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環保海報宣傳畫、手抄報),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及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2、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 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的方法。
教具學具: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制作手抄報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導入新課,體會地球與我們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1)引導學生欣賞教師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鼓勵學生說說地球和人類的關系。
A、 語文、自然等其它學科學習過有關地球生態環境的知識嗎?
B、 你們已經有在課前做一定的`資料收集和學習知識的準備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那么要怎樣保護環境呢?
(2)以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師將一個大地球貼在黑板上,請學生上前用教師準備好的材料裝飾地球。改變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使地球更美麗。
二、講授新課:
通過繪畫和制作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新能力。
1、出示教師設計的宣傳海報,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
2、觀察了解宣傳海報的組成部分。A、 文字 B、 圖案C、 色彩
3、教師點評,引出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A、畫面 B、標題 (主要構成) C、文字(輔助說明)
教師略帶講解宣傳海報常見的藝術風格:1、寫實 2、裝飾 3、抽象4、漫畫
4、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以收集、分析環境情況及資料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表達希望和建議等方面進行討論交流。
5、教師小結
A、 設計要素:主題明確、形式引人、色彩鮮明、構圖單純。B、 制作步驟:確定主題、構思構圖、充實完善。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非洲舞蹈音樂及鼓的語言,了解非洲手鼓的來歷,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
2、通過探索和學習,讓學生了解非洲音樂與社會生活、勞動的聯系,體驗非洲獨具特性的音樂文化,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進行創編,即一段自己的舞蹈、一個自制的樂器、一個獨具特色的手鼓。
教學重點:探究后創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觀看一段視頻20xx年南非世界杯主題曲導入。
(播放非洲風土人情的視頻)
二、聆聽豐多姆佛羅姆的舞蹈音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非洲舞蹈的特點,聆聽后的感想啟發。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大膽的拓展思維。
2、延伸----非洲舞蹈節奏對世界音樂文化的貢獻(街舞、爵士舞、踢踏舞在節奏上的變化)非洲黑人舞蹈對美國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樂舞蹈產生了很大影響。它特有的節奏是現代西方大多數流行音樂舞蹈的.來源,爵士樂、搖滾樂、迪斯科音樂舞蹈的動作和節奏中,可明顯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響
3、視頻欣賞
4、自編舞蹈下節課展示。
三、非洲拇指鋼琴
1、觀看視頻欣賞了解拇指鋼琴
2、觀看---氣球與貝司視頻
設計意圖:課下能自制小樂器(用廢舊材料)下節課展示。
四、鍵盤樂器“冬哥”。
1、師: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了非洲人民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勞動方式。如果在茂密的樹林里,聆聽錄音,這樣的鼓聲代表著一種什么樣的信息呢?請大家猜一猜。看課本提示。
2、介紹手鼓的外形(點擊手鼓的圖片,給學生介紹)
師:在非洲,鼓是王權、神權或氏族的象征,非洲人喜歡打擊樂,敲擊的節奏復雜多變,不同節奏性頻繁交替。表演常與舞蹈結合在一起,除拍手、跺腳外,還常伴隨身體動作、熱情豪放,粗獷有力,具有原始的、野性的震撼力。
設計意圖:了解鼓的語言
學生憑自己的想象回答問題,讓他們大膽的拓展思維。
教師小結:
這樣的鼓聲在很久以前是用來驅趕猛獸和傳遞信息的。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著節奏,而且還傳遞著信息,他們這時給節奏賦予固定的信號,傳達著他們想表達的具體事情.所以他們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經知道村里所發生的一切,因為非洲手鼓的鼓聲已經
把當時的情況傳達到每個人的腦海中.因此,它也被稱為“會說話的鼓”。
五、學習手鼓節奏
1、出示課件。
節奏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融入到非洲節奏的音樂氛圍之中。
設計一個非洲鼓,并說一下創意。
各小組討論、設計。
教師小結
非洲音樂最樸實無華,最純真的音樂,但是它豐富多彩和復雜變化的節奏,又是世界音樂的寶貴資源。作為世界音樂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希望通過這節課,同學們能夠了解并喜歡上非洲音樂,我相信課后每一位同學都會對非洲音樂有更深的認識。
把老師課上布置的三個作業課后能完成的非常出色。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
教材分析
1、 鬧花燈,又叫燈彩,是我國流傳甚廣且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工藝。本課花燈為題材內容,通過賞燈、說燈、做燈實施教學活動,了解“花燈”這一民間藝術。
2、 以[綜合-探索]為學習目標,運用運動、光、電等科學常識,用生活中的廢舊材料,設計并制作簡單而有創意的立體造型——花燈。
3、 體會美術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學情分析
1、通過音畫展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將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
2、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魅力。
3、注重學生的參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教學目標
1、了解元宵節的風俗習慣。
2、學習彩燈的基本制作方法。
3、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4、欣賞彩燈,感受元宵節熱烈的`氣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元宵節習俗,欣賞彩燈并學習設計制作彩燈。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掌握彩燈的基本制作方法并能較好地完成作品。
教學過程
一是通過觀察花燈,了解花燈的特征,認識、感受花燈的美。
二師生共同嘗試探究花燈制作的基本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對制作、裝飾方法作指導,如穗子的形狀、數量、安放位置,裝飾手法(描繪、剪貼等)的運用,花燈骨架的造型以及捆扎成型的小竅等,每講到一處,我都提供相應的圖片欣賞。
三、通過嘗試、實踐,掌握制作花燈基本方法和步驟,感受花燈造型的奇妙和表現的樂趣。
