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美術教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年級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二年級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常見的交通工具,能在交通路口場景圖中將交通標志、人物、車輛以及道路的關系表現清楚。
2、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有意觀察、記憶表現能力。
3、表現出關心社會的情感,增強社會體驗,獲得交通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1、交通標志的識記與掌握。
2、回憶并畫出小朋友放學回家時過交叉路口的情形,加深學生對交通知識的了解,培養學生對人物以及場面的協調構圖的能力。
3、在游戲中體會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教學難點:
人物與環境的主次表現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識交通標志
1.放錄像
大街上多熱鬧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為什么大家都這么井然有序的呢?難道車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車?快看,這是什么?請一個同學說一說。
2.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的交通標志,都是老師在大街上拍下來的,你在平時的生活中還看到了與老師看到的不一樣的交通標志嗎?你能猜出它所表達的意思嗎?
3.你能試著將你所看到的交通標志畫下來嗎?
二、學生嘗試作業
1.將已經畫好的標志貼在黑板上
2.老師再將表示同樣意思的交通標志貼在學生作業的旁邊,讓學生對比觀看,找出記憶中記得不完整的地方
3.小結:同學們剛才說了很多的交通標志,說明小朋友平時對生活觀察仔細,很好!交通標志像一個無聲的警察,默默的指揮著交通,讓人和車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駛,在沒有交通警察的狀況下,能自動的維護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標志設計簡單、易識別,顏色也有特殊的規定,如:紅色代表禁止,藍色代表說明,黃色代表警告。剛才小朋友已經有所了解,一定要記牢,好嗎?
一、觀賞錄像帶
1.錄像帶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還有其他的人和物體嗎?
2.你能上臺來表演一下嗎?請幾位小朋友演過馬路的人,請一位小朋友演警察。
3.小結:同學們演得真不錯,紅燈一亮,不慌不忙排好隊過馬路,警察叔叔在一旁忙著指揮交通呢!還有的小朋友三個一群,兩個一起手拉手過馬路,他們表現得真棒,你們平時就是這樣過馬路的嗎?如果是那就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二、講解構圖以及畫面內容
1.畫面人物的畫法。請一位小朋友上臺畫一個背著書包走路的人。
2.老師在這個人物的基礎上再添畫出有遮擋關系的人物,也可以在這個人物的前、后添畫其他人物。
3.畫完人以后再畫出馬路上的車和建筑物。
4.最重要的交通標志也要畫,畫在哪里呢?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老師不說,等會兒在你的畫面中找答案。
二年級美術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風的表現方法。
過程與方法:培養對大自然、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記憶刮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
2、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聽風、感覺風、發現風
1.多媒體播放風的聲音,讓學生聽,引入課題《風來了》。
【同學們,你能摸到風嗎?那你看得見風嗎?現在我們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覺到風嗎?】
2.讓學生想想,現在你可以怎么來制造風。(用手扇、嘴巴吹)
3.通過什么感覺到了風,(頭發晃動)及對風的感覺!疚覀兺ㄟ^臉上有涼氣、頭發擺動、紅領巾揚起這些現象都可以感覺到風的存在】
二、了解風的形成、風的種類,對不同季節的風的感受,了解風吹過之后物體變成什么樣子?
1.教師提問,風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種類的風?
教師答案,風是由云冷熱分布不均而產生空氣流動而形成的,有微風、大風、狂風、龍卷風等
2.提問,不同的風跟什么有關系?(天氣)不同天氣的風給我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那么請大家回憶一下,不同季節的風吹過之后給我們什么樣的感覺呢?(春天—溫暖,夏天—涼爽,秋—有些涼,冬—冷)
【不同季節的風給我們不同的感受,春天的風溫和,使我們感覺舒適;夏天的風涼爽,使我們感覺清新;秋風颯爽,使我們寒意漸濃;冬天的風寒冷,使我們畏懼。】
3.風吹來時物體有什么變化?小組討論一下。
【風吹過之后樹枝會搖動、湖面上有波紋的時候就知道風從那里經過】
4、學生和教師一起歸納風來時物體形態的變化。
周圍景物的變化:花草樹木隨風傾斜擺動人物的變化:
(1)人物頭部,強調頭發的飄動或帽子飛起來。
(2)人物身體,強調衣服的飄動,飾物隨風飄揚。
(3)人物的手,捂頭或捂住衣服,用力抓住手中的物品。
三、欣賞作品,學習用線條表現風
1.欣賞畫家陳龍、周若蘭的作品《陣風》,強化學生記憶。
【我們大家一起來看這幅作品,在作品中是大風還是小風?】(大風)
【大風來臨,作品中的人和物體變成什么樣了呢?誰愿意來說說】
(風把帽子吹掉了,頭巾被風吹的飄起來了,人都是抱著頭往前走,衣服飄起來了。沙被吹起來了)
2.欣賞教材,學習用線條表現風的感覺。
【其實風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那在繪畫中我們怎樣表現風來了的效果呢?你們覺得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方法畫出風呢?】(相似方向飄動的弧線、旋轉的渦狀線)【板書怎么用線條表現風】
(1)線條來表現風的飄動、旋轉、迅疾和方向;
(2)通過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
四、嘗試畫風
1.出示書本上的幾幅畫,讓學生說說在微風、大風時,他們表現出的是什么樣的。
2.請學生選擇其中一幅進行練習,體現出風來時方向的變化。
3.出示學生的作品,請學生觀察作品中物體發生的變化,及出現的錯誤。
4.欣賞圖片學生作品,體驗風來時不同表現形式。
第二課時
五、作業要求及指導表現
1.作畫要求:
(1)大膽的表現對風的感受。
(2)使畫面中的人和物在風的作用下體現方向的一致性。
(3)不必畫太大的場景,以免影響作品的完成。
2.教師巡回指導
六、交流評析
說風:學生作品賞析。
1、學生自評:說一說你是怎樣用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來了的?
