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美術教案模板9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在沙瓶上進行繪畫,練習幼兒立體作畫的能力。
2、回憶經驗,鞏固對迎春花、喇叭花等一些花的特征的了解。
3、體驗表現與創造的樂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
2、幼兒有立體作畫的經驗。
3、沙瓶人手一份。
4、顏料、毛筆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季)?春天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呢?"
二、回憶經驗,復習表述。
1、師:花園里的花真美麗,前幾天,我們在花園里都看到了哪些花呢?(蝴蝶花、迎春花、杜鵑花……)
2、師:我們前幾天在花園里找到了許多花,有迎春花……老師還給他們照了相呢。 看!這是什么花?(繡球花、迎春花……)
3、小結:我們剛才看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它們有的是紫色的,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白色的,五顏六色的真漂亮。有的花像球一樣,有的像喇叭一樣真好看。小朋友找到了各種各樣的花,可真高興,可是有一只小蝴蝶不高興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幼兒猜想)
三、自主選擇,創造表現
1、師:因為小蝴蝶的花園里什么也沒有,所以想請小朋友幫忙,幫忙裝飾花園,讓它的花園比別人還漂亮。
2、介紹材料與操作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四、鼓勵交流、體驗情感。
師:今天我們幫助小蝴蝶畫出了這么美的花園,小蝴蝶可高興啦!讓我們一起把自己設計的花園布置在"青青草原",讓更多的朋友來參觀我們的美麗花園!
美術教案 篇2
浙美版第6冊實驗教材的編寫,以國家一系列有關教改的文件為指針、依據,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本特征和美術教材新體系。
本教材的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三年級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5課,分為時代新貌、校園生活、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創造天地、藝術瑰寶六個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欣賞·評述有專題欣賞,但大多隨堂教學,因而均分配在各課之中。
本冊教學內容中的美術知識和技能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漸進關系如下:“造型·表現”課內容安排一般為:欣賞→觀察寫生或記憶畫→制作或想象畫;“設計·應用”課內容安排一般為欣賞→分析→局部設計→整體設計。
本冊單元及課節教學內容中,人文教學內容也有一定的遞進關系,如:《家鄉的橋》一課中按欣賞了解家鄉古代的橋→現代的橋→未來的橋。
本冊單元及課節教學內容除遞進關系之外,也有并列的內容,如《家鄉的橋》與《新老廚房》、《我的喜怒哀樂》與《幽默大師》、《照貓畫虎》與《我愛大熊貓》等。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課序可以根據季節、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做一定的調整。
本冊教學計劃:
序號 | 課題 | 教 學 目 標 | 重點、難點 |
1 | 首頁圖版 (1課時) | 1.以強烈的視覺形式來展示青銅工藝品,使學生獲得一種視覺上的體驗,并進一步直觀地了解青銅工藝的造型特色與藝術價值。 2.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對傳統藝術的熏陶,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 重點:啟發觀察記憶重點,激發記憶的積極性。 難點:經過記憶思考后的創造性表現。 |
2 | 家鄉的橋 (2課時) | 1.了解有關橋的相關文化,欣賞橋的美麗。 2.了解橋的基本結構和形狀, 通過對橋的描繪進行愛家鄉的情感教育。 3.培養觀察力、記憶能力以及根據記憶表現畫面,表現視覺感受能力。 | 重點:啟發觀察記憶重點,激發記憶的積極性。 難點:經過記憶思考后的創造性表現。 |
3 | 新老廚房 (1課時) | 1.通過觀察新老廚房的變遷,切實地感受時代新貌,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2.通過畫畫家中現在的廚房或想象中的未來廚房,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繪畫表現能力和創新能力。 | 重點:觀察廚房、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表現廚房。 難點:表現出廚房的細節。(特別是廚房中常用的物品。) |
4 | 設計小板報 (2課時) | 1.了解板報的基本組成要素,感受不同板報的特點和作用。 2.學習簡單的板報版面設計,提高學生處理信息資源和學以致用的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 教學重點:嘗試用不同形式來表現人物的表情神態。 教學難點:人物表情的主要特征的把握與夸張表現。 |
5 | 我的喜怒哀樂 (1課時) | 1.了解人物的各種表情,學習運用夸張、變形等方法來表現人物的不同神態。 2.欣賞運用各種方式表現人物表情的圖片資料,提高學生對人物表情的感性認識,以及懂得擁有良好的心理品質的重要性。 3.嘗試不同工具、材料和表現過程,豐富視覺和審美經驗。 | 重點:創作自己喜歡的漫畫作品。 難點:創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現力和創意。 |
6 | 幽默大師 (2課時) | 1.欣賞優秀漫畫作品,初步了解漫畫的特點。 2.學習漫畫夸張的表現手法,能根據自己或同學的面部特征,或某一個主題畫一些有趣的漫畫像,培養學生對生活的初步概括力及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以幽默的心態對待生活,從而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富有情趣。 | 重點:創作自己喜歡的漫畫作品。 難點:創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表現力和創意。 |
