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于夢魘,沉浸于養心雜文隨筆
一早醒來,頭腦清醒,躲在床上不想起床,有些許難受,夜間醒了兩次,迷迷糊糊,第一次醒過來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做夢,說不開心是假的,很開心,夢中的我是極其難過的狀態,真相展現在我面前,雙腳定住,想要逃跑。
但是內心沉重,知道沒有那么簡單,不可以說走就走。
只能任由別人拉著往前走,還好潛意識中知道,難過只是一時的。
記得曾經看過《夢的解析》弗洛伊德的作品。
里面有大量的晦澀難懂的詞匯撲面而來,我記得那時候我好像在地鐵上看的,翻來覆去,好像也不知道究竟在看什么。
潛意識是強大的,潛意識會影響一個人的種種,甚至可以通夢里的請感狀況來了解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狀態。
那么我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做夢,有時候能夠很清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夢,歷歷在目,該害怕的時候一點都不含糊。
開心的時候能夠笑起來。
不過夢魘畢竟不是一個很好的詞匯,我很努力的在調節自己的情緒,總體給我一種感覺,人生其實就是難過的歷程。
等難過到一定的階段,大概就不會難過了。
回想幼年的時候,就沒有煩惱了嗎?
好像也不是,煩惱還是有的,不過每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
知道一堆道理有什么用,該難過的時候,往那一坐,躲都躲不掉,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情緒,我要做的無非是消化負面的。
哪怕就是消化掉我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消化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又考驗耐心的。
接著昨天的文章一點點地寫,總覺得有一些別扭,不過昨晚雨夜,一夜未停。
雨天夜晚最好的事情大概就是早早養心睡覺了吧。
春雨似乎總是涼意襲來,窗戶外面的霧氣彌漫,恍惚了視線,我靜靜地將手機調成靜音,那一瞬間我無比安靜。
早早洗漱休息,可能又是夢,不過不在糾結夢里的想法,按部就班的生活。
慢慢往前走的生活,大概就是養心的過程,沉浸于養心。
以前覺得多出去看看,經常性出門,這樣的我也經歷過,除了累就是沒有太多的時間思考問題,養心不就是安靜靜地想問題嗎?
我所能想到的大概就是如此,果然見識短淺就是如此吧。
承認自己的失敗,承認自己有多方面的不足,承認自己就是萬千大眾的一員,承認自己心智不夠成熟,無論哪一點,都會讓我感到挫敗,將我擊倒在地,一時半會難以站立,倒在地上的我不著急站起身,靜靜地躺著,直到想通的一瞬間,緩緩起身,慢慢恢復自己的狀態,慢慢找自己。
曾有一段時間,是用來不停地讀書的時間,那一段時間,有無窮的精力來看書,不思考,不想問題。
曾有那么一段時間,是用來不停地思考問題,不是用來看書的,因為內心是無比雜亂的,躁動,沉靜不下來,所以得花一段時間來沉淀,這大概就是思考。
那么有一段時間,為了養心,不是為了給被人說過往的歷程與心事,就是為了和自己公平對話。
一點點整理好自己的心緒一點點回歸本心,不在過問其他的事情。
這個過程其實很難,說起來簡單,真正一點點做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無比安靜,還會有一段時間無比慌亂。
索性這世界,心境慌亂的人不是我一個人,也沒有什么好害怕的,我在慌亂的時候做出的決定都是錯誤的,奈何我知道那一瞬間,才明白是錯誤的。
不過從中學到有用的東西才是重要的,其他的沒有那么重要。
擇其善而從之。
養心的'過程中,驀然發現太把別人的言論當成藥,我在想自己究竟有多么的失敗會把別人的言論當成藥丸呢?
