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

時間:2023-09-14 09:15:55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美術教案10篇(通用)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美術教案10篇(通用)

美術教案 篇1

  一、活動名稱:

  《找找好朋友》

  二、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2、進一步培養幼兒分析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之間少1和多1的關系,能說出2和3的相鄰數。

  三、活動準備:

  1、魚的活動教具:紅鯉魚1條、白鯉魚2條、金鯉魚3條、黑鯉魚4條。

  2、1~4的數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談話,引導幼兒欣賞圖片,提問幼兒圖片里面都有什么?(小魚)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設計小魚找朋友的情節,請幼兒數一數,都有什么顏色的小魚,各種顏色的小魚都有幾條?教師用數字卡表示。

  2、設疑討論:(1)白鯉魚今天要找兩個好朋友,一個是比它少1的.,一個是比它多1的,請小朋友快速說出是哪兩種魚,它們各有幾條?幼兒回答后,教師擺出卡片。

  3、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師老師擺好的卡片,分析比較紅鯉魚、白鯉魚和金鯉魚之間多1少1的數量關系,知道2的好朋友是1和3。

  4、幫助金鯉魚,用金鯉魚也要找兩個好朋友的情節,引導幼兒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5、請幼兒用數字卡快速擺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6、游戲: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樂,幼兒胸戴1-4的數字卡,請掛數字2或3的小朋友說:“我的朋友在哪里?”與他們相鄰數的幼兒迅速站到他的兩邊,交換卡片,反復游戲。

  (三)結束部分:教師講評這節課的授課情況。

  五、活動延伸:

  在日常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進行找朋友的數字游戲,以鞏固幼兒對相鄰數的記憶。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非洲舞蹈音樂及鼓的語言,了解非洲手鼓的來歷,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

  2、通過探索和學習,讓學生了解非洲音樂與社會生活、勞動的聯系,體驗非洲獨具特性的音樂文化,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進行創編,即一段自己的舞蹈、一個自制的樂器、一個獨具特色的手鼓。

  教學重點:探究后創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觀看一段視頻20xx年南非世界杯主題曲導入。

  (播放非洲風土人情的視頻)

  二、聆聽豐多姆佛羅姆的舞蹈音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非洲舞蹈的特點,聆聽后的感想啟發。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大膽的拓展思維。

  2、延伸----非洲舞蹈節奏對世界音樂文化的貢獻(街舞、爵士舞、踢踏舞在節奏上的變化)非洲黑人舞蹈對美國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樂舞蹈產生了很大影響。它特有的節奏是現代西方大多數流行音樂舞蹈的來源,爵士樂、搖滾樂、迪斯科音樂舞蹈的動作和節奏中,可明顯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響

  3、視頻欣賞

  4、自編舞蹈下節課展示。

  三、非洲拇指鋼琴

  1、觀看視頻欣賞了解拇指鋼琴

  2、觀看---氣球與貝司視頻

  設計意圖:課下能自制小樂器(用廢舊材料)下節課展示。

  四、鍵盤樂器“冬哥”。

  1、師: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了非洲人民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勞動方式。如果在茂密的樹林里,聆聽錄音,這樣的鼓聲代表著一種什么樣的信息呢?請大家猜一猜。看課本提示。

  2、介紹手鼓的'外形(點擊手鼓的圖片,給學生介紹)

  師:在非洲,鼓是王權、神權或氏族的象征,非洲人喜歡打擊樂,敲擊的節奏復雜多變,不同節奏性頻繁交替。表演常與舞蹈結合在一起,除拍手、跺腳外,還常伴隨身體動作、熱情豪放,粗獷有力,具有原始的、野性的震撼力。

  設計意圖:了解鼓的語言

  學生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讓他們大膽的拓展思維。

  教師小結:

  這樣的鼓聲在很久以前是用來驅趕猛獸和傳遞信息的。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著節奏,而且還傳遞著信息,他們這時給節奏賦予固定的信號,傳達著他們想表達的具體事情.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經知道村里所發生的一切,因為非洲手鼓的鼓聲已經

  把當時的情況傳達到每個人的腦海中.因此,它也被稱為“會說話的鼓”。

  五、學習手鼓節奏

  1、出示課件。

  節奏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融入到非洲節奏的音樂氛圍之中。

  設計一個非洲鼓,并說一下創意。

  各小組討論、設計。

  教師小結

  非洲音樂最樸實無華,最純真的音樂,但是它豐富多彩和復雜變化的節奏,又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作為世界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這節課,同學們能夠了解并喜歡上非洲音樂,我相信課后每一位同學都會對非洲音樂有更深的認識。