7 | 燈彩輝映 (2課時) | 1.了解傳統節日掛彩燈的含義,知道制作燈飾的一般步驟。 2.學習制作彩燈的方法,能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彩燈,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制作技巧及綜合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細致、耐心的品質。 | 重點: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彩燈。 難點:巧妙利用各種材料,使彩燈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
8 | 雜技表演 (2課時) |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個表演雜技的人。 2.通過欣賞中外雜技,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練習與創作,提高學生對立體造型的審美認識和泥塑語言的應用能力。 3.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回憶并塑造出雜技演員的形象,使學生感受雜技藝術的美,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 重點:了解雜技藝術,啟發學生記憶, 并能抓住人物在運動中特有的姿勢,塑出雜技人物的動態和組合造型。 難點:泥塑形態特征的表達和造型變化。能抓住運動時某一特有的姿勢來塑造形象。 |
9 | 巨大的恐龍 (2課時) | 1.了解恐龍生活的環境、種類以及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 2.以想象和仿制結合的方式,用大與小對比的方法塑制恐龍的造型,能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想象來表現恐龍的故事。 3.培養關注、熱愛、保護自然的情感。 | 重點:抓住各種恐龍的各種特征獨立捏制完成恐龍造型。 難點: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
10 | 照貓畫虎 (1課時) | 1.通過觀察、比較和歸納,了解貓科動物的基本特征。 2.學習“照貓畫虎”的方法,運用各種方式表現虎和其他貓科動物,發展學生形象思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創造能力。 3.認識到動物無論是兇猛還是可愛,都是大自然的一員,樹立起從小熱愛動物、保護動物和保護生態的意識。 | 重點:如何利用觀察、比較的方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大膽表現。 難點:組織畫面,表現自己獨特的創意。 |
11 | 跳舞的點與線 (2課時) | 1.了解中國畫的藝術要素。 2.增強學生對毛筆運行的輕重、緩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體驗,以及感受由此產生的點、線的濃淡干濕的趣味變化。 3.采取游戲方式,啟發學生想象,運用點、線、面構成多樣式的彩墨畫作品,體味中國畫的筆墨樂趣。 4.感受中國畫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 5.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6.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畫的基本常識,提高動手能力。 7.對點、線的造型進行大膽的想象與表現,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創造能力。 8.通過中國畫形式的點、線欣賞研究與游戲式練習,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畫的喜愛之情。 | 重點: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發現彩墨在生宣紙上產生的一種特殊變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濃淡干濕變化的趣味性。 難點:用水的多少與用力輕重緩急不同所產生的變化,啟發學生進行富有創造性的點、線、面構成探索。 |
12 | 我愛大熊貓 (2課時) | 1.學習用水墨畫的形式表現大熊貓,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想象力。 2.感受水墨造型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了解大熊貓的生活習性和生存狀態,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 重點:進一步培養學習中國畫的興趣。 難點:動態大熊貓的筆墨造型。 |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同學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和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協助同學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同學體驗明度漸變可發生的縱深感和節奏美。
二、教學目標:
1. 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 掌握純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 體驗純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發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同學色彩表示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 學習色彩純度漸變的知識和色彩調配方法。
2. 掌握調色時的漸變規律,繪制豐實、有趣的純度漸變圖案。
四、教學準備:
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五.練習、觀察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漸變需要加入什么顏色?怎樣加入?(同學集體回答)
老師今天又帶來了幾幅漸變圖,好看嗎?