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作。
五、作業評析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4
教學內容:中國畫“鳥語花香”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中國畫的筆墨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
2.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有詩意的畫面。
教學重點:運用富有創意的應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現畫面。
教學難點:掌握中國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準備:師備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圖片及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教 學 過 程
1、引導階段:
(1) 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
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手法。
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
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
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
(3)運用中國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后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展階段:
(1) 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手法:
請一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
(2) 歸納表現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
(3) 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3、展示交流
把學生作業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揚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4、課后拓展:鼓勵學生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課后進一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中國畫的表現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5
課題:色彩的對比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色彩的對比。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對色彩的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難點:
1、從感受色彩對比以及產生美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2、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練習中。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新課:出示冷暖色兩幅圖片
a、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感受。
b、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2、新授:
(1)師出示課件“色相環、對比色、補色”。
我們生活的環境里,因為有了鮮艷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課件。學生了解色彩知識,感受。
(3)欣賞和分析
a、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繪畫中色彩的運用(進入繪畫色彩的運用版塊)。
c、談校園的色彩,師引導,并對學生進行珍惜校園美的教育。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5)師生總結梳理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學生作品展評:
五、收拾與整理
《色彩的對比》教案及教學反思
樂亭鎮井坨小學 王學文
教材版本:冀版《美術》教材第11冊第1課
教學設計思路:本課主要是要讓學生發現什么是色彩對比,它在生活應用在哪些方面。這些是通過一些師生互動游戲、欣賞生活與大自然的圖片、多方面引導學生在了解、感受色彩對比美的特點,讓學生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進而運用色彩對比的視覺規律來表現美。也為下節課色彩調和奠定基礎。學生人數為30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小組的形式分成六組,目的是便于孩子們上課材料的分發使用和相互學習。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和講解。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對比。
(2) 通過分析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的色彩效果,使學生在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等同時能初步運用色彩對比規律。
教具、學具:
1.各種生活中有明顯色彩對比的圖片。
2.老師準備十二色相環及各種彩紙動物剪影。
3.學生準備的作業紙、各種條狀或塊狀彩紙。
課堂教學實錄:
一(師生互動激趣,創設情境)
1.師:今天開始講課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游戲:我說一個字或詞,看誰反應最快說出它的反義詞。課堂氣氛輕松,這時抓準時機進入下一個環節。)
2.師:我們剛才說的那些詞在大自然是常見的現象。(觀看大自然的圖片)這些出現在大自然中反差比較大的現象我們稱它們為什么現象?生答:對比現象。
3.
剛才你們的反應很快,現在老師考考你們的眼力:師:這有兩張圖片,我每張圖片只放2秒鐘。看看誰能看出圖片中是什么?(放圖片兩張:一張是紅色的小魚周圍是綠色的小草,一張是貓頭鷹灰褐色的與周圍環境很類似)學生第一張比第二張容易識別。為什么第一張圖片我們一下子就能分辨出來,而第二張圖片分辨起來要困難些?引出物體與背景間存在色彩對比:色彩中也存在對比,我們稱之為色彩對比,教案《四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色彩的對比》。(出示課題)
二、(邊說邊學
自主學習)貼(強烈對比的字和色相環)
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你們手中的水彩筆中找出你認對比最強烈的顏色。(學生積極動手找,老師這時把十二色相環貼在黑板上。找完后學生有的把找到的色都舉起來了。)生1:我找的是綠色和黃色。生2:我找的是藍色和紅色。生3:我找的是綠色和紅色。生4:我找的是黑色和白色.師:黑色和白色不屬于色彩范疇,是無色系,這節課我們不作探討,以后我們在討論它。(學生一邊說一邊把色在色相環中標一下位置。)
師:我們來看看誰找的對比更強呢?(拿出學生說得三色卡藍和黃黃和紫)這三組顏色那組顏色對比強呢。學生生齊聲說:紅色和綠色。師:它們在色相環中成多少度角?生:180度。師:在色相環中成180度的,也就是直線對應的兩個顏色對比最強,例如:藍(老師在色相環中畫一直線)讓學生說相對應的強對比色。師:藍色和紅色,不看綠色和紅色,與綠色和黃色比相對對比強,綠色與黃色相對對比弱(一邊說一邊把相對寫在黑板上,來強調色彩的對比是相對而言的),在色相環中呈120-180度的為強烈對比,90-30度之內的為柔和對比。(出示板書:柔和對比、強烈對比)
三、(啟發引導
拓展思維)
1.
