅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對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等)和對材料的綜合利用。
2. 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藝術效果獨特的面具。
美術教案 篇2
(一)主要內容及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包括十八個課題。教學安排考慮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與前面學過知識的銜接,同時,緊密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興趣與需要。
教材突出藝術學習的價值;隱含學科知識技能,在低年級學段更注重感性的積累和體驗;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注重藝術能力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過程。在課程設計中充分挖掘單元主題的人文精神內涵,從和小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中選擇人文主題,并注意單元主題的延伸與拓展。教材內容突出趣味性、游戲性、注重過程與參與。
教材重點:
在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始終貫穿審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學要求,兼顧學生個性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學習的兩方面的需要。
教材難點:
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設計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在繼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美術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體會社會的進步與多元化的美術發展方向。
(二)教學目標:知識和能力:
通過觀賞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單的話語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感受并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幫助學生認識和使用常用色和點、線、面;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知覺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形象記憶能力和創造能力。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欣賞、繪畫、繪畫創作等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以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方式豐富學生的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在美術活動過程中強調趣味性的美術學習,教學內容和活動方式要充分考慮開放性、立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美術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參與美術實踐活動獲得身心愉悅和持久興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貫徹新課程理念的具體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與個人的目標,抓住新課程理念的一個點談本學期的具體措施(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科實踐活動、創造性的培養、電教輔助教學、評價的改革、減負手段等)
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毛筆畫是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中國人、外國人都很喜歡。
2、嘗試用毛筆畫出熊貓的明顯特征,感受用毛筆作畫的快樂。
3、知道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提升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感。
二、重點難點:
1、幫助幼兒從美術的角度接近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畫特有的風格,對幼兒的作畫技巧不必有過高的要求。
2、幼兒的毛筆控水情況,畫面整潔的保持。
三、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不同內容的中國畫圖片,供幼兒欣賞。
2、范畫五張,玩具熊貓一個。
3、宣紙、舊報紙、毛筆、墨汁、瓷碗、抹布等。
四、活動過程:
1、欣賞中國畫。
2、師幼共同欣賞活動室布置的中國畫。
3、共同討論有關中國畫的常識。這些畫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中國畫,是用毛筆(出示毛筆)畫出來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很喜歡。
4、探索毛筆。
(1)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毛筆,說說有什么感覺,充分感知毛筆與其他各類用筆的不同。
(2)用水實驗毛筆的用法(利用廢舊報紙,孩子們用毛筆沾水,在報紙上隨意圖畫),說出和我們平時用的彩筆有何不同,表達用筆感受。
(3)教師簡單講解幾中毛筆的用法,孩子們嘗試在報紙上練習。
5、為國寶熊貓畫像。
(1)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玩具熊貓外形特征:頭、眼、眼圈、耳、身體、腿、尾。鼓勵孩子說出其主要特征。
(2)教師示范。用毛筆蘸足淡墨,用中鋒畫頭、身體等輪廓,再用筆尖蘸足濃墨,畫眼圈、耳等部位。
(3)幼兒作畫。提醒幼兒用濃、淡墨色作畫,鼓勵有能力的幼兒畫出熊貓動態。
(4)熊貓喜歡吃什么?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竹子。
6、展示作品。
肯定和接納孩子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鼓勵幼兒講述畫面、和同伴共同欣賞別人的作品等,為他們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的條件。
美術教案 篇4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學生在游戲中認識點、線、面,了解三者的關系,并運用點、線、面三個好朋友,自由表達自己情感中的畫面,在合作、探究、參與的學習氛圍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審美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學生對點線面的認識,并學會用其創作表現。
2、引導學生打破常規的具象描寫思維模式,用抽象的語言表現畫面。
教具學具:各種能體會出點線面的物體、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出示圖畫,這幅畫里有哪些形狀?(各種各樣的點、線、面)
2、新授:
(1)介紹點、線、面的知識。
(2)學習運用小物品制作點、線、面的方法。
(3)知識點:點、線、面是美術世界的基本元素、真正主人。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選擇一張你喜歡的彩色紙作為“舞臺”,用課桌上現有的材料,組織“點、線、面”進行“表演”,先排列好,再把畫面粘貼固定。
四、作業評價:說說你的感想,并且為這些美麗的畫面取名字
美術教案 篇5
課題:電腦美術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領域
教學目標1、知識:讓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練“畫圖”工具的使用,設計制作一幅電腦小報作品,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組合成為電子報刊。
2、技能:本課是將藝術的神奇借助于網絡來表現,有助于學生對信息的接收和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地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達到了聲色俱備、視聽相聯的求知新境界。
3、情感: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創作樂趣。
教學重點感受電腦美術的樂趣。
讓學生學習用window軟件上的畫圖板自己設計一份電腦小報。小組將電子小報運用圖片演示軟件合成一份電子報刊。
