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美術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課題:第三課 抽象雕塑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無論各種材料,經過巧妙的構思,能創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組合原理,進行構思、創作立體雕塑作品。并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并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抽象的基本特點。
2、學會運用各種材料進行抽象雕塑創作。
教具學具:各種線材、板材、塊材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抽象雕塑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么特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抽象雕塑》
二、發展階段:
1、抽象的特點:幾何形體
2、《抽象雕塑》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欣賞雕塑作品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么特點,藝術家是如何設計、構思抽象雕塑的?(學生討論)
師:想象空間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結構。
由幾何形體構成(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幾何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并思考再創作。
3、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作品
3、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
收拾并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
抽象雕塑作品可以運用在哪些地方、環境中。觀察、收集我們的城市有哪些抽象的城市雕塑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所設計的門、窗、墻的風格多姿多彩、千變萬化。本課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用自己喜愛的表現形式進行表現,使學生的學習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并要求學生進行一定的社會調查,注重人文教育。教師在引導學生對門、窗、墻不斷接觸的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所感所想進行有個性的表達。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觀察、收集生活中、影視作品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了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年代門、窗、墻的風格。
(2)操作目標:通過參觀、寫生,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3)情意目標:通過參觀、欣賞各種風格的門、窗、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美熬,運用多種繪畫形式表現自己喜愛的門(窗、墻)。
教學難點:學生繪畫表現角度的多種多樣。
四、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鋼筆、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鋼筆、生活用品、關于門、窗、墻的照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參觀與體驗:
走出教室寫生之前,讓學生欣賞書本上的主題圖片和部分師生畫的門、窗、墻的寫生作品或有關主題的影視片段。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附近最古老的門(窗、墻),觀察它的外形,介紹它的歷史。
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這個門(窗、墻)的過去、現在或與之相關的人文軼事。
○調查與寫生:
學生分組繼續參觀附近較有特色的門、窗、墻,向附近的老人打聽一下它們的建造時間以及與之相關的故事。
教師在現場做適當的寫生示范,示范作品可在寫生中讓學生相互傳閱。
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喜歡門(窗、墻),并進行寫生,寫生完后,在它的旁邊寫上50-100字的調查記錄。
○展示與:
教師把學生的寫生作品貼在一扇大門上進行評析。
學生介紹自己的寫生作品,并讀一讀自己的記錄,向伙伴們介紹有關這個作品的故事。
分組互相評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評出"最佳寫生獎"、"最佳記錄獎"。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各種門、窗、墻的圖片制作成的課件。
學生準備:收集生活申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教學思路:
○交流與認識:
師生共同交流自己生活中、影視中不同風格的門、窗、墻的圖片、資料。
說一說這些門、窗、墻的優點與不足之處。
○欣賞與感受:
教師播放課件,學生欣賞江南民居的門、窗、墻,云南黎族寨門,古代的門、窗、墻,國外的門、窗、墻,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他們所設計的門、窗、墻風格的多姿多彩、千變萬化。
學生找己最喜歡的門(窗、墻),說己喜歡它的原因。
○討論與繪制:
教師播放課件,出現一系列的城市或農村的未完工的建筑,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果你是設計師,你將怎樣設計這些建筑中的門(窗、墻)?
學生用筆簡單勾勒自己所設計的門(窗、墻)的草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設計。
師生共同交流這些草圖,最后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繪制。(其中,教師做適當的示范。)
○展示與評析:
學生把自己設計的門(窗、墻)貼在黑板上,主動上臺介紹自己的設汁意圖,設計方法。其他學生他(她)設計的優點,提出一些更好的建議。(課中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其聽取別人的建議后作一定的修改和添加。)
選出"最佳設計獎",授予"小小設汁師"的稱號。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組織教學:穩定同學情緒。
二、 引導階段:
1、啟發談話:
出示杯子,問:它是什么?用來做什么的?你喜歡哪個?為什么?