師:我們除了可以利用色彩對比美化我們的生活之外,還可利用它的規律在生活中做一些其他的用途。(課件觀看圖片)
師:清潔工的衣服為什么是橘紅色的?學生一起答:醒目,突出,防止別人撞他。師引導提醒:這種色與周圍環境。學生一起說:對比強(引導學生觀察事物比較的觀察)師:動手術的醫生為什么穿綠色的?學生議論紛紛。師:色彩對比除了前面我們說得給人們影響,強烈的互補色還可以緩解人的疲勞,因為血是紅色的,與綠色的衣服是互補色,這樣穿醫生可以
更好的做手術。
2.
師:這個同學說得太好了。你們知道嗎,動物也是大自然中運用色彩對比的高手?他們運用強烈對比或柔和對比來保護自己。(欣賞分析4-5張圖片后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四、(動手實踐
練習掌握)
師:現在老師這有許多動物,你們利用現有的工具和材料來幫助他們恐嚇敵人,或者隱藏起來保護自己吧。出示一張范畫來說明制作方法:用色塊或色條來隱藏動物。老師巡視指導,學生制作中提問:注意(是先貼背景還是先貼動物呢?先貼中間還是先貼邊上?)
五、(展示評價
談論應用)
分別找出幾個強對比和弱對比的作業到前面展示。提出作業評價要求:
誰在來說說你的作品用了哪些色,用的是強烈對比還是柔和對比?你用你的作品中的色打算作什么呢?學生上來說。一堂課在愉悅的氣氛中結束。
色彩的對比》教學反思
色彩是繪畫的形式因素,是藝術表現的語言之一,它不僅是一門知識,也是一樣工具,所以在小學階段,就開始慢慢的讓學生了解色彩,并掌握簡單的色彩知識。雖然小學階段的色彩知識比較簡單,但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色彩的對比》是五年級下冊的`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色彩的色相對比,認識對比色。我在講這節課時,課前讓學生回憶學過的和顏色有關四字詞語,其目的是讓美術課和語文課有機的整合,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由關于色彩的詞語導入新課,然后由學過的色彩知識——三原色和間色引出色相環,因為美術課中的色彩知識不多,新舊知識之間不連貫,這樣設計也是讓學生回憶早已學過的知識,由已知引出未知。學生了解認識色相環之后,分組進行涂色游戲,兩組選擇同類色,一組選擇鄰近色,兩組選擇色環中位置相對應的顏色,也就是對比色。這樣設計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帶給自己的感受。學生涂完色之后,將作品貼在一起,然后,讓學生觀察,哪幅作品最吸引你,為什么?由此總結出,色相環中,距離較緊的兩種色相比較,視覺效果不強烈,對比弱;距離越遠的兩種色相相比較,視覺效果強烈,對比強,這兩種顏色是對比色。學生在色環中找一找那些顏色是對比色,選一組自己喜歡對比色,進行繪畫練習。
上完這節課后,覺得有兩個地方沒有達到設計效果,第一是課前,讓學生說有關顏色的四字詞語,學生說的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都挺好,這也是我設計的本意,但也有學生說,黃道吉日,紅杏出墻??而不是花紅柳綠,姹紫嫣紅等這些形容顏色的詞,我覺得可能和我的提問有關,如果我說請同學們說一說形容顏色的詞,可能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二是讓學生說一說哪幅作品最吸引你,我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感受到運用對比色的作品視覺效果更強烈。其實學生也都感受到了,有些學生說運用對比色的作品太亮了,不喜歡,所以覺得最吸引自己的是其他的作品;還有學生說,有兩幅放在一起作品都是綠色為主,面積大,所以最吸引自己的是這兩幅作品。其實這兩位同學在分析的時候都講出了自己的理由,而且,對色彩對比的感覺都很對,第一位同學說運用對比色的作品太亮了,恰恰就說明這幅作品最吸引他的目光,只不過他不喜歡,所以他覺得不吸引他。第二位同學認為綠色面積大,所以吸引他,也對,色彩對比中的面積對比,如果我把兩幅作品分開放就不會出像這種情況
了。
由此,更讓我覺得,教學設計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得到檢驗,課堂中出現的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有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解決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6
課題: 色彩的對比
教學目標:
1認知: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操作:運用補色對比的特性來配置圖案完成一幅馬勺臉譜。
3情感:感受對比色強烈跳躍的情感特征。體驗運用補色對比的手法表達自己內心的強烈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于創作之中。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圖片、課件、畫筆、顏料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英國畫家用補色對比配置的作品《尼克爾斯峽谷》。請說說你對這幅畫的色彩感受。
師:同學們,這是英國的尼克爾斯大峽谷,誰能說說它是什么顏色的呀?那么在畫家筆下會怎樣去表現呢?看 畫家運用的色彩給你什么感受?