2、學生互評:你認為哪幅作品較好的表現了風?為什么?
3、教師總結。總結課堂所學的內容,并對學生作業做簡單評述。
在咱們的身邊隨處可見美好的事物,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我們的世界將越來越美好!
二年級美術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游樂園的圖片,喚起游樂場的美好記憶,感受游樂場的歡樂氣氛。
2.了解各類游樂設施的造型與功能,嘗試用手繪的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游樂項目。嘗試用多角度表現游樂園,如游樂項目的多樣性、新奇有趣的游藝機外觀、齊全的配套設施等,還可以通過游客的表情、動作來表現游樂場的好玩,提高造型表現力及構圖能力。
3.在觀察、回憶、表現中體驗游樂園帶來的生活樂趣,培養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和敢于挑戰的勇氣。教學重點:
表現自己最喜歡的游樂園。
教學難點:
突出游樂園的好玩。
教學方法:
討論法、演示法、引導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課件展示:觀看游樂園項目視頻,說說自己的感受。探究交流:
(1)討論:你去游樂園玩過嗎?游樂園里哪些游藝項目讓你覺得特別好玩? 師生共同回憶游樂園里有趣的游樂項目,說出逛游樂園的感受。
。2)游樂園探秘:游樂園好玩在哪里?
觀察:課件展示游樂園圖片。思考:游樂園的好玩可以通過哪些方面體現?
、儆螛穲@項目的多樣性
、谟螛吩O施的有趣外觀:比較小朋友不同的表現,體會的他們的感受。
、 齊全的配套設施
④人們夸張的動作和表情:比較小朋友不同的表現,體會他們的感受。
。3)小結:游樂場項目的多樣性、新奇有趣的造型、齊全的設施、人們夸張的動作和表情,都可以體現出游樂場的好玩。
3、探究啟發。
(1)觀看演示短片,思考:可以怎樣表現游樂園? 小結:復雜的游樂設施可以用先概括、再細化的方法表現。
。2)作品欣賞、探討。
A表現內容
①表現單一游樂項目或綜合表現游樂場景。
、趯憣嵒虼竽懴胂
B表現方法:線描、刮畫、剪貼畫等多形式表現。
4.創作體驗。
作業要求:畫一個自己喜歡的游樂園。
5.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介紹作品。
(2)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
6.小結拓展。
。1)在生活中勇于迎接挑戰,牽手快樂!
。2)拓展:小小設計師——設計新型游樂項目。
二年級美術教案4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用彩泥來表現生活中的事物,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在創作過程中強調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
3.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點:
1.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運用。
2.彩泥的色彩搭配。
教學難點:
利用彩泥大膽地造型
教學準備:
教具:范作、各種動物、植物和人物頭部的圖片,彩泥、彩色卡紙、水彩筆、牙簽、鉛筆、尺、剪刀等。
學具:彩泥、墊板、水彩筆、彩色卡紙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導入
小朋友,去年我們做過許多《香甜的水果》,還記得嗎?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對,橡皮泥不但能做香甜的水果,還可做出許多其它有趣的東西來。揭示課題──《有趣的彩泥》。
二、啟發討論
1.拍手歌:彩泥世界快樂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們來做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老師小結:植物、動物、人物、風景都可以,只要你喜歡的都可以做。
三、教師示范制作,并教學生掌握簡單的制作方法
1.出示材料,并引導學生配色。(以蝴蝶為例)
想一想蝴蝶是什么樣子的,請學生來想象。學生說,老師現場制作(頭、身子、翅膀、眼睛、觸須等),并由學生挑選顏色搭配,(提醒學生制作時需先后再前,先遠后近,先下再上,運用捏、搓、揉、壓、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個蝴蝶。
2.啟發學生想象,利用生活中事物來添加景色
以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請學生配上景色,學生回答,教師從中挑選,依次配上鮮艷的花朵,小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繪畫的方式)
四、交流探究學習
1.師:看了剛才蝴蝶的制作過程,你心里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個有趣的動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東西呢?(語言激趣)
2.分小組交流討論:想好了?那就說出來給大家聽聽,看看誰的想法最有趣?