  把老師課上布置的三個作業課后能完成的非常出色。

美術教案 篇3

  指導思想

  通過圍繞染紙看誰染的好的創作活動,使學生了解藝術創作和學習的方法,看誰染的好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和審美享受,養成主動探究與創造的良好品質。

  教學內容

  染紙的設計、制作看誰染的好與想象。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染紙圖及其想象培養學生看誰染的好的設計、創新思維能力,并養成隨意構想、在表現過程中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藝術品質;看誰染的好

  2、通過染紙圖案教學,使學生了解圖案用途和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3、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我國民間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學習折紙和浸染方法;

  2、運用染紙的方法創作生動有趣的染紙作品。

  教學難點

  圖案畫面的構成與美感把握。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顏料水、生宣紙、毛筆

  3、染紙圖案范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適合紋樣知識,引入民間染紙圖案課題。

  2、展示適合紋樣和染紙圖案的',引出新課:染紙圖案

  二、指導實踐創作:

  1、染紙的基本過程演示:啟發學生根據染紙過程學習折紙方法和染紙方法。

  2、體驗:

  (1)、美在于發現。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體驗折的方法和染的時間不同紋樣不同,強調染紙豐富的色彩語言,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2)、藝術貴在創新;

  (3)藝術的靈魂在于想象。

  三、知識反饋:

  啟發學生根據實踐經驗總結制作方法和圖案特點。看誰染的好

  制作方法:(1)折紙 (2)染紙

  圖案特點:(1)制作簡單 (2)色彩鮮艷(3)紋樣自然

  四、作品展示:

  1、每小組作業展示。2、創新性想法展示,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課后拓展:

  請學生談一談創作感受,染紙是否鮮艷、自然、隨意,是否大膽發揮,能否再改進以及染紙在生活中的應用。

美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冷色和暖色的對比關系。

  2.學習報紙印畫的基本技巧。

  3.能夠正確使用工具和材料,體驗畫畫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大紅燈籠圖片,蠟筆,抹布。

  三、活動過程

  1.通過尋找身邊的顏色,認識冷色與暖色。

  引導語:色調中有冷的與暖色,請找找你身邊的物體哪些是冷色調,哪些是暖色調?今天我們分別用這兩個色系來為燈籠上顏色吧!

  2.教師講解示范,交代要求。

  (1)把畫紙鋪好,然后用蠟筆上顏色。

  (2)注意不要畫出線,并且要用對顏色。

  3.幼兒畫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要吧燈籠的周邊鋪滿顏色,要涂滿均勻。一個燈籠用暖色一個燈籠用冷色。

  4.展示作品,欣賞與評價。

  四、活動延伸

  1.將幼兒的作品粘貼到墻上進行環境布置。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圍繞恐龍等遠古動物對學生進行有趣味的教學和交流,讓學生在認識了解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環境的基礎上,充分感受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

  啟發學生抓住動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繪畫形式把它表現出來。培養學生對大自然、對古生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初步了解恐龍等遠古動物的外形、生存環境,感受遠古時代的神秘氣息。

  2.操作領域:引導學生抓住恐龍等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繪畫形式把它表現出來。

  3.情感領域: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古生物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認識了解恐龍等遠古動物的外形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抓住恐龍等遠古動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繪畫形式把它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教學范圖等。

  學生準備:課前查閱相關材料、油畫棒、八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有一段是地球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時代,人類

  那時還沒有出現,當然也沒有任何建筑,濃密翠綠的樹林無邊無際,在茂盛的森林里出現了一種神秘的爬行動物,(播放恐龍音效)你們猜是什么動物?

  生:恐龍

  師:恐龍,是對一些史前爬行動物的統稱。你知道恐龍生活的年代嗎?生答。

  (師補充:據說恐龍最早出現于大約2億1千萬年以前,生活于“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存在了大約1億5千萬年!其中在侏羅紀,是恐龍的黃金時期,到了白堊紀恐龍的種類達到鼎盛期。)

  師:你們能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嗎?

  生答

  師:如果真有時光隧道,你們想不想穿越到遠古的侏羅紀、白堊紀時期,親眼看看恐龍生活的真實場景?