2、多媒體演示導入色環,師:色彩的選擇是非常豐富的,但是色彩怎樣搭配才最具相互襯托的效果,使畫面艷麗醒目呢?(運用對比色)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讓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色彩在畫面上跳躍。
二、新授
1、師提問:怎樣能找到對比色呢?老師有個好辦法,只要你說出色輪中任何一個顏色老師馬上就能找到它的對比色。誰來考考老師?你知道老師用什么方法找到對比色的嗎?
2、師提問:對,互為對比色的色彩還有很多,要想找到它們需要一個色彩更多的大色輪,誰有辦法做一個大色輪呢?下面請同桌同學合作用油畫棒排列成一個色輪,然后找出其中的對比色。
3、師:對于運用對比色的突出效果,我國民間藝術家們早有掌握,比如在這組馬勺臉譜中就有生動運用。多媒體欣賞。
4、師提問:馬勺臉譜距今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仔細欣賞你覺得馬勺臉譜有哪些特色呀?它從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發,以夸張的手法描畫五官的部位和膚色,強調色彩對比,具有強烈的象征性,比如:紅為忠,白為奸,黑色為 正,黃為殘暴,蘭為草莽,綠為儀俠、惡野,金銀為神妖。用日月 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人物的性格。
5、師:馬勺是用來喂馬的器具,馬勺上的圖案是人們祈求驅災避禍生活美滿而刻畫的神靈符咒,也有些是從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而來的,誰能猜出這是誰?(多媒體課件演示)
6、(師出示范畫)那誰能猜出老師設計的臉譜是誰?
猜對了 老師是分三個步驟完成作品的(出示范畫步驟),學生說說哪
三步。教師分別出示板書步驟。(1、五官定位。2、添畫紋飾。3、色彩對比,美化臉譜。)
7、師:想不想把你喜歡的人物設計成馬勺臉譜呀,你會怎樣配色呢? 出示作業要求:用對比色配置的方法設計一幅馬勺臉譜。
四、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對比、構思巧妙”之作。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為學生學習色彩基礎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并有目的地加以運用而設置的。在學習色彩畫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認識色彩的.對比,用強烈的對比色來表現生活,是小學生學習色彩畫需要解決的問題,孩子們喜愛用對比強烈的顏色來畫畫,有時畫的好,有時畫的不好。通過了解色彩的對比和欣賞和分析對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效果,有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去認知色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色彩對比中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色彩熱愛的情感,提高繪畫興趣。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舊知識中的冷暖色擺色環游戲導入激發興趣,從視覺感知到理性感悟對比的表現力過程,調動學生自主參與、探究、發現對比色的表現力,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7
教學內容
畫“鳥語花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運用畫的筆墨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
指導學生用富有墨色變化和多樣的線條表現有詩意的畫面。
教學重點
運用富有創意的應用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現畫面。
教學難點
掌握畫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準備
師備表現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圖片及國畫大師的繪畫作品
教學過程
1、引導階段:
(1)課件演示:觀看欣賞自然美景,
師與學生一起憑自己對鳥語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對畫面的想象。
(2)引導學生解讀和理解大師的寫實與寫意的表現手法。
齊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魚蟲:要求簡單描述畫面的形象、線條、筆法。讓學生說出從畫面上看到的東西。
吳冠中的潑墨寫意畫:荷塘、小鳥天堂----知道墨色有濃有淡。
吳冠中的線條畫----簡潔、明快、用流動的線來表現流動的物體和凝固的形體。
(3)運用畫水墨的方法讓學生進行嘗試練習,然后相互欣賞、取長補短。
2、發展階段:
(1)師生共同作畫,探索水墨畫的表現手法:
請一學生在板上的宣紙上隨意點個點,師即興添畫成花或鳥。
(2)歸納表現手法:勾畫添畫方法、色彩寫意法。
(3)指導學生運用色彩和墨色深淺變化和濃淡變化來塑造形象。充分體現國畫的墨色韻味變化的特點。
3、展示交流
把學生作業進行展示,一方面讓學生體驗成功,同時發揚學生作業中的閃光點。增強學習信心。
4、課后拓展:鼓勵學生運用畫的.表現方法,課后進一步根據自己喜歡的形象與內容嘗試練習,使他們更好運用畫的表現方法來描繪學生對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
本教材分兩節課上,第一節主要是欣賞、評述、第二節再進行探索嘗試。
教學
追記:俄羅斯名言: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東西。我國大詩人白居易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
充滿感情色彩的教學語言,其效果能使學生不但從形式上而且從內容上感受知識,不但作用于感官而且震撼心靈。
