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
篩選信息的能力是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閱讀能力。
文章是信息的載體,閱讀文章,往往不需要百分之百地吸收它負載的信息,而需要根據(jù)閱讀目的,迅速而準確地篩選出有關信息。例如,閱讀《改造我們的學習》,可以只篩選文章的主要觀點,也可以只篩選文章使用的論據(jù),還可以只篩選文章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當然也可以幾項兼而有之。閱讀目的的確定,一般應當與文章的主要特點一致。例如《物種起源〉導言》,當然首先要了解《物種起源》的主要內容,篩選出有關語句。這種有目的的閱讀活動,可以稱之為“篩選性閱讀”。
怎樣訓練篩選信息的能力呢?
一、要有明確的閱讀目的,并貫徹閱讀活動的始終。
這項要求說來簡單,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閱讀時要全社貫注,把注意力集中在文章的有關內容上,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假如閱讀過程中容易被“意外”的發(fā)現(xiàn)吸引,。上某個內容引起了聯(lián)想等等,這樣,篩選的質量肯定會受影響。有明確的閱讀目的,才能逐漸養(yǎng)成強烈的篩選意識,形成較強的篩選能力。
二、要培養(yǎng)辯析文章內容的能力。
首先,要學會辨析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一般內容。速讀(瀏覽)一遍文章,就應當能夠作出正確判定。例如,速讀(瀏覽)一遍《〈物種起源〉導言》,就應當能夠判定第4至第7段是文章 主要內容,那么,正確篩選〈物種起源〉一書的主要內容和觀點就有了扎實的基礎。其實,辨析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一般內容,就是對文章內容的篩選。
其次,要會辨析內容的性質,會辨析內容之間的關系。例如 ,要分清哪些內容是觀點,哪些內容是材料;要弄清文章提出了哪些概念,對這些概念作了怎樣的解說;要正確判定內容之間論證與被論證,說明與被說明,原因與結果,前提與結論等關系。例如讀了〈改造我們的學習〉,分不清論點、論據(jù) ,不清楚文章幾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篩選信息便無從談起。
三、要培養(yǎng)辨析文章語言的能力。
辨析語言的能力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最基本的是兩項能力,一是準確把握語句表達的信息,二是全面把握語句表達的信息。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二十年,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日益結合的二十年。”談這個句子,不能忽略或看錯“日益”一詞,因為,正是這個詞語,表達著這個句子的主要信息。
全面把握語句表達的信息,需要對語句作細致嚴密的分析。例如:
“關于物種起源的問題,如果一位博物學家,對于生物相互間的親緣關系、它們的胚胎的關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質期內出現(xiàn)的程序等等事實,加以思考,那么,我們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種,和變種一樣,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這個長句信息量很大,怎樣分析呢?
1、從全句看,主要信息是生物的種、變種,是由以前別種演變而來,而不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
2、這個主要信息可以分為兩個要點。其一,生物的種、變種,是由以前別的種演變而來。其二,批判了認為生物的種、變種是分別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種錯誤觀點。
3、不能忽略這樣一個信息“點”:上述認識僅僅是“推想”。
4、這個“推想”建立在對于生物相互間的親緣關系--事實的思考的基礎上。經(jīng)過這樣一番分析,才全面把握了這個長句的信息。
篩選信息,歸根到底是對語言的篩選。因此,要下工夫訓練辨析語言的能力。
上面談的三個方面,可以看作培養(yǎng)篩選信息能力的基本方法。只要堅持訓練,一定能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
[高一第一單元單元說明(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8.漢語拼音第一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9.《第一冊第四單元 漢語拼音 13》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