教學難點會進行簡單的畫圖工具操作。會進行簡單的畫圖板操作。
教具準備電腦演示操作示范作品以及電腦軟硬件設備。
學具準備電腦軟硬件設備。
課件內容操作示范作品
教學評價1、小組互評
2、共同評價
3、自我評價,把有自己的特色作品介紹給大家。
教學過程:
美術教案 篇6
一、說龍:
1.收集關于龍的資料。
2.說說你對龍的了解。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龍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看龍:
1.欣賞龍的演變:
a、玉龍豬——新石器時代
b、瓦當上的行龍——漢代
c、趙州橋欄板上的雙龍——隋代
d、通經北面上的云龍——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龍——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龍——明代
g、黃帝玉璽上的蟠龍——清代
2.了解龍的組合形象:駱駝頭、鹿角(風華穩重)、馬齒、牛耳、蛇身(靈敏矯健)、鯉魚鱗(條理有序)、鷹爪(扎實氣魄)、泥鰍尾。
教學意圖:了解龍的演變過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戰國秀麗灑脫;秦漢雄建豪放;隋唐健壯圓潤;宋代成熟穩健;明清繁復華麗等。龍是攝取了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是萬物之靈,同時
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三、畫龍:
1.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畫龍的口訣:昂首、張口、露齒、睜眼。
3.提出作業要求:畫一條龍。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四、賞龍:
1.欣賞作品。
2.談談創作體會。
教學意圖:體驗成功感。
五、做龍:
1.我們是龍的傳人。
2.怎樣做一個龍的傳人
美術教案 篇7
課題:我設計的自行車
領域:設計?應用及造型?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2、培養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類型的材料,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美感,在創作與探索中,捕捉創作靈感,逐步形成創造性的構思。
3、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啟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對自行車結構、功能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設計自行車的草圖。
教學難點:
創造性的利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車。
教學準備:
師:各種自行車的圖片資料。
生:繪畫工具及一些吸管、廢光盤之類的材料。
第一課時
施教時間:11月4日——11月26日
教學過程:
活動一:
欣賞與探索:
1、展開作品: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自行車的共同點是什么?
請仔細觀察和思考:它們的基本形是什么樣?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討論、回答。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都有車頭—像T字—掌握方向、輪子—圓形—行走、坐墊—坐、腳踏板—引導輪子滾動)
2、再次欣賞課件中的自行車,進行討論、交流:
(1)請先知道的同學談談自己的發現。
(這些自行車與剛才所看到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點)
(2)其它同學可提出不同的意見。形成交流的課堂局面。
師:及時鼓勵學生,并適時進行小結。
活動二:
1、總結學生發言,并進行簡單范畫:
師:真好,通過小朋友們的觀察,大家發現了,不管什么樣的自行車都有個扶手、輪子、坐墊、腳踏板,可是它們的外型卻可以多種多樣的,只要美觀大方、好用就能讓大家喜歡。今天我想請小朋友們來當一回小小設計師,設計一輛多功能的自行車。
2、欣賞其他學生作品,開拓學生的思維。
師:在當一名小設計師前,我們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設計自己的自行車。瞧他們設計的自行車根據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變,還進行說明。
活動三: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自行車的基本構造,想不想馬上動手制作設計一輛嗎?拿出你們的畫筆,開動自己聰明的腦筋,畫出一輛和其他人不一樣的自行車。比一比誰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最有創意。
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活動四:展示、評價、反思:
1、對臺上的作品進行評價。師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贊揚優點,提出建議。
2、如果再設計一次,你將在那些地方進行改進?
拓展:
今天我們初步學會設計自行車,下節課我們來動手制作自行車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適合制作成一輛自行車,請大家開動腦筋準備一些材料。
札記:說實話現在城市里面騎自行車的人太少了,所以當我讓孩子們回憶自行車的外形時,竟沒有幾個能說出來的。還好,穆乃善老師有輛自行車,我帶著學生們到車棚里好一頓觀察,學生們終于了解了自行車的主體框架結構,帶著收獲回班創作去了。我不禁感嘆:時代的發展太快了,也許用不了幾年,課本上就會出現“我設計的私家汽車”“我設計的私家飛機”了。
第二課時
施教時間:11月29日——11月30日
活動一:
1、請同學們談談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說一說自行車的結構,組成部分。
2、根據手中的材料說一說為什么選擇這些材料。并且談一談要怎么利用這些材料。
3、欣賞課本范圖,討論制作步驟。
活動二:
作業要求:
小組合作,比一比哪一組制作的最好。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活動三:
作業展評,讓學生參與評選,評一評:
1、哪一組制作的應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教育學生愛護環境衛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札記:用易拉罐做自行車的孩子普遍遇到了切割困難的問題,幸虧我帶了一把大刀子,這節課我們一起忙著,即做好了,又增進了師生感情。
美術教案 篇8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課業類型:繪畫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新學期的第一堂課,學生在假期中可能會畫畫,可能就沒有拿過畫筆。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非常重要,首先要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學習的方式可以生動活潑,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在表現方法上可適當作一些有關發型和五官的指導,最后讓學生以觀察和回憶為主,自由地表現自己。
這節課,我是從激趣、觀察、探究、評說、描繪、欣賞入手進行教學的,旨在鼓勵學生通過游戲找出同學的相貌特點;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通過交流和表演進一步感受人物表情變化規律;通過教師的示范發現自畫像的.表現手法;通過自我表現體會成功的樂趣。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與交流,使學生了解自畫像的基本特點及其表現方法,并能在觀察和回憶的基礎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點,用比較自由的方法進行表現活動。
隱性目標:通過觀察、討論交流與表現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表現力,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和自我的信心,讓學生通過作品的表現進一步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并提高審美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于啟發學生觀察和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進行
表現,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方法的引導,加強學習的交互性。
教學評價:
1,是否對自畫像感興趣?能否表現出自己的形象特點和表情?