我在教學《鳥語花香》一課時,可以先借助古今名師的累累碩果和畫的形成歷程渲染一下氣氛,抒發一下感情。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和基本表現方法。
2.學習運用漫畫的表現手段創作漫畫。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操和善于觀察生活、思索生活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分析、了解漫畫的特點和表現方法。
三、教學難點
如何創作漫畫。
四、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教材。
2.搜集較易理解的漫畫作品,并制成燈片或準備投影儀放大,3.搜集漫畫家張樂平的.漫畫作品《三毛愛科學》、《三毛流浪記》。
4.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5.學具同教材要求。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了解漫畫的特點。
1.出示漫畫《三毛流浪記》和《三毛愛科學》。
2.出示歷屆學生漫畫作品。
表現手法:夸張、比喻、擬人等。(板書)
特點:在諷刺和幽默中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丑,使人們在笑聲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
(二)分析:學習漫畫的表現手法、
1.打開教材讓學生自學。然后各自談談對漫畫《媽媽和老師》、《如此值日》的分析和 理解,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漫畫。
2.結合前面的范例,教師講解漫畫的構思和立意,讓學生理解漫畫是怎樣達到宣傳正義、抨擊丑惡的目的。
(三)思索:嘗試漫畫的創作。
選擇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通過聯想夸張人和事的特征,畫一幅或一組漫畫。
1、教師舉例提示,比如“皆大歡喜”、“學雷鋒”等等。
2.學生聯系生活大膽想象,嘗試創作漫畫。
3.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表揚優秀漫畫創作。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運用各種布料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藝小品,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制作一個小布袋。過程與方法
在活動中感受、了解布的材質特征,能發現和表現材質的美,體驗“變廢為美”的樂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識,以及耐心細致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了解布的材質特征,從中發現其布質的溫馨之美。
2、指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疊加、折疊、剪裁、縫合等活動,體會勞動的愉快和收獲之喜悅。
三、學法指導
1、收集展示現代布藝制品,欣賞感受其溫馨舒適。
2、在玩中,合作中學會折疊、裁剪、縫合等工藝手法。
四、教學準備
1、收集家中布藝制品。
2、各種布料、針線等材料和工具。
3、課件。
五、教學課時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創境導入(5分)
1、課件展示現代生活家居中的`布藝制品,欣賞其美。
2、學生展示并交流收集的布藝制品,親身感受其材質。
二、交流感受(5分)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覺得哪些布藝制品最特別?
3、它是用什么布料和方法制成的?
三、玩中學做(15分)
1、以小組為單位玩“奇思妙想”的游戲。
課件展示
①“快樂轉盤”在轉動中不斷變換觀察角度。
②“百變魔方”折疊、收緊、挪動,產生造型。
③“畫面競猜”出示部分實物啟發學生思考。
2、評比小組游戲活動情況。
3、小組討論,合作運用材料,巧妙地運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藝小品。
4、學生表現,教師指點。
四、評價歸納(10分)
1、小組推薦作品并進行介紹。
2、其他小組開展點評。
3、教師隨機引導并作些評價。
五、總結(5分)
六、當堂作業
制作一個布料小品或者一個小布袋。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這一課是對學生進行節儉教育,審美教育的好素材。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不僅讓學生體驗了“變廢為美”的樂趣,而且使學生了解家居生活的濃厚布藝氣息,感受到其溫馨、舒適與個性的氛圍,還學到了制作布藝小品的多種方法。在活動中,學生主動、熱情、活潑、樂觀,做到了眼、手、腦并用,制作出具有兒童個性的布娃娃、小布袋等。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了解華表的象征意義。
2.運用繪畫、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現心目中的華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
3.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認識華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刻畫華表的細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觀。
教具準備:“華表”圖片(課件)、范作、勾線筆、雕塑泥及工具。
學具準備:收集華表圖片、勾線筆、泥、各種紙盒、飲料瓶、手工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從電影節華表獎的獎杯引入。提出探究“華表”的主題。(華表獎獎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表”。“華表”到底是什么?)
