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2-10-04 17:52:44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美術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牙刷表現小刺猬的刺,并在刺猬的身上粘貼上水果。

  2、積極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畫好大小不同刺猬的繪畫紙、廢舊牙刷若干

  各色顏料、盤子、擦手巾

 。ㄈ┗顒舆^程:

  ·情景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共同回憶刺猬的特征。(已有經驗的回憶更利用幼兒創作時表現小刺猬的刺)“森林里的小刺猬們吃了不干凈的東西,生病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小刺猬怎么了?它的刺是什么樣的?(生病了,沒有刺,尖尖的、長長的)它的刺長在什么地方?(背上、身上)

  ·引導觀察、認識材料,激起幼兒的創作欲望。思考:(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熟悉工具、材料更便于幼兒進行創作,更利用幼兒運用材料進行表現“小刺猬們沒有刺不漂亮了,它們可傷心了。聽說森林女王有一些很神奇的刷子,用這些刷子能幫助小刺猬長出新刺,變漂亮。小朋友們認識這些神奇的刷子嗎?用這個刷子怎么讓小刺猬的刺重新長出來呢?我們一起去幫助小刺猬好嗎?

·交代要求,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嘗試幫小刺猬換新刺,教師觀察指導。 (引導幼兒用牙刷刷小刺猬的刺并用牙刷添刷小草、果子和太陽)“小朋友們還可以看看森林里除了小刺猬需要幫助還有誰需要我們用神奇的刷子幫助它們。那我們趕快去森林女王那兒借刷子幫助小刺猬們吧!”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沾顏料的方法和刷刺的順序,最后引導幼兒讓小刺猬背上水果運回家)

  ·作品賞析,幼兒自由交流、分享運用材料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思考(及時分享,讓幼兒獲得成功感的同時學習到同伴的經驗。)“小刺猬們都長出了漂亮的新刺,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你幫助了哪只小刺猬,你是怎樣讓它變得這么漂亮的?(幼兒自由交流、分享運用材料的過程)小刺猬們都變得很漂亮,用新刺背了很多果子回家,它們很高興,說謝謝小朋友!”

指導提示:1、要注意提醒幼兒一把刷子只蘸一種顏料,不然顏色混在一起影響畫面效果,不利于幼兒有美的享受和體驗2、刷時注意引導幼兒從下往上刷。

美術教案 篇2

  課時:一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本課是引導學生用繪畫或剪貼的方法來設計一小塊地毯,然后再拼成一塊大地毯。

  教學目標:

 。薄⒆寣W生了解地毯的實用性和裝飾性。

 。、引導學生運用剪貼及繪畫方法來設計一塊小地毯。

 。场⒅笇W生用許多“小地毯”拼成一張“大地毯”,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否創作出富有特色的圖案。

 。、能否積極參與討論、繪畫、拼貼、欣賞等活動。

 。场⒃谄促N“大地毯”的過程中,是否發揚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學準備:

  教師:實物投影儀、準備若干繪畫和剪貼的小地毯的范例及各種顏色的紙。

  學生帶一塊泡沫拼圖地墊。準備舊掛歷紙、畫報紙、油畫棒、剪刀、水彩筆、膠水等。

  教與學活動的過程:

  活動一:

  地墊拼圖游戲:由一個小組的同學一人拿一塊地墊,拼插起來,看拼成的大地墊的圖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變化。

  活動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塊,分發到各組,小組欣賞交流。

  討論:“小地毯”圖案是怎樣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現的?它美在哪里?