通過設計的杯子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歡,鼓勵同學設計來送給老師。
板書:杯子的設計
2、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杯子,現在隨老師一起到博物館中欣賞一下不同時代的古董杯子。
3、課件出示:你最喜歡哪個杯子,為什么?(引導觀察花紋、色彩、造型、材質)
4、小結:這些古董杯子剛開始只是為了生活方便而設計,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的提高,對杯子的設計也越來越精美,充沛顯示出古人先進的設計水平。
5、現在我們每天都要用到杯子,誰來說說你都見過什么樣的杯子?
6、現在就隨老師一起開開眼,欣賞現代設計師們設計出的杯子作品。
7、課件出示各種杯子:你最喜歡哪個作品,并根據提示說說為什么? (師根據同學回答引導)
1)杯子的形狀,你有什么發現?
2)杯子的蓋子,你有什么發現?
3)杯子的把子,你有什么發現?
8、小結:這些杯子都很美觀,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杯子,樣子一般,卻仍為許多人喜愛。
(課件 出示課本上的手指形異形杯,問這個杯子的側面彎彎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9、同學觀察書中的同學作品,說出自身喜歡的作品,并且說說理由。
小結:可以不同人的需要進行設計。
10、出示由生活中的常見物品聯想到的杯子圖。
閉上眼睛,想想你眼前浮現出來的東西,能聯想出杯子來嗎?或者你平時用杯子時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趁現在表達出來。
二、同學作業。
我看大家都已經躍躍欲試了,那就動起手來設計一個造型獨特、功能方便的杯子吧。
提示設計步驟:設計外形-----涂上顏色-----寫上設計意圖。
三、 師生評價。
褒揚有創新的同學作業。
將作品粘于黑板之上,同學之間互相欣賞各自的杯子作品,并向同學介紹制作的杯子的特殊功能。并鼓勵同學寫上廣告詞加以宣傳。
四、拓展
同學們,我們的衣食住行,無一不與設計有關。瞧,小到一塊橡皮,大到園林景觀,建筑都滲透了設計師高超的設計水平。你們再找找,找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杯子這樣具有設計意識的?只要我們善于尋找、發現、欣賞、嘗試,相信未來在我們中間也會誕生水平高超的設計者。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創造力審美情趣
2.掌握繪畫的方法和造型的技巧
重點: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
難點:掌握寫生的繪畫方法
教具:范例、錄像
教學活動:
一、導入:
同學們,五彩斑斕的編鐘,沉靜如水的.古箏,金光燦燦的管樂,
造型幽雅的提琴┄┄你能告訴老師你所了解的樂器嗎?
你能說一說嗎?
出示圖片
你看,會唱歌的樂器,
家族成員多,模樣很美麗。
二、出示課題:
老師帶來了錄像,大家想看看嗎?
那位同學有了靈感?
誰能說一說,
你學過樂器嗎?你最熟悉那些樂器?你最喜歡那些樂器?為什么?
三、你想不想看看別的同學畫的樂器?
你發現了什么?
你覺得他們的繪畫那些地方吸引你?
四、你想不想也來畫一畫這些可愛的樂器?
作業選擇:
1.你最欣賞那些美麗的樂器?從造型、色澤等方面討論一下:它美在哪里?
2.畫出你最喜歡的樂器,也可以描繪人們正在演奏的樣子。
3.開個小小展覽會,看誰的畫最受歡迎,說一說為什么。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
2、大膽用線涂出物體的形狀。
3、 體驗涂繪繞線活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線大膽涂繪出物體的形狀,并體驗繞繞涂涂的樂趣。
難點:繞線涂繪方法的掌握。
教學準備
教具:各色、各質地的各類線、范品、學生用紙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線、紙剪刀、膠帶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堆雜亂的各種線材料。(各色、各質地的線)
你能幫老師整理這一堆雜亂的線嗎?
教師與學生自由的圍坐在一起,教師請學生幫忙整理線,邊整理邊自由的談談:
1) 讓學生自由的感知各類線;毛線、絲線、塑料線……
2) 各類線的呈現狀態;直的、曲的、硬的、軟的……
3) 生活中的運用;
4) 線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頭發、蚊香……
2、揭示課題。
二、欣賞感知。
1、學生成功整理的線團(規則形)欣賞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狀的?
2)一個線團象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將線團添加成物體。
3)出示葡萄照片,你們看我們該怎么將線團組合?