二、發展階段
1.學生分組上臺展示所收集的圖片及相關文字資料,用簡短的語言加以介紹。通過交流讓學生了解華表的來歷及其象征意義。教師對各組收集資料的情況進行點評和小結。
2.教師播放課件組織學生欣賞各式華表,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華表的細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稱和象征意義(典型代表前的漢白玉華表柱,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說是象征中華民族的圖騰柱)。引導學生感受華表雕塑古樸精美的整體風格。
3.組織學生欣賞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現的“華表”作品。教師重點講解或示范線描、泥塑、綜合材料組合等的基本表現方法。
4.學生分區開展創作活動(繪畫、泥塑、綜合材料)。
三、展示評價階段
分組展示,組織學生欣賞同學的作品。學生自評談創作心得,教師點評,學生互評提出修改意見。
四、收集整理階段
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與延伸
欣賞原始部落以及少數民族的圖騰柱,了解圖騰柱文化。
《鳥語花香》
教學目標
1、認識了解花和鳥的各種形態,大膽進行表現創造。
2、掌握頭飾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3、讓學生在游戲創造活動中體驗愉悅感。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萌發愛護花鳥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掌握制作頭飾的基本方法和步驟,體會美術創作活動的快樂。
難點:頭飾的制作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范作,制作工具,不同小鳥造型的頭飾。
學具:教材、課堂練習、水彩筆、蠟筆、剪刀、雙面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制作工具,規范繪畫制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上堂課,我們幫助小鳥找到了家,小鳥、小鳥媽媽為了感謝我們,今天他們帶著許多的小鳥來感謝我們。
2、欣賞課件:小鳥在花叢中嬉戲,花兒競相開放。
1)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他們在干什么?
3)小鳥是怎么飛?大家模仿飛一飛。
4)花兒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開放的?大家表演。
三、欣賞感知
1、課件演示小鳥形態。
1)他是什么鳥?是什么顏色的?
2)他有幾個部分組成?
3)師生同練:
通過小鳥的組成部分分析,畫畫小鳥的基本結構。
2、小結交流:
今天,小鳥們要去參加森林的舞會,要評評誰是最美的小鳥,所以他們想請我們聰明的小朋友們幫忙出出主意,為他們打扮打扮,你有什么好主意呢?該從小鳥哪里入手為他打扮呢?
1)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各種不同的尾巴、身體、翅膀、等,給小鳥換新衣。
2)教師展示剛才“打扮”的美麗的小鳥,多美的小鳥,美的象公主,你想說些什么?
3)你想打扮一只怎么樣的小鳥?(戰士小鳥、飛行員小鳥,空姐小鳥等有職業的各種小鳥)。
四、學生嘗試練習:打扮小鳥
1、將小鳥有個性的打扮。
2、涂上美麗、鮮艷的顏色。
3、自己學著剪一剪。
五、教師巡回指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課堂小結
1、展示小鳥作品,讓學生自由思考:我該如何展示我的小鳥?
2、師生共同探討展示的方法。
3、制作頭飾,胸飾等。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準備繪畫制作工具,規范繪畫制作習慣。
二、導入新課
1、回顧上堂課,學生自由展示小鳥作品,并根據自己的小鳥身份表演。
1)關于小鳥的故事。
2)關于小鳥的歌曲。
3)關于小鳥的舞蹈。
4)小鳥集體表演。
2、揭示課題
三、欣賞感知
1、課件欣賞:花兒開放
1)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她是怎么開放的?你能用動作來模仿一下嗎?
3)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
4)小組討論:
還有什么花?他們的形態是怎么樣的?
2、欣賞各種各樣的花兒的VCD,感知花兒的各種形態。
3、學生根據上堂課小鳥的頭飾,胸飾的做法,來繪畫花兒,制作花兒的頭飾。
1)回顧上堂課的小鳥頭飾的制作過程。
2)學生繪畫花兒。
3)合作小組討論、制作:根據小鳥頭飾的做法,制作花兒的頭飾。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播放《玩具進行曲》;
2、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五、展示,游戲。
1、學生自由選擇小鳥,花兒的頭飾或胸飾,進行表演活動。
1)學生帶上自己制作的頭飾(小鳥或花兒),自由組隊,商量表演的內容。
2)“鳥語花香”聯歡會。
讓學生在室外圍成圈,盡情的表演節目。
2、教師小結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制作太空新居,感受建筑藝術的結構美以及瓦楞紙的材質美。
(二)學習用瓦楞紙塑造立體幾何形狀并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造型的方法和技能。
(三)通過學習制作太空新居,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樹立熱愛祖國、熱愛科技的情感,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一)基本幾何形體以及復雜幾何形體的制作方法。
(二)用瓦楞紙制作太空新居。
三、課前準備
課件、手工用具(剪刀、美工刀)、瓦楞紙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秩序,檢查用具。
(二)視頻引入太空新居,帶著問題“未來建筑有什么特點”師生一起觀看科幻電影《20xx太空漫步》—引出課題:太空新居。
(三)觀察欣賞十大現代建筑,感受它們帶來的'美感(課件展示)
1.引導學生欣賞當今十大現代建筑,從以下方面觀察分析:(1)這些建筑有什么樣的外形輪廓?(2)造型有什么特點?(3)外觀裝飾材質有什么特點?(4)怎樣把瓦楞紙的粗糙質感改造得具有科技時尚感?