五、欣賞開闊視野,拓寬思路
1.欣賞同齡人或藝術家的作品,啟發學生想象。
你覺得哪里漂亮?為什么?它運用了哪些方法?顏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樣的色彩?
2.欣賞中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準備怎么做?怎樣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體的意見,進行小結:你所設計的造型與色彩可以突破常規,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像和創造。色彩搭配要鮮明,對比要強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六、布置課堂作業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并分工每人制作一、兩件自己喜歡的彩泥作品,然后合在一張彩色卡紙上,有時間可用水彩筆進行添畫,做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出示一些有趣的簡筆畫或卡通畫圖形,使創作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有所參考。)
七、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視,指導學生運用合適的泥工制作方法,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添畫。特別是造型上加以引導,以創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
八、展示作品,總結評析
1.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請學生來介紹本組或自己的作品,說說制作過程與感受,以及自己最滿意的是哪里?最有趣的是什么?
2.把介紹完的作品集中在展臺上,互相評一評,看哪些作品最有趣?為什么?(教師在旁補充、點評,并及時鼓勵表揚有創意的學生)
九、拓展延伸
出示兩件用布和紙張制作的作品:有趣的圖形除了用彩泥做外,還可以用其它材料來做!
十、課堂小結
這節課,小朋友們能積極合作,發揮想象力,大膽創造,用簡單的材料做出了一件件別有趣味的作品。老師希望你們在以后,多觀察生活的事物、美景,運用這些方法,尋找一些合適的材料多創作一些有趣的作品,做一個愛動腦、愛動手的好孩子。
十一、收拾與整理
提醒學生收拾好桌面,整理工具材料,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認為主要是激發學生運用橡皮泥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把生活中原有的物體形象加以變形、夸張或改變,打破原有的色彩定勢,積極主動地運用色彩的對比、相間或重疊,創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來。這一理念在學生說老師示范制作蝴蝶的過程中得以體現與融匯貫通。在這一過程中,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又不留痕跡地導入了本課的要求:造型與色彩可以突破常規,進行大膽的夸張、變形、想像和創造;色彩搭配要鮮明,對比要強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這為學生的創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沒有過多的限制,只要自己覺得漂亮好看、有趣就行。
在這里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制作比較好。這樣的話,在制作過程中,既是個體又是小集體。因在討論的時候,四個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貼添畫成一幅完整的有內容的有趣作品;也可以在討論中相互知道各自最喜歡、最有趣的、準備制作的是什么,在制作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借鑒,最后把各自的作品拼在一張卡紙上,形成一個整體,相互欣賞,在欣賞中自然會相互比較、評論。同時,也讓他們的心目中初步形成一種合作的意識,不但可以自己獨自創作出有趣的形狀來,在拼貼中也會感受到合作的樂趣。
在展示評述過程中,讓學生把自己或本組的作品放在投影儀下進行展示,對此學生很感興趣,也很興奮,做完的學生幾乎都想在臺上說一說,表現表現。我想,這可能就是一種成功的體驗吧。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在投影儀下放一放,大屏幕上出現了自己的作品,心里就特別高興特別自豪。為此,我在心里暗暗決定,以后的美術課,要盡量讓學生的作品能在上面展示展示,使他們都感到自己是最棒的、最優秀的、最能干的,從而持續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年級美術教案5
《神奇的.彩點點》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造型藝術中點、線、面的關系。
2、感受“點彩派”的藝術魅力。初步掌握簡單的點彩畫方法。
3、在感知和表現過程中體驗點彩帶來的樂趣。
4、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踐行感恩活動。
教學重點:
學習點彩造型的方法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內容。
教學難點:
能夠使用點彩的方法創作相對完整的作品。
教具準備:
課件、點彩范畫若干張、水粉顏料、調色盤、小水杯、棉簽。
作業要求:
用點彩的方法點一朵美麗的花送給媽媽。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輕松導入
師:孩子們,看,老師手里拿了一根棉簽,誰愿意到前面來,在紙上隨意地點幾個分散的藍點,不要點太多,四五個點就行。
指名一生點。
師:我也來點幾個點。(迅速把藍點連成一條線或者用線圍城一個形樹葉、小魚……)
看這條彩點線像什么?
生:像……
師:要是在里面隨意點上很多點,(點說邊點)這一大片點就排成了一個面。
師:在樹葉上點些黃色會發生什么神奇的變化呢,誰來幫我點?
。ㄖ该簧c。)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一會兒會給你一個驚喜的。
。ㄈw學生閉上眼。)
師:好了,現在請大家瞇起眼睛看一看。
生:驚奇的發現,樹葉變成綠色的了!