這幾幅畫中有一幅跟別的效果不同,請仔細觀察把它找出來。(同學通過仔細觀察感受明度漸變與純度漸變的區別)
這種色彩的變化雖然也是漸變,但與明度是不同的,我們稱之為色彩的純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純度漸變。(板書課題)
六.介紹知識
色彩的純度又稱色彩的彩度、飽和度,是指色彩的純潔程度,它表示顏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則色彩的純度愈高,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則色彩的純度也愈低。可見光譜的各種單色光是最純的顏色,為極限純度。當一種顏色摻入黑、白、灰或其他彩色時,純度就發生變化。當摻入的色達到很大的比例時,在眼睛看來,原來的顏色將失去原本的光彩,而變成摻和的顏色。當然這并不等于說在這種被摻和的顏色里已經不存在原來的色素,而是由于大量地摻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來的色素被同化,人的眼睛已經無法發覺出來了。有色物體色彩的純度與物體的外表結構有關。假如物體外表粗糙,其漫反射作用將使色彩的純度降低;假如物體外表光滑,那么,全反射作用將使色彩比較鮮艷。
色彩的節奏,節奏所發生的調性同樣可以表各種美感和情感。它可以是動的,也可以是靜的;可以是嚴肅的,也可以是生動的;它既能傾訴悲傷,也可以歌頌歡樂。
(1)漸變節奏:漸變的節奏能夠發生由弱到強、由強到弱的緩慢、平滑的變化,容易發生統一的動勢和起伏柔和的優美姿態,無疑能夠在色彩結構中發生凋和性特征。
(2)反復節奏:用色彩結構中同一種要素或同幾種要素的變化與對比組成一種變化形式,將這一變化形式在畫面上反復出現,就能構成豐富而有秩序的視覺效果,形成
此起彼伏的優美節奏。
(3)無調性節奏:自由變化的節奏往往動感強,富有表情、激動、豐富、有生氣,但組織不當容易雜亂無章。
七. 欣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純度漸變做為表示手法的作品。
3. 欣賞老師準備的范圖
4. 欣賞美術書中的圖片
欣賞優秀同學作品
八. 討論
比較了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不同,做色彩的純度漸變效果需要逐漸加入什么色?
師總結:純度高的顏色,加入了又黑色和白色調出的灰色或其他對比色,純度就降低了,就會形成色彩的純度漸變。
四. 創作
4. 老師示范:
教師用紅色加灰色、紅色加綠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同學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范,也可以讓局部同學跟老師一同練習、示范。
2. 同學練習:
要求:1. 獨立創作一幅色彩純度漸變的圖案畫。
5. 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
五. 評價
同學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 的作品哪一局部表示得效果最好,哪一局部有待改善?
六. 延伸
尋找色彩的純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六、教后記: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綜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國古代璀璨的藝術寶庫中,有一些怪獸,是非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過本課對古代這些怪獸的了解,可是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生在編怪獸故事,設計、制作表演怪獸的過程中,有助于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怪獸的設計、表現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
【學具】
課本、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教師展示幾種自然界中特點突出的動物,如老虎、獅子、鹿、烏龜、牛、鷹、豬等,引導學生分析其特點。
提問:如果這些動物最有特點的部分長在一種動物身上,那是會什么樣?
展示麒麟圖片。
問:它有哪些動物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學生發言。
教師總結:麒麟成為一種藝術形象,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像這樣的怪獸,自古以來還有許多。 引出課題。
三、教授新知:
播放教學課件,并結合教材提問:你從哪兒看出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給你什么感受? 學生結合教材研討怪獸的設計特點,分析其夸張的表現手法,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 我們可以設計什么樣的怪獸?
學生討論。
誰能自己編一個簡短的怪獸的故事?
怎樣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
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學生作品。
分小組研究:這些作品如何表現了怪獸的形象?
如何巧用材料?
