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場所隨筆
我們已經失去了獨處的潛力,不敢應對孤獨。
這是人文建筑學者李清志作品《靈魂的場所》中的自序,一個人走過許多路,遇過許多人,見過許多事,才能觸到生活最真的渴望,喧囂的生活中,一個人的獨處空間尤為珍貴和有價值。
李清志何其有幸,能夠在短暫的生命中,走過漫漫長路,透過建筑凝思、感悟人生。《靈魂的場所》,1個人的獨處空間讀本、7個關于生命的重要課題、33處凈化心靈的世界建筑。人生的七大主題,孤獨、思考、信仰、欲望、死亡、和平、重新歸零...尋一處僻靜場所,沒有信息的干擾、沒有混亂的裝飾,只有一個寂靜的夜晚、一卷書香,或許你能夠聽到許久未曾聽到的,內心微小的聲音。
孤獨的場所
關于孤獨,我能想起的最經典的畫面就是電影《天使之城》中的洛杉磯海灘,一個個黑色衣服的天使,站在救生員的崗哨小屋屋頂上,閉眼抬頭,在寧靜的清晨海灘,接收上帝的聲音。
清晨的海邊,一切喧囂未起,只有海浪拍打岸邊的聲音。仿佛在這樣的'時刻,天使們更能專心聽見上帝的聲音!那是一種“知天命”的狀態。他們聚集,卻又獨成一體,那是一種亙古不滅的孤寂。
這種建筑帶來的難以言喻的孤獨,在《靈魂的場所》有更深的體會。
這座塔樓的靈感,是從救生員的瞭望崗哨塔而來。屋主年輕時以前擔任海灘救生員,成家立業之后,仍然向往海灘生活,因此建筑師蓋瑞幫他設計海灘住宅時,個性設計了這座有如救生員崗哨塔的建筑,讓他能夠重溫昔日當救生員看海的日子,同時也能夠在生活中保有一個獨處的安靜空間,更是收藏了一個年輕時的青春夢想。也許,唯有在獨處時,他才能追尋到當初的記憶,聽見內心微小的聲音。
在廢墟島嶼上,只見殘破有如浩劫后的城市建筑,無人居住的廢墟,成為野生老鷹們的居所,將近二三十只的老鷹在軍艦島天空盤旋哮叫,俯沖捕獵海里的魚群...這種與世隔絕的荒涼孤寂,使得軍艦島成為廢墟迷追尋的圣地。
關于自由、信仰、孤獨、思考、欲望、和平、死亡……我們該如何在這樣的世界里獨處?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獨處?
也許,有些事物本就不適合分享;
也許,有些事物只能一個人細細品味...
也許,我們都需要一個《靈魂的場所》。
【孤獨的場所隨筆】相關文章:
孤獨隨筆12-18
孤獨的王隨筆07-09
孤獨的身影隨筆02-17
孤獨患者隨筆01-19
蔓延的孤獨隨筆01-19
孤獨的可恥隨筆08-01
對孤獨的感觸隨筆05-15
有關孤獨的隨筆03-31
孤獨情感隨筆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