師:太神奇了!兩種顏色點在一起就會變成另一種顏色,這就是混色效果。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神奇的彩點點。
板書:神奇的彩點點
二、欣賞范畫,感知點彩的魅力
1、欣賞教師的范畫
師:課前,宋老師用彩點點創作了一些畫,咱們一起欣賞一下吧。
。▽嵨锿队罢故痉懂嫞
蝴蝶——彩點的大小、形狀要基本一致;
松樹——點的排列要密集,不要點的太稀疏;
風車——畫面要飽滿,不要畫得太;
虎頭——兩種或幾種顏色點在一起,可以產生混色;
城堡——點得很稀疏,請學生指出不漂亮的原因,并想出解決
的辦法。(指名一生點)
2、欣賞大師的作品
師:欣賞過老師的作品,我們再來欣賞一幅大師的作品。
早在130多年前,法國就有一個美術流派專門用彩點畫畫,人們就給他們取名叫“點彩派”,也叫“新印象派”。點彩派的創始人修拉(課件展示1:喬治修拉的照片)在長期的繪畫中發現,把純色小點放在一起,讓彩點緊鄰排列,隔著適當距離欣賞,這些小點會在眼中顫動,并產生閃爍發亮的效果。
。ㄕn件展示2:《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師:這是那種讓人一見難忘的畫作,畫中都畫了些什么內容?
生:……
師:仔細算算,這幅畫中共有48個人,8艘船、3只狗和一直猴子。徜徉在河岸的人們似乎在享受悠閑的晴朗午后。
師:畫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里?
生:……
師:說得太好了,老師和你有同樣的感受。
師:點彩畫法注重的是色彩的純凈。用這種技巧繪制的作品,有兩種不同的欣賞方式,站遠看,他和其它畫的技法沒什么不同,近看就會發現這幅畫是由很多個色點密集排列而成的,每一筆、每一點都華美豐富。
(課件展示3:近看的色點)
師:修拉創作這幅畫時年僅24歲,他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才創作完成。這幅畫長2米,寬3米,這是大家在欣賞畫時的場景(課件顯示4:照片兩張)。畫面好大呀,真難想象這么一幅巨作竟然是由一個一個小色點畫成的,這需要多大的耐心!修拉真了不起!
三、教師演示創作
1、教師演示創作一朵花
師:哎呀,看了大師的畫我的心情很激動了,真是太佩服修拉了,我真想再用這種點彩技法馬上再去創作……(邊說邊演示點彩一朵花。)
。▽嵨锿队埃貉菔緞撟鳎
師:我先點了一片黃點,又在上面點寫藍點;我喜歡紫紅色,接著再點;又用紫紅色和紅色的點把它鋪滿,邊上再來點淺黃色?,宋老師創作了一幅什么畫?
生:一朵花。
2、歸納點彩畫創作的方法
師:我越看越覺得自己的花漂亮。誰來說說我剛才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生:點花蕊——點花瓣外形——兩種顏色填充花瓣:
師:也可以點花瓣外形——點花蕊——兩種顏色填充花瓣。
畫無定法,只要最后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行。
四、布置作業
師:知道我要把這朵花送給誰嗎?
生:……
師:猜對了,我要把它送給我的媽媽。因為,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我要在母親節那天送給媽媽,并祝媽媽節日快樂!
你是不是也想送給媽媽一份母親節的禮物呀?
生:是。
師:那好,就讓我們用今天所學的點彩法點出一朵美麗的花送個媽媽。在旁邊寫上祝福的畫,就做成了一張精美的賀卡了。
2、(課件出示5:作業要求)用點彩法點出一朵美麗的花,制作成賀卡送給媽媽。
3、師:課前,老師搜集了一些花的照片,我相信,看過后對你們的創作會有所幫助的。
(課件展示:花的照片)
五、學生創作,教師輔導。
發現較好的作品及時表揚。
六、作業展評
師:誰的創作好了?到前面給大家展示一下。
親手創作的賀卡送給媽媽的時候想說點什么?把你的祝福讀給大家聽一下吧!
指名學生到前面展示,并說出給媽媽的祝福語。
七、課后拓展
師: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東西來創作點彩畫呢?
生:……
八、課堂總結
1、時間過得真快,一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很想知道這節課你開心嗎?
2、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點彩派畫家修拉,學會了創作點彩畫,更讓宋老師感動的是,每個孩子都為媽媽制作了一張精美的母親節賀卡,你們真是太棒了!