  (出示課題——遠古的動物)

  二、認識恐龍

  1.欣賞電影片段:恐龍生活的場景

  師:你認識這些恐龍嗎?恐龍體形大小差異很大,身長小至60厘米(美頜龍),大至52米(地震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出示恐龍與人的對比圖)

  2.展示霸王龍、三角龍、梁龍、劍龍等恐龍圖片,分析它們的外形特點。

  三、學畫恐龍:

  (1)我們欣賞了這么多有關恐龍的圖片和錄像資料,大家想不想動手來畫一畫恐龍呢?

  (2)在畫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恐龍的身體結構。

  (恐龍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尾、四肢)

  1.教師以梁龍為例進行演示。(對比馬門溪龍或腕龍)

  教師邊演示邊敘述:

  梁龍是侏羅紀晚期的一種恐龍,它因擁有極龐大的身軀而聞名于世。梁龍的特征是龐大的身軀、長頸、很小的頭部和鞭狀的尾巴。我們畫時可以先畫梁龍的身體;再畫它的四肢;然后畫脖子和頭,脖子可以伸直彎曲、向前向后,嘴巴可張可合;最后畫尾巴,尾巴也可以進行方向和形狀上的變化。(教師出示范圖)

  2.示范提示如何畫劍龍、霸王龍(身體形狀、劍龍背部突起;霸王龍的牙齒和爪子)

  四、創作練習:

  (1)畫前先思考畫一只什么樣的恐龍:

  A.用鉛筆簡單畫出外形、位置(圓、半圓、橢圓、長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畫棒描畫出恐龍具體的身體部位,表現出斑點、花紋等特征。

  (2)作業要求:形象生動突出,構思新穎巧妙。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作業

  自評和互評

  六、拓展

  拓展一:

  卡通恐龍的形象欣賞

  拓展二:

  恐龍死亡之謎:

  曾經浩浩蕩蕩、生氣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為什么一個不留地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留下它們的后代,卻為我們留下了一個難解的謎。這個謎永遠激發著我們去猜想、去探索、去求知:

  ●小行星撞擊理論: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一片黑暗,植物大量死亡。巨大的恐龍饑餓寒冷,無處藏身,全部滅絕了。

  ●免疫缺陷:在白堊紀末期,地球上忽然演化出了多種新型病原生物,恐龍等大量免疫系統有缺陷的動物因無法抵御而滅絕了。

  ●氣候驟變論:在6500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異常的變化,溫度忽然升高,造成雄性恐龍個體的生殖系統嚴重損壞,從而走向了最終的滅絕。●繁殖受挫理論:白堊紀晚期,恐龍在蛋的孵化中發生了嚴重的問題,因而造成了恐龍繁殖受挫。

  ●大氣成分變化論:恐龍生活的中生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較高,說明恐龍很適應高二氧化碳濃度的大氣環境。隨著時間推移,大氣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造成了恐龍的滅亡。

  ●彗星撞擊論:太陽有一個圍繞著它旋轉的伴星,巨大的彗星受到這個伴星引力的干擾,在太陽系內產生了幾萬次的彗星風暴,其中的一些彗星風暴襲擊了地球,造成下恐龍的滅亡。

  ●最新理論——大規模海底火山爆發:白堊紀末期,地球上發生了一系列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引起了陸地氣候的變化,因此影響了恐龍等動物的生存。雖然科學家們對恐龍的滅絕做出了各種各樣的研究、推測,但至今為止仍沒有—個肯定的答案,這有待后人的進一步探索、研究。

  課后延伸:

  ●看—本介紹遠古動物的書籍——彩圖版《史前怪獸》、《恐龍小百科》。●推薦影視作品:《侏羅紀公園》、《史前公園》

  板書設計:

  遠古的動物

  A.用鉛筆簡單畫出外形、位置(圓、半圓、橢圓、長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畫棒描畫出恐龍具體的身體部位,表現出斑點、花紋等特征。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學習用正折.反折的方法折扇子;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活動準備:

  長方形每人一張,木偶小豬一個。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嚕嚕嚕,嚕嚕嚕,熱死我了!(教師):我們該用什么方法去幫助它呢?(幼兒回答)

  2.觀察講解并示范。

  (1)觀察(出示紙扇)瞧,老師用什么辦法?(紙折的扇子)

  (2)教師示范:先用長方形的紙折出一條窄窄的長紙條,再把它翻面折,折得與第一次折得差不多寬,然后再翻面折。這樣折次翻個面,把長方形紙折完為止。最后把它對折。看!給小豬扇扇,它多開心啊!