(四)討論交流如何設計太空新居
1.你認為太空新居應該有什么特點?
2.用基本幾何形體組合出有新意的新形體。
(五)欣賞分析書中的太空新居
分析書中學生優秀作品,你認為哪些作品設計與制作體現了創新?
(六)實踐中體會創作過程中的快樂
五、學生創作
1.作業要求:
用自帶的紙板,分組設計制作一個美觀的太空新居。
2.學生分組完成作業:
(1)在紙上繪制太空新居草圖。
(2)根據太空新居草圖分工制作主體結構基本形體,在制作一些小部件,然后組合各部分,最后局部添加特殊效果。
六、作業展評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臺燈理解它的造型結構、比例,理解臺燈在不同角度下產生的透視變化,并能用線描畫出臺燈來。
教學重點:
學習用各種不同的線條去表現臺燈各部分不同的形象特點,從臺燈的美觀外形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在生活中美好的感受,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鞏固學生所學過的知識。
教學手段:常規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示范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指導看圖、出示臺燈,引起學生繪畫興趣并板書課題:
二、講授新課:
1、觀察臺燈,師生共同分析臺燈的結構。認識臺燈因發光器具不同,分為燈泡和熒光管兩種,燈泡或光管放在燈罩內,燈柱把燈罩和燈座連接起來。臺燈由燈罩、燈柱、燈座三間分組成各自的形象特點,燈柱多為軟管狀,可以彎曲,一般比較細長,以方便燈罩的'旋轉,調整光的角度,燈座多是一個扁而大的六面體,上有開關和指示器,繪畫時注意物體的面因角度不同而產生縮小現象。
2、理解透視現象:臺燈在不同角度下產生的透視變化,圓柱狀燈罩的罩口成為寬窄不等的橢圓形;長方形的燈罩呈立方體,仰起時看見光管,它和燈座都有近大遠小的現象。
3、講解繪畫步驟(教師邊解邊示范給學生看)。
(1)觀察并記住臺燈特點。
(2)用輔助線勾出燈罩、燈柱和燈座各部分。
(3)從燈罩開始逐一刻畫(注意燈罩、燈柱和燈座的連接及其大致的比例。
三、學生作業。
1、學生分組寫生教師指導并鼓勵學生大膽繪畫。
2、教師巡視輔導。
四、:
1、表揚細心觀察,畫出特征的同學。
2、指出繪畫時必須表現臺燈特點,畫出大體比例,注意燈罩、燈柱和燈座的相互連接。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3
問題提出
大家在節假日里,有沒有給自己的好朋友送過賀卡?
教學目的
1、掌握插入圖片的方法,學會簡單修飾圖片的格式。
2、學會插入藝術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學會修飾文本框的格式。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插入圖片、藝術字和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圖片與藝術字格式的設置方法。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師:(展示賀卡)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師:那大家在節假日有沒有給自己的好朋友送過賀卡?
師:老師發現,如果要給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送賀卡,得花不少錢呢,對不對?生:(略)
師:今天,老師就來教大家一種既節約又環保的方法,(展示課題)制作電子賀卡。
二、新授:
1、頁面設置:
師:看老師手里的這兩張賀卡,它們的大小一樣嗎?
師:對了,如果我們要制作一張賀卡,首先要確定它的大小,制作電子賀卡也一樣,我們通過頁面設置的.方法來設定紙張的大小。
教師演示操作:
1)、單擊“文件”菜單。
2)、選擇“頁面設置”命令。
3)、選擇“紙張大小”選項卡,設置合適的大小。
4)、設置合適的頁邊距。
2、賀卡內容:
任務一、首先插入圖片(剪貼畫與來自文件均可),美化圖片。然后自己探究如何插入藝術字與修飾藝術字。
1)、插入剪貼畫中的圖片。
2)、利用菜單“格式”命令修飾圖片。
3)、利用圖片工具欄修飾圖片。
4)、插入藝術字(祝福語)。
5)、利用“格式”—藝術字命令修飾藝術字。
6)、利用“藝術字”工具欄修飾藝術字。
7)、適當調整圖片與藝術字的位置。
8)、刪除多余的圖片與藝術字。
該部分的操作比較的瑣碎,教師無需面面俱到,可以邊做邊講,適當的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來給其他同學演示操作。
任務二、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輸入文字與插入圖片,并修飾文本框,美化版面。
1)、插入水平文本框和垂直文本框。
2)、輸入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
3)、調整文本框的位置。
4)、修飾文本框。
5)、插入圖片,調整大小。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的學生適當作個別輔導,鼓勵先進生幫助后進生
3、美化賀卡:
師:我們知道賀卡不僅要圖文并茂,而且要布局合理,圖片與文字的色彩協調一致,才能充分表達主題。
師生討論哪些地方還需要調整?