正因此,養心的時候,以低昂要聽聽自己心底的聲音,然后沉淀一段時間,再回頭看一下過程,會不會有別樣的不同。
無比好奇,正在經歷那么一個過程,我茫然失措過,彷徨過,心慌過,淚流滿面過,但是我很負責任地說:我從來沒有放棄過我自己的本身。
這大概是我最正面的思想了吧,早年間看過的書,不懂得精髓也在時間的打磨中不停讓我進一步了解兩一個世界的全貌。
身邊年長的人,語重心長地告知我,不要過于簡單思考他人,你簡單他復雜,在你毫無防備的時刻,被人釜底抽薪大概是最疼的時候了。
記得那同樣是雨天的夜晚,明亮的雙眸讓年長的人晃了神,然后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與此同時告訴我,經歷的事情應該都在后面,有些事情就是插曲,當然你也不能問我你以后的走向,我也不想告訴你,你應該自己去經歷,這是一筆財富,但是有時候,有些不是財富,要謹慎。
過來人看向我,總害怕我走錯路,我真的聽得懂告誡嗎?
最近一直在問自己,很多時候,我內心的聲音說慢慢體會,這一段路就是要你自己慢慢去走,不要焦慮著急。
視野里的小雨滴漸漸變成大雨滴,然后慢慢消失在看不見的遠方,突然回神,原來是雨停了。
你看時光也并沒有那么久遠,簡單的回眸,簡單的對望,一切就過眼云煙。
沒有那么多的狗血的劇情可以讓生活變得戲劇化,戲劇化的人生都是人為的。我徹徹底底簡簡單單地思考地時候并不想這樣戲劇化。
人生平穩,哪怕是遇見過不去的坎,我也不希望轟轟烈烈,簡單又不韻味的人生不值得我回味嗎?
值得的。
心疼的時候就一定要又哭又鬧嗎,一定要和別人非常悲情地敘述一件事情嗎
我從來不這么認為,既不想病急亂投醫,又不想不對自己負責,只能自己慢慢摸索一段時光,大概這個對于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吧。
想來認為能打敗我的只能是自己,與他人無關,我自己的缺陷需要自己來完善,但是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很努力的做到問心無愧,不論是對事還是對人。
真誠難道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嗎
虛偽,不敢擔當,怕承擔責任,不敢付出真心,對于別人的赤子之心置若罔聞,我很好奇這樣的人以后會如何。
不過反過來思考,沒有任何好奇的價值。
所以我坐在電腦旁邊,一邊打字一邊思考,總想著慢慢寫,慢慢寫。
寫的過程就是養心的過程,這是一種展現內心的細膩的過程。
誰說這樣我不會越來越好呢?
很多人致力告知晚輩們,有哪些事情不要做,會吃虧,會受傷。
晚輩們通常都是帶著迷幻的耳機在聽歌,聲音開到最大,置若罔聞的同時,腦海里全是想著美好的體驗,哪知道疼的滋味呢?
那么我知道了嗎?
對于未來的很多事情,我仍舊是不知曉的狀態,哪知道那么多,哪有人在我幼年的時候就告知我,羅嫚,你在即將長大的時候,因為閱歷不深,會遇見很多事情,你會哭,會悲傷,會茫然失措,會有一段時間缺了主心骨。
幼年的時候聽見了我也會裝著什么都沒有聽見,與我有什么關系呢?
人生難道不是一步步走出來的,難道是別人告知后有些路不能走就不走了嗎?
幼年的時候可能會這么想,現在不會了,我就是普通人,普通人都會經歷的事情我當然要經歷。
人生從時空上來觀望就是就是很渺小,真正放大的那一瞬間大概就是年來計算,每個人的壽命大致都是差不多的,這樣來看,人生就會被放大。
可是反面來想,人生本就短暫,那不如慢慢讓自己輕松地度過豈不是很好嗎?
天色漸暗,又一個雨夜降臨,酣眠時刻來臨。
【沉浸于夢魘,沉浸于養心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清晨的夢魘雜文隨筆12-08
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作文09-06
沉浸于昨天-散文詩歌04-16
沉浸于夜的陰霾經典愛情詩歌12-29
沉浸于夜的陰霾愛情詩歌08-23
夢魘的心情隨筆01-28
夢魘心情隨筆02-10
嫻熟于技藝沉浸于探究--學生自讀方法撮要(蘇教版教學論文)12-06
讓的雜文隨筆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