  3.幼兒折紙。

  小豬:要是小朋友給我折一把,那我更舒服了!

  要求幼兒折一次翻個面,注意每次應折得差不多寬。

  4.“幫幫小豬”的游戲。

  小豬:“真熱,又冒汗了,哪個小朋友幫幫我?這個小朋友折得特別整齊,扇起來一定很涼快,你能幫幫我嗎?”請幼兒給小豬扇扇。最后在小豬“嚕嚕嚕,我不怕”中結束。

  教材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手是思想的鏡子,是智力才能發展的刺激物,是意識的偉大培養者,是指揮的創造者。"這說明了手和大腦的密切關系,"心靈手巧"、"十指連心"也都體現了這一點。所以在午飯之后我經常讓他們折紙,我也常常有意無意在觀察孩子的活動情況,每次孩子們在活動開展之初興趣都很高,擺弄幾下之后就沒有興趣了,因為他們會折的東西有限,如何教小班幼兒學折紙,讓他們樂于動手,主動參加活動呢?我設計了這節課。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幫助娃娃家折小杯子,認識向后折符號,體驗折小杯子的樂趣。

  2.喜歡參加折紙活動,愿意自己動手完成作品。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按箭頭方向折有初步的了解,有過按箭頭方向向下折小狗耳朵的經驗和按箭頭方向左右折折娃娃的經驗,認識過虛線,并知道箭頭所表示的含義。2.物質準備:小紙杯范例,小紙杯的示意圖,小紙杯的半成品,大小,顏色不同的正方形蠟光紙若干,娃娃家顏色標記。

  三、活動過程:

  師:看,這是一只小杯子,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在新年里,有好多好多的人要去娃娃家做客。爸爸媽媽都想請客人喝茶,可是沒有很多茶杯,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折一些這樣的小杯子出來招呼客人啊?(愿意)

  2.觀察示意圖,了解折小杯子的步驟和方法。

  (1)出示示意圖

  師:小朋友們看,要折出小杯子,第一張圖上有什么呀?(虛線和箭頭)師:那虛線和箭頭告訴箭頭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呢?(照著虛線折,照著箭頭折)那這個箭頭是朝哪里的?(向上)誰愿意來折一折——教師請幼兒示范對角折

  師:一張紙變成了什么形狀?(三角形)我們是通過什么方法把正方形的紙變成三角形的?(對角折)

  (2)觀察圖二,發現與折娃娃的不同

  師:看看第二幅示意圖上有什么符號?虛線是怎么樣的?(斜斜的)箭頭也是什么樣?(斜斜的)這個斜斜虛線,斜斜的箭頭我們應該怎么折呢?(請個別幼兒示范)他折的對不對啊?誰愿意再來折折看,這一步到底是怎么折的?和折娃娃的一樣嗎?

  (3)觀察圖三

  師:看看接下來怎么折?(請個別幼兒嘗試)我們和圖四比一比,兩個角是不是都

  要往下折?

  (4)認識向后折符號,知道箭頭的'含義

  師:剛才我們折了第三步,知道只要一個角往下折,那另外一個角怎么辦?(幼兒討論)

  師:看接下來的圖示,你看到了什么?這個箭頭是怎么樣的?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出示成品)看一看,只要折好這一步,小杯子就出來了,誰能看到這個小杯子,知道這個符號的意思?(請幼兒嘗試)他折的對不對?和我的一樣嗎?

  師:哦原來這是向后折符號,是要告訴小朋友要看到這個符號就是向后面折,然后把手伸進小紙杯的小口里,把口拉開,一只小杯子就折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3.幼兒嘗試折小杯子

  (1)提出操作要求

  師:折紙時要注意紙要放的怎么樣?(紙要平整)折的時候要做到什么?(角對角、邊對邊,折痕要抹平)如果有不會的小朋友怎么辦呢?

  (2)幼兒操作,發現有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師: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小杯子送到娃娃家,什么顏色的杯子送到什么顏色的娃娃家。我們看一下,草莓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那如果你折的是紅顏色的杯子,你就要送到草莓家,因為草莓也是紅色的。4.

  師:我們來檢查一下,小杯子送的正確嗎?