3、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板書設計:
彩點點
二年級美術教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開動腦筋,制作指偶。
2、引導學生學會一起合作,模擬舞臺表演。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2、能結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現方法完整的制作一個有特色的指偶。
教具學具:
手工紙、雙面膠、剪刀、戲臺道具、彩色筆、毛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胄轮
欣賞木偶戲表演,并向學生介紹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芝麻綠豆官(木偶人物)。
學生與木偶人物交談,發掘木偶身上的特點?(必須由手來操縱)
引入: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個可以像芝麻綠豆官一樣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生答。)
揭示課題:指偶劇院
。ǘ┨剿餍轮
1、嘗試:介紹木偶家族的另一個成員——指偶,由各小組的組長來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3、討論:各小組組長將展示的紙偶帶到小組里進行討論。
A:組長將表演的感受與組員分享。
B:討論各小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總結:老師把小朋友的意見進行總結,并稍做示范、引導。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欣賞
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學習別人的長處。
五、作品交流
將作品展示到戲臺上表演,看看誰做得最棒,表演得。(強調表演時只伸出操作指偶的指頭,其他手指要收緊。)
六、師生互相交流,評選出制作獎、表演獎及團體協作獎。
七、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進行變廢為寶的環保教育。
二年級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了解鑲嵌藝術,在設計制作中體會其美感;
2、能夠用鑲嵌的方法,把一件物品裝飾得更美;
3、在創作實踐中,使學生逐步形成設計意識。
課前準備
廢舊瓶子、彩泥等
教 學 流 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問:“這是什么”?“這美嗎”?“我們大家想想辦法該怎樣處理這些生活垃圾”?學生分別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談話:是的,這些生活垃圾不但影響環境,還有損我們的健康,有的廢舊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有一天,老師在垃圾堆里看見了這樣幾個廢瓶子,扔了真可惜,我想了一想,經過老師的加工,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教師出示彩塑瓶子,并將彩瓶分發給每組同學欣賞,讓學生初步認知彩瓶的美。
教師問:“看了這些彩瓶你們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或提問
教師談話:廢舊的東西不一定“不美”,通過我們的想象,用我們的雙手是可以把它變成美的藝術品,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做彩瓶,好嗎?
二、講授新課
討論問題:
怎樣包裹彩泥飲料瓶才會耳目一新?
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鑲嵌物,不同的組合變化給人的視覺感受有什么不同?
在色彩的搭配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學生分析示范作品了解不同鑲嵌物的組合變化,體會不同質感的物體組合的視覺效果,線材、點材、面材巧妙組合可以給人帶來美感。
三、學生創作
在學生創作時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便于資源的共享,也便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探討。
在輔導時,教師要集體輔導和個別輔導相結合,對設計活動中共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講解或示范。個別輔導時,要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能力差異提出相應的要求和建設性的意見。
四、作品評講
請每一組選出代表將創作完的彩瓶在實物展示臺上給全班同學展示,并說出創作的構思和內容。表揚哪些構思獨特的彩瓶作品。
請各組同學相互評述,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小結本課
通過今天的這節課,大家有什么感想?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同學們多觀察、多想象、多動手,我們就會創造出許多的美。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用你們的手讓美永遠留在我們身邊吧!
課后總結:
二年級美術教案8
教學日期:
xx月xx日
教學題目:
流動的顏色
教學年級:
二年級
教學領域:
美術
教學目標:
1、知道兩種顏色調和后會產生第三種顏色。
2、根據吹畫后的效果,展開想象,并添畫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的互滲過程中,感受色彩的美。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吹畫作品、彩色墨水、圖畫紙;學生準備好彩色墨水、吸管、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并且把看到的現象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2、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教師示范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里,再蘸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分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范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透的方法: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教師提問:“除了這些方法外,大家想想,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使色彩流動?”
4、強調在作業中要注意觀察色彩的融合,滲透時的美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范語句表達形式。
比如:我用()辦法,使()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課堂作業
1、學會調勻顏料。
2、動用各種方法使顏色流動起來,觀察并記錄顏色融合時的美妙變化。
3、根據吹畫的效果,展開想象,進行添畫,并比比誰的畫添得巧。
四、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老師巡視指導,并糾正。
五、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添畫的巧妙之處。
二年級美術教案9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綜合制作能力。
2、讓學生養成大膽作畫、大膽制作的作風。
3、了解傳統的文化,充分感受民間藝術的美。
4、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教學重點:
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
教學難點:
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己的特征。
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自己
1、照照鏡子,看看自己的外貌特征。
2、和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外貌特征。
。ㄖ貙δ樞巍⑽骞偌鞍l型特征進行仔仔細細地觀察,并用談話的方法交流。)
二、欣賞作品
欣賞課本中的自畫像繪畫作品,并說說他們畫出了那些特點。
三、學生作自畫像
1、提示:可以默畫也可以邊看邊畫,可以從整體入手也可以從最具有特點的局部畫起。
2、學生作畫,教師適當指導。
四、互相欣賞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欣賞剪紙作品
1、展示剪紙作品原作,觀察它的形象以及制作材料、紋樣選擇。
2、同學們可以上臺近距離的觀看,老師把作品拿到學生中間巡回展示。
3、提問:你看到的是什么?猜一猜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好看嗎?你想不想也制作一個?
4、:這些剪紙作品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工藝美術作品,它是我國民間文化的瑰寶,我們要好好繼承和發揚光大。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學習這種民間藝術,為自己剪一枚生肖圖案。
二、上新課
1、展示剪紙材料:剪刀、膠水、彩色紙
2、同學們,如果現在你來剪紙你會先干什么?有不同的意見說一說。
3、老師示范剪紙的方法步驟:
(1)先剪出外形輪廓
(2)再剪出生肖的五官
。3)然后剪出有趣的紋樣
4、學生辨認生肖的外形
老師準備一些生肖動物的外形,同學們猜一猜它們到底是什么動物?