4)學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水果。
2、感知邊上那堆未整理的雜線(不規則形)。
1)啟發學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擺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
3)生嘗試練習:主要練一練繞繞動物,再添加一些環境。
3、游戲:
教師繞畫,學生猜猜繞的是誰?為什么?(抓特征)
三、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在大紙上,學生將自己繞畫出來,教師繞畫自己,完成師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并參與其中。
四、 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書信的一般格式。用圖文的方式給朋友或親人寫一封信。 2.了解繪畫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審美能力。 3.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情感教育。
教學重點:學習寫信的基本格式及用畫寫信的方法。教學難點:書信格式的靈活應用。教學準備:教師:課件、圖文信件。
學生:彩色水筆。
教材分析:本課是要求學生知道書信的一般格式。用圖夾文的方式給朋友或親人寫一封信。在這一環節,我設計的用故事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再讓學生來探索發現信的基本格式和怎樣用畫來寫信,生動有趣而又學到了知識。學情分析:通過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讓學生探索發現了信的格式后,重點是讓學生對圖文結合的信產生興趣(通過讀信欣賞信件),體會發現到哪些地方適合用圖來表示,從而寫出一封圖文結合的信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學生興趣
1:師:你們的好朋友托老師帶來了他寫的信,猜猜看他是誰?(出示幻燈片)
生:喜洋洋。師:真聰明!最近羊村發生了一件很嚴重的問題。羊村樹上的葉子都快被吃光了,這是怎么了?聰明的喜洋洋從網上查到原來樹葉是美國白蛾吃的,美國白蛾的天敵是周氏嚙小蜂,喜洋洋便向周氏嚙小蜂寫了一封求救信,周氏嚙小蜂收到信后來羊村村幫他們把美國白蛾消滅了。問題是?周氏嚙小蜂不認識字,聰明的喜洋洋是怎樣來寫這封信的呢?假如今天你就是那個聰明的喜洋
洋,來,告訴老師,你該用什么方式寫那?生:對喜洋洋也是這么想的,你們真聰明。喜洋洋就是用畫畫的方式來給周氏嚙小蜂寫的這封求救信,導出課題-“用畫來寫信”
二、講授新課:
。ㄒ唬、讀懂信的內容
1、師:請同學們打開喜洋洋這封信神秘的信,試一試你能讀懂么?(學生自讀可以相互討論)
1、誰讀懂了?(學生自述,教師及時表揚鼓勵)
2、出示第二幅例畫,誰還能讀懂這封。
3、通過這兩封信你知道了信的那些知識?,同桌討論一下回答:注:“寫給誰?什么事?誰寫的?什么時間?他們各在什么位置?”(出示幻動片)
。ǘ、感知信的特點(出示兩封信對比)
1、師:請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封信有什么不同?生:師:你觀察的真仔細!那么你喜歡那一封那?為什么?
2、教師小結信的特點:小朋友認識的字不多,不會寫的可以用圖畫表示的我們很容易就看懂了,并且還做了一些好看的裝飾,(漂亮、親切、生動)。你說收信人能不嗎喜歡?
3、欣賞信件:老師這里這里還有很多小朋友用畫寫的信,你想看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幻動片信件)
。ㄈ、學生創作
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用畫寫的信,喜洋洋還焦急著等著你們的回信那?快給他寫一封吧。ㄏ胂雽懯裁磧热荩绾窝b飾才能夠更美麗)好那就讓我們開始吧!提出作業要求
1、繪畫姿勢要正確。
2、不會寫的字可以用畫和拼音表示。
3、色彩鮮艷,畫面美觀、大方。
4.、要先寫,再畫,畫的時候不要拘束在一個地方畫。
三、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放輕音樂)
四、作品展評:
1、自評:讀一讀自己寫的信,你覺得自己什么地方用畫表現的文字比較滿意?
2、互評:我們來看這封信,小朋友覺得他哪兒表現的最好?為什么?因為這幅畫形象的表現出了文字的含義,很有趣。還有小朋友想補充嗎?
