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臨沂市河東區的許多中小學教師成了“學生”,他們以普通考生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坐在考場上,平等地參加考試。據悉,目前該區有2000多名教師“放下架子”參加了隨考。
“老師變學生”產生了不大不小的“沖擊波”。有的教師認為,壓力本來就大,這樣一考,自己的那點本事就會在學生面前暴露無遺,萬一考不過學生,面子往哪里放?也有的認為,這種考試是擺“花架子”,“師能”豈是通過“考試”體現出來的?就連有些學生家長也憂心忡忡:再講平等與民主,也要有“師道尊嚴”,不然怎能管住孩子?
區教育局的領導則認為,信息時代的學生,無論是獲取知識信息的方式、速度,還是掌握知識信息的數量、質量,都有可能超過老師。“隨考制”可以催發教師的“自我覺醒”,以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知識與胸懷,贏得主動,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令人欣喜的是,考場上波瀾不驚,隨考教師態度認真,給學生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整個考場秩序井然。數學教師龐慶英說:“我一邊做題,一邊檢討,在教師不成功的教學中,學生的素質、潛能都給埋沒了。”語文教師翟子龍在寫作命題作文《我的遺憾》時,筆觸飽含深情,文辭情真意切,在校報發表后,引起廣泛共鳴。英語老師邵士英談到隨考感受時說:“在考聽力時感到了難度,平時放范讀錄音時總認為是學生的事,但輪到自己聽讀時,才感覺到注重英語聽力教學的重要性”。
人們驚奇地發現,通過“隨考”,師生關系發生了變化。眾多教師認識到,應擯棄把學生作為知識容器的思想,樹立以心育心、平等民主的觀念。教師是“永遠的學習者”,稍有懈怠,就會成為落伍者。九曲高中的一位學生說:“我們喜歡知識淵博、富有情趣、民主自律、創造力強的老師,只有貼近了學生的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學。”
河東區教研室副主任葛福璽告訴記者,教師隨考制今年將在全區高中、初中、小學各學科中全面實施。 (邢兆遠)
來源:[光明網]
[老師學生一起考試 隨考制拉近師生感情]相關文章:
1.考試后的感情日記
3.學校老師生活隨筆
6.致老師生日祝福語
10.祝老師生日祝福語