。1)一些容易辨認的外形
(2)一些不容易辨認的外形
:制作生肖的剪紙作品,首先就要把外形畫準,要不然剪出來就不像了。
5、紋樣的剪紙方法(1)隨手剪(2)對稱剪
三、學生作業布置
根據自己的屬相,剪一個小動物形象,注意剪出
它的外形與紋樣。然后用膠水貼在作業本上。
四、老師巡回指導
五、互相交流,老師下課。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演示導入課題
1、老師把自己不同的信息卡發給部分同學,讓他們回答從信息卡中了解到了老師的哪些信息?
2、提問:信息卡是干什么用的?都有些什么形狀?好看嗎?你要是做一個信息卡你會做得和老師一樣嗎?為什么?
3、:信息卡是傳遞個人信息的,我們制作的信息卡能讓別人很快了解你,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和你成為好朋友,同學們,你們想做一個嗎?
二、上新課
1、說一說你的信息卡的組成部分,每個同學的信息卡肯定不同,說出你的不同之處。
2、講解信息卡的基本組成部分:
(1)圖形: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信息卡的外形可以是幾何形,也可以是具象形,如人臉形、鞋子形、蘋果形、卡通形鈴鐺形、花形、樹形、葉形、冰淇淋形等等。圖形還包括插圖,插圖可以小一點,要與外形相互協調。
(2)文字:主要指信息卡的內容。如姓名、年齡、愛好、格言、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等。
3、老師示范信息卡的制作步驟:
。1)先畫好外形,并將外形剪下來;
。2)將內容寫上去,文字可以裝飾成紋樣;
。3)在其他的地方畫上裝飾用的與外形相互協調的圖案即可。
4、信息卡的色彩調配:
信息卡的外形與內容要以一個色調為主,如老師用的是黃色調,那么整個信息卡就必須多用黃色調,這樣設計出的信息卡才會協調。如果是紅色調你會用哪些色彩?
5、欣賞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卡。
三、學生作業
畫出信息卡的外形,經剪貼裝飾后,寫上自己的姓名、電話、屬相等。
四、老師巡回指導
五、游戲:
將做好的信息卡與自己的好朋友交換,也可以與新朋友交換,讓我們大家都成為好朋友。
六、下課
二年級美術教案10
教學目標:
1、 察圖片上或影視中不同民族人物的特征,并能用語言描繪出來。
2、 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3、 觀察生活,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重點:
用線條和顏色把他們畫出來,表現手法不限。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畫面內容,不要去模仿別人。
教學準備:
教師:欣賞作品數件
學生:課前上網查各種資料,準備好各種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
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服飾都非常美麗,吸引著許多畫家深情的畫筆。
三、交流信息
1、同組間交流查閱的資料內容。
2、相互討論、相互介紹。
四、欣賞(書中作品)
1、你認為哪張作品表現的主題最好?
2、欣賞作品中都用了什么工具和材料?
3、你從這些作品中學到了什么?
4、你能表現的比他們更好嗎?
5、你準備如何表現?
五、學生作業
1、把想法變成畫面。
2、作業期間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
六、巡回指導
1、面觀察學生作業。
2、鼓勵學生創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3、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二年級美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培養想像力和形象創造力。
2、訓練學生的概括、想像、夸張和構圖能力。
教學重點:
形象的設計能力。
教具學具:
圖片、實物投影儀、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準備情況。
二、導入
1、引導討論,創造討論氣氛。
、、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
。ㄈ缧∝、小狗、小兔、老虎……)
、、說說沒見過的動物。
。ㄈ琮、恐龍、太空怪獸……)
③、再說說這些動物有什么特征。
。ㄋ鼈兩眢w龐大、樣子兇猛……)
2、小結,揭示課題。
這些怪獸都是人們想像出來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創造新的怪獸形象。
三、新授
1、出示龍的圖片讓學生欣賞。
、佟⑦@個怪獸叫什么?
、、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
龍是我們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所以中國人也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
2、想一想,龍本來不存在,勞動人民是怎樣創造出它的樣子來的?
。ò言S多動物身上的特點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龍身上有哪些動物的特點?
討論后得出結論:(結合圖片進行對比)
龍的角是鹿的角;
龍的嘴巴是鱷魚的嘴巴;
龍的身體是蛇的身體;
龍的爪子是老鷹的爪子;
龍的鱗片是魚的鱗片。
4、想一想,龍生活在什么地方?
這些動物有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所以龍也會在水里游,也會在地上跑,它還會在天上騰云駕霧呢!
