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從事酒店工作有感而發
予從事酒店管理行業多年,說來慚愧,最初的入行起點卻不低。
二十多年前,當我們這座東方大都市有幸在飯店管理領域第一次和國際接軌,就被我撞上了。有機會和數十位來自大洋彼岸的飯店管理專家一起共事,耳濡目染他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上Ш镁安婚L,由于我們有些領導的目光短視,在接軌了十余年后,自覺已經學到精髓了,斷然下令驅走了外國專家,自己管理。從那以后,我也離開了那里。
近日有機會又去了酒店,這家酒店曾經開本埠引進著名國外酒店管理品牌之先河,獨領滬上行業風騷多年。記得當年,美輪美奐的大樓造型、謙恭有禮的俊男靚女、金發碧眼的酒店管理者,各國政要巨賈頻頻出入,一時吸引了無數眼球,成為市民們飯后茶余津津樂道的資料。開業初期曾有一位專欄作家深入調查后,在一著名媒體發表連續報道,一時引起洛陽紙貴。
那天早晨七點鐘我走進酒店大堂,初冬的太陽還未露臉,昏黃的燈光下游蕩著幾個導游模樣的人,手里揮著彩色的三角旗在吆喝,我心里一愣:不知何時旅游團進入了這家酒店?和幾個員工聊了聊,感覺精神狀態不是太好,和鼎盛時期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令人更為震撼的是一些年輕的服務員甚至對曾經在這里管理多年的某著名國際品牌一臉的茫然。
隨后去各處轉了轉,發覺過去國際品牌公司在這里的管理痕跡已經蕩然無存,取代它們的是我們早已司空見慣的中國式的管理。
我無意貶低酒店的管理者,能做到這個份上,必定有其獨特的“看家本領”,問題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和別人的相比是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層次,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憑什么把別人積淀多年的東西打入冷宮?是我們的認識有差距還是我們的底氣不足?
每個人都有起碼的鑒別能力,如果我們的比人家的'好,從而取而代之也未嘗不可。但是在酒店管理領域,無論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還是管理方法上,抑或是經營業績上,歐美著名品牌領先世界潮流是不爭的事實。據中國飯店業統計,外資品牌的五星級飯店平均房價要高于本土的35%,四星級飯店要高于33%,北京數量占總量13%的外資飯店營收占了飯店市場總額的56%,上海排名前十名的飯店,全部是國際品牌。即使拿我們本土的龍頭老大和人家相比也還有很大的差距。
據我所知當初這家酒店引進國外品牌是化了大把納稅人的銀兩的,實指望通過此舉學習國際先進的飯店管理經驗,培養一批飯店管理人才,若干年后的今天,后者是達到了,但前者卻打了水漂,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
當今世界已進入了e時代,地球變得越來越小,管理已無國界,誠心誠意(不是葉公好龍式的,更不是滿足于做表面文章)地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扎扎實實地做好我們的工作才是我們縮短差距最好的方法,才能為今后的發展注入后勁。
【生活隨筆:從事酒店工作有感而發】相關文章:
生活美文隨筆10-13
品讀生活隨筆02-13
心情生活隨筆11-26
上課生活隨筆11-03
生活隨筆作文10-10
路遇生活隨筆06-30
隨記生活隨筆07-01
《茶》生活隨筆07-01
上山生活隨筆07-01
閑游生活隨筆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