自選圖形的顏色、文本框的格式等。
(自選圖形和文本框在顏色的設置方面,操作相似)
教師提問:大家知道如何來設置自選圖形的線條顏色和填充顏色嗎?有什么區別?
學生回答并演示操作過程。
師:好,下面請大家繼續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不了的操作可以相互討論。
學生操作。
三、:
師:今天,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部分同學的作品,看看他們做的怎么樣?
學生作品展示,師生討論。
師:那么,大家今天做的賀卡想送給誰呢?
學生回答。
師:好,下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電子賀卡。
反思
學生均以掌握了插入圖片的方法,以及簡單修飾圖片的格式。同時,還學會了插入藝術字,并掌握了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以及修飾文本框的格式。學習效果不錯。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討論,感受美術的節奏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根據美術的節奏進行想象并畫出各種圖型。
教學難點:
有關美術的節奏意境的想象和創造。
教學準備:
美術的節奏圖片,課件、實物展臺等。
學具準備:
彩筆、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展示動畫和圖片,在寧靜幽雅的`音樂中將學生的思維、想象。
2、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樣的景色?(……)
3、滲透美術的節奏知識:
二、欣賞課本的圖片:
1、欣賞:
2、拓展:
三、欣賞老師準備的圖片:
欣賞老師課前準備的作品,(利用實物展臺或課件,逐圖播放,欣賞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了解它們的表現形式,從中受到啟發?為自己的作業收集素材,尋找靈感。)
四、小組討論:
在小組中,談談準備怎么畫,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確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主題,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
五、學生獨立作業,師巡視指導:
六、學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并互相點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畫面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協調。
七、合作學習
八、課后拓展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5
畫情緒
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有趣的美術表現方式及欣賞活動,培養學生感受抽象美和以抽象的色彩、點線表達情緒的能力。
操作:能用不同的色彩、點線來表達特定的情緒。
情感:通過欣賞、交流討論,激發創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教學重點:欣賞繪畫作品,體驗色彩和點線變化的豐富,感受藝術元素所帶來的特有表現力。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色彩、點線表達特定情緒。
教學準備:圖片、課件、水粉顏料、油畫棒、水彩筆、畫紙等。
作業要求:用簡短文字寫出特定的情緒,并且用色彩、點線表達。[注:線條的粗細變化、冷暖色塊的搭配。]
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1.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3課《畫情緒》。板書課題:畫情緒
2.情緒就是心情、心境。我們平時都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常見的有喜、怒、哀、樂。
3.你能找出和畫面相同的情緒嗎?[課件]
這些畫中畫了些什么?[點、線、面、色]。師小結:這些畫沒有直接畫出大家的表情,而是用點線面色的組合表現了人物的情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畫情緒]
二、創作與表現
1.哪些色彩、點線和形狀可對應哪些情緒?進行討論。[見課件]在視覺刺激中,色彩最直接地…
2.欣賞范作。說一說畫面中哪些色彩的搭配、點、線和形狀可對應哪些情緒?
3.畫一畫。聽一段音樂想想作者表現的什么情緒,請你高舉你的食指在空中畫線條或形狀:播放熱情的音樂(歡快的節奏),柔和悲傷的音樂(江河曲),你又是用怎樣形狀的點線面?師生交流:說說畫的點線面是怎樣的`?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長的、短的、急的、慢的、自由的、規則的)
4.情緒是一種個性的,自由的,因此每個人的理解都有差異,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同種心情可以用不同的畫面來表現。現在就讓我們去感受一下大師是如何來表達自己
內心的情感的。出示凡高的《星月夜》。師:畫中表現的是什么?是用什么顏色來表現的?你能感受到畫家是怎么樣的心情?生:不安、恐懼、旋轉的星空讓人感到畫家對自身悲劇的預感。[見課件]
5.教師師范技法。
6.學生練習,教師布置作業要求,巡視。(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三、反思與評價
1.作業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2.作品交流,為什么有的作品缺乏表現力?
拓展:1.來自大自然的色彩、點線面。[課件]
2.嘗試用電腦繪畫等方法來表現情緒。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6-10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2-27
小學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13
小學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02-13
小學美術教案五年級上冊12-06
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精選20篇)09-18
小學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優秀02-13
美術五年級上冊美術全冊教案(精選10篇)05-18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美術教案(精選11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