四、學生作業
原來怪獸就是這樣創造出來的,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绻屇銇韯撛煲粋怪獸形象,能不能讓大家更驚奇?好好想一想,大膽試試看。
五、教師輔導
1、鼓勵學生大膽想像,不受真實物象局限。
2、創造出來的怪獸形態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課內小結
學生作業點評。(結合學生自己講述的創造意圖進行評析,以表揚、鼓勵為主。)
二年級美術教案12
教學目的:
1、認識、了解橋的用途,感受橋梁建筑造型多樣化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審美素養。
2、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展形象思維,為學習風景積累素材。
教學重點:
了解家鄉的悠久歷史,進行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教育。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觀察、記憶能力,發展形象思維。
教學準備:
放大范圖若干張。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啟發談話:橋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它能幫助我們跨越障礙。人類造橋有很悠久的歷史
在我國有舉世聞名的趙州橋,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巨大石拱橋。在我們福建也有一座很著名曲橋,這就是泉州的洛陽古橋。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泉州城東13干米洛陽江人海處。該橋是粱式海港巨型石橋,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與北京的盧溝橋,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原長12oo米,闊5米許,橋墩46座,橋欄柱;石獅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規模宏偉,正藝卓越。橋建在江海交匯處,水闊浪急。古代勞動人民采用筏型基礎及種蠣固基,為我國乃至世界造橋史上的創舉。
此外,歷史上橋的樣式還有多種多樣,如:索橋、石板橋、廊橋、亭橋、藤網橋…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橋也是一個重要審美對象,杜甫的詩"驅車石龕下,仲冬見彩虹",杜牧的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成語也還有"煙柳畫橋",意思是說:在春的景色里,有橋有樹的自然景界,就像畫一樣好看。
2、讀畫:
宋代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橋是里面重點勾描的對象,圍繞橋發生的事情是畫面的最高潮。由此可見,歷代的中國人曾對橋作過多么深人的審美發掘。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具有悠久造橋歷史的我國,在現代橋梁建設方面,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今天的橋從樣式上花樣更多了,有預應力混凝土梁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從功能上看有公路橋、鐵路橋、立交橋、高架橋……各式各樣的橋不斷出現在我們身邊。這些橋不僅科技含量高,而且造型優美,不少還成為當地的一道著名風景。與傳統上的橋相比,現代的橋往往更宏偉、更有氣勢,用途也更廣泛。
《公園里的橋》以線描的手法畫了公園里的石拱橋,雖有缺點,但基本上表現了石拱橋的結構和特征!堕}江上的橋》作者則饒有興趣的畫出福州彩虹橋的特點,橋面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人群及穿梭于橋下的大大小小的船只,一片繁華的都市景象!段壹掖蹇诘臉颉穭t顯得平靜、安寧,讓人仿佛聽到橋頭那幾棵樹上的蟬鳴。
三、作畫步驟:
(1)先劃出橋的基本形,用簡筆畫方法對橋的基本結構作簡單概括。
(2)添畫出鞘的結構,橋上的行人車輛,還有四周的環境和背景。
(3)將整幅圖涂上鮮艷美麗的顏色。也可只用線描方式完成。
二年級美術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針對動物的形體特征來進行剪紙活動, 在鍛煉學生觀察力的同時還 能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動手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剪紙的方法。
2、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
3、體驗、探索學習帶來的樂趣。
三、教學重點:剪紙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怎樣剪出來才能像
五、教學準備:軟紙,簡單,
六、教學過程
。ㄒ唬┱n前延伸 預習課文,搜集資料。
。ǘ┱n內探究
第一課時
1 示范作品,激發興趣
。1)教師用投影展示一些作品(喜鵲登梅、五谷豐登、北京申奧、動物樂 園等)引起學生對剪紙藝術的興趣。
。2)教師組織學生交流: a 你還見到過哪些剪紙作品? b 這些作品是怎樣做出來的?
。3)教師介紹剪紙藝術的歷史及廣泛用途。
2 學習實踐剪紙方法 教師介紹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紙樣)動 手剪刻。學生自主探究實踐,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交流經驗,總結方法(先刻小空,再剪大空;大空可對折后再剪;鋸齒可連 續剪。盡量避免斷開或走樣)。
3 課后搜集資料,加強練習 學生回家搜集一些資料(圖書、圖樣、網上查詢、向父母請教等),自己創 作設計新圖案來剪刻,說出你的創作意圖是什么?