2,能否通過鏡子觀察并說出自己的臉部特征,能比較別人臉部的不同之處。
3,作品的構圖是否基本合理?表現是否肯定、自信和流暢,較少或沒有反復涂改的現象?
4,能否參與同學間的相互觀察和交流,傾聽別人對自己相貌特征的描述?是否能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畫,并發表對別人作品的看法。
教學具準備:教師:大畫紙、課件。
學生:小鏡子、彩色水筆、油畫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游戲“猜猜我是誰?”
課前請幾位學生用硬紙遮住臉部,由老師帶領依次進入教室。請學生猜猜他們是誰?你憑什么判斷得這么準?(身材、個頭、衣服……)
兒童參與游戲活動,心情輕松愉快,可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二、發表質疑
1,請表演的學生下移紙板,露出頭發,請學生仔細比較他們的頭發有何不同之處?(長短、發型、顏色……)
2,繼續露出眉、眼、耳,請學生再仔細觀察比較其各自的特點。(大小、形態、位置……)
3,再露出鼻、嘴至整張臉,請學生比較每個人鼻、嘴的特點。(長短、大小、肥瘦、形態……)
4,比較臉型。(胖、瘦、長、短、方、圓……)
5,請學生談談:剛才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誰的特征最明顯?為什么?
運用發現法,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眼、腦去發現物象的特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讓學生分段、分步尋找臉部特征,符合兒童注意力的廣度與深度發展的規律。
三、深入探究
1,看一看: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發型、五官、臉型……)
2,說一說:請同桌同學互相說說自己的臉部特征。(喜、怒、哀、樂時的五官變化)
3,演一演:請幾位特征明顯的學生上臺表演喜怒哀樂的表情。
通過看、說、演進一步捕捉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及人物表情的無窮變化。
四、感受實踐
1,講解演示作畫方法:
請學生說說老師的臉部特征,根據學生發言,教師在大畫紙上分步畫自己。邊畫邊講作畫方法:a。根據臉型勾畫輪廓;b。添畫頭發和五官(抓特點、添表情);c。上色(可線描);d。可用夸張手法畫自己(教師示范幾個被夸張的自畫像)
2,誰想做老師的好朋友?那么就請你把畫好的自己剪下來貼在老師畫像的旁邊,我們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嗎?
3,作畫要求:再仔細觀察自己面部的特征,大膽地畫出自己的相貌。(對有能力的學生鼓勵他們畫出自己的喜、怒、哀、樂的表情)
由學生先找出老師的面部特征,老師再根據學生的提示,畫出自畫像。通過這樣的示范,無疑給學生的描繪提供了“拐杖”,進一步幫助學生將腦中已有的感性認識具象化。
五、巡視指導
1,鼓勵學生大膽作畫,只要能描繪出自己的某一個特征,就是好的。
2,讓學生避免面面俱到,也就是眉毛、胡子樣樣都描繪得太細巧,反而增加了難度。
3,可用些夸張的手法,如:胖臉更胖;瘦臉更瘦;愛笑的嘴更大、更彎;愛哭的沒了眼;……—
學生放假后的第一幅畫,難免縮手縮腳,教師的鼓勵在此時最管用。
進行個別針對性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六、欣賞評價
1,作業展示:請大家一起欣賞“大合影”。
2,自評互評:從“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誰?誰的臉部特征最明顯?
3 欣賞大師們的“自畫像”:藝術大師們在表現自己時,特別重視面部神情的刻畫(課件欣賞徐悲鴻、凡·高等畫家的自畫像)。透過他們的神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他們的內心世界。—
互相評價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通過欣賞名家名作,增加美術文化含量,提高修養。
七、課后延伸
1,老師打算將這張“大合影”掃描進電腦,作為你們教室電腦的桌面背景,你們同意嗎?
2,這張“大合影”是由許多長相不一,個性不同,但都聰明、可愛、充滿自信的你們組成,老師希望你們是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互助的集體。
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集體主意識。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教學教案06-14
《美術的節奏》教案12-13
《走進美術》教案11-27
《下雨了》美術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