  集體交流,再把發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復體會形式美。

  活動三:

  利用實物投影儀具體展示、分析設計“小地毯”的方法:剪貼、繪畫,懂得選擇不同的圖案和色彩來表現自己獨特的設計。

  按設計方法不同學生自由組合,互相交流設計構思。學生運用間或繪畫的方法設計一塊“小地毯”。

  活動四:

  分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組互評。

  “地毯展銷會”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與整理:提醒學生收拾好學習用具。保持教室環境的整潔。

  課后拓展:

  讓學生嘗試用更多的舊材料,如布、線、繩、絨線等來設計制作“小地毯”。

  教學評價:

  1、是否創作出富有特色的圖案。

  2、能否積極參與討論、繪畫、拼貼、欣賞等活動。

 。、貼“大地毯”的'過程中,是否發揚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札記:

  由于教學設計上的失誤,上第一個班時一部分學生把本課設計地毯與幼兒園時的設計手絹混淆了,雖然做出來的效果很漂亮,但是當與別人的拼在一起時就顯得很單薄、很纖弱。所以在上另兩個班時,我先將手絹與地毯的圖案進行了比較,使學生對二者的圖案風格有一個直觀地認識,這樣再做設計時就再沒出現手絹式的小地毯了。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手指點畫的方式表現彩虹糖。

  2、感知紅、黃、綠三種顏色,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作畫。

  3、愿意參加點畫活動,體驗手指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

  1、紅色、綠色、黃色顏料、剪成瓶狀的作業紙;

  2、彩虹糖裝在透明的玻璃瓶中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創設小熊做客的情境,導入活動,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捉迷藏的形式出示玩具小熊,鼓勵寶寶向小熊問好,并出示小熊帶來的彩虹糖。

  2、認認說說彩虹糖的顏色、形狀,感知紅、黃、綠三種顏色。

  “看,漂亮的彩虹糖,有哪些顏色呢?”豐富詞匯:五顏六色。

  “彩虹糖是什么形狀的?”

  3、分享彩虹糖,學說短句“我喜歡什么顏色的彩虹糖”,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二、圖形刺激。

  1、出示瓶狀的作業紙。

  “看,小熊的瓶子里還有彩虹糖嗎?”“看,老師把彩虹糖變出來。”

  2、教師示范手指點畫彩虹糖。

  說口訣“壓壓(蘸顏料)點點(點畫)彩虹糖”,并鼓勵寶寶伸出食指,和教師一起邊說邊練習。

  三、想象創造。

  幼兒自由找空瓶子進行點畫,教師指導孩子用是指點畫,鼓勵她們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點畫,在瓶子里變出五顏六色的彩虹糖,提醒他們換顏色時先用抹布把手指上的顏料擦干凈。

  四、作品賞評。

  1、鼓勵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作品當禮物送給小熊。

  2、律動《快樂的木頭熊》,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4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陶器,及其紋飾特征

  2. 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欣賞與分析,感受陶器之美。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提高對陶器的欣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認識并了解陶器中的彩陶,感受陶器之美。

  教學難點:對彩陶紋飾的理解。

  三、 教學方法:欣賞法、討論法、講授法等。

  四、 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圖片導入

  同學們看老師上圖的三張圖片,大家能說一說這上面的三張圖片是什么呀(看生活中的陶器,放三張圖片,例如繪畫寫生時候的陶罐,博物館中的人面魚紋盆,生活中燒制中藥材的陶罐,讓同學們熟悉陶器)陶罐,陶盆總稱為陶器(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陶器盆和陶罐,是什么呢?對就是陶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陶器)

  2. 講授新課:

  (一)陶器常識:(講道陶器,首先老師又一個問題了,陶器使用什么做的呢?泥土和水)今天我們來重點講授陶器中的彩陶

 。ǘ┎侍眨◤募y樣,構圖,色彩,用筆技法講授)圖片展示

 。1)欣賞《人面魚紋盆》(讓同學們通過從紋飾,色彩觀察)

  造型:結實敦厚 作畫地點:盆內壁

  色彩:紅、黑色

  紋飾:人紋和魚紋相結合了,產生了一種新的紋樣,人面魚紋。

  用筆技法:簡潔

  繪畫內容:人面之間有兩條魚在游動兩條小魚相互追逐,如果盛水的話,是不是像小魚在水中嬉戲呢?