第二課時
1 介紹交流作品 展示作品: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學生課外完成的剪彩紙作品; 介紹作品:為了讓同學們了解你的作品,請你把它介紹出來(創作意圖及剪 紙方法)。 比較各自的作品: 將自己的作品和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比較,然后發表自己 的見解。
2 拓寬思路,想象創作
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幾幅用彩紙隨意折疊后剪刻的作品。 學生實踐:拿一張正方形彩紙,隨意對折、剪裁,可圓可方,打開剪紙,用 投影儀放映。學生觀察,發現了什么?(都是對稱圖形,幾乎沒有相同的作品) 這時, 同學們自覺地進入了由模仿到創造的學習氛圍中, 由于不受任何條件限制, 他們的創作思維在實踐活動中充分發展, 從而達到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 力的目的。
3 交流評價作品 展示學生的新穎作品,教師應給予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全心全意互相學習,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意識。
(三)課后提升 試著剪一剪別的物體。
二年級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貓的生活習性及相關知識。
2、大膽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來描繪貓,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學生們的想象,表現千姿百態的貓。
難點:組織畫面,表現自己獨特的創意。
課前準備
(學生)貓的圖片、顏料、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ń處煟└鞣N貓的圖片、示范作品、課件、色紙、剪刀、膠水等工具材料
教學過程
1、辨聲揭題。
。1)課件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大膽猜,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
(2)當學生聽到貓的叫聲“喵……喵……”而猜出貓時,教師隨即揭題。
2、回憶交流。
(1)回憶: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貓?聽到過哪些有關貓的故事?給你印象最深的貓是怎樣的?
(2)學生分小組交流后,選派代表匯報。
3、討論分析。
分小組抽簽討論以下問題并匯報:
(1)貓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課件播放貓的頭部、軀干、四肢、尾巴等。)
。2)貓的頭部由哪幾部分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點?(課件隨機播放貓頭的特寫鏡頭。)
。3)你見到過的貓的毛色是怎樣的?(課件播放貓的毛色圖片。)
(4)貓的坐、臥、行、走等動作有什么變化規律?(課件播放相關畫面。)
4、欣賞感悟。
。1)播放《貓和老鼠》等有趣的動畫片片段或圖片,體會貓的各種不同動態造型和夸張造型,進一步激起學生的表現欲望。
(2)展示潘天壽、黃胄等畫家畫貓的作品,欣賞體會生動的瞬間貓的神態。
(3)展示優秀學生作品,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創造性的表現。
5、練習體驗。
。1)作業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創造性地表現貓。
。2)教師巡視輔導:從構圖飽滿、主題突出、情節生動、色彩鮮艷等方面予以指導。
6、交流評價。
(1)給自己的作品編小故事,小組間講述交流。小組評出優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課后鼓勵學生模仿《貓和老鼠》自編連環畫小故事。
二年級美術教案15
【提要】該篇《嶺南版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特別為需要兒童教案的朋友收集整理,僅供參考。內容如下:
【教學目標】初步感知中國畫和油畫不同畫家眼中的兒童工具材料、技法所產生的不同藝術風格;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的內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畫家眼中的兒童感知中國畫的“文房四寶”和油畫的“油彩和畫布”,在比較中體會作者對平凡美與生活美的發現與創作情感;體會畫家對生活美的感受與表現生活美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作品“形與色”的感受和童年“美與趣”的回憶。
【教學難點】了解中國畫“線造型”與油畫“塊面組合”的藝術形式。
【教學準備】范作
【教學內容】畫家眼中的兒童
【教學過程】
一. 體驗活動:創設嶺南版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的情景。
摸一摸:讓學生在觸摸中嘗試文房四寶和油彩畫布,初步感知兩種不同材料、工具的特點。
畫一畫:用毛筆和油畫筆畫“點”和“線”,觀察兩者有什么不同。
找一找:你認為教材中哪些作品選用了“文房四寶”,哪些選用了“油彩
畫布”?你是從哪里觀察出來的?
二. 體驗活動:比較工筆畫與意筆畫的不同。
想一想:比較《小庭嬰戲圖》、《牧!、《蒲公英》三張作品,作者哪些地
方用了流暢細膩的線條,哪些地方用了粗獷的線條表現?
說一說:流暢細膩的線條給你什么感覺?粗獷的點、線給你什么感覺?
三. 探究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張畫進行欣賞與評述。
選一選:你喜歡哪一幅作品?它給你什么感受?(提供選擇詞語:歡樂、
吉祥、熱鬧、鄉土氣息、城市生活、農村生活、可愛、大自然氣息、有趣、
文靜、調皮、生動、親情等)
說一說: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引導觀察作品的形與色,
體會不同畫種、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及生活情趣。)
四.評述活動:評一評我喜歡的好作品。
描述:作品中描繪了什么?給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術語言,讓學生選擇。)
分析: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產生這種感覺的地方。(引導欣賞作品的造型與色彩)
解釋:教師提供作品的背景資料,或補充解說。
評價:說說自己對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進意見。
五. 評述活動: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
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張生活照片嶺南版美術教案畫家眼中的兒童(
提供相關詞語讓學生選擇,如快樂、親情、有趣、可愛等)
說一說: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導細致的觀察),自己在干什么?
畫一畫:我的童年。
評一評: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學作品美在哪里?(與同學作品比較一下)
【二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案:電腦美術06-13
二年級的美術教案12-13
二年級美術的教案11-08
二年級的美術教案12-13
二年級上冊的美術教案06-13
貓二年級美術教案04-09
二年級美術教案童年04-10
人民美術二年級教案12-13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30
美術二年級學期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