3、教師點評
五、課后拓展:
1、今天,我們知道了用畫可以寫信,所有的同學畫得都挺好,喜洋洋看到你們的信一定會很高興的!你知道用畫還可以干什么嗎?(繪畫日記、手抄報,作文插圖、漫畫)
2、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通信越來越發達,寫信這一傳統漸漸的讓電話、電腦網絡等所代替。但是我們的圖形語言卻因為他獨特的魅力應用廣泛,比如手機的彩信,qq聊天表情等等,隨處可見。
3、下面讓我們伴著歡快的歌聲,把你的信裝在大信封里,老師替你交給喜洋洋好不好。(放喜洋洋音樂,伴隨著音樂下課)
六、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2、在完成染紙的過程中體會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進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識;
3、喜歡染紙的過程,并能用染紙作品裝飾美化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學生學習和嘗試染紙的技術和方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初步體會染出的畫面效果與紙的折疊方法及用色之間的關聯。
三、教具學具:
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紙作品裝飾的賀卡、染紙作品、電腦課件、染紙的工具材料。
四、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的基本脈絡: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欣賞感受、開闊視野——觀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裝飾、培養設計應用意識——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欣賞感受
1、教師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導欣賞。
(1)教師簡單介紹扎染的特點和方法。
(2)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欣賞感受。
(3)板書課題——美麗的染紙
2、欣賞扎染、蠟染、染紙作品,開闊視野、激發探究欲望。 (1)教師演示課件,簡單介紹,引導欣賞。
(2)學生討論交流欣賞感受。
(3)激發學習欲望。
二、觀察探究,了解技法
1、觀看制作方法視頻。
(1)教師播放制作方法視頻課件。
(2)提問:制作美麗的染紙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運用了哪些方法?特別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3)學生觀看視頻。
(4)討論、發言。
(5)教師小結。
2、探究發現折疊方法。
(1)教師出示染紙作品展板,提示紙張的基本折疊方法和形狀變化。 (2)分組探究折疊方法。
(3)學生代表到前面演示發現的多種折疊方法。
3、嘗試染紙過程。
4、欣賞撕染、剪染作品,啟發創新。
(1)欣賞課本里的撕染作品,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2)學生談自己的設計打算。
三、制作實踐、感受色彩魅力
1、學生染紙實踐,教師提醒注意事項。
(播放音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2、教師指導學生設計制作。
四、美化裝飾,設計應用
1、教師展示染紙畫裝飾的賀卡作品,引導欣賞,啟發思維。
2、學生討論發言。
五、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學生展示自己的染紙作品。
2、相互交流評價。
3.啟發學生制作出獨具特色的作品,并裝飾美化自己的生活。 4、合唱《幸福拍手歌》,盡情享受創作成功后的樂趣。
六、作業要求:
1.每人四幅不同折法,不同色彩的染法。
2.點染時膽子要大,心要細,每染完一張,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不斷改進。
3.折紙、剪紙可以自己設計花樣。
七、板書設計:
美術的染紙
制作過程:折、夾、擠、染、展開。
種染法:浸染、點染、沖染、濃破淡。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培養熱愛熱愛祖國的情感
2、畫面主次分明,讓人一目了然
3、色彩配全了新聞的內容
教學重點及難點:
1、畫面主次分明
2、色彩和諧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范畫數幅,錄象
教學過程:
一、看新聞,說新聞
1、觀看新聞:新聞聯播
2、說新聞
師:我們一年年更加懂事,越來越關注這個世界。討論一下,近來的重大新聞。
(1)學生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二、欣賞范畫,以供欣賞
1、出示各種范畫,以供欣賞
(1)《抗洪救災》
(2)《彩票》
(3)《冬季奧運會》
2、評論
(1)畫面是否主次分明,讓人一目了然。
。2)色彩配合了新聞的內容。
(3)畫面精彩。
三、學生作畫
1、選一些重大新聞來表現
2、老師巡回指導
四、作業
1、作業展示
2、學生互評、自評,教師綜合
【小學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美術教案《民間美術》03-25
美術的節奏小學美術教案07-10
小學美術《電腦美術》的教案06-13
小學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9-05
小學美術教案06-18
小學美術教案07-08
小學美術的教案04-08
小學美術教案10-26
小學美術教案07-04
小學美術的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