 。2)欣賞《彩陶甕》(同學們說說看)通過老師上面帶領同學們欣賞的人面魚紋盆的方法,現在同學們欣賞下這個陶器。 造型:圓渾,飽滿

  作畫地點:瓶身上半部分

  色彩:紅、黑色

  紋飾:幾何紋樣,外側為鋸齒形裝飾,肩部為菱形連續紋樣,猶如一個華麗的大披肩,正面俯視是以瓶口為中心向四周放射的適合紋樣

  用筆技法:簡潔,大膽

  總結:不管以什么造型呈現出的陶器,都反映出當時勞動人們的藝術想象力和藝術創造熱情。

  3.鞏固提高:

  對陶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同學們看上圖)觀賞從彩陶的地點時大家發現了什么?(小組討論:同桌)

  作畫地點:大部分內壁和罐子的上部分(提問:為什么只在這些地方有畫?)

  4. 小結作業:去網上找些你喜歡的陶器上的紋飾,下節課帶過來和大家一起欣賞。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培養兒童對蛋殼裝飾繪畫的興趣。

  2、敢于探索嘗試根據蛋殼的可碎性進行粘貼畫。

  3、發展兒童的動手能力,激發想象力。

  活動準備:

  蛋殼裝飾畫圖片、蛋殼、記號筆、水粉顏料、顏料刷、繪畫紙、漿糊、棉簽等

  活動過程:

  1、給出謎語,激發兒童興趣

  2、引出圖片,引導兒童討論。

  教師:我這里有一幅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你們看這副畫漂亮嗎?它是用什么做成的?(蛋殼)

 。2)我們平時看到的蛋殼是什么顏色的?(白色、土黃色等)

  (3)那你們看這副畫上的顏色是怎么來得呢?(用水彩筆或顏料涂的)

  (4)這幅畫是怎么做成的?先怎么做?再怎么做?

 。5)畫上的蛋殼是怎么貼上去的?是按什么順序貼的?(分部分一塊塊粘貼的)

  小結:先構圖,然后分塊粘貼蛋殼,最后再涂上顏色。

  教師:我這里有兩張做這幅畫的步驟圖,來看看。

  我還準備了幾張圖片蛋殼貼畫的圖片,你們看。

  3、教師引導幼兒構圖、粘貼畫。

  教師:看了這么多的蛋殼貼畫,你想貼什么樣的?請你也來動手做一做。

 。1)畫面要求簡單、大氣。

  (2)粘貼是要注意蛋殼易碎的性質。

  4、引導兒童用水粉顏料或顏色筆再畫面蛋殼上涂色。

  5、給蛋殼粘貼畫添畫背景,結束活動。

美術教案 篇6

  課堂類型:

  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繪制有趣的裝飾畫。

  2.指導學生進一步了解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學會利用筆刷工具的不同設置進行繪畫創作。

  3.引導學生通過創意和操作感受電腦美術課的樂趣和設計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WINDOWS畫圖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繪畫。

  教具學具:

  電腦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復習學過的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繪畫方法,色彩運用及構圖等造型知識內容。

  2.教師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利用筆刷工具創作的電腦裝飾畫作品。

  二、發展階段

  1.學習此課要涉及的WINDOWS畫圖程序中筆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筆刷工具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的設置方法。

  2.讓學生選用筆刷工具,改變線條粗細,色塊形狀等設置,通過想象和構思,設計并畫出一個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畫面場景。

  3.利用WINDOWS畫圖程序的各種畫圖工具和方法,對形象進行一些變形操作,對作品進行畫面處理,制作出具有獨特情趣的裝飾畫。

  1.在作業過程中要激勵學生大膽自由的創意和繪制。

  2.作業完成后讓學生通過教室網絡在屏幕上互相評價,欣賞其他學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

  指導學生按照正確的步驟安全的關閉電腦,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潔。

  四、課后拓展

  鼓勵學生回家積極尋找上機的機會,用更多不同屬性的工具,進行生動有趣的電腦造型活動,更熟

  練的掌握WINDOWS畫圖程序的繪畫技能。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撕紙活動感興趣,在撕紙的基礎上,學習撕長紙條的技能。

  2、嘗試仿編兒歌,感知仿編的樂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彩色色紙人手1—2張,每人一個小碗或一個小筐子,每人一個小勺子和小叉子。

  2、一碗白色的紙條面。

  3、幼兒用書《大老虎》

  活動過程:

  1、看書念兒歌《大老虎》,引出主題。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讓我們也變個大老虎來吃飯吧!師生一起念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除了吃大米飯,還吃什么呢?