  師:這一次過新年啊,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可不用擔心了,因為小朋友折了好多好多的杯子給他們,我代替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美術教案 篇7

  課業類型:欣賞課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了解印象主義、印象主義的代表畫家,《印象主義繪畫》教案。學會如何來欣賞現代繪畫。

  教學重點:l、色彩和光學的關系 2、莫奈、凡高

  教學難點:如何用心來欣賞繪畫

  教具準備:電子課件

  教 學 過 程

  學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進入教室。

  一、 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藝術論壇上周的討論題是:測試,你更喜歡哪一張畫?很多同學都去參與了討論。有同學在問:這是誰的作品啊?那我告訴大家,貴婦人肖像是法國羅可可藝術的代表畫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國后后印象派畫家凡高的作品。同學們是否還記得我們以前講過的羅可可藝術的風格特點?艷麗、精致、豪華浮華的法國宮廷藝術和我們的生活距離很大,所以從討論結果來看,喜歡老人肖像的同學比較多。那我們為什么會喜歡它呢?有同學說“老頭帥。”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二、新課講授課題——印象主義繪畫

  上堂課我們已經抽簽過自己小組的預習作業,現在請預習過的同學來給介紹一下:什么是印象主義?印象主義的由來?印象主義這個名稱是由法國畫家莫奈的一幅風景畫《印象·日出》得來的。印象主義畫家以陽光和色彩為主角,借助光與色的變幻來表現作者從一個飛逝的瞬間所捕捉到的印象。請學生介紹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師出示一張白紙,問:這是什么顏色?白色!打上紅色的燈光后,問:現在是什么顏色的?紅色的。打上藍色的燈光后,問:現在是什么顏色的?藍色的。大家從這個實驗中,得出什么結論:在不同的光線下,物體會展現不同的顏色。請同學回憶,曾經學過的形容陽光色彩的詞句。我們來看莫奈筆下的陽光的顏色。請看系列作品《盧昂大教堂》。辨別這三張畫,大家可以討論,它們分別是什么時間畫的?黎明、中午、黃昏。

  印象主義繪畫的代表者,除了莫奈還有誰?

  馬奈、畢沙羅、德加等。請介紹馬奈的代表作。

  看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這些作品,請同學簡單的來總結馬奈的藝術風格,美術教案《《印象主義繪畫》教案》。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個畫面的色彩響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現在我們來看這些畫,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馬奈的作品。

  接下來我們來做個游戲,每組有一張紙,紙上畫了一個圓,請大家用桌上現有的彩色粉筆,在圓中混和點色點,觀察混和后的顏色。教師請幾個小組的成員一起回答自己小組得到的顏色。

  大家可以發現不同的顏色經過色點的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剛才大家用的繪畫的方法就是——點彩畫法。看點彩大師修拉的作品《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那請預習過的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的藝術風格和畫派。新印象主義:嘗試用原色色點配置,使畫面產生視覺混合的色彩效果,運用這種準確分布的各種色點來客觀理性地、冷靜地組成畫面藝術形象。因他們用這種科學的、嚴格化的色彩和筆觸,代替了印象主義畫家的那種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動瀟灑的筆觸,所以人們又稱它為“科學的印象主義”。

  大家認為這種繪畫方法好嗎?這種繪畫風格把印象主義對光與色的追求推向了一個極端,還有一批畫家在尋求另外的一種對光和色的表現方法——后印象主義。 學生介紹后印象主義:指那些曾經追隨印象主義,后來又極力反對印象主義的束縛,從而形成獨特藝術風格的畫家。后印象主義者不喜歡印象主義畫家所采取的過于客觀的科學態度。他們主張,藝術形象要有別于客觀物象,同時飽含著藝術家的主觀感受。

  印象主義的代表畫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這是誰的畫?很多同學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為什么?對,他的畫賣世界的最高價,5300萬美元。對,很多人說他的作品很好。我們的論壇上也有同學在討論凡高,大家都已經去了解過凡高了。一說起凡高我們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畫過11幅《向日葵》,它體現了凡高的什么樣的性格?凡高為什么要反復畫向日葵?

  凡高于1888年2月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在那里他深深地為南方璀璨的陽光而激動。他在給埃米爾·伯納的信中表達了他的狂喜,他說,那里的河是翠綠的.,落日象熔金的煉爐,太陽是金黃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鄉間,氣氛寧靜,色彩絢麗,……與人們在日本版畫中見到的景象一模一樣。他強烈地愛上了遍地生長的金色向日葵。畫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陽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說“這是愛的最強光!”《向日葵》表現出了畫家什么樣的情緒?對生命的熱愛!