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組織學生交流,交流中教師演示幾種制作方法。
四、作品創作:
1.布置討論內容:小組集體編一個怪獸的故事,并分工合作制作道具,準備表演。
2.學生利用彩紙、廢舊材料制作怪獸面具。
3.教師巡回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六、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學生利用彩紙、廢舊材料制作怪獸面具。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綜合·探索
【教材分析】
在我國古代璀璨的藝術寶庫中,有一些怪獸,是非自然界中的動物形象,如麒麟,狻猊、獬豸等等。通過本課對古代這些怪獸的了解,可是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學生在編怪獸故事,設計、制作表演怪獸的過程中,有助于創新精神、動手實踐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2.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合作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
怪獸的設計、表現及材料的巧妙利用。
【教具】
課本、有關資料圖片
【學具】
課本、彩紙、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具的準備情況。
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將自己準備的東西準備好。
出示有關圖片,提高學生欣賞能力,讓學生觀察這些作品的特點,增進學生的`創新意識。 引出課題
三、作品創作:
教師引導學生將上一課時未完成的作品進一步補充完整。
學生進行創作時可能會出現想象不夠豐富,作品容易出現雷同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個訓練環節,以競賽的方式,就某一創新鼓勵學生比賽說出設計內容。
教師巡回輔導。
四、作品展示: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發表對自己、他人作品的評議及參與本次學習活動的感受。
2.對思維反應較慢的學生可多給與提問作答的機會,且最好安排在小組討論及已有同學發表意見后,以鼓勵參與、增強自信。
3.教師針對學生作品創作情況做出小結。
(鼓勵學生為主。)
五、課后延伸:
教師引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清潔課桌及衛生。
引導學生小結本課學習情況。
你在本課學到了什么?學得怎樣?還想學些什么?
【作業設計】
繼續補充完善自己的怪獸作品。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 學習用手掌、手指印畫小樹。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風婆婆,和幼兒打招呼,激發幼兒興趣。
2. 風婆婆最喜歡在樹林里飛來飛去的。有一天,風婆婆經過一個樹林,忽然,聽到一陣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出示一棵沒有樹葉的小樹),原來是小樹在哭。風婆婆停下來問小樹:“小樹,小樹,你為什么哭呀?”小樹說:“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沒有,我好羨慕他們。”風婆婆笑著說:“別著急,讓我來幫助你。”風婆婆對著小樹吹了口氣(教師作吹氣狀),小樹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
3.旁邊的小樹可高興啦,他們也要風婆婆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可是風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兒園里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干的,請他們來幫忙吧。今天老師把小樹請到了幼兒園里,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幫小樹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范和講解。
1.師:那我們用什么給小樹做衣服呢?老師這里有紅、黃、綠三種顏色, 用手掌印顏料印出樹葉,用手指點出樹干。
三、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2.鼓勵幼兒用各種顏色的樹葉粘貼。
四、作品展示
請幼兒把作品貼在展板上展示。
五、結束
出示風婆婆,稱贊幼兒,請幼兒一起去外面玩。(帶幼兒出活動室)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一. 體會吊飾與生活的關系,了解吊飾的結構和基本制作方法。
二. 學習吊飾的裝飾方法,能利用紙材制作平面和立體的吊飾。
三. 在制作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培養觀察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激發和培養創造精神。
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記憶,了解吊飾結構。造型新穎美觀。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
一. 課前收集各種吊飾,號召學生找相關資料.
二. 講授新課:出示課題
提問:1.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過吊飾?
2.說說吊飾的樣子
3.為什么要掛吊飾?
4.為什么叫吊飾?
5.分析吊飾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每部分作用是什么?
討論:可以設計成什么形狀?在什么地方裝飾效果最好?裝飾內容和怎樣裝飾?
思考:你能設計出幾種懸掛方式?
看教材P12-13頁分析了解制作過程.
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觀展品.
播放課件或相關資料.
制定制作方案
三. 教師輔導要點
主體形象設計新穎美觀;裝飾部分特點突出;創新使用材料.
四. 展示評價
請各小組展示,觀看作品,評價作品,交流促進和提高.
學生互評,選出三個你認為最好的作品.