  2、出示一碗面條,引起制作興趣。

  教師:這是一碗什么?是什么顏色?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看法,探索制作的方法。

  3、 教師示范講解制作的方法,引導幼兒一條接一條慢慢的撕長條紙,不要撕的太快。

  4、 幼兒進行面條加工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辦一個《好吃的面條》集餐活動,每個小朋友都要做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好嗎?幼兒進行撕紙活動,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對能力弱的孩子重點學習撕長紙,對能力強的孩子重點學習撕細長紙條。

  5、 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介紹自己碗里的面條,再假裝吃面條,感受交流和吃面條的快樂,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

  6。 帶幼兒嘗試仿編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扮演大老虎,吃面條好嗎?我們一起說:長長面條,噴香噴香,豆腐雞蛋,青菜肉湯。

  活動建議:

  1、將小朋友做成的面條放在生活區域中,讓小朋友喂娃娃吃面條。

  2、在區域活動中提供紙張,鼓勵幼兒撕紙做許多細細的長面條,不斷提高孩子靈活撕紙的能力。

  活動反思:

  小朋友都可以積極參與到撕紙的活動中,并與老師互動,大膽的說自己吃過或想到的各種面食;撕揪片時精細動作發展好的小朋友能撕的很小,很碎,有的小朋友則不行,是一大塊,一大塊的,撕的比較慢。在炒面時整個教學過程達到一個高潮,孩子們玩的特別開心。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中國龍》一課是以欣賞?評述為主,融設計?應用、造型?表現于一體的一節美術課。它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創造、表現的良好契機。

  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通過觀察,認識龍造型上的變化,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體會龍的精神。

  應會:會講出籠各部位的象征,能創作出一幅龍的繪畫作品,能夠抓住龍的頭、身、尾三部分特點進行創作。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都說中國是龍的故鄉,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中間包含人們對龍的尊重、崇拜,人們借龍的精神來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收集有關中國龍的資料,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歷史。

  了解龍的象征意義,欣賞其造型。

  抓住龍的特點,畫一條龍。

  難點:在繪畫中表現龍的精神、氣勢,抓住龍的特點、造型及動態。

  在欣賞?評述中讓學生講述龍的象征意義并體會龍的精神。

  學習材料:

  有關龍的資料、彩筆、蠟筆……

  教學過程:

  一、說龍:

  1.收集關于龍的資料。

  2.說說你對龍的了解。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龍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看龍:

  1.欣賞龍的演變:

  a、玉龍豬——新石器時代

  b、瓦當上的行龍——漢代

  c、趙州橋欄板上的雙龍——隋代

  d、通經北面上的云龍——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龍——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龍——明代

  g、黃帝玉璽上的蟠龍——清代

  2.了解龍的組合形象:駱駝頭、鹿角(風華穩重)、馬齒、牛耳、蛇身(靈敏矯。Ⅴ庺~鱗(條理有序)、鷹爪(扎實氣魄)、泥鰍尾。

  教學意圖:了解龍的演變過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戰國秀麗灑脫;秦漢雄建豪放;隋唐健壯圓潤;宋代成熟穩;明清繁復華麗等。龍是攝取了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是萬物之靈,同時

  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三、畫龍:

  1.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畫龍的口訣:昂首、張口、露齒、睜眼。

  3.提出作業要求:畫一條龍。

  教學意圖:培養學生的繪畫技能,激發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四、賞龍:

  1.欣賞作品。

  2.談談創作體會。

  教學意圖:體驗成功感。

  五、做龍:

  1.我們是龍的傳人。

  2.怎樣做一個龍的傳人

  教學意圖:樹立民族精神。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28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美術教案-小手帕 小學美術教案06-13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8

小學美術教案06-18

《貓》美術教案09-30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性爱网站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色欧在线影院 | 在线看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色屋99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