  這張《麥田上的烏鴉》,有人說這幅畫是凡高死亡的預言。請同學們放下一切雜念,用自己的心靈來讀這張畫。你能讀到點什么。“畫上的線條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鳴動,所有的凄切、悲哀、絕望、都似乎從地平線的那一端飛撲過來…… ”

  我們還是能從畫中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凄涼與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潰而扭曲的臉已融入畫中,變成了翻滾的烏云,騷動的麥田,“倉皇逃離”的群鴉 ……

  凡高自殺后,從他身上發現的信中寫道“說到我的事業,我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潰——這一切都無所謂”畫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讓看畫的人通過畫面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

  那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怎樣的畫,會是好畫。傾注了畫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動觀眾,能激起觀眾情感共鳴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學都說過,讀不懂現代的繪畫,覺得畫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這兒要說,看現代的繪畫作品不能僅僅看畫家的繪畫技巧、或畫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簡單了解一下畫家的生平,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再去讀作品。也許你就能讀懂了。

  好現在我們就來實踐一下。請每個小組組長上來領一張作品。播放凡高的flash。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凡高藝術館里有一首根據這幅作品創作的歌曲“Vincent”。給大家5分鐘時間,每個小組商量一下給自己組領到的那張畫配上一段簡單的文字,或一首小詩,表達自己對這張畫的感受。挑選幾個小組的同學起來朗讀小組集體寫的文字。

  三、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這堂課,我們明白了喜歡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為畫家用心靈在繪畫,而我們欣賞現代繪畫的方法就是用心靈去讀畫。藝術教育論壇下周的討論題是:討論畫家達利的繪畫《時間的永恒》?大家對印象主義還有什么問題,可以去我的論壇,我們繼續討論。

美術教案 篇8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請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悠揚的樂曲放松放松身心。

  2.邊聽邊欣賞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說說自己欣賞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記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國詩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

  這凝固的音樂――建筑。

  6.板書課題《建筑藝術的美》欣賞古建筑圖片。

  三、講授新課

  (一)、中國古代建筑欣賞

  1.出示故宮的.系列圖片,師生共同欣賞分析。

  A、故宮外景:黃色屋頂與紅色墻面帶給我們一種金碧輝煌的感覺,黃色是尊貴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紅色是喜慶的色彩。巨大莊嚴的建筑群和寬闊的廣場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B、云龍大石雕:雕刻有龍紋、寶山和云紋,栩栩如生,這種紋樣被 稱作“九龍戲珠”,精美異常。

  C、門釘和鋪首:朱門金釘、金鋪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種標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獸:依次為鴟吻、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獸齊全。

  E、乾清宮: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輝煌的色彩,筆直的線條造型顯得莊嚴穩重。

  2.分析小結故宮的建筑風格。

  3.你對故宮還有哪些了解,和同學交流討論。

  (二)外國古代建筑欣賞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爾賽宮(法國)科隆大教堂(德國)的圖片學生欣賞。

  2.請學生對比中外古代建筑,說說它們不同在哪里?

  3.教師分析這幾種建筑的風格特點。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質上有什么不同?

  中國古代建筑以木結構為主,多采用直線條造型,給人以穩重、古樸、莊嚴之美;外國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磚石結構為主,造型豐富,靈活多變。

  四、學生實踐

  1.作業要求:用文字將自己對中國古代建筑與外國古代建筑的認識寫下來,并說說本節課的收獲。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及其在歷史長河中是如何發展和完善的.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培養健康的審美趣味,提高藝術欣賞能力和樹立準確的審美觀.

  2.情感目標: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轉化為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勵和相互合作中大膽想象,講出自己的主觀感受,以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賞析中國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小學二語文教學論文,及其在不同歷史階段中的風貌,同時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難點: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傳統.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分組合作活動等.

  教學準備:

  1.教師收集山水畫掛圖布置教室環境,設計多媒體課件.

  2.全班分成八個小組,推選出小組長.

  布置預習:

  1.熟悉課文內容.

  2.收集一些與山水畫有關的詩與畫.

  教學過程:

  (一) 教師導入 (3-4分鐘)

  1. 由學生背詩,強調中國畫常把詩與畫相結合,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注重這重情景交融的意竟.