五. 教師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都學會了自己動手制作裝飾品來美化生活.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揉、撕和貼等方法裝飾盒子外觀,制作物品收納盒。
2、利用生活中的廢舊品制作玩具,節約制作材料。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花朵收納盒的范樣若干。
2、牛奶空紙盒、皺紋紙、色紙、白膠和剪刀等人手一份。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花朵收納盒的范樣,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你也想做一個嗎?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制作花朵收納盒的方法。
1、出示幼兒用書,教師示范牛奶盒口的折法。
2、教師:看看這個花朵收納盒是怎么做的?用了哪些材料?
3、教師:怎樣讓高高的盒子嘴巴折進盒子里呢?折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4、幼兒探索裝飾盒子的方法。
三、鼓勵幼兒有創意地制作花朵收納盒。
四、展示幼兒的花朵收納盒,引導同伴間相互欣賞。
1、教師:你的盒子上裝飾了什么樣的花朵?
2、教師:這朵花是怎么做的?
3、教師:你準備用這個花朵收納盒裝什么呢?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美術教案 篇8
授課對象:玩美高級班
課題:版畫《我的爸爸真神氣》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表現爸爸外形特征以及五官特點。
2、聯系爸爸的工作或某個動作狀態,表現神氣的爸爸。
3、能用多種顏色來涂刷,突出對爸爸的喜歡,有自豪感。
教學準備:鉛筆、吹塑板、顏料、牛皮紙袋。
教學過程:
一、通過音樂語言,引出爸爸主題。
1、我們小朋友唱過《畫媽媽》,媽媽很關心我們,爸爸也很愛我們,讓我們一起來唱《畫爸爸》。
二、引導小朋友談論《我的爸爸真神氣》
1、你們的爸爸除了關心你們,愛護你們平時還會做什么?你的爸爸在哪里上班?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2、小朋友講述并介紹爸爸的工作情況,使小朋友知道爸爸真厲害,會做這么有意義的工作。
三、引導小朋友觀察小朋友用書,啟發小朋友說說:小朋友的爸爸是什么樣子?你知道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1、帶領小朋友閱讀畫面上各種各樣職業的爸爸,了解人物形象的基本特點,鼓勵小朋友在吹塑板上大膽畫一畫神氣的爸爸。
2、幼兒在吹塑板上進行繪畫創作活動,教師重點指導小朋友掌握人物的動作和面部表情。
3、在吹塑板上刻畫,注意線條要流暢,
4.注意印版過程中顏色的搭配。
5.爸爸(家長)完成紙袋背面的作品,孩子對爸爸的愛。
教學反思:今天這節課爸爸和孩子一起上課,互動環節少了。應該讓他們互相表達對對方的愛,在課堂上表示或者說出來,效果會更好。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簡單的攝影知識。
2.指導學生模仿記者進行采訪活動,了解美術記者的工作內容和具體的工作流程。
3.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策劃、采訪、編輯和展示活動,感受美術記者工作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是否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過程,敢于進行拍攝和采訪實踐,并樂于與他人合作。
2.是否能夠掌握照相機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訪內容,有初步構圖意識的作品。
3.是否對資料整理、編輯、展示工作產生興趣,能在某一環節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必要的攝影和采訪工具,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學生分組準備采訪的內容以及相應的器材。
教學方法:講授、欣賞、演示、練習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做好學生分組采訪的組織工作。
(2)導入此課的內容,傳授美術記者的工作過程和具體要求。
(3)教師可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圖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發學生強烈學習興趣。
2.發展階段
教師組織學生分組,組員共同擬訂采訪內容及活動計劃。
學生分組按計劃進行采訪活動。
按照計劃內容對采訪記錄資料進行整理編輯。鼓勵學生通過集體構思設計,選定喜愛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種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動有趣的,圖文并茂的主題性展示作品。
三、學生作畫,教師輔導:
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地創意和制作。
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進行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四、 收拾與整理指導學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環境整潔。
五、課后拓展
1.鼓勵學生積極地尋找進行拍攝,采訪實踐的機會,去創作更生動有趣的形象,報道展示更有意義的事物
2.利用模擬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具體能力的方法研究。
3.指導學生如何利用某一主題或活動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究。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4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8
中班美術的教案03-17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班美術教案11-27
《走進美術》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