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戰役八十周年祭陣亡將士文雜文隨筆
惟公元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七日,歲次戊戌,序屬孟春,川軍后昆暨諸省志士,重走川軍抗戰北線,沿途憑吊戰場,于茲會聚滕州,敢以精誠之心,公祭故王將軍銘章暨陣亡將士之靈。
嗚呼!民國一代,內憂外患,九州幅裂。倭寇素以武士道立國,貪殘成性,覬覦中原久矣。明治之后,列島統一,脫亞入歐,驟勝而驕,而不知自尋傾覆也。故抗戰者,以近代化中斷之大國,抗擊現代化崛起之強國也。危亡之際,川軍將士,請纓東征,卒以手榴彈、大砍刀、古城墻,抗擊倭寇之飛機、坦克、大炮,雖骨岳血淵,九死不悔者,賴此耿耿精忠之寸心耳!
全面抗戰伊始,平津不守,京杭淪陷,韓復渠棄守黃河,倭寇方欲南北對進,逞其速勝之謀,天下至此危矣!滕縣當津浦要沖,系乎全局利鈍。川軍兵少器劣,以晉東血戰之余,強弱不敵,死守孤城,蓋父兄以“死字旗”相付,固懷有敵無我之志也。滕縣之死守,而后有臺兒莊之大捷,一時振奮全國,扭轉危局。故王將軍銘章率川軍將士殉城之日,即軍魂永生之時也。
今幸逢太平,江山一統,正當銘記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同心同德,致力建設,奠定富強之鴻基,成就復興之偉業。雖時有盛衰,華夏危而復安,與世無極者,亦在民族之精神,文化之涵育爾。吾人仰承先烈英靈,英靈之護國無窮者,此也!
其辭曰:
共和初造,邦基未寧。
不遑建設,山河飄零。
積貧積弱,倭寇憑凌。
迢迢巴蜀,義勇之鐘。
血戰千里,骨岳干城。
身沒名彰,軍魂永生。
護國無疆,唯我英靈。
天地重開,勵治圖精。
戮力同心,華夏復興。
我武維揚,永奠和平!
——伏惟尚饗
【滕縣戰役八十周年祭陣亡將士文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八股文百年祭雜文隨筆12-03
文微雕雜文隨筆12-31
文青與浪漫的雜文隨筆07-04
文與道進雜文隨筆12-24
馬周的雜文隨筆12-28
關于文和藝雜文隨筆07-04
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年祭古韻詩歌07-18
我為什么喜歡末世文雜文隨筆07-04
將詩,文與作者分開讀的雜文隨筆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