  2. 切入課題《中國古代山水畫》(板書課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題)

  (二)欣賞 (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7-8分鐘)

  1. 電腦平臺邊放音樂邊放映欣賞圖片,這些在不同時期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都作了簡單介紹,讓學生的視聽覺充分地感受美,欣賞美

  2. 屏幕顯示圖片: 東晉 顧愷之《洛神賦圖》

  ——介紹中國山水畫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畫已作為人物畫的陪襯出現了.

  3. 屏幕顯示圖片: 隋 展子虔 《游春圖》

  ——此畫是我國目前發現存世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軸畫,展示早期山水畫的基本風貌即青綠法,標志山水畫已獨立成畫科.

  4. 屏幕顯示圖片 五代 董源《瀟湘圖》(水墨畢業論文的格式代表作)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圖》 (青綠代表作)

  ——比較倆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實物投影儀演示筆法上的幾種皴法)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技法嫻熟,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把中國的山水畫推向了高峰.

  5. 屏幕顯示圖片: 明 戴進《風雨歸舟圖》 清 石濤《淮揚潔秋圖》

  ——結合時代背景,介紹這一時期的繪畫風格,強調此時山水畫已發展成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主流.

  6. 欣賞小結:歸納板書

  1.魏晉時期 萌芽

  2.隋代時期 獨立

  3.唐宋時期 高峰

  4.元明清時期 主流

  (三)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10-15分鐘)

  1. 通過 設疑 討論 解疑(教師課件網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來完成

  剛才的瀏覽欣賞相信同學對我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有了初

  步的了解和感受,從大家的表情我可以感受到此時你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

  2. 電腦平臺顯示圖片 :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南宋 馬遠《寒江獨釣圖》,

  元代 倪贊《六君子圖》.

  3. 搶答題:小組討論搶答

  1.這三幅畫在選材和表現手法上各有什么異同

  2.這三幅畫分別表現了怎樣的意境 (提示意境概念)

  3.你盤古開天地教學反思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4. 重點欣賞小結:

  剛才的回答都很精彩,大家不但能很仔細的觀察畫面,而且還能深入畫的內涵,講出具有一定水準的主觀感受.這段時期的山水畫確實形式多樣,內涵豐富,你看從北宋的無我之境到南宋的詩畫結合,再到元代的有我之境,意義深遠.欣賞這些繪畫作品確實讓人回味無窮.

  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來欣賞我們家鄉的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局部

  (四)小組比賽 (10-15分鐘)

  1.展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及提示要點.

  2.小組成員根據提示共小學語文教學論文集同欣賞討論,小組長執筆記錄,教師巡堂組織并指導.

  教師總評

  (五)課后總結與反饋

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善待動物就是善待人類自己,了解動物對人類的重要性。

  2、懂得要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友好相處。

  情感目標:

  1、學生充分感受動物的可愛,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愿意和動物交朋友。

  2、知道人與動物的和諧即人與世界的和諧,這樣世界才更美好。行為目標:

  1、教育學生能夠善待動物,知道戲弄動物的行為是危險的也是錯誤的。

  2、引導學生加入到保護野生動物的行列,呼吁人類保護動物。

  教學重難點:

  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和動物交朋友,能夠善待動物教學準備:

  1、收集喜歡的小動物的圖片和資料。

  2、調查生活中常見的動物有哪些,了解人們對這些動物的態度以及動物為人類做出的貢獻。

  3、教師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好,今天上課前,老師想讓大家猜幾個謎語。好不好。身披花棉襖,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蟲,豐收立功勞。

  (打一動物)謎底:青蛙真不錯,這么快就猜出來了。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

  (打一動物)謎底:大象哇,又猜對了。

  小小姑娘滿身黑,秋去江南春來歸,從小立志除害蟲,身帶剪刀滿天飛。(打一動物)謎底:小燕子你們可真聰明呀。

  面孔像貓,起飛像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

  (打一動物)謎底:貓頭鷹

  師:你們真是一群智多星呀。謎底呀就是青蛙,大象、小燕子和貓頭鷹。咦,大家發現了嗎,這幾個謎底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 生:動物

  師:不簡單!大家可真是老師的知心朋友。大家喜歡動物嗎?生:喜歡。

  師:今天呢,我們就來和動物交朋友。同學們請把課本翻到32頁。榜書寫課題。(我和動物交朋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大家喜歡什么動物呢?(指名學生回答)

  生:我喜歡可愛的小兔子,它的眼睛紅紅的,就像紅寶石一樣。

  師:觀察的真仔細,形容的真好!其他同學也要向他學習哦。讓我們為他獻上最熱烈的掌聲好不好!老師也喜歡動物,而且今天給大家帶來好多漂亮的動物圖片,想看嗎?

  (播放課件,學生欣賞各種美麗的動物圖片)

  二、說一說,講一講,交流感受

  師:看的出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它們,同學們知道這些動物朋友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幫助嗎?

  生:青蛙和燕子能捉害蟲。

  師:回答得很好,請坐。還有同學有補充嗎?

  生:大象能幫人們干活,貓頭鷹能捉鼠。

  師:大家回答得都很好,你們家養過這些動物朋友嗎?

  生:養過。

  師:很多同學都養過小動物,你們和它們之間一定有許多小故事吧,把你和小動物在一起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一聽好嗎?

  師:哪個勇敢的孩子能向大伙說說你的故事?

  生1:我們家的小貓都兩個月大了,他的嗅覺可靈敏了,一點點腥味都能聞到。

  師:嗯,真不錯。請坐。還有沒有其他同學要說說自己和動物的故事呢?生2、我們家喂的兩只小雞最喜歡吃小米了----------

  師:好的,請坐。還有么?

  生3、我家養了13年的小狗前幾天死了,我可傷心了。

  師:聽到這個消息,老師也很難過。生命是有限的,我們就更應該好好保護身邊的小動物,好好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光。

  師:大家都講的很不錯,老師有個朋友叫明明,他也有和動物之間的故事,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演示明明愛鳥而放鳥的故事

  師:老師有個問題不明白,明明愛這只鳥嗎?

  生:愛!

  師:那他為什么要把這只鳥放走呢?

  生:因為小鳥想找它的小伙伴。明明放走小鳥是對他的保護。

  師:說得真好。我們也應該向明明學習,保護動物。如果你是明明,你會怎么做呢?

  現在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故事

  (演示長頸鹿媽媽的訴說)

  從前,動物園里有兩只可愛的長頸鹿,長頸鹿媽媽和長頸鹿寶寶,它們在動物園里快樂的生活著。瞧,它們在吃樹葉呢。小朋友們也非常喜歡長頸鹿,還把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喂給它們吃。可是,有一天,長頸鹿寶寶病倒了,醫生也救不了它。長頸鹿媽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聽完這個故事們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我們平時去公園應該怎么做?

  生討論。

  生:人和動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給動物們吃適合它們的食物。喂的時候要把包裝袋拆掉。

  師:回答得很好。每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是不一樣的,它們吃的食物也是不同的。

  生:我們不能隨便給動物喂食,動物園里有專門給它們喂食的飼養員。師:真不錯,我們不能隨便給動物喂食。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無心而對動物帶來傷害。

  現在,老師想請大家當個小裁判,看看圖片上的這些孩子做得對嗎?(看課件)生:我來說,第一幅圖。旁邊已經寫了不能給動物喂食,但是那些孩子卻還在給動物喂食,是不對的。

  師:好的,請坐。還有同學想說說嗎?

  生:我說的是第二幅圖。他們的做法是對的。他們給鴿子喂的'食物是從旁邊專門賣鴿食的地方買的。

  師:不錯,請坐。我們要給動物喂適合的食物。還有同學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嗎?生:我說的是第三幅圖。圖中的小男孩拿著一把尺子在追打一只貓,小貓得多疼呀。這樣做是不對的。

  師:回答得很好,請坐。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不能傷害它們。現在,老師給大家播放一個視頻,請大家認真觀看。

  三、影視教育,體驗感受

  演示保護珍稀動物視頻

  師:東北虎、藏羚羊、金絲猴、白鰭豚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它們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除了它們還有許多動物也瀕臨滅絕,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四、訴說感受、表達情感,回饋知識。

  師:是啊,動物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太緊密了,我們都必須好好的保護它,面對這些可愛的動物

  總結:今后,我們一定要關心、愛護身邊的動物,和他們成為真正的朋友。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05-15

美術教案模板《美術》教案05-04

美術教案美術教學教案06-05

美術的教案02-28

美術教案10-27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經典美術教案02-22

美術的教案02-04

(精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8-29

久久综合国产中文字幕,久久免费视频国产版原创视频,欧美日韩亚洲国内综合网香蕉,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久久亚洲视频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 亚洲n∨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